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友谊质量和歧视知觉的中介作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916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1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友谊质量和歧视知觉的中介作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友谊质量和歧视知觉的中介作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友谊质量和歧视知觉的中介作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316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3 年 7 月第 11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Bio-education,Jul.2023,Vol.11 No.4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友谊质量和歧视知觉的中介作用王 鑫,张露露,吴学强,胡 霜*山东中医药大学健康学院(中国济南 250355)摘要 目的 研究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友谊质量、歧视知觉、孤独感水平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SASC)、友谊质量问卷(friendship quality questionnaire,FQQ)、歧视知觉量表和儿童孤

2、独感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CLS),对山东省德州市 4 所小学四至六年级的留守儿童进行测量。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建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以及友谊质量和歧视知觉的中介作用。结果 社交焦虑、歧视知觉和孤独感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分别与友谊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可以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歧视知觉(P0.01),对儿童的友谊质量具有负向预测作用(P0.01)。友谊质量和歧视知觉在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对于社交焦虑程度较高的留守儿童,可以通过降低歧视知觉和提高友谊质量来减少孤独感体验。关键词 孤独感;社

3、交焦虑;友谊质量;歧视知觉;留守儿童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anxiety and loneliness in left-behind children:mediating roles of friendship quality and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WANG Xin,ZHANG Lulu,WU Xueqiang,HU Shuang*School of Public Health,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Shandong P

4、rovince,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levels of social anxiety,friendship quality,perceived discrimination,and loneliness among left-behind children,and explore relations among them.Methods Left-behind children from grades 4 to 6 in four primary schools in Dezhou City,Shandong Province were e

5、nrolled.The 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SASC),friendship quality questionnaire(FQQ),discriminatory perception scale,and 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CLS)were used.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on the data,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verify th

6、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anxiety and loneliness,as well as the mediating roles of friendship quality and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Results There were positive correlations among social anxiety,perceived discrimination,and loneliness,and they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friendship quality res

7、pectively.Social anxiety positively predicted the loneliness and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P0.01),but negatively predicted their friendship quality(P0.01).Friendship quality and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played intermediary roles in 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anxiety and loneli

8、ness.Conclusion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with higher social anxiety,the experience of loneliness can be reduced by reducing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and improving friendship quality.Key words loneliness;social anxiety;friendship quality;perceived discrimination;left-behind childrendoi:10.3969/j.issn

9、.2095-4301.2023.04.010论著 Article基金项目 山东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重大研究课题(22SAQ084)*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胡 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收稿日期 2022-05-31留守儿童主要是指父母在受到户籍和城乡分割的双重经济和社会制度限制下选择外出务工,把孩子留在农村由其他亲属照看的儿童1-2。根据民政部调查显示,截至 2018 年底,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仍有 697 万人。与非留守儿童比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社交焦虑的检出率和严重程度均较高3。作为目前第三大精神障碍4,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对社交处境有

10、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5。作为一种慢性焦虑症状,社交焦虑不仅具有持续发展性,同时也会增加出现其他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例如中重度失眠、自杀企图、药物滥用、317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3 年 7 月第 11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Bio-education,Jul.2023,Vol.11 No.4抑郁和行为抑制6。孤独感主要是指儿童基于所期望的和实际的社会关系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厌恶情绪反应7,这种人际需求差异不仅受到个体期望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规范和同伴比较的影响8。有研 究9发现,在童年中后期,儿童孤独感表现出适度的增加。留守儿童报告最多的是情绪体验

11、10。孤独感能预测学龄儿童的躯体和心理症状,并且长期的孤独感体验会损害身心健康11。社交焦虑会从认知和行为上对孤独感产生影响,社交焦虑的个体不但情绪意识和管理存在困难,同时会重复负面认知过程,例如预期焦虑和事后反省12,也就是说在孤独感情绪体验方面更深且难以调节和处理。在儿童早期,社交技能是同伴关系和孤独感的重要影响因素13;而社交焦虑的个体,由于不擅长交往以及社交技能缺乏,在交往中容易出现害羞、言语抑制和旁观孤独行为14。社交焦虑会导致社交场合中普遍恐惧痛苦和回避行为,而这种回避行为也会导致个体独处时间增加,孤独感体验机会增多15。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陪伴的缺失,其可能会发展成不重视父母来源的不

