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
A.进行ATP的合成 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2.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3.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分别为( )
A.糖类、脂类、核酸 B.蛋白质、磷脂、核酸
C.蛋白质、糖类、核酸 D.蛋白质、核酸、磷脂
4.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四种色素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A. 叶绿素a ;胡萝卜素 B.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C. 胡萝卜素;叶绿素a D. 胡萝卜素;叶绿素b
5.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作为储能物质的多糖分别是 ( )
A.糖原、淀粉 B.糖原、麦芽糖 C.乳糖、纤维素 D.葡萄糖、淀粉
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②ATP是所有细胞均可直接利用的能量来源 ③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④在亲、子代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⑤所有细胞共用一套密码子 ⑥病毒和其它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只有①②③⑤⑥
7.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施肥与CO2吸收量无关
B.与B点相比,A点条件下限制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C.与D点相比,限制C点玉米吸收CO2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
D.与C点相比,A点施肥过少,限制了CO2吸收量
8.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其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在只供给含31P的原料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再各自进行减数分裂。则最终所产生的八个精子中,含31P和32P标记的精子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 )
A.50%、25% B.100%、25 %
C.100%、50% D.75%、25%
9.下列为细胞分裂的几种模式图及其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甲图为减分裂第二次中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CD段
②乙图是有丝分裂中期,正常情况下,乙图与丙图不可能来自同一种生物
③丙图可能是雌配子,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BC段
④乙图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丙图可为单倍体生物的细胞图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对下列示意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生物自交,其后代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概率为1/4
B.如果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生物配子含有4分子DNA
C.丙图所示家系所患疾病的遗传特点是男多于女
D.丁图所示,该果蝇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
11.下图中①~③表示的是生物体内3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①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③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 B.②中含有与③中a类似的结构
C.细胞中没有①就不能产生③ D.②中含有密码子
12.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 )
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
C.转录的mRN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
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13.现有甲,乙两株豌豆,甲为黄色豆荚(AA),黄色子叶(BB),乙为绿色豆荚(aa),绿色子叶(bb),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由于害虫导致乙的雄蕊被破坏,通过杂交后,乙所结的种子再种下去,则长出的植株所结豌豆的豆荚及子叶的表现型之比分别为 ( )
A.绿:黄=1:0黄:绿=3:1 B.黄:绿=1:0黄:绿=3:1
C.黄:绿=3:1黄:绿=3:1 D.黄:绿=1:0黄:绿=9:3:3:1
14.某生物的基因型是AaBb,已知Aa和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D、走向两极的均是A、a、B、b
15.若让某杂合体连续自交,那么能表示自交代数和纯合体比例关系的是( )
16.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细菌等单细胞生物,其主要原因是:细菌等单细胞生物( )
A.遗传物质不是DNA B.遗传物质不在染色体上 C.一般进行无性生殖 D.无细胞核
17.经检测,刚挤出的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1864H3012N168O221的化学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别是( )
A.蛋白质和核酸 B.乳糖和蛋白质 C.乳糖和核酸 D.蔗糖和蛋白质
18.浒苔是一种绿藻,奥运前大量出现在青岛奥帆赛水域,而去年引起太湖水华的是蓝藻。下列有关绿藻和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是好氧藻类,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B.蓝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两者均含有叶绿素,但后者没有叶绿体
D.两者均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前者没有线粒体
19. 某同学利用周六在学校开放的实验室中观察了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系列装片并绘制了示意图,其中甲图为该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图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判断该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应选用另一雌性动物与其测交,这是测交的主要用途之一
B.该动物体内乙细胞和丙细胞分裂时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甲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该细胞不会发生联会
D.丁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
20.下图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
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的时期是OP段
B.若在A点将核DNA用同位素标记,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50%
C.在图中的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
D.图中L点→M点所示过程的进行,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21.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含有核酸的是( )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叶绿体
22.下列没有涉及到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的是( )
A、花粉与柱头相结合
B、高等植物细胞间依靠胞间连丝相互交换某些物质
C、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D、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
