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鸟语花香教学设计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2、 指导学生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有诗意的画面。教学重点运用富有创意的应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教学难点 掌握中国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教具准备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图片及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1)课件演示:观看欣赏自然美景,谈话:同学们一定和爸爸、妈妈去旅游过。谁能谈谈你去过哪儿?哪儿的景色怎么样?(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谈起来)(2)刚才在同学们的谈话中,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我们的祖国的文化也源远流长。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
2、一起漫游在中国画的水墨之中。(出示课题)2、介绍中国花鸟画。(1)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中国画中的花鸟画,远在唐时期已经形成独立的画科。它以花鸟、草木、虫蝶为题材,立意写真,表现自然之美。到了宋代出现了水墨梅、竹、松、兰.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崇高、贞洁、虚心、向上、坚强寄于“四君子”上,这种文人画思想的加入,为花鸟画注入新的内容。元代、明代的花鸟画,风格逐渐趋于简淡,并且逐步走向写意.花鸟画在清末出现了一次小的高潮。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的出现,亦独成高峰。吴昌硕以金石入画,创造了前无古人的风格类型,齐白石则画了许多前人从未画过的题材,如虾、老鼠、蚊子、苍蝇等等,其造诣令后人却步。(2) 中国花鸟
3、画的分类(出示幻灯片工笔画和写意画) 工笔花鸟画:可分为工笔白描花鸟画、工笔淡彩花鸟画、工笔重彩花鸟画。 写意花鸟画:写意画可分为大写意和小写意(学生通过对比感受中国工笔画鸟和写意花鸟的不同的美)(2)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的写实与写意的表现手法。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线条、笔法。让学生说出从画面上看到的东西。吴冠中的泼墨写意画:荷塘、小鸟天堂-知道墨色有浓有淡。吴冠中的线条画-简洁、明快、用流动的线来表现流动的物体和凝固的形体。(3)运用中国画水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相互欣赏、取长补短。2、发展阶段:(1)师生共同作画,探索水墨画的表现手法:请一学生
4、在板上的宣纸上随意点个点,师即兴添画成花或鸟。(2)归纳表现手法:勾画添画方法、色彩写意法。(3)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和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充分体现国画的墨色韵味变化的特点。3、展示交流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增强学习信心。4、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5、欣赏中国水墨动画青花瓷,在音乐中再一次感受中国画的韵味。鸟语花香课后反思 一、创设浪漫的语言情境激发情志 俄罗斯名言: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我国大诗人白
5、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其效果能使学生不但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感受知识,不但作用于感官而且震撼心灵。 我在教学鸟语花香一课时,先用观看中国的名胜图片和谈话的形式渲染一下气氛,抒发一下感情。本课伊始:同学们,虽然老师不能马上把咱们同学带到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里。但是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了很多精美、真实的大自然的图片。(师展示图片)就让我们从这些图片中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学生在感受了图片中浓浓的自然景韵之后,结合自己的灵感,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引发自己对大自然中鸟语花香的畅想。 又如在欣赏中国古代花鸟画时,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中国花鸟画独特的艺术传
6、统,一方面又要使学生理解从古到今的画家极力追求诗的意境、画得韵味的艺术风格。在教学时,只有从诗入手,借诗入画,才能使学生充分领略画家的有我之境。例如欣赏梅兰竹菊时,即可让学生用所掌握的诗句来概括表达其中的意境。学生在领会了古诗所描绘的意境的同时,通过诗与画之间的对比与联系,就很容易领略花鸟画中的情境。 二、创设直观的艺术情境激发兴趣 美术是视觉艺术,所以对于美术教育就要重视视觉形象的运用。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引起人们心灵情感的共鸣,触发思想冲击,陶冶情操,塑造美的灵魂。从重视视觉形象教学原理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获取知识的质量,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对象,认识对象。运用
7、实物教具、复制品教具、象征性教具、电化教具等,帮助学生感知美,提高审美能力。 如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先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的大自然的写真图片,边展示边与学生共同的欣赏探讨。精美的图片很快的就吸引了学生的视线,也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认知灵感。在认真地观察了图片之后,非常出色地回答了问题,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三、创设音乐情境 渲染气氛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丰富强烈的,现代抽象大师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在绘画和音乐作了如下描述:“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而通过音乐创设具体的情境氛围,就可以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意境中。在本课的伊始到结束,我都巧妙的
8、配上悠扬的中国古筝名曲,使学生感受到其素淡、清远的韵味,增进学生对中国画博大精深的理解和感受,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加了学生对于国画的体会热情。总之,在当今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创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基本技能,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作为美术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不同的课堂教学情景成为精品备课过程中的一重要环节。鸟语花香说课稿 一、教学结构与内容简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鸟语花香”是小学美术第9册第第九课的内容,本单元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设计的“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作为学习中国画的入门课,教材以花鸟画的欣赏为切入口,转到学习花鸟画的的创作技法。
9、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体验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为以后学习、欣赏中国画打下基础。(二)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了解用线的表现方法,体会笔墨的韵味,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和审美情感。 (三) 教学重点、难点: 中国画是通过笔、墨之
10、间的关系来表现画面关系,从而达到以物咏志抒发情怀。所以把了解花鸟画的艺术特点作为本课的重点内容。但是怎样通过笔墨来表现个性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而把“诗意画的构思创作”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年级学生能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欣赏与陈述,但对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打算以下面三种方法为主进行教学 1、采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不仅获得对知识的深刻认识,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课件课件中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演示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讨
11、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3、练习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绘画创作等练习。使学生获得操作体验,加深对美术的理解,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三、学法指导:我准备采用下面两种方法为主进行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交流法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拓宽学生思路,达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以欣赏、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通过欣赏图片和谈话传设情景。板书鸟语花香花鸟画的欣赏通过上面的交流,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
12、习的欲望与学习的兴趣,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欣赏花鸟画作品,问学生看了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归纳:在中国画家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花鸟外形美,更重要的是通过自然界中的花鸟寄托人的主观感情。让学生讨论花鸟的照片与绘画,通过比较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教学方法。3、学生体验,巩固提高 (1)让学生大胆画出各种笔墨效果,也可随机画出有一定具体形象的物体。(2)评述自己的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用中国画工具作画的感受本环节,只要学生能大胆的用手中的画笔在宣纸上涂、抹、甚至乱画都行。学生在体验笔墨韵味的同时,他们(小组)之间会互相学习,学生自己会发觉谁“涂”得好、谁
13、的不够好。而这些体验教师是无法直接告诉学生的。本环节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与赞扬,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体验,学生能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或技巧。(五)说板书设计 1、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欣赏评述过程与板书相结合,将范画、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六)说反思本课学习在教法上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创造表现为主线”的教育思想,根据初一学生的身心特点,我采用证题赏画的形式引入教学,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头脑中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对作品的欣赏运用比较欣赏法,对比中了解、认识、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认识每幅作品都是画家人格的写照;欣赏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型讨论教学法,提出适合学生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师生对话中,共同探求,共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体验中国画笔墨技法,感受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