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程思政视阈下红色文化教育实现路径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173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思政视阈下红色文化教育实现路径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程思政视阈下红色文化教育实现路径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程思政视阈下红色文化教育实现路径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 7 卷第2 期2023年6 月天津电大学报Journal of Tianji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视阈下红色文化教育实现路径探析闫涛,何俊俏(天津大学,天津30 0 0 7 3)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就其生成过程而言,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程中凝集的文化精华,就其核心内涵而言,它涵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当始终贯彻“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续红色血脉、将红色江山代代传”的理念。因而,厘清红色文化的

2、本真要义,探寻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旨归,开辟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共进的现实路径,对于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强化高校内部意识形态的构建,以及激发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兴趣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旨归;现实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 8-30 0 6(2 0 2 3)0 2-0 0 0 1-0 5一、红色文化的本真要义对于红色文化概念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范围来看,“红色文化”泛指在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人们的物质力量和思想意识的总和。在狭义的范围内,“红色文化”专指

3、中国先进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出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成果,它诞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又在党的百年奋斗的历程中,跟随时代主题和实践要求的变化,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本文是在其狭义的范围内探析红色文化的本真要义。我国红色文化就其核心内涵而言,包括物质性文化和非物质性文化两个方面。其中,物质性文化以红色文化遗产的形式呈现,例如革命历史的遗物、遗址和纪念场所等,在红色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历史底蕴、红色基因以及释放的强大精神动力就是红色文化的非物质性方面,它集中体现为红色精神,例如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它们集中表现为坚定信念、依靠群众、纪律严明、不畏艰险、实

4、事求是、敢闯新路、不怕牺牲、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勇敢,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和执着。但无论是物质性文化还是非物质性文化,都不是单个人的努力和奋斗,而是群体的认识和创造,这一群体就是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处于最稳定状态的人民群众,中国人民的政治理念、爱国情怀和价值信仰就是红色文化的本真要义。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就其生成过程而言,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的革命与实践为其提供了社会土壤和历史契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红色文化就是对它们的整合、吸收、重组和优化。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红色文化的生成提供了思想

5、和理论逻辑,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赋予红色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保证中国红色文化始终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寻找社会进步力量和探寻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强大思想武器,为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自身解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2 。存在于中国社会收稿日期:2 0 2 3-0 4-11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TJKS20XSX一0 16)。作者简介:闫涛(19 7 8 一),男,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何俊俏(19 9 9 一),女,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天津电大学报中的各种思

6、想观念,因马克思主义思想而变革,因同,例如有爱国主义教育、时代精神教育、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而聚合,最终汇聚成为一种群体的共教育等。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不一同意识和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可以说,马克思主定要涉及红色文化的方方面面,但务必要向学生们义是中国红色文化的底色,其科学性、实践性、人民传递,要让学生们感悟的是红色文化的本质特征。性的鲜明品格也转化为中国红色文化的理论品质,红色文化的本质特征就生动、具体、务实地体现在并为其传承提供了历史必然性。马克思认为:“历史其生成逻辑和核心内涵之中。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的全部运动,既是它的现实的产生活动一一它的经上,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新时代新征

7、程的使命任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思维着的意识来务,发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说,又是它的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3基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高校作为理论创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红色文化根植于不新、文化创造的重要基地,应当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实践之中,其本质是对一定历史用新的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民族性、革命条件下的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红色文化生成之性等本质特征的优秀物质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侵果,丰富红色文化的本真要义,为思想政治教育工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使中国逐渐作挖掘宝贵的教育资

8、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延续了千年的中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民族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继衰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生命安全难以保证,精神世界不断崩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是当代中国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发展的动力源泉,构成了红色文化革命性和前进性的历史来由。历史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烙印,深人人民生活,扎根人民心中,并在潜移默化中支配人们的行为选择和生活方式。中国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是历史永恒的主题,伴随着民族历史的积淀,红色文化将不断吸纳中华民族的内

9、涵、品格、信念。因而,民族性是红色文化的又一个本质特征,民族性表明中华文化已经结束了近代以来的衰落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独立地开展文化创新创造活动。相较于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社会政治制度的更替,文化是更为持久和永恒的力量,它贯穿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并为其提供思想指引、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教育可以发挥文化的能动作用,使其由一种精神意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实践平台。“红色文化教育”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为载体,在教学课堂和社会实践中对受教育者开展红色主题教育,使受教育者接受精神洗礼和情感熏陶的教育4。在不同的时期和场合内,面对不