12、屑依恋风格,而不屑依恋风格会使个体在社交场合产生消极情绪和焦虑,并且对社交关系蔑视性回避,社交动机降低16,出现更多独处机会。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孤独感对于社交焦虑的影响,但是较少关注社交焦虑经历反过来对孤独感的影响;而且由于父母陪伴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体验更深。因而,从社交焦虑的角度,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友谊质量是用来评价个体与同伴之间友谊关系的指标,反映同伴之间相互提供支持、陪伴的程度以及矛盾冲突的水平17。个体社交技能和社会互动质量会影响个体建立友谊的机 会18-19。社交焦虑的个体往往存在社交技能的缺乏和社会互动的错误认知,使建立同伴交流的机会减少。社交焦虑水平高的

13、儿童往往会避开社交环境,并且不擅长与同龄人建立和维持友谊,从而导致其在同伴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根据关系维护策略理论,公开和积极的信息交流是维护和发展友谊的重要策略20。社交焦虑导致选择回避和信息恐惧策略,使得留守儿童难以维护同伴关系。部分青少年描述焦虑的同伴多为一系列负面反应并且认为其应当为自己的症状负责和受到指责,因此较少选择与焦虑的同伴建立友谊21。社交焦虑导致的消极回避行为会使儿童从同伴群体中脱离出来,增加独处时间,减少交往次数,从而孤立和孤独的机会增加22。根据孤独感的社会需求理论,人生来就需要与同伴保持交往,同伴关系需求未得到满足时会导致孤独感产生,所以友谊质量能显著预测个体的孤独感

14、体 验23。同样根据社会认知理论,当一个人知觉现实人际关系和理想人际关系的差异时,孤独感就会产生24。而儿童时期主要的人际关系来源就是家庭和朋友,父母陪伴的缺失使得同伴关系在缓解留守儿童孤独感体验中更为重要。歧视知觉主要是指儿童对于自己与所属群体受到不公平或者消极评价而产生的主观体验25,其随着儿童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的增长而增长26。人际焦虑能预测个体对于群体污名化知觉,并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27。社交焦虑的个体往往存在消极的解释偏见,也就是对于感知到的事件更有可能解释为歧视性事件。根据生态系统理论的现象学变式理论,歧视知觉会提高个体对于不利事件的易感性,导致其对孤独感的体验更 深28。根据符号

15、互动理论和自我实现预言效应,个体通过他人反馈性评价来建立自我概念;当长期感知歧视时,个体会出现内化歧视知觉,并且做出使他人产生消极刻板印象的行为29。因而留守儿童在感知歧视时会做出更多脱离人际群体的行为。同时根据压力应对理论,一旦个体知觉到歧视,便会做出一系列应激反应,会出现压力相关的主观体验,例如孤独和抑郁30。留守儿童在知觉到歧视这种不愉快的想法和体验时,容易在人际中形成经验性回避从而导致孤独感的产生31。歧视体验在弱势儿童群体时期更为频繁,同时,作为社会化的最重要时期,儿童时期的歧视感知有可能还会内化为个体的形式准则。综上所述,社交焦虑导致的认知和行为变化对于孤独感具有重要影响。由于父母

16、陪伴的缺失,同伴关系在留守儿童缓解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发展情境理论中个体与情境的交互作用32,个体的社交焦虑会导致环境以及个体知觉变化,同时这种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孤独感,但现有研究缺乏对此进行直接考察。因此,本研究以留守儿童为被试,考察社交焦虑对孤独感的预测作用,探讨社交焦虑、孤独感、友谊质量和歧视知觉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以期为缓解留守儿童孤独感,减少负面情绪体验带来社 318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3 年 7 月第 11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Bio-education,Jul.2023,Vol.11 No.4会适应不良提供建议支持。具体而言,本研究根据上述

17、理论,做出以下 3 个假设: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程度越严重则孤独感越强;友谊质量在社交焦虑与孤独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歧视知觉在社交焦虑与孤独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1 对象与方法 1.1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德州市 4 所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共收回问卷 883 份,有效问卷 850 份,有效率 96.26%。其中,留守儿童 741 名,非留守儿童 109 名;男生 418名(49.2%),女生 432 名(50.8%);四年级学生211 名(24.8%),五年级学生 190 名(22.4%),六年级学生 449 名(52.8%)。741 名留守儿童中,父

