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18.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515044 上传时间:2024-1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18.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18.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教案 一、导入新课: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 骈文的特点①前后两句的字数相同(六朝的骈文一般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所以骈文又名“四六” )。②前后两句的句式相同。③两句中相对的词,词性基本相同。④两句中尽量避免相同的字(但可用同一虚字)。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二、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史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词清拔有骨气,人称“吴均体”,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片山水小品。 书---书信,一种文体。 三、预习检查,读准下列字音 缥碧 急湍  轩邈 泠泠 嘤嘤 鸢飞 戾天 窥谷 横柯 千转  经纶 四、读课文,对照页下注释和工具书,试着翻译全文,尽量符合作者语言表达的风格 要求:1.朗读过程中注意语速、注意停顿、注意重音、注意节拍 2.先自己阅读翻译,再同桌交流 • 出声散读 • 小组内释疑 • 自由提问 2、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概括文章两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1)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2)文章第二部分,写“异水”清澈,江流湍急;“奇山”轩邈,景中含情。 第一层,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清(水色,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第二层,这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七、精读课文 1.说说第一段运用了那些表达方式,并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第一段:有写景,有叙事,有抒情。 写景:风烟俱净,天山一色。 叙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抒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过渡: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作者又是怎样一步步展现“奇”和“异”的? 2. 阅读第二段的第一层,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草稿纸) (1)清澈---见底、无碍。 (2)湍急---甚箭、若奔。 夸张,侧面描写、衬托,比喻,动静相生 3.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奇山?作者有什么感受? 1、视觉---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息心忘反蔑视功名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2、听觉---泉 水 劝友归隐 鸟 鸣 蝉 千转 猿 百叫 以动写静,虚实相生 总结: 视觉 水皆缥碧、游鱼细石、高山寒树、横柯疏条 听觉 泉水激石、好鸟相鸣、蝉转不穷、猿叫无绝 4. 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请从这两方面入手圈出写得好的字词句,并谈谈好在何处 从视觉来写: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清气朗,明快秀丽的景色,而且将富春江放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来描写,就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境界。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四”,既写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享受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心态,流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中的一个“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时令特征,也写出了人的主观感受。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人云的雄奇景色;“竞”“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从听觉来写: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鄙弃功名利禄,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 犹言明中有暗,暗中有明。这是明与暗的辩证法。生活也是如此:富贵中的人们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生活上固有种种不便,但他们的快乐确实难以比拟的。 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课文,余味无穷。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一方面在赞叹山之高,林之深,谷之幽,同时也在暗喻功名之不可求。既然仕途不达,这“天下独绝”的胜景,难道不是最值得寄情的吗?包含隐隐的哀怨之情。 小结: 本文构思别具一格,描写形神兼备,动静互见,虚实相生,行文骈散相间,实为一篇优美隽永的写景散文,不仅给我们美的享受,还为我们学习景物描写提供了范本。 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