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1年山东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生物模拟试题(人教版)4
一、选择题
1.合理密植、除草、除虫均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这些措施依次影响了农田生物之间的( )
A.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
B.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
C.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
D.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关系
2.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条件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占优势
B.5小时内,酵母菌经历了约1个细胞周期
C.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约为原来的200倍
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
3.如图所示Ⅰ和Ⅱ两种生物在温度变化时消耗O2量的变化曲线图,Ⅰ和Ⅱ在生态系统成分中最可能的情况是( )
A.Ⅱ是生产者,Ⅰ是消费者
B.Ⅰ是生产者,Ⅱ是消费者
C.Ⅰ和Ⅱ既可是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D.Ⅱ只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
4.2008年8月19日,在北京奥运会女子平衡木的比赛中,美国的肖恩发挥出色获得金牌。在她比赛过程中,参与身体平衡调节的神经结构主要是 ( )
A.大脑皮层 B.小脑 C.下丘脑 D.脑干
5.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固氮微生物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6.(2009年高考广东卷)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7.(2010年高考山东理综)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 )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8.在人体内,下面哪一组物质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 ( )
A.胰岛素和胰蛋白酶
B.甲状腺激素和呼吸酶
C.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D.生长激素和淀粉酶
9.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A、B、C、D 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10.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
A.血液 B.体液 C.组织液 D.细胞内液
11.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
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
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12.当猫看电视时,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引起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经插入猫脑内的电极记录神经膜电位变化;当兴奋产生时,对该电位变化正确的表述是( )
A.神经膜离子分步内负外正 B.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C.K+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D.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膜单向传导
13.如图表示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与维持体温恒定有关的激素调节过程,下列各项说明中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分别为垂体、下丘脑、甲状腺激素
B.a、b分别代表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丙的含量增加时,可导致a、b含量增加,该调节方式为反馈调节
D.图中的甲既可产生并传导兴奋,又具分泌功能,既参与体温调节,也可参与血糖及水盐平衡的调节
14.如图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⑥上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5.欲得到番茄的无籽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滴在花的子房上,处理该花的时期和条件是 ( )
A.花蕾期,不去雄蕊 B.花蕾期,去掉雄蕊
C.开花后,不去雄蕊 D.开花后,去掉雄蕊
16.如图表示C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循环流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只能通过光合作用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
B.有机物中的碳只有通过呼吸作用返回无机环境
C.A、B是存在于不同组织中的同一类化合物,但转化形式不同
D.某种植食性动物体重若要增加1千克,则其消耗的植物至少为10千克
17.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的原因是 ( )
A.突触的组成是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及突触间隙组成
B.突触前膜内有突触小体
C.突触后膜内有突触小泡
D.突触小体内有许多突触小泡
18.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 )
19.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推测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最可能是( )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08年1月8日,植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吴征镒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他提出的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种质资源库”的建议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前瞻性的部署。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是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B.环境污染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C.对于濒危物种,应当禁止采伐或捕杀
D.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
二、填空题
21.2009年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是河、海、陆三者交互作用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资源丰富,类型多,包括河口、浅海、滩涂、沼泽、河流等天然湿地和盐田、鱼虾养殖塘、水库、稻田等人工湿地。到2020年,黄河三角洲将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浅海湿地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___,沼泽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柽柳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___法。
