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学校:夹石镇初级中学 设计者:黎田浪
《孙权劝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1、积累文言词汇,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二)过程方法:1、在熟读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态度: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从而勉励同学们重视学习,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1、疏通文意,品味人物对话,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联系生活,能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比较阅读法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导入:
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你知道其中的英雄人物有哪些?(学生举手回答)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一员名将叫吕蒙;同学们知道吗?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又有何作?这回孙权又来劝说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就知道了。
2、引导: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篇文言文了,总结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学好文言文呢?(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断句、停顿;理读课文,把握文意,理清思路;品读课文,进行体验反思。)
(二)作品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1、《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目的就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所以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之美称。
2、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正文公集》。
(三)多角度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由朗读,把握字音。
2、听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3、抽学生朗读,师生点评。
4、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5、学生进行人物对话。
6、集体朗读课文,把握朗读节奏,体会人物语气。
(四)翻译课文,积累词汇:
1、合作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一组),结合注释,解决的问题,展开交流,疏通文意;同时学生提出相关疑难。
2、教师点拨:结合学生对疑难问题的提问,教师提出本文重点、难点的字、词、句。(多媒体展示)
(1)重点词汇:
卿今当涂掌事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卿今当涂掌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蒙辞以军务 及鲁肃过寻阳
蒙乃始就学 见往事耳
(2)古今异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句子理解: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成语积累:
吴下阿蒙: 比喻才识尚浅,现在多用于指他人有转变。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五)合作探究,解决疑难:(多媒体展示)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学习了吗? (蒙乃就学)
3、吕蒙的学习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今卿者才略,非同吴下阿蒙。” )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之后,有什么举动?这说明什么?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这既说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又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学后才略有惊人的长进。)
5、复述、概括故事情节。
(六)归纳人物现象,学习历史人物积极个性:
小组讨论,归纳:
1、孙权:爱才 善劝 好学 关爱部下
2、鲁肃:爱才 敬才
3、吕蒙:听劝 学有所进 勤奋好学
(七)对比学习:
提问:《孙权劝学》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多媒体展示)
明确:
1、从内容上看,两篇文章都与学习有关,却正好一正一反,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吕蒙是接受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之余,读书学习,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的长进。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利其然”“不使学”,后变得平庸无奇。
2、从写法上看,《孙权劝学》以对话为主,加以侧面描写,来表现吕蒙的长进;而《伤仲永》则借事说理,先叙后议,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八)课堂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勤学成才的名人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补充:(如匡衡凿壁借光、车胤(yìn)囊萤苦读、孙康映雪读书、孙敬、苏秦悬梁刺股。)
2、你积累了有关读书学习中哪些名言警句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补充:(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3、当班上有同学厌学的情况,作为同班同学的你,你打算怎样劝他(她)学习?
学生自由发言:
(九)课堂小结:
1、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我们师生共勉: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努力读书吧,相信你会成功!
2、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五章:第四十条 从业人员有依法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3、背诵全文
(十)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孙权 吕蒙 鲁肃
劝学 就学 赞学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