收藏 分销(赏)

论传统出版从业者向融合出版转型的自我修炼.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2399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传统出版从业者向融合出版转型的自我修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传统出版从业者向融合出版转型的自我修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传统出版从业者向融合出版转型的自我修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2期随着国家对“互联网+”概念的倡导,产业创新、跨界融合已成为新时代行业发展的新途径。经历了三年疫情的影响,在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的同时,互联网产业迎来了绝佳的发展时机,大量实体产业转向线上服务,“互联网+”已成为传统实体经济在后疫情时代寻求的发展新方向。就出版领域而言,在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出版产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伴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介入,传统出版领域开始主动探索数字化转型等融合出版道路。自2020年开始,传统出版产业开启了“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的成效验收之旅。目前,伴随着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推广,传统图书出版业的运行模式已出现变革,形式上不断创新,内容与技术的

2、融合突飞猛进,出版产业逐步适应新时代全媒体融合的产业特征,转型为以网络产业为主、以多渠道提供内容服务的融合产业链,进入融合发展阶段。202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对融合出版产业提文/杨青论传统出版从业者向融合出版转型的自我修炼摘要:目前,出版产业新时代全媒体融合的产业转型,逐步进入融合发展的阶段。作为传统出版从业者,在转型为融合出版从业者时,既具有工作经验、专业领域方面的优势,也存在互联网思维、技术能力方面的欠缺。本文基于传统出版从业者的优势与短板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中央对融合出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从业者如何从传

3、统出版向融合出版转型进行自我修炼,旨在探索出融合出版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新思路。关键词:传统出版;融合出版;从业者;转型作者单位:江西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检测认证技术发展研究院 江西化工 编辑部。36文化旅游研究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一、融合出版是时代的要求(一)对深度融合的重视意见 展现了党和政府对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视力度。在持续推进媒体融合基础上,明确提出“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指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原则的总体要求,将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作为各级党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加以评估考核。同时,意见 还指出,要完善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

4、中心四级融合发展布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资金保障,加强政策支持,形成政策保障体系。相比于2004年出台的 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党和政府对于融合出版的重视程度更高、更具体,说明党和政府对融合出版的政策投入力度将会更大、更加细致1。(二)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鉴于融合出版时代更加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和“内容为王”,意见 提出了“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内容质量、产能与表现形式成为改革重点,出版内容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关注点之一。这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在大力发展融媒体产业的同时,对意识形态建设始终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所强

5、调的:“要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使全媒体传播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不仅仅是内容生产,在数字时代,出版业的功能和实现功能的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出版的本质是传播知识和信息。而数字时代,信息传播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出版新业态的本质从传播知识和信息转变为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服务方式从单个产品的提供转变为服务平台的维护。数字时代,对于文化产业而言,新的生存手段是服务,新的发展道路是融合2。(三)互联网思维的具体化融合出版时代对互联网思维的要求更加细致和具体。意见 提出,加快融合步伐,借助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将更多优质内容、专业人才、先进技术等汇

6、集至互联网主阵地,倾斜向移动端并占领主阵地。意见 还强调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要求“加强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主要体现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主要的发力方向和技术细节上,意见 都给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这为改变传统出版领域单一结构的出版模式,增加读者的沉浸式阅读体验指明了方向。媒介发展不是一个前后更替、你死我活的简单替代关系,而是一个共存互补的交互融合关系。这种关系称作“媒介间性”3。把握住变化的趋势,主动地适应和融入,寻找到新时代生产力关系的适应点,是新时代出版工作者应有的素质。(四)渠道创新得

7、到加强意见 对出版产业的受众也给予了重视,指出要走好全媒体时代的群众路线,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同时以开放平台吸引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传播。意见 的要求打破了传统出版领域读者被动的信息接受模式,依托多种智能终端,使得读者加入内容生产领域中来,形成一个全新的互动模式。它不仅要做内容产品,还要做服务产品和关系产品,即注重建立紧密连接的用户关系。只有连接用户才能有效传播,只有开启服务功能,才能发挥喉舌作用。二、传统出版从业者转型融合出版的优势与困局意见 明确提出,要大力培养全媒体人才,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不论是融合出版的时代,还是传统的纸质出版时代,出版领域都以提供内容服务为主,内容