(3)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动态平衡,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稳定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湿地植物菖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即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含氮量;菖蒲水培15天后,再次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和总含氮量,结果如下表:
测定指标
A水样
B水样
C水样
D水样
BOD
(mg/L)
培养前
247
139
150
60
培养后
51
45
49
50
总含氮量
(mg/L)
培养前
54
55
53
20
培养后
19
19
19
19
①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D水样在实验中起____________作用。
②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其根本原因是菖蒲对__________________的吸收,其吸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影响吸收速度的内部因素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黄河三角洲被国际湿地组织的官员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影响鸟类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湿地鸟类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取食高度多样性的关系如下图。
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研究发现在高等植物的几乎所有器官和组织中均有赤霉素。许多实验表明,生长素(IAA)或赤霉素(GA)对胚芽鞘、茎枝切段等离体器官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针对上述现象,某生物学研究小组欲利用以下材料用具进行实验研究,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写出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和用具:具有活性的小麦胚芽鞘若干、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酒精溶液(溶解激素的溶剂)、带盖培养皿、小刀、尺子、镊子等。
(1)补充实验步骤:
①取四套培养皿,编号为A、B、C、D,分别向其中加入酒精溶液、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生长素与赤霉素混合溶液各10 mL。
②切取长5 cm的不带尖端的小麦胚芽鞘切段20根,注意各切段所取的部位基本相同。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上述培养皿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统计:请为本实验设计一个记录表,以统计结果。
(3)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得到如图1所示的曲线。
对离体小麦胚芽鞘切段伸长生长的效应
①根据图1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表示赤霉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的调节关系,试根据图1信息确定图2中②的调节效应: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
23.有机磷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虫剂,广泛用于农林业。若蔬菜瓜果中有机磷残留量过多, 进入机体后,容易引起有机磷中毒。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分解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
(1)在神经系统中,有机磷农药影响的结构称________,此结构中兴奋是以何种形式传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利用下列实验材料,完成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以验证有机磷农药的毒害作用。
实验材料:两个临时剥制的相同的青蛙神经-肌肉标本、放电装置、有机磷农药、两个培养皿、生理盐水等。
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编号1、2,加入等量蛙的生理盐水,分别将青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浸泡在生理盐水中。
②分别电刺激1、2号中神经-肌肉标本,肌肉组织均能发生收缩,并及时舒张。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1号表现为________,2号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有机磷农药有毒害作用。
24.为探索影响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1)实验一: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甲,对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不间断检测。每隔3 d对甲鼠的甲状腺做一次等量切除,其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_,曲线b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细胞的分泌功能(产生的激素量)与甲状腺的体积成________关系。
③通过该实验,还可以给人启示,对于患________的病人可以实施手术治疗。
(2)实验二: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乙,每隔3 d注射一次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测得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总是先上升后下降,请分析产生这种生理变化的原因。
①当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升高时,________合成和分泌增多,进而刺激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②当停止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时,其体内过高的________就会抑制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泌活动,从而使相应的激素水平下降。
(3)实验三:为了验证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某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实验方案:取生长状况相同的雄鼠丙和雌鼠丁,其中给丙鼠每天喂含碘的食物,丁鼠每天喂不含碘的等量的食物;两只鼠放在不同室内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对两只鼠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测定。请改正该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实验三改为探究“烟草浸出液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实验,请你预测探究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农作物的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减少作物为争夺阳光、水分、矿质营养等而发生的种内斗争;草与农作物属于不同的物种,除草是为了防止产生种间斗争(竞争);虫和作物之间是捕食关系,属于种间关系。
2.C
3.A
