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需求分类理论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9230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需求分类理论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需求分类理论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INGBO OPEN UNIVERSITY 【收稿日期】2022-11-24【基金项目】2021 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需求分类理论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慈溪为例”(2021SCG001)【作者简介】林列英,女,浙江慈溪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开放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第 21 卷 第 2 期 2023 年 6 月 Vol.21 No.2 Jun.2023 基于需求分类理论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林列英 (宁波开放大学 慈溪学院,浙江 慈溪 315300)【摘要】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是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从麦克拉斯基的需求分

2、类理论出发,深入分析当前区域内老年教育课程现状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研究实践提出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策略。【关键词】老年教育;需求分类理论;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7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24(2023)02-0035-05 据统计,到 2021 年底,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 2.67 亿,占总人口的 18.9%左右,这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教育已经成为构建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老年教育是指将老年人作为教育的对象,基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各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的教育。而课程作为老年教育发

3、展的重要载体,其作用不言而喻。一、需求分类理论阐述 1971 年,美国老年教育之父霍德华麦克拉斯基在白宫会议上提出要重视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并首次提出了需求分类理论(Categories of Need)。该理论指出,老年人有五大教育需求:即应对需求、表达需求、贡献需求、影响需求和超越需求。这五个分类层次不仅体现了老年学习需求从初级到高级,从浅显到深入的递增式变化,也体现了老年学习需求的多元性。在国外,需求分类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以需求分类理论为基础的老年教育课程建构也相当普及,但是结合需求分类理论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却极少。当前,关于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论文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

4、有台湾学者魏惠娟,她在麦克拉斯基的需求分类理论基础上把老年课程分为了四个模块:即基础课程、兴趣课程、贡献影响课程和超越课程。在“需求幅度理论下老年教育课程体系的检视与构建以国家开放大学老年开放大学为例”(潘冬艳,2017)一文中,以麦克拉斯基的理论为框架,检视了我国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进一步提出了老年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策略。类似的研究还有“需求幅度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老年教育需求分析”(王美元,2019)和“霍德华麦克拉斯基老年教育思想研究及启示”(张飞,2020)。这些研究主要从理论的宏观层面上,对老年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构建,虽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尚不能指导区域内

5、老年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本研究将基于麦克拉斯基的需求分类理论,进一步分解和细化区域内老年人的实际教育需求,分析老年教育课程现状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理论和课程实施情况,来提出契合老年人实际需求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策略。二、老年教育课程现状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区域内老年人参与老年教育的需求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感官层面,包括应对需求和表达需求,更侧重课程的体验感受,比如兴趣爱好、健康养生和人际交往等,这种类型的需求占到 76.6%;二是实用层面,包括贡献需求和影响需求,比如技能提升、隔代教育和社会服务等,主要是应用型的一些需求,36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2023 年第 2 期

6、这种类型的需求占到 22.3%;最后是心理层面,主要体现在人生价值的实现和生命意义的升华,这部分的需求极少,只占到 1.1%。目前,慈溪市共有 22 家老年教育机构,其中公办 21 家,民办 1 家。以 2021 年统计的数据为例,开设的各种线下课程共有 121 门,摄影、绘画、音乐、书法、健身、舞蹈等课程较为常见。当然也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比如古塘街道的老虎鞋制作、坎墩的姚剧、周巷的老年民族乐团等课程,受到当地老年学员的欢迎。但是,由于老年教育的课程开设并没有统一的要求,各办学单位基本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并结合当地老年学习者的需求,“因地制宜”地开设校本课程。根据前期的初步调研可以发现,

7、区域内开设的老年教育课程基本上存在以下几个共性问题:(一)老年教育课程规划缺少系统性 各老年教育办学单位在开设课程时,缺少统一的规划。以书法课程为例,既没有分层次,设置初级、中级和高级班,也没有开设和书法相应的国画班、印章篆刻班和古诗词鉴赏班。单一的课程既不能提供丰富的知识体系,也不能为更高需求的学习者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二)老年教育课程内容缺少特色性 目前,区域内开设的主要是一些基础性课程,如智能手机课程、语言类课程以及绘画摄影、唱歌跳舞等等。这些课程是当前老年学习课程中开设门类最多、最受欢迎的课程。这些课程为老年学习者提供了生活所需的基本常识和技能,虽然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但是缺少地域特