18、亲外出的儿童 497 名(67.1%),母亲外出的儿童48 名(6.5%),父母亲都外出的儿童 196 名(26.5%)。1.21.2 研究工具研究工具1.2.1 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SASC)该量表由 La Greca 等33编制,共 10 道题目,包含 2 个维度(害怕否定评价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采用 Likert 3 点计分方式:1 分(从不这样),2 分(有时这样),3 分(一直这样)。分数越高表明社交焦虑程度越严重。本研究中该量表的 Cronbachs 系数为 0.90。1.2.2 儿童孤独感量表(childrens

19、loneliness scale,CLS)该量表由 Asher 等34编制,共 24 道题目,其中 16 道用以测量儿童的孤独感,10 道正向计分题,6 道反向计分题;除此之外,还有 8 道额外题目是以混淆视听、避免被试效应为目的,询问儿童的一些喜好。采用 Likert 5 点计分:1 分(一点没有)到 5 分(一直如此)。将 16 道测量孤独感的题目分数相加得到总分,分数越高代表孤独感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系数为0.93。1.2.3 歧视知觉量表 该量表由申继亮等35编制,共道题目含 2 个维度(个体歧视知觉和群体歧视知觉)。采用 Likert 5 点计分:分(完全不符合

20、)到分(完全符合)。总分越高表示个体歧视知觉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 Cronbachs 系数为0.81。1.2.4 友谊质量量表(friendship quality scale,FQQ)该量表由周宗奎等36修订,共 18 道题目,包括 6个维度(陪伴与娱乐、肯定与关心、亲密袒露和交流、帮助与指导、冲突的解决、冲突与背叛),6 个维度各含 3 个条目。采用 Likert 4 点计分:1 分(完全不符合)到 4 分(完全符合);反向计分条目包括第 2、10、15 题。所有条目总分越高表示儿童友谊质量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 Cronbachs 系数为 0.93。1.3 统计学方法1.3 统计学

21、方法使用 SPSS 26.0 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以及相关分析。使用 Mplus 8.0 建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友谊质量和歧视知觉的中介作用。2 结果2.1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本研究关于友谊质量等数据来源于个体自我报告,可能会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因此对其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37。Harman 单因素检验结果显示:特征值大于 1 的因子共有 13 个,第一个因子的解释变异率为 19.82%,远小于 40%的临界值,表明不存在严重共同方法偏差问题。2.22.2 不同人口学特征留守儿童各量表得分的差异不同人口学特征留守儿童各量表得分的差异不同人口学特征留

22、守儿童各量表得分情况详见表 1。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留守儿童各量表得分的比较项目社交焦虑孤独感友谊质量歧视知觉性别男(n=370)15.284.08 35.0810.97 64.2313.50 11.225.12女(n=371)16.074.17 35.8911.42 65.7213.33 11.614.81 t值-2.59-1.06-1.5-0.98独生子女是(n=103)16.004.43 37.0811.57 63.6714.48 11.845.51否(n=638)15.624.09 35.2311.13 65.1913.25 11.344.87 t值0.871.56-1.060.94年

23、级四(n=188)16.853.44 36.1510.93 64.4613.07 12.774.85五(n=162)14.993.55 37.7510.65 62.7013.69 11.875.07六(n=391)15.394.55 34.2311.40 66.1713.38 10.574.81 F值10.916.214.0313.73注:P0.01。通过对人口学变量分析发现,社交焦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社交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女生(P0.01)。通过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发现,社交焦虑、孤独感和歧视知觉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四年级的社交焦虑水平最高,五年级的孤独感水平最高,六

24、年级的歧视知觉水平显著低于四年级和五年级。社交焦虑、孤独感、友谊质量和歧视知觉在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统N=741 319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3 年 7 月第 11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Bio-education,Jul.2023,Vol.11 No.4计学差异。2.3 社交焦虑、孤独感、友谊质量、歧视知觉的2.3 社交焦虑、孤独感、友谊质量、歧视知觉的相关分析相关分析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交焦虑及其各因子与歧视知觉、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社交焦虑及其各因子、歧视知觉、孤独感与友谊质量呈显著负相关。详见表 2。表2 社交焦虑、孤独感、友谊质量、歧视知觉的相关分析

