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2∕T 3629.2-2023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 第2部分:教育类(吉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50239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8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2∕T 3629.2-2023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 第2部分:教育类(吉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22∕T 3629.2-2023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 第2部分:教育类(吉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22∕T 3629.2-2023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 第2部分:教育类(吉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22∕T 3629.2-2023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 第2部分:教育类(吉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22∕T 3629.2-2023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 第2部分:教育类(吉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27.010 CCS F 01 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 3629.22023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 第 2 部分:教育类 Energy consumption quota of public institutions section2:education institutes 2023-12-28 发布 2024-02-01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22/T 3629.2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能耗定额指标.1 5 统计范围.2 综合能耗.2 5.1 非供暖能耗.2 5.2 供暖能耗.2 5

2、.3 常规用能系统电耗.2 5.4 建筑面积.2 5.5 用能人数.2 5.6 6 计算方法.3 综合能耗.3 6.1 单位供暖建筑面积供暖能耗.3 6.2 单位建筑面积非供暖能耗.3 6.3 常规用能系统单位建筑面积电耗.3 6.4 人均综合能耗.4 6.5 7 能耗定额管理.4 附录 A(规范性)各城市气候区属.5 附录 B(资料性)常用能源折算标准煤参考系数.6 附录 C(资料性)公共机构用能人数计算方法.8 DB22/T 3629.2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 DB22/T 3629

3、公共机构能耗定额的第 2 部分。DB22/T 3629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 1 部分:党政机关。第 2 部分:教育类。本文件由吉林省节能评审中心提出。本文件由吉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节能评审中心、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吉林省节能监察中心、吉林省供暖保障指导中心、吉林省教育后勤保障指导中心、长春工程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祥涛、丛艳辉、陈云涛、孙德峰、姚中麾、田庆飞、吕维斯、陈曦。DB22/T 3629.22023 1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 第 2 部分:教育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教育机构能耗定额的能耗定额指标、统计范围、计

4、算方法和能耗定额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教育机构在运行阶段的能耗定额管理。本文件不适用于学前教育机构。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0498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编制通则 GB/T 50353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 55031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4049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常规用能系统单位建筑面积电耗 power consumption per uni

5、t building area 教育机构运行过程中,一个自然年内,照明和插座、空调、动力等用能系统消耗的电量总和与建筑面积的比值。4 能耗定额指标 能耗定额设定为约束值、基准值和引导值三项指标。在保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能耗定额实际值4.1 应不超过规定的能耗定额约束值,宜小于能耗定额基准值,鼓励达到能耗定额引导值。单位供暖建筑面积供暖能耗适用于采用独立热源的教育机构。4.2 采用市政集中供暖形式、且没有独立安装热计量装置的教育机构,单位供暖建筑面积供暖能耗可4.3 不进行核算。注:在计算人均综合能耗时,单位供暖建筑面积供暖能耗暂按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现有核算方式计算。教育机构能耗定额见表 1。4

6、.4 DB22/T 3629.22023 2 表1 教育机构能耗定额 教育机构类型 单位建筑面积非供暖能耗kgce/m2 单位供暖建筑面积供暖能耗 kgce/m2 常规用能系统单位建筑面积电耗 kWh/m2 人均综合能耗 kgce/p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严寒B区 高等 4.38 2.96 2.29 9.50 5.97 5.72 30.58 23.90 17.19 649.83 459.79 303.18 中等 3.68 1.59 1.01 21.20 18.60 7.38 28.97 12.24 7.19 664.5

7、2 357.12 214.35 初等 3.77 1.28 0.64 31.09 23.06 13.10 16.98 8.32 5.09 603.40 288.06 186.81 其他 1.82 1.42 1.15 9.11 7.88 6.30 11.26 10.77 9.06 813.04 728.85 644.67 严寒C区 高等 4.56 3.33 2.31 8.55 5.37 5.15 32.03 24.74 18.19 713.69 571.02 386.65 中等 3.23 1.46 0.74 21.40 13.93 5.51 20.26 9.88 5.70 637.75 280.3

8、7 189.09 初等 2.16 0.92 0.37 17.95 10.49 4.65 15.59 7.28 4.38 598.24 264.615 163.68 其他 2.66 1.83 0.59 8.68 7.50 6.00 21.60 11.62 9.10 860.38 698.91 389.22 注1:表中指标数据源于既有运行数据。注2:各城市气候区属见附录A。5 统计范围 综合能耗 5.1 5.1.1 应包括一次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等)和二次能源(如热力、石油制品、电力、煤气等)。5.1.2 数据中心机房、可单独计量且不用于教学(科研、办公)的区域和盈利性区域能耗不计入

