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9367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0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思 政 研 究高 教 学 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23 年 S2 期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考章陈超,李勇*(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 诸暨 311800)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的优秀人才,是所有高校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光荣使命1。为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2020 年 5 月,我国教育部印发了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 20203 号),该文件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并提出

2、要求,各个高校要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创新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不断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让学科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切实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与学科教学工作紧密融合,难以分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两者是二元一体的共存关系。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需要从思想认识、内容结构和组织实施等环节全面着手,积极探索。课程思政中蕴含的思想品德和文化内容就是我们文化的基因。将文化基因融入每一节课程、每一处课堂、每一个学科,是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文化基因是文化的根本,传承文化基因首先要建立文化自信,让大学生认同和欣赏自身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

3、。其次需要确定适宜的文化内容和形式,用以宣传优秀文化。最后,将文化教育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建立具有文化基因的教育教学模式。一文化自信要融入到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就是需要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传授给每一位学生,在此基础上传授其相应的学科专业知识,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综合性人才2。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等各方面的文化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生机勃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事业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国际上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极。但是,无须讳言,我们的文化自信还有继续提升和强化的空间,某些细节存在着短板或不足。渊一冤明确文化自信的意义清代著名学者龚自珍提

4、出“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的重要思想,对于文化的意义论述得非常透彻。从某种角度分析,传承文化就是保存国家民族精神内核,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则国将不国。所以,确立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文化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教育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第一作者简介:章陈超(1990-),男,汉族,浙江诸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信作者:李勇(1982-),男,汉族,山东莱芜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任务,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教书育人工作的成效。从文化基因的视角去审视推动课

5、程思政建设的发展,可以提供一个较为新颖的思路,探索具有实效性的工作方法。从文化自信的意义、文化基因的作用、文化教育融入课程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尝试,可以积累有益经验,推动相关工作的优化和进步。关键词:文化基因;课程思政;文化自信;教育改革;文化教育中图分类号院G641文献标志码院A文章编号院2096-000X渊2023冤S2-0189-04Abstra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wor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cultivat

6、ing talents in colleges.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work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Examining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Genescan provide a relatively novel idea for

7、 exploring effective working methods.Research and attempts from aspects such as the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the role of cultural gen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education into curriculum canaccumulate beneficial experience,and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progress of related wo

8、rk.Keywords:cultural genetic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culture self-confidence;education reform;cultural educationDOI:10.19980/j.CN23-1593/G4.2023.S2.046189-2023 年 S2 期思 政 研 究高 教 学 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9、大事业推向前进”。文化自信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行为3。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够在竞争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中保持文化清醒,坚持文化独立,珍惜本国文化,传承和创造优秀文化。否则极易陷入“妄自菲薄”的陷阱,误入“盲目羡慕外国文化”的泥淖。在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部分学生存在着“哈韩”“哈日”以及“无差别羡慕西方文化”的现象。这部分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多,并且存在着一种文化自我否定的倾向,对于外国文化则有着较为强烈的错误“崇拜”,还有部分学生则被各种网络自媒体等虚假信息所蒙蔽,有意和无意之间开始认同“历史虚无主义”,将此前所接受的文化教育进行错误解读和否定。这些问题的出现,

10、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或政党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价值的积极认同、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自身文化及其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在课程思政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利于确保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更多优秀文化的创造,是提高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渊二冤宣传文化自信的依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成一体,博大精深,极具特色,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我国的文化自信有其内在的强大依据。首先,我国的优秀文化自成一系,绵延不绝,历经五千年传承不衰,为世界各国所仅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深刻地影响着周边各国,数千年间建立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亚文化圈”,其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世所罕

11、有。时至今日,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已经遍布全球。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东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文化、认同中国文化,由此更应当树立文化自信,倍加珍惜自身的优秀文化4。其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优秀文化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环境和强力保障。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因、命脉,这些宝贵文化资源,铸就了中华民族持久而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创新发展的精神支柱。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尤其是贯穿其中的科学理论、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引着前进方向、提供着精神动力5。以

1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可以推动我国优秀文化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我们的文化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级,甚至是核心文化。渊三冤提升文化自信的做法文化自信和文化本身一样,都需要学习和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方法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外在的宣传教育,一种是内在的学习领悟。首先,教师和相关人员应当积极承担起提升文化自信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不仅需要传授专业文化知识和技能,还应当将文化自信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部分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习惯于将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作为否定和批评国内文化和制度的依据,这种做法之中包含着一定的合理成分,但是不应当成为习惯性做法。面对