8、色和校本特色,无法形成品牌和影响力。(三)老年教育课程教学缺少专业性 当前,老年教育课程教学缺少专业的师资团队,既缺少专业的任课教师,也缺少专职的管理教师,更谈不上专业的课程大纲和教材,因此,很难实现老年教育课程预期的目标。(四)老年教育课程评价缺少标准性 课程评价是当前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缺失的一环。即便有,也只是照搬照抄基础教育的评价标准,老年教育课程评价没有属于自己的标准,因此,无法有效推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三、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可以说,老年教育课程开发面临诸多困境:如老年教育经费有限;老年教育师资稀缺;老年教育教材滞后;老年学习者身心条件不匹配等等。因此,在课程建设

9、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老年教育的课程定位有待提升 当前,对于老年教育的课程定位依然停留在“娱乐休闲,保健养生”的层面,很多政策的制定者、教学的管理者,乃至老年学员自身依然没有改变这种陈旧的观念。在这种认知层面下,老年课程比例不平衡势必成为一种大趋势。因此,转变观念,提升课程定位是当务之急。(二)老年教育的课程设置有待深化 老年教育的课程规划缺乏专业和权威的指导和引领,很多都是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课程设置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专门的督查,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达不到课程预期的目标。因此,老年教育的课程必须进行体系化的构建。(三)老年教育的课程实施有待改革 老年教育的教

10、师主要以兼职性和公益性为主,学习者还停留在满足“温饱”阶段,对于高层次的课程鲜有涉及。因此,在保障老年教育经费的前提下,需要对课程评价、教师评聘等实施环节进行改革。四、基于需求分类理论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策略(一)课程设置需求导向原则,突出人本性 当前,老年教育的课程还是以娱乐性为主,这部分的课程几乎占到了三分之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一种政策导向,也是因为老年人的需求主要还停留在“求乐”的阶段,而且从每年的课程报名情况来看,娱乐性的课程也几乎是最受老年学员喜爱的课程,很多时候都供不应求。虽然课程的设置要以学员的需求为导向,但是老年教育机构在开设具体的课程时,还是要进行适

11、度的需求引导。依据老年教育课程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建设更为完善和系统的课程体系。同时,随着社会和老年人群学历层次的提升,部分老年人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休闲娱乐性的课程,有些学员具有更高的学习需求。因此,老年教育课程设置在常规的课程之外,不妨依据学员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学历层次和已有经验等开发内容更为完善、结构更为科学、操作更为实际的课程体系。1.适应退休的角色转换型课程 如同幼儿需要学前教育一样,即将从工作岗位上退休的老年人也会面临身份、角色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冲击力,因此开设一些“工转退”的衔接性课程,必然会让老年人以更加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更好的状态来迎接退休后的学习生活。所以在开设这类角色转换

12、型课程的时候,首先要融入一定的心理引导课程,让学员有更加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也要注意课程设置的趣味性和科终身教育 林列英:基于需求分类理论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37 学性,提升学员对退休后参与老年教育的期待值;最后,在开设这类课程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学员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普适性课程和个性化课程相结合。2.寻求就业的工作技能型课程 很多退休的现代老年人,不仅精力充沛而且富有激情,有能力也有实力进行再次就业甚至开启新的创业。但是由于社会的传统观念,针对退休后的老年人就业的培训很少或者几乎没有,这就使老年人的二次就业从一开始就陷入了瓶颈。老年教育机构针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特征开设相应的工

13、作技能培训课程,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再就业的契机,而且也进一步挖掘了老年人群的人力资源,为社会提供有经验有技能的人才,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获得社会效益,可以说是双赢类型的课程。3.提供服务的社会贡献型课程 老年人既有服务和反馈社会的强烈意愿,又有充裕的时间和能力来做志愿者,但是很多时候往往找不到合适的途径贡献余力。因此,老年教育的课程实施中,如果能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老年学员通过参与学习,获得能力,再来反哺社会,将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崇寿镇社区老年大学的越剧班,通过展演的形式在各个村进行公益巡演,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欢迎;观海卫镇社区老年大学太极拳班的老年人送课入校,老年人