25、项目1234561 社交焦虑12 社交回避及苦恼0.8413 害怕否定评价0.940.6114 孤独感0.370.360.3215 友谊质量-0.22-0.26-0.16-0.4516 歧视知觉0.580.490.540.47-0.281注:P0.01。2.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2.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根据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通过控制人口变量(性别、年级、年龄、是否独生子女),以社交焦虑作为自变量,歧视知觉、友谊质量为中介变量,孤独感为因变量构建中介模型。模型结果如图 1所 示,模 型 拟 合 度 较 好(2/df=3.73,TLI=0.92,CFI=0.96,RMSEA=0.06)。在经过标准

26、化后,各个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显著,社交焦虑对孤独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0.17,P0.01);其次,社交焦虑可以正向预测歧视知觉(=0.68,P0.01),负向预测友谊质量(=-0.29,P0.01);最后,歧视知觉可以正向预测孤独感(=0.27,P0.01),友谊质量可以负向预测孤独感(=-0.32,P0.01)。说明友谊质量和歧视知觉在社交焦虑和孤独感 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应为 0.184,占总效应的 40.71%;友谊质量中介效应为 0.098,占总效应的 21.68%。详见表 3。分析结果表明,歧视知觉和友谊质量在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表3 友谊质量、歧视知觉中介效应

27、检验 路径效应量Boot 95%CI下限上限社交焦虑孤独感0.1740.0570.291社交焦虑歧视知觉孤独感0.1840.1260.252社交焦虑友谊质量孤独感0.0980.0670.1383 讨论3.1 留守儿童人口变量学统计分析3.1 留守儿童人口变量学统计分析本研究通过人口学变量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38。除了人际需求和敏感性的性别差异影响,社交焦虑的性别差异可能受到羞耻感的影响。羞耻感作为社交焦虑的预测因素6,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对于社交焦虑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女生因为所受的羞耻感教育和规范要求远高于男生,所以焦虑水平更高。歧视知觉的年级

28、差异可以用积极青少年发展观来解释。青少年的发展具有可塑性,即使位于不利环境的青少年,也会有积极发展的潜能26。六年级的儿童在感知歧视的不利环境时,也能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保护机制降低个体歧视知觉。3.2 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3.2 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社交焦虑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即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程度越严重,孤独感越强,这与以往的关于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研究结果一致39。研究40发现,社交焦虑会导致个体缺乏社交动机,主要是因为在与社会互动中,逆境和压力的感知和行为抑制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重复性认知痛苦线索,因此产生社交回避行为,而这种回避行为会使留守儿童孤

29、独感体验加深。同时,童年的负性经历会放大与社交焦虑相关的孤独感,导致更多的自杀行为。因此,为改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以及内化的问题行为,应当关注社交焦虑。对于留守儿童而言,需要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评价、增加社交动机、学习社交技能、提高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和能力,从而缓解孤独感。3.3 歧视知觉和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分析3.3 歧视知觉和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分析本研究根据发展情境理论考虑个体和环境的r图1 平行中介模型示意图注:P0.01。歧视知觉友谊质量0.68-0.320.27-0.29孤独感0.172.5 中介效应显著性检验2.5 中介效应显著性检验采用偏差校正非参数百分位 Bootstrap 置信区间

30、法进行模型建构和中介效应显著性检验,通过Mplus 的 Bootstrap 程序共重复抽样 2 000 次,计算95%置信区间(95%CI)。分析结果显示:2 条路径以及直接效应的 95%CI 均不包括 0,表明中介效应和直接效应显著;总效应为 0.456,直接效应为 0.174,占总效应的 37.61%;歧视知觉的中介效 320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3 年 7 月第 11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Bio-education,Jul.2023,Vol.11 No.4双向影响的作用,从个体的歧视知觉和环境的友谊质量方面探讨了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发现歧视知觉和友谊质量在社交焦虑与

31、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对孤独感的影响中,歧视知觉在两者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交焦虑会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歧视知觉,加深孤独感体验。社交焦虑会导致留守儿童在评估自身和环境时产生认知偏差,可能会将对中性外部信息处理为消极信息,并把负性事件归因于自身的消极特质41。也就是说,他们有可能将非歧视性事件感知为歧视性事件,并且归因于自身的能力不足。而当儿童感知歧视这种负面的压力社会互动时,会采取不友好的方式认知世界,并且限制社会联系,产生疏离和孤独感,而亲子凝聚力能减少歧视知觉带来的负面影响42。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陪伴的缺失,亲子凝聚力的保护作用无法有效发挥,所以社交焦虑会通过改变歧