9、统计范围。5.1.3 燃料能源的低位发热量应采用实测值,若无条件实测,具体折算系数参见附录 B。5.1.4 电力与标准煤的折算参见附录 B 提供的当量折标系数进行换算。非供暖能耗 5.2 应包括除供暖能耗和交通工具用能之外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折算为标准煤的总和。供暖能耗 5.3 应为供暖消耗的能源实物量折算为标准煤的总和。常规用能系统电耗 5.4 应包括照明和插座、空调、动力等用能系统消耗的电量。建筑面积 5.5 5.5.1 应按照 GB/T 50353、GB 55031 的规定进行计算。5.5.2 计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时,计入的建筑面积应与能源使用量的统计范围一致。用能人数 5.6 DB22

10、/T 3629.22023 3 5.6.1 应包括在岗在编人员、长期聘(借)的编外工作人员、工勤保障人员、外来人员等。5.6.2 计算人均综合能耗时,计入的用能人数应与能源使用量的统计范围一致。5.6.3 外来人员应根据人数和停留教育机构天数折算为全年标准用能人数,计算方法参见附录 C。6 计算方法 综合能耗 6.1 应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1)式中:综合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消耗的能源品种数;消耗的第i种能源实物量;消耗的第i种能源的折算系数。单位供暖建筑面积供暖能耗 6.2 应按照公式(2)进行计算。=(2)式中:单位供暖建筑面积供暖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平方米

11、(kgce/m2);供暖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供暖建筑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单位建筑面积非供暖能耗 6.3 应按照公式(3)进行计算。=(3)式中:单位建筑面积非供暖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平方米(kgce/m2);综合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供暖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交通工具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建筑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常规用能系统单位建筑面积电耗 6.4 应按照公式(4)进行计算。=(4)式中:DB22/T 3629.22023 4 单位建筑面积电耗,单位为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2);建筑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12、;建筑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人均综合能耗 6.5 应按照公式(5)进行计算。=(5)式中:人均综合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人(kgce/p);综合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用能人数,单位为人(p),计算方法参见附录 C。7 能耗定额管理 应按照 GB/T 40498 中的规定执行。DB22/T 3629.22023 5 A A 附录A (规范性)各城市气候区属 各城市气候区属见表 A.1。表A.1 各城市气候区属 地区 设计计算供暖期 气候区属 白城 169 严寒B区 吉林 168 长白 166 敦化 183 松原 165 严寒C区 白山 165 长春 165 通化 159 延

13、吉 166 四平 162 辽源 162 DB22/T 3629.22023 6 B B 附录B (资料性)常用能源折算标准煤参考系数 常用能源折算标准煤参考系数参见表 B.1。表B.1 常用能源折算标准煤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 平均低位发热量 参考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 其中:1.无烟煤 约6000千卡/千克以上 0.9428千克标准煤/千克 2.炼焦烟煤 约6000千卡/千克以上 0.9千克标准煤/千克 3.一般烟煤 约4500-5500千卡/千克 0.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 4.褐煤 约2500-3500千卡/千克 0.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洗精煤 约6000千卡/千克以上 0.9千克标准煤

14、/千克 其他洗煤 约 2500-4000千卡/千克 0.4643千克标准煤/千克 煤制品 约3000-5000千卡/千克 0.5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焦炭 约6800千卡/千克 0.9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焦炉煤气 约40004300千卡/立方米 0.57140.6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发生炉煤气 约1250千卡/立方米 0.1786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重油催化裂解煤气 约4600千卡/立方米 0.6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重油热裂解煤气 约8500千卡/立方米 1.2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焦炭制气 约3900千卡/立方米 0.5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压力气化煤气 约3600

15、千卡/立方米 0.5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水煤气 约2500千卡/立方米 0.3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天然气(气态)约77009300千卡/立方米 1.10001.3300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液化天然气(液态)约12300千卡/千克 1.7572千克标准煤/千克 煤层气(煤田)约7700千卡/立方米 11吨标准煤/万立方米 原油 约10000千卡/千克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汽油 约10300千卡/千克 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煤油 约10300千卡/千克 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柴油 约10200千卡/千克 1.4571千克标准煤/千克 燃料油 约10000千卡/