10、同的受教育者时,红色文化教育的主题也会有所不二、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归(一)有助于筑牢学生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核心,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对于单个人来说,正确的理想信念,有助于使人处在正向的发展中;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其人民的理想信念,决定了国家整体的发展状态和方向。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坚定,应建立在思想理论的坚定之上。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的储备军,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这对党培育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诚然,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青年亚文化等文化思潮的侵袭,以及在

1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致使部分青年学生出现理想信念迷茫、缺失或是功利化倾向。面对这一危机,高校必须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其中首要的就是要找到能够突出、强化理想信念的教育资源。中国红色文化既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又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基因,从建构逻辑上就为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地创造了天然优势和先决条件。将红色文化融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将有助于激发学生们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共鸣,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2闫涛何俊俏:课程思政视阈下红色文化教育实现路径探析(二)有助于

12、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的阵地建设就意识形态的本质而言,它是一种观念的集合体,集中反映了一定群体的思维方式、情感认知和价值取向。对于国家而言,它贯穿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指导国家政治上层建筑的建设,反作用于国家经济基础的建设,在特定的条件下甚至能够起决定性作用。作为文化交流、人才荟萃的战略要地,高校肩负着铸魂育人的使命任务,成为我国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是高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接受者,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和媒介,有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双向互动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理论解读。在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的阵地建设中,红色文化不仅在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3、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价值意蕴,而且在批判和抵制社会不良文化思潮方面也起到了思想指引的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塑造价值理念、人生信仰、政治认同的关键阶段,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差、思想开放活跃、政治鉴别能力弱等特点,成为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群体。近些年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总体态势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隐性的问题,例如理论阐释过时、制度体系欠完善等。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形势,高校应以红色文化为依托,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丰富教育教学形式,引导当代大学生破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试图以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干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阴谋,以及以外来文化淡化民族文化烙印的诡计,真正做到以文化引领带动价

14、值引领。(三)有助于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为视角分析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可以发现红色文化融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动因。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应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对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凝练总结和核心概括,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的战略认识。近些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所谓“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拜金主义”“利已主义”等思潮随舶来品传人中国。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已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

15、面遇到思想困惑”5 ,这对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不小的冲击。鉴于此,必须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在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强化党的教育方针的价值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回答好“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深人推进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以革命先烈的事迹,以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成就和历史经验来引导学生的价值追求,有利于培养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回答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有利于改革思政课以理论灌输为重、忽视文化认同的缺陷,不断满足学生们对于优质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回答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有利于塑造学生的精神信仰和价值理念

16、,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三、红色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现实路径(一)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开发优质思政教育资源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形式多样,红色印记随处可见,其红色载体也各不相同。推进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体系,首要的就是要为思想政治课堂供给更多更具教育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因而挖掘、整理、收集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进校园的首要工作。罗杰斯曾说:“能够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已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7 当前,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的认知偏差是红色文化教育不能行之有效地传递给受教育者的主要原因。这既是由于传统灌输式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所导致的,也是由于学生与红

17、色文化资源之间的距离感、陌生感所导致的。具体来说,凭借书籍、文献等媒介获取的红色文化知识,虽然规范但是难以激发共鸣。借助旅游参观等形式获取的红色文化知识,虽然深刻但是无法把握其深层次的内涵。因此,高校在开发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时,应当坚持就近原则,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对地域性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进行重点挖掘。例如,挖掘地区革命人物、革命故事、革命遗址、革命遗物、红色博物馆等的育人功能,形成学校特色红色育人元素。第二,对本校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例如,在校史中探寻具有红色育人功能的历史元素,形成学校标志性的经典红色育人项目。天津电大学报(二)以思政课为主渠道,创新优化思政教育学生积极发表正

18、面观点;也可以在校园网内搭建红方式色文化数据库,为同学们提供搜集红色文化知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为红色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渠道。借助校园广播打造红色广播栏目,在固定时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创造了先决条件,成为红间段播放党史知识、革命故事、理论时政等相关内色文化进校园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主渠道。受制于容,方便学生了解最新动态,不断强化教育成果。此传统教学方式以灌输式教育为主的弊端,高校的思外,新媒体因其交互性、个性化、及时性等特点,在政课堂存在着理论性过强、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方融人学生生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高校可以结合法单一、互动性差等缺陷,这易于引起学生对红色自身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微信公众号

19、、QQ、文化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因此,高校的思想政微博等平台上创办红色文化宣传空间,采用图、文、治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反思在传统教育方式中存在视频等多样化的手段,展示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红的问题,在“大思政课”的格局下,用好“社会生活”色课程知识,为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提供线上渠道。这个载体,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新媒体平台在促进学生个性和新思维发展方面具局。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以及教学有独特优势,因而可以增设网络投稿平台,鼓励教能力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而不断优化思师和学生投递有关红色文化的稿件、影评或是时政政课教师选拔机制是改革思政教育方式的首要措要闻的解读,在提