8、生产是重中之重,因此,传统出版从业者显然先天具372023年第2期有转型的优势。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融合出版与传统出版毕竟是迭代更新的关系,传统出版从业者进入融合出版的时代,在观念和意识上也会存在专业领域和思维惯性的局限性,因此,对于优势和困局,需要以辩证的观点看待。(一)传统出版从业者的优势1.专业技能的优势。传统出版从业者经历了纸质出版的高要求、高标准,政治意识敏锐,专业素养过硬,具有充足的内容生产经验和选题策划能力,对党和国家的出版政策有理解的基础,相对容易达到融合出版对于内容生产的高要求。2.学习能力的优势。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国

9、新出发 2020 18号)要求,传统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普遍需要定期接受出版方向的专业培训;在成体系的再教育制度下,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持,能够很好地在意识形态、法律法规、内容生产等领域保持旺盛的钻研热情,并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在进入融合出版领域之后,需要对文化产业相关知识进行全新的学习和继承,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良好学习习惯的传统出版从业者无疑是拥有优势的。3.从业经验的优势。传统出版从业者在图书生产环节中,大都亲力亲为,尤其是拥有中级责任编辑资格的从业者,大都经历了从选题策划到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整体设计、印制、宣传推广和市场发行的整套图书出版流程。融合出版作

10、为一个相对的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成熟的运作原理和规章条例。能够独当一面、具有完整的图书出版经验的传统从业者进入融合出版领域,能够节省很多从零开始的培训成本,也有助于触类旁通,博采众长,吸纳传统出版领域成熟的工作经验,结合融合出版的新常态,推进产业的发展和创新。(二)传统出版从业者的困局1.对新兴技术的困局。融合出版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基于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尤其是5G技术的普及,更是为融合出版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相对而言,传统出版对新兴技术的依赖性较低,作为在传统出版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乍一投入融合出版的怀抱,必然会对这些新兴技术产生困惑,视野受到局限,在短时间内无法达到预期的工作效率

11、。2.对工作模式的困局。与传统出版领域责任编辑可以独当一面,或者通过有限的上下级垂直协作完成整套出版流程不同,融合出版更强调大团队、跨领域的横向协作,内容团队与技术团队的协作、策划团队与市场团队的协作、商务拓展团队与产品策划团队的协作。传统出版从业者进入融合出版领域,很难不受到截然不同的工作模式的限制4。3.对市场把握的困局。传统出版领域更加注重发挥出版物的教育作用,以实现社会效益,承担社会使命。因此,在与读者市场的供需关系中,传统出版业并不会完全迎合读者的感官需求,而更多地追求达成传递价值体系,引导价值观形成的目的;相对来说,融合出版虽然也注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出于传播力的刚性需求,

12、更加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在选题或产品策划的过程中,往往以前期的市场调研作为项目启动的依据。传统出版业对于市场是主动引导的态度,而融合出版对于市场是相对被动适应的态度。传统出版从业者进入融合出版领域之后,对待市场受众的态度也应该更新。三、融合出版从业者的自我修炼为更好地适应融合出版的行业特征,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实现新时代出版业由线下向线上、由有形化向无形化、由单一业态向综合性集群产业链的转变,构建资源整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产业联动的全新出版融合体系,融合出版从业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任何时刻,出版工作者都应当始终绷紧政治38文化旅游研究这根弦,提

13、高政治敏锐性,一刻也不能松懈。融合出版只是出版业态的一个新的方向,即便进入了融合出版的时代,出版依旧担负了政府喉舌的关键职能。鉴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融合出版具有传播快、门槛低、用户互动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因此,提升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站位,保持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敏锐度是出版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保持风清气正、积极健康的数字出版环境是任何领域的出版人应始终贯彻的原则和宗旨。(二)推动工作观念的改革从传统出版行业进入融合出版行业,意味着编辑工作的大变革。在互联网大环境的冲击下,传统出版行业在出版物的内容、发行途径、推广平台与发行方式等方面面临变革,碎片化阅读成为阅读的主流,移动终端正日益成为大众阅

14、读的主要载体,各种内容平台雨后春笋一般地崛起,出版产业融合已成为未来文化产业的主流方向,以往的工作经验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融合出版时代的要求。新时代出版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要求编辑首先要对融合出版的核心和前景有全新的认知,认识到:其一,出版融合发展的核心是提供增值服务;其二,出版融合发展的关键是理顺政府与市场5、出版方与受众的关系,并从中明确自己的工作定位,寻找到适合用户需求的发展方向,加快传统出版产业转型升级。此外,要放下身段,化被动等待读者反馈为主动调查读者需求,打破线下与线上的壁垒;同时,编辑要有对时代发展冷静清醒的认识,与时俱进,把握工作重点,努力扩大影响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三)创新编辑