16、千克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液化石油气 约12000千卡/千克 1.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 炼厂干气 约11000千卡/千克 1.5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石脑油 约10500千卡/千克 1.5千克标准煤/千克 润滑油 约9900千卡/千克 1.4143 千克标准煤/千克 石蜡 约9550千卡/千克 1.3648千克标准煤/千克 溶剂油 约10270千卡/千克 1.4672千克标准煤/千克 石油焦 约7640千卡/千克 1.0918千克标准煤/千克 石油沥青 约9310千卡/千克 1.3307千克标准煤/千克 DB22/T 3629.22023 7 表B.1(续表)能源名称 平均低位

17、发热量 参考折标准煤系数 其他石油制品 约9800千卡/千克 1.4千克标准煤/千克 煤焦油 约8000千卡/千克 1.1429千克标准煤/千克 粗苯 约10000千卡/千克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热力(当量)0.03412千克标准煤/百万焦耳 电力(当量)860千卡/千瓦时 0.1229千克标准煤/千瓦时 电力(等价)中电联公布的数据 高炉煤气 约900千卡/立方米 1.286吨标准煤/万立方米 转炉煤气 约1900千卡/立方米 2.714吨标准煤/万立方米 煤矸石用于燃料 约2000千卡/千克 0.2857千克标准煤/千克 城市生活垃圾用于燃料 约1900千卡/千克 0.2714千

18、克标准煤/千克 生物质废料用于燃料 约3500千卡/千克 0.5千克标准煤/千克 余热余压 0.0341吨标准煤/百万千焦 其他工业废料用于燃料 约3000千卡/千克 0.4285千克标准煤/千克 燃料甲醇 约5426千卡/千克 0.7751千克标准煤/千克 氢气(用作燃料,密度0.082公斤/立方米)约9756千焦耳/千克 0.3329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沼气 约55005800千卡/立方米 0.78570.8286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蔗渣(干)约3500千卡/千克 0.5000千克标准煤/千克 树皮 约2700千卡/千克 0.3857千克标准煤/千克 玉米棒 约4600千卡/千克 0.65

19、71千克标准煤/千克 薪柴(干)约3000千卡/千克 0.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稻壳 约3200千卡/千克 0.4571千克标准煤/千克 锯末刨花 约2700千卡/千克 0.3857千克标准煤/千克 DB22/T 3629.22023 8 C C 附录C (资料性)公共机构用能人数计算方法 在统计周期内,公共机构用能人数按照公式(C.1)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取整数。=(C.1)式中:公共机构用能人数,单位为人;某一类公共机构类型的人数,包括党政机关、教育机构、卫生医疗机构和场馆机构,单位为人;用能人员类型,含在编人员、长期聘(借)的编外人员、工勤保障人员、外来人员等;计日系数。示例1:教育机

20、构用能人数计算 某高校在编教职工 400 人,其中300人寒暑假均不在校办公,其余 100 人寒暑假期间在校继续办公;工勤、保障人员 240 人,其中 175 人寒暑假均不在校办公,其余 65 人寒暑假期间在校继续办公;注册学生 3000 人,其中 2500 人寒暑假均不在校,其余 500 人仅暑假在校;外来人员会议 1:参会人数 3000 人,会议时间 2 日,会议 2:参会人数 5000 人,会议时间 3 日。该高校用能人数为 2917 人,计算明细如表 C.1 所示。表C.1 某高校用能人数计算明细表 名称 人数(人)计日系数 用能人数(人)算式 结果 算式 结果 在编教职工 300(3

21、65-46-42)/365 277/365 300277/365 227.67 100 365/365 1 100 1 100 工勤、保障人员 175(365-46-42)/365 277/365 175277/365 132.81 65 365/365 1 65 1 65 注册学生 2500(365-46-42)/365 277/365 2500277/365 1897.26 500(365-46)/365 319/365 500319/365 436.99 外来人员 3000 会议时间/全年天数 2/365 30002/365 16.44 5000 会议时间/全年天数 3/365 50003/365 41.1 合计 2917.27 注1:表 C.1 显示该教育机构用能人数为 2917 人(小数点采用四舍五入)。注2:计日系数中“46”、“42”为示例寒暑假天数,具体计算时以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通知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