13、自身的不足,教师应当从正面进行引导教育,讲述相关领域或行业存在问题的客观缘由,并提出努力攻关的做法和感人事迹,激励大学生投身学术研究,用包括“两弹一星”精神等在内的正能量思想去教育和指引大学生。让大学生相信我们的文化有优势、有特点、有前景。其次,大学生需要主动加强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客观理性的批评时刻。文化自信需要大学生自身有主动学习和认同的意识,这需要相应的内在动力和文化素养作为支撑。最为重要的路径和方法就是加强自主学习。在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指导帮助下,大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和路径积极学习关于文化自信的内容。一方面是从思想认识上逐步强化对于文化自信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则是

14、从汲取丰富文化内容方面入手,发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和价值,也就是在认识情感、思维工具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都需要经过努力学习,实现由内而外的转变和强化。二文化基因要融入到课程思政本文中关于文化基因的概念主要从信息角度出发,将其作为一种基于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的主张,是指人类个体在后天生活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外界交流所获得的具有较为固定而持久的信息内容和习惯表现形式,相对于生物基因而言的非生物基因,文化基因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是指二者都具有一定的继承和保存功能,不同的是一种为先天遗传所得,另一种则是后天习得。文化基因的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生活习惯、审美特征及价值取向等。渊

15、一冤文化基因的作用从某种角度分析,文化基因是确保文化特色和文化传承的内在要素,其对于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和行为习惯都有着根本性的影响。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过历190-思 政 研 究高 教 学 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23 年 S2 期史文化心理学的概念,并以此为逻辑起点,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论述。个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对于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贯穿始终的,并且这种影响一旦形成,则难以改变。因此,文化基因对于个人心理发展的影响不容小觑,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进行宣传强化,以达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目的。课程思政的作用就是将文化基因更好地植入每个大学

16、生的内心,引导其成为我国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人。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将文化基因保存和传承下去6,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得以发扬光大,持续创新,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世界民族之林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高贵华美。并且,让这种文化基因塑造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坚持文化自信,爱国爱党的基础上,成为各个学科行业和劳动岗位的佼佼者。渊二冤文化基因的内容文化基因如此重要,就要求教师和管理者明确和厘清其内涵和外延,确定适宜的内容之后,通过课程思政来宣传和强化文化基因的内容。根据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的宏观要求,教师需要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政治、文化认同”“宪法法治意

17、识”“传统优秀文化代表”“社会公德和个人品行修养”以及“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等”纳入文化基因内容,由此来确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抓手,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将上述的内容作为教育管理的重点依据。根据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实际需求,以及教育教学资源掌握情况,相关人员和广大师生可以秉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对上述文化基因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坚持全面覆盖的前提下,力求突出重点,展示亮点,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基因纳入到课程思政教育活动之中。比如,红船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以及各地的先贤人物纪念馆所、革命遗迹等,都是极为宝贵的红色基因代表,可以作为重点发掘的文化基因宝库。渊三冤

18、文化基因传承的目标与生物基因相似,文化基因也可能存在着突变和变异,所以文化基因传承的主要目标就是积极促进良性变异,坚决防止恶性变异。这就需要课程思政来发挥应有的作用,确保文化健康发展、持续发展、蓬勃发展,在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领域都实现更多突破和进步。课程思政可以看作是一种具有“基因检测和编辑”功能的思想工具,通过这个强有力的工具去支持文化基因的传承和良好发展,既可行又必要。在考虑利用课程思政支持文化基因良性传承的同时,还必须防止注意消极文化的滋生和传播,抵制外来精神污染。尤其是西方等负面文化的侵蚀,确保高校之内留有一方文化净土。高校和相关机构的人员应当具有清晰的文化基因传承目标,结合本单位党建

19、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社科研究、社团工作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由某个机构或部门牵头,建立由校级领导负责,层层分工,明确职责,确定岗位的该机构框架,在此基础上设计文化基因传承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学期及月份工作重点内容等。将组织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参与人员的筛选确定以及活动的综合表现等进行指导评价,以利于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文化教育要融入到课程思政文化基因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不可分割,二者之间是一种互相依托,彼此依赖的共生关系。利用课程思政传承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需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一方面要确保文化形式丰富多样,另一方面还需要注意组织