32、视认知,对孤独感产生影响。因此,社会应当减少对于留守儿童的歧视,营造友好、开放和接纳的学校氛围,减少留守儿童的歧视知觉,降低孤独感。在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对孤独感的影响中,友谊质量在两者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社交焦虑越严重的儿童,其友谊质量会更差,孤独感体验越深。友谊关系作为影响人际关系中最为核心的变量,能对孤独感产生显著影响43。社交焦虑的儿童因为社交技能的直接性和易变性,以及社交动机的缺乏,在同伴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人际关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从而产生孤独感44。依恋安全对于青少年社会互动非常重要,焦虑会阻碍人们翻译社交线索为行为的过程,而这两者都会对孤独感产生重要影响45。留守儿童由于父母

33、陪伴的缺失,有可能会形成不安全依恋类型,影响其社会互动的质量;同时社交焦虑导致社会技能的缺乏,使其在同伴关系处于不利地位,用低质量的友谊来缓解孤独感体验。与其他儿童比较,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此,留守儿童可以通过积极反馈同伴关系、改善社交技能,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减少孤独感;学校也应当组织更多的集体活动,鼓励每个学生都要参加,为学生提供建立友谊的机会。本研究通过构建一个平行中介模型,考察了留守儿童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友谊质量和歧视知觉的中介作用,既拓宽了发展情境理论中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具体而言,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为留守

34、儿童常见的两种情绪体验,社交焦虑通过影响留守儿童的同伴环境而后影响孤独感,同时改变歧视认知作用于孤独感。这对于干预和改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状况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结果启示,在干预和改善留守儿童孤独感时,既要考虑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要注重友谊质量和歧视知觉的作用。本研究从友谊质量和歧视知觉两方面对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首先,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大多采用儿童自我报告方法进行的数据收集,自评结果得出的数据可能存在回忆偏差,因此可以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法,尤其在友谊质量中可以采用同伴提名法减少误差。其次,本次研究作为一项横断面研

35、究,无法确定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只考虑了留守儿童个体以及友谊质量两个变量,没有考虑家庭环境和学校氛围的影响以及当代网络媒体的作用,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更多的因素。参考文献1 刘 文,于增艳,林丹华.新时代背景下留守儿童社会适应促进:特点、挑战与应对 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9(4):29-36.2 罗 静,王 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5):990-995.3 戴斌荣,陆 芳,付淑英.立足健康中国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研究 J.中国特殊教育,2022(3):3-8.4 李梦龙,任玉嘉,蒋 芬.

36、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状况的meta分析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33(11):839-844.5 郭晓薇.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 J.心理学探新,2000(1):55-58.6 WU Y L,ZHAO X,LI Y F,et al.The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hood social anxiety symptoms among Chinese children J.Psychiatry Res,2016(240):103-109.7 LIU G,LI S,KONG F.Association

37、 between sense of belonging and loneliness among the migrant elderly following children in Jinan,Shandong Province,China: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migration pattern J.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22,19(7):4396.321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3 年 7 月第 11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Bio-education,Jul.2023,Vol.11 No.48 KHATC

38、HERIAN E,ZULLINO D,DE LEO D,et al.Feelings of loneliness:understanding the risk of suicidal ideation in adolesc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a theoretical model to answer to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without results J.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22,19(4):2012.9 LADD G W,ETTEKAL I.Peer-rela

39、ted loneliness across early to late adolescence:normative trends,intra-individual trajectories,and links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J.J Adolesc,2013,36(6):1269-1282.10 张庆华,张 蕾,李姗泽,等.亲子亲合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抑郁的影响:一项追踪研究 J.中国特殊教育,2019(3):69-75.11 LYYRA N,VLIMAA R,TYNJL J.Loneliness and subjective health complain

40、ts among school-aged childrenJ.Scand J Public Health,2018,46(20 Suppl):S87-S93.12 KLEMANSKI D H,CURTISS J,MCLAUGHLIN K A,et al.Emotion regulation and the transdiagnostic role of repetitive negative thinking in adolescents with soci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J.Cognit Ther Res,2017,41(2):206-219.13 王英杰