15、工作模式在融合出版的大背景下,从业者的重点应集中在综合的产业领域,跳出传统编辑纸质时代的工作惯性思维,在脑海中树立产业链上下游的观念,要明确对于融合出版而言,内容生产的环节流程本质上没有变化,从业者需要做好的依旧是内容生产者(作者)与内容消费者(读者)之间工作,旨在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明确,作为融合出版从业者,在从事的新兴的文化产业模式中,不仅要做好传统编辑出版工作中编辑的工作,更需要培养创新的意识,做好联络、协调、优化、需求定制、传播、市场调查等一系列综合性工作。在当前的互联网语境下,文化产业不再是一方灌输、一方接受的被动模式,读者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主动权。在互联网的时代,选择是双向的

16、,话语权是平均分配给每个消费者的。因此,进入融合出版领域的传统出版从业者,需要创新自己的编辑工作模式。首先,应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强化团队合作精神。融合出版是一个不断细化又不断整合的新兴产业,编辑不可能通晓万方,必须将工作进行细致的划分,精准发挥各人的能力,因此团队的配合至关重要。其次,培养创新意识,主动出击,捕捉热点,发掘爆点,摈弃“等、靠、要”的积习,要明确融合出版时代,时效性即竞争力,大众的需求即生命力。最后,培养发散思维,注重拓展延伸,改变传统出版时代的单线产品思维为融合出版时代的辐射式思维,从产业链的层面考虑问题,而并非仅仅局限于单一的产品。(四)创新思维方式和知识储备结构融合出版的

17、时代,知识壁垒正在逐渐被打破,跨界发展的门槛逐渐降低。面对此现状,从业者的学习能力成了自身竞争力的保障,只有时刻保持求知若渴的状态,主动接触最新的行业资讯和理论思潮,并触类旁通地拓展自身综合性的知识储备结构,才能更好地为融合出版工作服务6。(五)树立经营意识,做复合型出版人才在互联网的语境下,传统出版模式所适应的单向式的内容提供模式,已退居历史的幕后,当前的传播语境逐渐呈现出去中心化、去焦点化的趋势,不再是传统出版行业被读者众星捧月的时代,消费者(读者)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更换内容提供者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已越来越小,趋于忽略不计。对于内容提供者而言,被淘汰的风险越来越高,周期越来越短,消费者(读

18、者)给予的内392023年第2期容期望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在当今的传播语境下,保持融合出版的吸引力,就需要从业者进一步培养经营意识,摈弃传统出版从业者“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固有思维,要有意识地进行宣传推广。其中,对潜在读者进行群体画像和市场划分是一方面,从把握自身特色,从内容、形式、渠道、载体等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也是一个方面。传统出版工作者在进入融合出版领域时,要走出书斋、书桌,以一个内容经营者的定位审视自己,补充自己的短板,锻炼自己的能力,努力成为跨领域复合型出版人才。四、结语融合出版时代不同于传统出版的单一产业结构。融合出版是一个基于互联网技术,以内容为基础的综合性生态产业链,是传统出版行业

19、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传统出版从业者不得不思考,进入新的产业模式时,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摒弃劣势。只有改变传统思维,扬长避短,与时俱进,才能够适应时代的挑战,使出版产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参考文献:1周蔚华,陈丹丹.2020年中国出版融合发展报告J.科技与出版,2021,318(6):5-16.2李建臣.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J.科技与出版,2016(12):4-7.3王振铎.编辑学研究60年的6大发现:编辑学的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J.中国出版,2010(13):16-20.4安薇.出版编辑如何做好融合转型J.采写编,2021(2):142-143.5蔡翔.传统出版融合发展:进程、规律、模式与

20、路径J.出版科学,2019,27(2):5-14.6贾音.融合出版背景下的编辑人才培养探究J.传媒论坛,2021,4(9):94-95.参考文献:1何莹莹.提高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沟通效率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9):95-96.2王炳彦.提高医学期刊作者自校环节责任编辑与作者沟通效率的探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3):2422-2424.3刘莉.“非暴力沟通”在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沟通中的应用J.编辑学报,2020,32(3):338-341.4周红利.编辑与作者双向沟通模式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7):176-177.5刘明华.提高期刊编辑与作者沟通效率的探索J.缔客世界,2019(7):73.6于荣利,郭佳宏,张琳.科技期刊编辑与合著来稿多位作者沟通的退修策略J.编辑学报,2020,32(2):201-203.7金鑫.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与作者的沟通和合作研究技巧J.神州,2020(36):252-253.8李新新.浅析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与作者关系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8):11-12.(上接第44页)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