20、高红色文化教育互动性的同时,施。思政课教师应苦练内功,以科学识变、主动应也为红色文化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可供参考的课变、积极求变的心态,在坚持理论传播的基础上,创程资源。新教学的风格和手段。例如,将红色资源以巧妙的(四)以第二课堂为辅助,革新推进实践育人方式融人思政课堂,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红色校本形式教材,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取材于时代,把学生“第二课堂”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是课堂喜闻乐见的案例搬进课堂,以多样化手段灵活地展教学之外的教学延展和活动延伸,与“第一课堂”紧现红色精神,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收获事半功倍的密相关,目的在于丰富和深化“第一课堂”的教学内教学效果;广泛应用新媒体、新技

21、术,开设VR思政容。对于高校而言,“第二课堂”在促进落实“五育并课,将科技赋能思政教育,探索多元参与、线上线下举,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上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此外,在思政课堂中一以用,在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手段。贯之的是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诉求,“第二课堂”的形式多元、生动活泼,是对学生开展促使学生从被动教育变为主动学习,不断激发学生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引导学生将红色精神的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化为实际行动,将红色文化融人个人的学习与生活参与感与获得感,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中。在建设“第二课堂”时,要与课堂教学有明显的(三)

22、以网络媒体为主阵地,营造校园红色文化区分,高校应注重学生的认知培养和情感体验,在氛围实际参与和深人互动中增强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新媒体时代,网络对于学生成长和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本着“思想阵地,你不占领,的思想和行为。例如,高校可以举办以情感交互别人就会占领”的原则,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和还原历史场景为吸引点的红色主题活动,让学作为红色文化宣传的主要载体,使其成为红色文化生们在超真实虚拟体验和跨越时空的情感体验中与思政课堂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新路径。在高校感知风云激荡的革命年代、欣欣向荣的改革开放;可以利用的网络媒体中,校园网是最具公信力和普

23、借助各类重要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等时间节点及性的,因而可以被进一步开发,使之成为高校红开展主题班团活动、征文活动、读书活动、红歌比色文化宣传的重地。例如,以校园网为载体创办红赛、故事会、观影活动等系列红色主题活动,以集色文化专栏。为增强专栏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应在体为单位让同学们在互动和交流中感悟红色文化专栏下方为学生们开放自由发表意见的讨论区,并的精神内涵。此外,也可以依托学生组织、各类社且校方可以通过“精华评论”等评选活动,引导鼓励团开展具有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红闫涛何俊俏:课程思政视阈下红色文化教育实现路径探析色文化,以达到学生参与度更高、育人效果更佳的目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24、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中,高校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作用。在我国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和强调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盘活用好红色资源,引领青年大学生学习、传承红色文化既是高校的责任,也是时代的需要。红色文化教育应以有力保护、合理开发红色资源为主旨,以科学理论研究为主线,结合青年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情感需要,借助多媒体平台,突破传统、单调的教育结构,开启红色文化教育的新时代。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实干践行初心使命。参考文献:1渠长根.红色文化概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2 0 17:9.2黄细嘉,韩晶晶.红色基因:生成逻辑、续历程与传承

25、机理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0 2 2,5 3(2):32-4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2:2 9 7-310.4李秀秀.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教育现代化,2 0 19(8 5):2 31-2 33.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 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N.中国教育报,2 0 2 2-0 5-10(1).6唐源江.红色基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究J时代报告,2 0 2 1(5):6 8-6 9.7田雨.罗杰斯会心团体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思想教育研究,2 0 19(10):

26、12 2-12 5.(责任编辑:闲庭)Analysis of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Red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Yan Tao,He Junqiao(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3)Abstract:Red cultur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ources of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s far as i

27、ts generation process is concerned,it is the essence of culture gathered by the CPC in the centennialprocess of lead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construction and reform.As far as its core connotation is concerned,itcovers the cor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

28、ties,and is a valuableeducational resourc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er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building morality andcultivating talents,and should always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inheriting the red gene,carrying forward thered tradition,continuing the red bloodline,and passing down the red r

29、iver and mountains from generation togener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Therefore,clarifying the true essence of red culture,exploring the value and purpose of red culture education,and opening up a practical path for the coordinateddevelopment of red culture and ideological and

30、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exerting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red culture,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ideology in universities,and stimul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Marxisms sinic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Key words:red cultur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urpose of value;realistic path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