23.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
B、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C、中心体广泛分布于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内,在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倍增并移至细胞两极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所以可以相互转化,原因是具有共同的物质组成和相似的空间结构
24.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设法让洋葱根尖吸收含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只能在分生区细胞中检测到放射性
B.给小麦供应14CO2,14C不会出现在线粒体中
C.给豚鼠供应18O2,其呼出气体中不含有C18O2
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时,标记元素在氨基酸的R基中
25.右图甲中4号为M病患者,对1、2、3、4进行关于M病的基因检测,将各自含有M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用层析法分离,结果如下图乙。下列有关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长度为9.7单位的DNA片段含有M病的致病基因
B.系谱图中3号个体的基因型与1、 2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乙图中的个体d是系谱图中的4号
D.3与一M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一个M病孩子的概率为1/6
26.下列①—④曲线均表示光合作用与某些影响因素的关系。在下列各选项中不正确的表述是:( )
A.①图中的X因素可表示CO2浓度
B.③图中,阴生植物的b点值一般比阳生植物的低。若其他条件适宜,光照强度小于b(大于零)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④图中,Z因素(Z3>Z2>Z1)可以表示CO2浓度。当光照强度小于c值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四个图中,能反映光合作用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只有②图
27.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常藏身于霉变的花生和玉米等种子中。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将直接导致人的胰岛B细胞中的( )
A.细胞膜被破坏 B.染色体被破坏
C.细胞内大量酶的合成受到影响 D.胰岛素合成受到影响
28.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都遵循遗传定律
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C.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细胞壁,体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
D.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异养生物,在电镜下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29.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 )
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胞吞 D.胞吐
30.已知某种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右图。若将温度提高5℃,则正确的是 (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31.(9分)下图甲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物质的形态变化,图丙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甲
乙
丙
① ② ③ ④ ⑤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要想观察到图丙的细胞图,需选择图甲的______处细胞(填序号);植物从外界吸收水分主要靠 处细胞(填序号)。
(2)乙图①→②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需要相关的酶有 。
②→③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发生在图丙的________阶段(填序号),根据诱变育种原理,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是图丙的________阶段(填序号)。
(3)图丙按照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该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质)。
32. (12分)小香猪“天资聪颖”,略通人性,成为人们的新宠。其背部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
黑色(A B )、褐色(aaB )、棕色(A bb)和白色(aabb)。
(1)若右下图为一只黑色小香猪(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1位点为A,2位点为a,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该细胞
如果减数分裂正常进行,最多能产生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2)两只黑色小香猪交配产下的一只白色雄小香猪,则它们再生下一只棕色
雌性小香猪的概率是 。
(3)有多对黑色杂合的小香猪,要选育出纯合的棕色小香猪,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假设亲本足够多,且雌雄都有,产生的后代也足够多)。
一: ;
二: 。
(4)已知小香猪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单基因h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h)是否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现有两只这样的小香猪,雌猪为隐性纯合体,雄猪为显性纯合体,能否通过预测它们的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来判断该h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0分)下图是某家族的系谱图,在这个家族中有两种遗传病甲(基因为A、a)和乙(基因为B、b),乙病患者的性染色体与男性相同,体内有睾丸,外貌与正常女性一样,但均表现不育。家族中7号个体无甲致病基因,1号个体无乙病致病基因。请根据图谱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
(2)4号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 ,5号个体的基因为: 。
(3)11号和12号个体结婚,生下一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 ,患甲病但不患乙病的孩子的概率为: 。
34.(9分)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温度条件下,来测定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图甲是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示意图,请分析此图并回答:
图甲 图乙
(1)在实验中保持温度恒定的意义是_____ ___,该实验中以单位时间单位叶片面积的O2释放量作为测定光合速率强弱的指标,本实验中也可以以___ _ _,_____ __作为测定指标。
(2)在图甲中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产生ATP的部位是_____ _ _____和____ _ ______。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10klx光照条件下8h,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cm2叶片一昼夜中O2将释放量为_______mg。
(3)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大,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在cd段趋于平稳的环境因素有_____ ______、____ _______等。
(4)将图甲中b点所代表的光照强度下,CO2的转移方向在图乙中用箭头标出。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