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角的分类是人教新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角的分类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大小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能力。角的分类在教学后我感想颇多:1、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素材,教师尽量提供学习空间,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
2、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量”、“折”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我先让学生量一量三角尺上的一个直角,再得出直角等于90度。教学平角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屏幕上的动态演示,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了半圈,再用折一折让学生自己体验1平角等于2直角也就是180度。教学周角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屏幕上的动态演示,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了一圈,由此得出1周角等于2平角等于4直角也就是360度。在探索新知角的分类部分的教学环节,由于根据不同的标准,必然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另外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较弱,难免出现思维的漏洞,逻辑的错误,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机会,相互交流的平台。于是,老师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接着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去验证并解决在小组交流中发现的思维漏洞,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