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源管理器”教案
溧阳市艺术实验中学 承黎明
【设计思路】:
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帮助学生掌握对资源管理器功能的应用,并在讲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高中一年级)第二章第三节:资源管理器。
【教学对象分析】:(包括人和物)
一、关于学生和老师:现在大力提倡和进行素质教育,老师仅仅是课堂的主导,而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和大胆思维的能力。学生自己学习并不代表放任学生而老师撒手不管,而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让他们用上一课总结要点的方法自己总结要点,其次培养学生的大胆思维能力。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师提出自己的认识和大家探讨。不能仅看到老师是主导的一方面,也要看到学生是主体;也不能仅看到学生是主体,而忽略老师是主导。两方面都重要。
二、关于课文的分析:资源管理器的功能很强大,使用方便,可用于查看系统文件和资源,完成对文件的多种操作。本节是第二章的重点,应要求学生能熟练操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本节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练习的方法,教学中多举例,对于文件的有关概念不必过多地讲解理论,重在操作。
【教学目标】:
一、 认知目标:
1、 明白资源管理器的重要位置和强大功能。
2、 了解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结构。
3、 了解磁盘管理的方法(磁盘扫描、磁盘碎片整理)。
二、 行为目标:
1、 掌握文件的有关操作(创建文件夹,移动和复制文件、文件夹,重命名,删除文件,创建快捷方式)。
2、 掌握查找文件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操作演示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内容并让学生参与其中,理论与实践想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快速的掌握资源管理器的有关操作。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3分钟)
首先提问学生“计算机系统是由哪两大部分组成的”,学生回答后让学生继续思考这
样一个问题“我们平时是用什么来管理和使用计算机的硬、软件资源?”(学生自由回答),这时教师进行总结:为了方便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硬、软件资源,Windows98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资源管理器。资源管理器的功能很强大,使用方便,可用于查看系统文件和资源,完成对文件的多种操作。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节:资源管理器。
二、 讲授新课:(30分钟)
1、“资源管理器”窗口:
(1)、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的方法
回忆前面所学的Windows98的基本操作,让学生自己操作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鼓励学生灵活操作多种方法。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种方法,了解其它四种方法。得出结论:计算机的学习,往往是殊途同归。
(2)、窗口组成
让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的Windows98窗口的组成,自己总结得出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组成,接着启发学生观察比较这两幅图的异同点,开始讲解工作区的左右两个区域,简单介绍文件、文件夹的概念、特征符号。操作演示文件、文件夹的显示和隐藏。
2、文件和文件夹的选定
采用边讲解边演示的方法,逐一地介绍“单一选定、连续选定、不连续选定、全部选定、反向选择”的操作。然后请一学生操作演示。
3、 文件夹的建立
运行课件,通过课件的播放,让学生自学这一点内容,教师适当进行补充说明,之后鼓励学生上台操作,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移动(重点、难点)
(1)、介绍复制和移动的概念,比较两者的异同点。
(2)、边讲解边演示 :快捷菜单法、拖动法
然后启发学生想想其他的方法,鼓励有基础的同学掌握多种方法如:快捷键、菜单操作。
5、 文件或文件夹的重命名
首先,选定要重命名的文件或文件夹,依次单击“文件” a “重命名”,然后在“文件名”框中输入新的文件名,最后单击框外任意位置或按回车键。(边讲解边演示)。提问:“文件可以随便命名吗?”学生自由回答,故意演示一个错误的文件名,从而弹出一个提示框“文件名不能包括以下字符:/ \ * < > ? “ |”,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6、 文件或文件夹的查找
操作步骤:依次单击“工具”a“查找” a“文件或文件夹”命令,操作演示查找C盘TEMP文件夹。重点讲解通配符“*”和“?”在查找文件时的重要作用。多举例提问学生“?.doc”、“??A.exe”、“*.doc”等文件名的含义。
7、 文件或文件夹的删除、还原、显示
这一部分内容也是通过课件的运行,让学生自学。掌握删除文件的两种方法。
提问:“如何将文件或文件夹永久性的删除,即不经过回收站?”学生自由回答后,演示先选中文件后用“shift+delete”删除文件的操作,从而让学生明白永久性删除文件或文件夹的操作方法。最后让学生自告奋勇操作演示例。
三、 自由练习:(5分钟)
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到教师机上来操作实践多媒体课件最后的练习题,进行自我检测,以巩固课堂学习,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四、 小结:(2分钟)
教师运行课件,出现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从而带领学生一起来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 布置作业:(1分钟)
1、 完成教材后的相应习题
2、 结合本节课内容上机练习(一人一台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