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高三教学已近尾声,回想近一年的高三生物备考工作,感觉教好生物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下面结合近一年的备考教学,谈一下自己的教学反思。
生物学科特点是知识点零散,不容易形成知识网络,因此,许多高三同学下了很多功夫,成绩提高却不明显,这可能是复习思路不对,因此,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很有必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 研读考纲,,指导学生看书
许多同学进入高三总复习后,把许多时间用在了做题上,忽略了看书,这种复习思路是不对的。考试考什么?是考教材,考试内容绝不会脱离书本,脱离课程标准。所以,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紧抓教材,把没弄清楚的基础知识弄清楚,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做习题进行检测和查漏补缺。另外,看书容易形成知识的系统性,这是无论做多少题都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对于高三学生,我的要求就是:回归课本,以书为主,做题为辅。
二、 指导学生打牢基础,进行全面复习
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强调以能力立意、加强能力测试,但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和放松基本知识的教学;恰恰相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能力是很难形成的。近些年的高考试题中,立足基础的指导思想十分明显。每年评卷都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牢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主体知识,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构建生物学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网络,应该是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尽量联系与此有关的知识点,并使它们有机地连成一体。例如光合作用是一个知识点,它的内涵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条件、场所、意义和过程、反应式等。把光合作用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与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水分代谢及矿质代谢(从光合作用的原料、酶的组成、ATP的组成等方面看)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才是一个知识网。这个网还可以进一步扩展与农业生产中作物增产、社会热点问题(如温室效应)等联系起来。这种知识网络的构建在高考复习中十分重要。
三、强调审题、分析题的重要性
高考中非选择题所占比重比较大,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就是,自己的答案和正确答案偏差较大,但是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做再多的题,仍然不会思考,原因在于学生不会审题。针对这个问题,平时练习中,要注重训练学生在题目中划出关键词,找出考查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思考,并写出分析后的答案。现在理综考试中,强调考的是知识,用的是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要把知识活学活用,才能解好这个题。考完试后讲评很重要,要让学生分析自己做的题的对错在什么地方,把知识点深挖、吃透。不能简单的归于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问题还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不够。在高考前,学生做过的试卷就是复习重点,尤其是以前做错的题,不应该羞于拿出来,实际是学生积累的一笔财富。教学中不能只顾自己讲解,一味的讲授式,使学生长期的只是被动的接受,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多的应该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并且去交流讨论,找到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去理解老师的讲解;同时,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讨论就可解决,老师不必题题讲解,耽误课堂时间。
四、让学生重视记忆,理解,思考
对于生物学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生物是文科,背一背就可以了,也有的人认为生物是纯理科的东西,应该以理解为主。这实际上就导致了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人先记忆后理解,理解不了就算了;有的人是先理解后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记不住就记它个大概。我一般倾向于后者。但我不能说前一种是错的,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学习方法,只能改善,不能强行改变。对于生物学科来说,记忆和理解同样重要。也就是说,既要理解也要记忆。因为,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只有深入理解、融会贯通,抓住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学懂学透,记忆起来才容易,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才能容易区分。但有的概念太长,光理解了记不住也不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时记熟练了,也能帮助理解。另外,在理解和记忆的同时,要勤于思考,做到寻根问底,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因此,在带领学生进行生物总复习时,对于每个概念不但要学生记住,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记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五、及时归纳、总结
在课下,经常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必要的。除了老师在课堂上归纳总结外,在做题时,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好的思路,以及对知识新的理解,或者是心得体会,最好在笔记本上总结出来,每次在考试前翻看一下,对你提高生物成绩很有帮助。
六、其它应该注意的问题
学生到了高三,时间就变得非常紧张,因此我们在挑选每个复习阶段的复习材料时都应该注意做到精挑细选,在讲解这些练习的时候也应该精讲。在复习过程中还应该要注意高三学科组的老师的相互配合,毕竟合力大于分力。在复习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讲练结合,长期的讲和长期的练都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及时巩固消化。
七、复习缺陷:
1.复习进度把握不准,速度较慢,导致与乌鲁木齐模考内容不统一,影响学生的成绩,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2.补缺补差工作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加强。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