41、,杨婷婷,李 燕.学前儿童社会技能与孤独感的交叉滞后分析 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7(6):1215-1219.14 GAZELLE H,LADD G W.Anxious solitude and peer exclusion:a diathesis-stress model of internalizing trajectories in childhood J.Child Dev,2003,74(1):257-278.15 徐 云,刘堂荣.46年级小学生自尊、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0):1597-1600.16 DERIN S,SEL

42、MAN S B,ALYANAK B,et al.The role of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attachment styles i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in adolescents J.Clin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2022,27(3):644-657.17 张晓州,罗 杰,彭 婷,等.线上积极反馈对大学新生友谊质量的影响:自我概念清晰性与希望的链式中介作用 J.中国特殊教育,2020(11):83-89.18 BOLIS D,LAHNAKOSKI J M,SEIDEL D,et al.

43、Interpersonal similarity of autistic traits predicts friendship quality J.Soc Cogn Affect Neurosci,2021,16(1-2):222-231.19 邱 芬,张晓强.青少年运动员友谊质量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孤独感和运动心理疲劳的链式中介作用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7):94-100.20 周宗奎,刘庆奇,杨秀娟,等.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孤独感的影响: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15(2):155-161.21 LYNCH H,MCDONAGH C,HENNESSY

44、E.Soci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tigma among adolescents J.J Affect Disord,2021(281):744-750.22 周宗奎,赵冬梅,孙晓军,等.儿童的同伴交往与孤独感:一项2年纵向研究 J.心理学报,2006,38(5):743-750.23 张 豪,马田雨,王 媛,等.初中生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变化轨迹:一项多元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37(2):230-239.24 苏志强,马郑豫.童年期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纵向发展关系:应对方式的共变作用分析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39(1):31-

45、39.25 赵 燕,张 翔.歧视知觉对易地扶贫搬迁儿童心理适应影响的追踪研究 J.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100-103.26 韩 黎,龙 艳.歧视知觉与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J.中国特殊教育,2020(6):61-67.27 DEFREITAS S C,CRONE T,DELEON M,et al.Perceived and personal mental health stigma in Latino and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J.Front Public Health,2018(6):49.28

46、董及美,周 晨,侯亚楠,等.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链式多重中介模型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0,36(5):615-623.29 刘 霞,赵景欣,师保国.歧视知觉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2):216-223.30 张艺涵,张 婷,赵景欣.歧视知觉与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孤独感:亲子分离年龄和分离时长的作用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38(1):90-99.31 黄明明,韩伟忠,彭香萍.孤独感对大学生抑郁和交往焦虑的影响:经验性回避的中介作用 J.萍乡学院学报,2019,36(4):79-83.32 张文新,陈光辉.发展情境论:一种新的发展系统理论J.

47、心理科学进展,2009,17(4):736-744.33 LA GRECA AM,DANDES S K,WICK P,et al.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reliability and concurrent validity J.J Clin Child Psychol,1988,17(1):84-91.34 ASHER S R,WHEELER V A.Childrens loneliness:a comparison of rejected and neglected peer status J.J Consu

48、lt Clin Psychol,1985,53(4):500-505.35 申继亮,胡心怡,刘 霞.留守儿童歧视知觉特点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6):116-121.36 周宗奎,孙晓军 赵冬梅,等.童年中期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中介变量检验 J.心理学报,2005,37(6):70-77.37 周 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942-950.38 杜顺顺,王程明,王 玮,等.农村初中新生社交焦虑 322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3 年 7 月第 11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Bio-e

49、ducation,Jul.2023,Vol.11 No.4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是否留守的调节作用 J.中国特殊教育,2020(8):61-66.39 李大林,黄 梅,吴文峰.农村小学46年级留守儿童自尊、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2):30-34.40 洪 昂,王 振.社交焦虑障碍的脑网络特征与症状的联系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2,36(4):301-307.41 王晓丹,陈 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 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2):57-61.42 WANG Q,ZHANG Y,LIU X.P

50、erceived discrimination,loneliness,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Chinese migrant children:the moderating roles of parent-child cohesion and gender J.J Soc Pers Relat,2021,38(3):825-847.43 吴莉娟,王佳宁,齐晓栋.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关系的meta分析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5):372-377.44 孙梦圆,刘 堃.孤独感在中学生社交焦虑与抑郁症状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J.中国卫生统计,20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