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报任安书》练习
一、选择
1.下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曩者(rǎng) 剖符(pōu) 系狱(xì) 剌(là)谬(miù)
B. 阙然(què) 愠色(wèn) 卜祝(bǔ) 圜(yuán)墙
C. 桎梏(gù) 倜傥(tǎnɡ) 强颜(qiánɡ) 怯夫慕义(qiè)
D. 囹圄(yǔ) 沉溺(nì) 赭衣(zhě) 贪生恶死(wù)
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滔滔不绝 惊心动魄 络绎不绝
B.言而有信 入土为安 魂不附体
C.兴高采烈 闲情逸志 五大三粗
D.仓皇失措 浑身冰凉 卿卿我我
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曩者辱赐书 曩:从前;辱:污辱。
B.其次关木索 关:贯,这里指戴上。
C.亦颇识去就之分也 去就:舍生就死。
D.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累:积累,经历;垢:污垢,这里指所受的污辱。
4.句式与“文王拘而演《周易》”相同的一项是( )
A.若望仆不相师 B.洎牧以谗诛
C.权倾五伯,囚于请室 D.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5.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称道。
B.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赋:铺述,这里指创作。
C.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责:责任。
D.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诚:确实,实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②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B.①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②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C.①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 ②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D.①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②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二、默写填空
1.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_________;左丘失明,_________;_________,《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
3.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0
司马迁再拜言
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
请略陈固陋
阕然久不报
幸勿为过
亦颇识去就之分
恨私心有所不尽
鄙陋没世
仲尼厄而作《春秋》
不韦迁蜀
以舒其愤
仆窃不逊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会遭此祸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通其狂惑
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
故述往事,思来者:
流俗之所轻也:
请略陈固陋 :
倡优所畜:
孙子膑脚,
衣赭衣:
五、一词多义
1、望
若望仆不相师 ( )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 )
都督阎公之雅望(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
望洋向若而叹曰( )
2、乃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
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
然后是非乃定( )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 )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
项羽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
3.厥
思厥先祖父。 ( )
厥有《国语》。 ( )
4. 以
及以至是( )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
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
重为乡党所戮笑,以污辱先人( )
5.为
为十表,本纪十二( )
削木为吏,议不可对( )
然此可为智者道( )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
重为乡党所笑( )
6.于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
幽于圜墙之中( )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
7.然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
然此可为智者道( )
阙然久不报( )
8、通
不得通其道 ( )
通古今之变 ( )
通邑大都 ( )
以通其狂惑 ( )
七、指出下列古汉语句式类型
1、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2、《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权倾五伯,囚于请室
4、幽于圜墙之中
5、若望仆不相师
6、重为乡党所笑
7、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八、重点语句翻译
1.《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译: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译: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译: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 答案:D 2. 答案:C “闲情逸志”应为“闲情逸致”。3.答案: A
4.答案:B 5.C责(zhài)〕通“债”。指下狱受腐刑。
6. D(A①通晓 ②四通八达 B①于是 ②却 C①思想观念 ②说)
二、默写填空
1、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三、重点实词
司马迁再拜言 拜两拜
意气勤勤恳恳 情义、诚挚恳切
若望仆不相师 怨望、效法
请略陈固陋 固塞鄙陋的意见,形容词作名词
阕然久不报 隔了很久,回复
幸勿为过 责备
亦颇识去就之分 界限
恨私心有所不尽 遗憾
鄙陋没世 终结一生
仲尼厄而作《春秋》 困穷
不韦迁蜀 放逐、贬谪
以舒其愤 舒散、愤懑
仆窃不逊 不谦虚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散乱的文献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考订;纲纪、规律
会遭此祸 恰逢,正好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即使
通其狂惑 达(抒发)
四、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故述往事,思来者: 动词作使动用法,使.……思考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流俗之所轻也: 轻视
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请略陈固陋 : 固执鄙陋的意见
4.名词用作状语:
倡优所畜: 像乐师、优伶一样
5.名词活用作动词:
孙子膑脚,古代剔去膝盖骨的酷刑
衣赭衣: 穿上
五、一词多义
1、望
若望仆不相师 (怨恨)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看到)
都督阎公之雅望(名望)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日)
2、乃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副词,却,竟然)
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副词,才)
然后是非乃定 (副词,才)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动词,是)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副词 于是,就)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代词 你,你的 )
项羽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只有 )
3.厥
思厥先祖父。 (他的)
厥有《国语》。 (于是,就,才)
4. 以
及以至是(通“已”)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介词,因为)
退论书策以舒其愤(连词,来)
重为乡党所戮笑,以污辱先人(连词,以致)
5.为
为十表,本纪十二(动词,写成)
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动词,当作)
然此可为智者道(介词,向,对)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介词,因为)
重为乡党所笑(介词,被)
6.于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介词,比)
幽于圜墙之中(介词,在)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介词,被)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介词,对)
7.然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代词,这样)
然此可为智者道(连词,表示转折)
阙然久不报(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8、通
不得通其道 (行,实行 )
通古今之变 (通晓,精通 )
通邑大都 (畅通,没有阻碍 )
以通其狂惑 (抒发 )
六、古汉语句式
1、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判断句
2、《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省略句:
3、权倾五伯,囚于请室 状语后置
4、幽于圜墙之中 状语后置
5、若望仆不相师 宾语前置
6、重为乡党所笑 被动句
7、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无乃……乎?固定句式,“恐怕……吧”
七、重点语句翻译
1.《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译:《诗经》共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为抒发愤懑之情而写作的。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译:也想要来探究天道和人事的关系,弄通由古到今的变化规律,成为一家之说。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译: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在为什么而死上有区别。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初,鲁国孔熙先博学有从横才志,文史星算,无不兼备,为员外散骑侍郎,不为时知,久不得调。初熙先父默之为广州刺史,以脏货下廷尉,大将军彭城王义康保持之,故免。及义康被绌,熙先密怀报效,以晔意志不满,欲引之,无因进说。晔甥谢综雅为晔所知,熙先藉岭南遗财,家甚富足,仍倾身事综。始与综诸弟共博,故为拙行,以物输之,情意稍款。综乃引熙先与晔戏。熙先故不为敌,前后输晔物甚多。晔既利其财物,又爱其文艺,遂与申莫逆之好。熙先始以微言劝晔,晔不回。晔素有闺庭议论,朝野所知,故门胄虽华,而国家不与姻。以此激之曰:“丈人若谓朝廷相待厚者,何故不与丈人婚,为是门户不得邪?人作犬豕相遇,而丈人欲为之死,不亦惑乎?”晔默然不答,其意乃定。
10.对本文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从横才志(合纵与连横,这里指政治、外交上的策略,“从”,通“纵”。)
B.遂申莫逆之交(申,发展。) C.以脏货下廷尉(廷尉,执掌刑狱的官。)
D.故为拙行(拙,笨拙。)
答案:A
11.与“何故不与丈人婚”的“故”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为拙行 B.熙先故为不敌 C.公问其故 D.故门胄虽华
答案:C
12.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因范晔对朝廷不满,孔熙先想拉拢他,又没有机会,就先同范晔的外甥谢综交好。
B.孔熙先用言语鼓励范晔谋反,范晔虽然默不作声,但谋反的主意已定。
C.孔熙先认为皇族不与范晔联姻,是因为门户不相当,以此挑动范晔对朝廷的不满。
D.范晔与孔熙先结成莫逆之交,并非出于政治的动机。
答案:B
13.请将下面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倾身事综。 (2)情意稍款。
答案:(1)尽其所有,侍奉谢综。(2)谢综与他的感情渐渐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