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用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易错题集锦.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6514998 上传时间:2024-12-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易错题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通用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易错题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易错题集锦 1 单选题 1、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NO2)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如图所示的四种放置方法,最合理的是(ρ二氧化碳>ρ空气)(  ) A.B. C.D. 2、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 B.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 C.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 3、以下有关燃油汽车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着科技的发展,燃油车的发动机效率可以达到100% B.汽车行驶过程中对地的压强比静止时的压强大 C.汽车行驶过程中燃油会减少,热值也会随之减小 D.汽车的发动机用水来降温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4、蜜蜂能循着花香四处采蜜,表明(  ) A.分子间有斥力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有引力D.分子是运动的 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  ) A.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B.晚间,在春播秧田里灌水保温 C.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要小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 6、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同时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  ) A.液体A和B的初始温度不同 B.液体B的比热容比液体A的大 C.液体A的温度比液体B的升高得慢 D.同时加热两分钟液体A比液体B温度高,所以液体A吸收热量比液体B多 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双手摩擦生热 B.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产生高温 C.古人钻木取火 D.电暖气使室温升高 8、甲、乙两铝块,温度相同,乙的质量是甲的两倍,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  ) A.甲铝块的温度将向乙铝块传递 B.它们的内能都不变 C.乙铝块的内能将增加 D.无法判断 9、沿海地区具有“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其原因是(  ) A.海面经常刮风B.沿海地区水多,会自动的制冷和制热 C.水的比热容大D.水的比热容小 10、甲乙两球质量相等,甲吸收的热量大于乙吸收的热量,有关甲、乙两球的比热容和温度变化关系,小明认为:如果甲的比热容大于乙,则甲升高的温度可能小于乙;小华认为:如果甲的比热容小于乙,则甲升高的温度一定大于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的观点均正确B.两人的观点均不正确 C.只有小明的观点正确D.只有小华的观点是正确的 11、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B.一杯热水逐渐冷却,温度下降,内能减小 C.改变内能的方法只有热传递 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主要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腌制咸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B.两个端面削平,紧压在一起的铅柱不容易分开,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C.固、液、气三态物质中,气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最小 D.冰冷的冰块,温度很低,不具有内能 13、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的温度变化量小于乙液体的温度变化量 B.温度变化量相同时,甲液体的加热时间大于乙液体的加热时间 C.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D.根据质量、加热时间和温度变化信息,可以推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14、有甲、乙两个温度和质量都相等的金属球,先将甲球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Δt。然后,把甲球取出,再将乙球放入烧杯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Δt,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大小的关系是(  ) A.c甲>c水B.c甲=c乙C.c甲>c乙D.c甲<c乙 15、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看出(  ) A.液体A的比热容大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相等 C.液体B的比热容大D.无法比较 多选题 16、将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两个金属块a和b,分别投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a投入甲杯,b投入乙杯,且水温低于金属块温度),当水和金属块之间热传递终止时,甲杯水温度低于乙杯水温度,不计热量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块a降低的温度比金属块b大 B.金属块a放出热量比金属块b多 C.甲、乙两杯水吸收热量相同 D.金属块比热容ca<cb 17、如图所示的四个热学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红墨水同时滴入冷、热水烧杯中,热水先变红,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 B.用弹簧测力计提起贴在水面的玻璃板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C.将活塞迅速下压,使筒内的硝化棉燃烧,说明外界对物体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和柴油机的做功冲程原理相同 D.向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说明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18、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零下20摄氏度的东北地区,雪人变小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B.乙图所示,抽去玻璃板,上方瓶中的气体会变成红棕色,这是分子扩散现象 C.丙图所示,“中国空间站”的太阳能帆板在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 D.丁图所示,当塞子跳起时瓶口出现白雾,是因为瓶内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19、如图所示,下列对实验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乙图中,底面被削平、削干净的铅柱压紧后,能吊住大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丙图中,抽掉中间玻璃板,下方瓶中的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到上方,说明气体间可发生扩散 D.丁图中,红墨水同时滴入到等量的热水和冷水中,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常见的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 20、小明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结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的比热容c/[J·(kg·℃)-1] 水 4.2×103 冰 2.1×103 酒精 2.4×103 砂石 0.92×103 煤油 2.1×103 铝 0.88×103 水银 0.14×103 铜 0.39×103 A.固体的比热容都比液体的比热容小 B.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多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温度都降低5℃,铝块放出的热量多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21、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C.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D.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22、关于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B.图乙:抽掉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内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图丙:两个底面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D.图丁:在热水、冷水中同时各滴入一滴蓝墨水,静置片刻后杯中的情况,说明液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23、图中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实验有(  ) A. 如图实验中抽出玻璃板后二氧化氮和空气混合 B. 如图实验中两个压紧的铅块下面能挂起钩码 C. 如图实验中提起水面上的玻璃板时测力计示数增大 D. 如图实验中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棉花燃烧 24、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搓手取暖B.滑梯上滑下臀部发热 C.棉被晒得暖呼呼D.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 25、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A.该固体是晶体 B.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因为温度不变,因此内能也不变 C.该物质在温度为80℃时,不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该物质在固态和液态时,比热容之比为2∶3 填空题 26、2022年5月20日,我国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同时将3颗试验卫星发射成功。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其外壳与大气摩擦后温度升高,内能______,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 27、用弹簧测力计吊起一块塑料板,保持静止状态。弹簧秤示数3N,塑料板质量为__g。绳子对塑料板的拉力与______(填序号)是一对平衡力,与______(填序号)是一对相互作用力。(①塑料板的重力②弹簧秤的拉力③塑料板对绳的拉力④塑料板对地球的引力)。将塑料板与水面接触,再缓缓提起,在离开水面前弹簧秤读数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N,理由是_____。 28、老师演示了如图实验,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迅速压下活塞,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管内________(选填“空气”或“硝化棉”)的内能增加,炒菜时不断翻炒食物,食物变熟,主要是通过________改变了内能。 29、如图所示是小松帮助妈妈制作的“拔丝红薯”。制作“拔丝红薯将红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锅内放入油(略多些),倒入红薯将红薯炸至成熟捞出沥油,将白糖与水倒入洗干净的锅中,大火将糖熬化,加入一小勺油,转小火继续熬,期间要不停搅拌最后熬至淡黄色,将炸好的红薯倒入,翻拌均匀,出锅前撒上芝麻即可。制作的“拔丝红薯”闻起来甜香浓郁,这是___________现象;在制作过程中,红薯的内能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30、用如图所示的两套相同装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将相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入铝桶中,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初始_______,点燃酒精灯加热,用玻璃棒______沙子和水,观察到沙子升温比水快,由此,可以推得,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吸收的热量多。 11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