14、在自己强身健体之余,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观海卫太极拳送入了中小学的课外活动课中,获得了家长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通过和社区及学校的互动,老年人也获得了心理上的极大满足,并将进一步有效地促进老年教育课程学习的参与度。4.感悟生命的人生超越型课程 人的一生最难做到的可能就是坦然面对生老病死,但是这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当前,即便在北上广这样的一些大城市里,老年教育中开设这类相应的课程也很少,即便有,课程内容也较为单一。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当中,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谈论生死是一个非常忌讳的话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教育课程中可以逐渐渗透和融入相关的一些理念和元素。比如在开设老年护理课程中,

15、教会学员如何面对突发的一些疾病和状况,以及一些临终关怀类课程等;在上心理学课程时,也可以引导学员如何从容面对生命的终点;在进行法律知识宣讲时,可以教会老年人如何立遗嘱;甚至于在老年写作课程中,也可以讲讲如何写回忆录或者自传等。以这些课程为载体,慢慢地将理念、方法和心理过渡等内容教给学员,让老年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总结并得以升华。(二)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原则,突出实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参与老年教育学员的整体素养的提高,老年教育课程的设置慢慢趋于实用性。比如近几年风靡一时的老年智能手机课程班就一度受到老年人的追捧。在开设老年教育课程时,既要注重是否能为老年人的实际生活带来帮助,同时也要突

16、出课程的实用性。当然,这里的实用性并不是广义上我们经常在探讨的和社会产业去相适应,而是指要尽量解决老年群体实际的生活困难,比如身心健康、自我认同、社会参与以及代际交流等等。通过这些实用型课程的开设,让老年人知道如何保养身心健康,如何摄入营养又健康的饮食,如何和孙辈进行有效沟通等等,这些课程将成为老年课程的又一个主旋律,让老年人不仅能够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也能够掌握再次融入社会的金钥匙。(三)课程结构分层递进原则,突出阶段性 同样的课程,由于层度深浅不同,受众面也不同,慈溪市社区老年大学在开设摄影课程时就碰到了这个问题。由于班级中有些学员有摄影基础,有些是初学者,导致上课的时候,老师讲浅了,部分

17、学员觉得学不到新知识;但是老师讲深了,零基础的学员又一下子接受不了。因此,老年教育课程必须根据课程难易层度进行分类。首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程度不同分成初级、中级和高级班。其次,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开设基础性课程、特色性课程、提升性课程和创造性课程。再次,可以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学习需求,开设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需求的课程。这样,学员在报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当然,老年教育课程的分类既有从纵向上进行课程的分类,也有从横向上进行层度的划分,这是一项综合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还要结合办学单位的硬件设置、师资力量以及经费保障等诸多因素。因此,既要结合实际,也要有所考量,而

18、不能搞一刀切。(四)课程研发因地制宜原则,突出特色性 当前很多老年教育的课程都大同小异,可以说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是,在进行课程研发时,可以根据地域特点和老年个体的实际需求开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使老年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既有完整性,又有本土特色和文化底蕴。比如,慈溪市社区老年大学深入挖掘和整合慈溪市地域文化资源,以社区老年大学学员为对象,积极研发“七彩文化游学”课程,为老年教育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探索了一条新路子。38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2023 年第 2 期 (五)课程评价综合多元原则,突出客观性 在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课程评价一直是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老年教育课程评价能够影响老年学员

19、的参与积极性,决定着老年教育的质量与生命力。”那么,老年教育的课程评价如何做到综合多元呢?1.老年教育课程评价内容多元化 课程评价一般包括课程内容本身的评价、对教师授课的评价以及对老年学员学习所获得的效果的评价。老年教育课程是体系建设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其评价的结果能对老年教育整体起到诊断、促进和改革的作用,因此,课程评价必须具备多元化内容。2.老年教育课程评价主体多样化“课程评价主体是指参与课程评价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并依据一定评价标准对评价对象予以价值判断的个体和群体。”因此,老年教育课程评价必须由教育管理行政部门、老年教育实施机构、社会人员、学员自己和教师等来共同参与实施。但是,不同的课程又可