20、方法自由灵活。渊一冤创新文化基因植入方式无须讳言,对于部分大学生而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主题并不是其非常喜欢的内容,甚至个别大学生对于这些宝贵的文化基因有着片面或错误的认识,存在着忽视、抵触和排斥的心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因势利导,根据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完成工作目标。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负责课程思政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都需要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并且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利用多媒体和社会实践活动去开展各种主题的创新文化基因植入活动。利用社团活动宣传文化是一种比较适宜的传统优秀文化宣传教育方式。课程思政不是一个单调孤立的教育方法或形式,可

21、以与各种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利用各种社团活动积极宣传本土文化就是一个有益的思路。比如,部分大学生对于“汉服文化”“传统工艺”“历史研学”等活动和内容都很感兴趣,教师和管理人员则可以通过相关的主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宣传活动。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在人、财、物等各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强化文化教育推广认同的力度,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的范围和时间。渊二冤探索践行文化基因的有效路径实践出真知,通过社会实践理解文化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有效方式7。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国的优秀文化门类广博、数量众多,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理解优秀文化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教师可以鼓励大学生在191-2023 年

22、S2 期思 政 研 究高 教 学 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有学生网络无纸化考试的变革。总之,在精准思维的指引下,我校思政课建设成效显著,并以其独特的思路和全新的视角开启了未来我校思政课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参考文献院1 蔡玉波,李光胜.新时代构建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的路径探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4):58-61,72.2 习近平援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援人民日报,2016-12-08.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23、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 张桂叶.“精准供给”理念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5):92-96.各种课余和节假日时间进行具有特定主题的学科研修活动,将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收获和感悟进行分享交流,讲述自己对于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宣传自己身体和精神的成长收获。高校的教学与考核方式比较灵活,可以尝试将学分制、实习制度、见习制度以及研学旅行等活动作为开展践行优秀文化的活动载体,提升文化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目前,创新创业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利用文化创新创业项目开展文化基因传承具有

24、可行性和科学性。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个二元悖论,一方面我们的文化资源宝库无论是体量还是质量,在全世界都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国际上并没有明显的竞争力,甚至还处于产业链条的中下游水平。反观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国家的文化产品虽然在源流上只是华夏文明的支脉,但是其影响力和经济收益却不弱于我们,甚至在很多方面遥遥领先,成为我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这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我们的文化基因不仅没有成为财富和骄傲,还有被误读和忽视的可能。基于这样的思考,高校有必要和相关部门进行紧密的沟通,积极探索开展宣传文化基因的路径和方式,让文化基因焕发生机,产生应有

25、的价值和影响力。这也是高校创新创业项目今后努力的一个方面和目标,在宣传文化的同时,获取相应的收益,实现一种双赢模式的发展,将是一个重要课题,需要相关人员和部门进行大胆尝试和研究。渊三冤借助导师制改善文化基因的传承方式既是经师,更为人师,这是对于一名教师的高度评价,诠释的道理是教师不仅仅有责任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应当承担起“立德树人”和品性塑造的重责。借助专项学习研究文化,宣传本土优秀文化,培养积极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是一种很有必要的教育方式和任务。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在讲述学科专业知识之外,更要注重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引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等人员可以在

26、课堂和相关环境中,就本学科发展历史代表人物先进事迹进行研讨,了解学科发展过程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价值,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教师自身应当具有高尚的情怀,丰富的文化常识,以及科学的治学方法。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有必要主动对学生进行文化认同的引导和文化知识的教育。在课堂上,在校园内,在研究项目的路途中,在各种适宜的时间和场合,教师都应当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文化热爱和文化思考的引导和教育。四结束语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课程思政需要教师和相关人员具备较为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文化修养,通过各种有效的载体积极探索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将课程思政与

27、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紧密融合,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与大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真正发挥“传道受业解惑”的作用。参考文献院1 张策,王丽珍,李亚军,等.试论校园文化对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构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1):29-31.2 兰俊才,杨菲.文化自信视域下湖南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程育人研究J.吉林教育,2020(17):40-41.3 柳曼.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教育探索,2021(3):63-68.4 张妍,李根林,李宁,等.基于中医药文化基因传承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48-79.5 魏雪梅,曹阳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实现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12):70-73.6 高美娜,王力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1):113-115.7 左励明.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12):84-87.渊上接 188 页冤1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