解析:Ⅰ曲线表明,从20℃降到0℃的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量增多,这是恒温动物才有的特性。Ⅱ曲线表明,从20℃降到0℃的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量减少,可能是生产者或变温动物(消费者)。
4.B
5.D
解析: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被自己利用或以热能散失,不能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蚯蚓不是微生物,但属于分解者;硝化细菌属于微生物,但不是分解者,而是生产者。
6.解析: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B没有体现空间特征。
答案:B
7.解析:恒温动物相对于变温动物来说,代谢强,所以呼吸代谢消耗量相对多,有机物积累少,④/③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哺乳动物与其上一个营养级(食物)之间的传递效率应表示为③/(①+未获取量);提高圈养动物的生长量应该提高③/②值,这样才能促使有机物积累;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的③/②值无法比较。
答案:C
8.B
9.A
解析:A项中的装置可造成类似高温、明亮的效果,对土壤动物造成不利刺激,使其趋向收集瓶,比较而言,是最合理的装置;其他三个装置对土壤动物造成的影响均不如A装置明显。
10.C
解析:考查内环境的概念以及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内环境是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与周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成分之一是组织液,肌肉细胞之间是组织液,肌肉细胞间可通过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
11.D
解析:本题考查血红蛋白及血浆蛋白的区别。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其作用主要是运输氧气,不能在血浆中发挥作用;而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药物的作用下使得实验组比对照组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只能是因为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导致,若是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或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都不会使血浆中血红蛋白增多,只能使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增多或红细胞数量增多。
12.B
13.D
14.B
15.B
16.C
解析:A选项错误:CO2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B选项错误:有机物中的碳可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返回无机环境,也可通过燃烧进入大气中;C选项正确:A、B分别为肝糖原和肌糖原,属于多糖,肝糖原的功能主要是维持血糖的平衡,肌糖原主要为肌肉活动提供能量;D选项错误:“至少消耗”时能量传递效率应为20%,其消耗的植物至少为5千克。
17.D
18.B
解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由下丘脑分泌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作用于甲状腺而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切除垂体后,TSH和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由反馈调节可知TRH的分泌应增加,但无相应的靶器官。
19.D
解析:“沉默突触”说明兴奋传递有障碍,②④是有可能的,但①中的细胞核可能存在于突触小体所属的神经元的胞体中,突触小体中有无细胞核不能确定;③中有无受体对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无影响。
20.C
二、填空题
21.(1)生物群落 信息传递 (2)样方 (3)抵抗力 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4)①A 对照 ②N等无机盐离子 主动运输 载体 能量 (5)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①鸟类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成正相关 ②鸟类物种多样性与取食高度多样性成正相关
22.验证(或探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小麦胚芽鞘生长具有协同作用(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1)③将20根小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均分为四组,同时置于四只培养皿中,盖上培养皿
盖 ⑤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并记录每组培养皿中小麦胚芽鞘切段长度,并计算平均伸长量
(2)结果统计表: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小麦胚芽鞘生长影响记录表
培养皿号
A(酒精溶液)
B(赤霉素溶液)
C(生长素溶液)
D(生长素和赤霉素混合溶液)
切段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实验后长度(mm)
平均伸长量(mm)
(3)①IAA和GA均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但IAA的促进效应较GA明显;IAA和
GA具有协同作用(或两种植物激素同时存在时,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②抑制
23.解析: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因此有机磷农药影响突触的功能。设计实验应有对照组,用有机磷农药处理青蛙神经-肌肉标本与用蛙的生理盐水处理青蛙神经-肌肉标本对照,然后像②那样电刺激,观察标本的情况。有机磷农药的毒害作用,用有机磷农药处理的青蛙神经-肌肉标本,由于乙酰胆碱不能被分解,表现为震颤不止(持续性兴奋),另一组正常收缩并及时舒张。
答案:(1)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实验步骤:
③在1号培养皿中滴加适量的有机磷农药,2号培养皿中滴加等量的生理盐水
④一段时间后,同时给两个神经-肌肉标本施加适当的电刺激,观察标本的收缩与舒张情况
实验现象:震颤不止 正常收缩并及时舒张
24.(1)①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②正相关
③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 (2)①促甲状腺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下丘脑 垂体 (3)①丙鼠和丁鼠的性别应相同 ②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答案合理即可) (4)①没有影响;②促进蝌蚪发育;③抑制蝌蚪发育。
解析:(1)因为每隔3 d对甲鼠的甲状腺做一次等量切除,其甲状腺激素一定不断减少。由于甲状腺激素不断减少,反馈给垂体,使得垂体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以便保持甲状腺激素浓度的稳定。甲状腺细胞的分泌功能(产生的激素量)与甲状腺的体积成正相关,注意不能答成“正比例”。甲亢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一种疾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部分甲状腺,达到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目的。(3)为了保证单一变量,要保证各组老鼠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相同,同时要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另外实验设计还应该遵循可重复性原则,即实验结果能够重复出现,所以设计的时候应该将小鼠分成两组,每组各选多只,而不是各1只小鼠。
- 14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