20、以有所侧重,比如以老年游学课程为例,参与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学员和社会三个主体。3.老年教育课程评价过程动态化 由于课程建设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在评价过程中,也要充分意识到课程评价也是会时时发生变化的,因此,老年教育评价过程要用发展和动态的视角来看待,而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学习内容和学习主体的发展变化,评价指标也要依据科学性原则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适应课程的动态发展,得出更为科学有效的评价结果。五、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当前,老年教育的发展日趋成熟,但是在老年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依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思考,并且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一)立足现状,搭建老年教育课程体

21、系建设新平台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相比于普通教育,老年教育的不确定性更多,老年教育线下课程经常会面临随时停课的危机。但是,课程教学从来不限于一种形式。疫情时期,慈溪市很多社区老年大学采用群模式授课法,将老师提前录制好的课程在群里进行教学;或者采用 QQ 直播的方式,开展线上教学。但是,对于这一新兴的教学方式,很多老年学员表示一下子难以适应或者跟不上节奏。因为对于老年学习者来说,参加老年大学的课程,就是为了拓展自己的交际圈,有更多的机会能够和同龄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线上课程的互动相对要少很多,部分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由于智能手机不会灵活操作,导致学习受到影响。因此,如何为老年教育搭建一个更为简便、灵

22、活和有效的学习平台是摆在很多老年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二)寻求合力,构建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新机制 当前,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主要有两个核心的问题,一是师资问题,二是资金问题。可以说,目前慈溪市很多社区老年大学的师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他们具有一技之长,但是却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培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很多的弊端。二是来自各个学校的一些专业教师,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念,但是对于老年教育的教学相对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方式和教学互动上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其次是资金问题,由于我国的老年教育基本上还是以公益性为主,因此教育经费往往入不敷出,也

23、导致在硬件和软件的提升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构建老年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要积极寻求合力,依托政府部门、教育主管单位和社会相关机构,建立有效的教学及管理保障体制和长效的经费保障制度。(三)创新思路,探寻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新格局 老年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更多的是实践和探索,要将老年教育课程做深做实,必须着眼于课程体系建设的新格局。既要充分考虑到老年教育的需求和发展,也要结合当地老年教育的基础和现状,从而对老年教育课程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打造。探索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该从实际出发,以需求为导向,以科学为依据,以品牌为目标,以评价为保障,在老年教育课程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上进行精雕细琢,

24、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发一些精品化、高端化和特色化的系列课程,从而形成和当地经济及文化相适应的老年教育课程品牌。参考文献 1 孙立新,等.老年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170-182.2 魏惠娟,等.台湾乐龄学习中心课程之分析:Mc-Clusky 需求幅度理论的应用J.成人及终身教育学刊,2010(2):115-150.3 潘冬艳.需求幅度理论视阈下老年教育课程体系的检视与构建:以国家开放大学老年开放大学为例J.职教论坛,2017(6):73-77.4 王美元.需求幅度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老年教育需求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17):72-74.终身教育 林列英:基于需求分类理论的

25、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39 5 张飞,江丽.霍德华麦克拉斯基老年教育思想研究及启示J.成人教育,2020(2):38-42.6 谢宇.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策略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0(2):65-68.7 孙立新,罗彤彤.困境与出路:老年教育促进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研究J.职教论坛,2014(6):28-31.8 王元.老年教育课程质量评估框架构建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0(2):59-64.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lderly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Theory o

26、f Needs Classification LIN Lieying(Cixi College of Ningbo Open University,Cixi Zhejiang 315300,China)Abstract:The learning needs of the elderly are the premi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lderly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Starting from the demand classification theory of McClusky,this paper deeply

27、analyzes the current regional situation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the elderly as well as factors that cause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lderly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combined with research practice.Keywords:Elderly Education;Demand classification theory;Curriculum system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