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6486393 上传时间:2024-12-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点汇总1单选题1、至清中叶,现代中国的版图基本奠定。清政府在内地分立18个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其中台湾隶属于A山东省B直隶省C福建省D浙江省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代为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而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C项正确;台湾隶属福建,而非山东、直隶和浙江,排除ABD项。故选C项。2、明太祖多次颁布禁海令,严禁濒海民“交通外番,私易货物”。隆庆初年,明廷宣布开放海禁,漳州、泉州之民“准贩东西二洋”。这一变化A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客观上顺应了新航路的开辟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答案:C

2、解析:根据材料“明廷宣布开放海禁,漳州、泉州之民准贩东西二洋”可知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客观上顺应了新航路的开辟,C项正确;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政府提出的,排除A项;1840年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B项;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是中国内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与这一变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从大都到上都写道:“明代的长城地带本来用以分割明蒙两个政治体,切断农牧两个经济区,竟然演变为把这两个世界连接和捆绑起来的历史走廊。”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论点的是A设立榷场进行互市交易B开放马市进行边境贸易C设立土司进行朝贡贸易D开辟茶马贸易进行交流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开放马市进行边境贸易,加

3、强了和蒙古的联系,B项正确;A是宋朝,排除A项;C是元朝,而且土司设在西南,和蒙古无关,排除C项;D是同西藏,排除D项。故选B项。4、康熙帝颁布“圣谕十六条”,强调“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训子弟以禁非为”“联保甲以弥盗贼”等,要求在乡约仪式中宣讲,以教化百姓。这说明当时A儒家思想开始在乡村得到普及B以“圣谕十六条”为乡村律法C以伦理道德稳定乡村社会秩序D中央集权统治在乡村得到强化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康熙帝利用儒学的伦理道德在乡村进行教化,说明是一次稳定乡村的社会秩序,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通过教化稳定社会秩序,和儒家思想在乡村普及无关,排除A项;“圣谕

4、十六条”作为教化的内容,而非乡村律法,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推知中央集权在乡村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5、有人说内阁是“有名无实”的宰相,也有人说内阁是“有实无名”的宰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内阁有决策权是丞相B内阁有决策权但仅备顾问C内阁无决策权但地位低D内阁无决策权但权力较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D项正确;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ABC项说法错误,

5、排除ABC项。故选D项。6、清初江南某地区:“往时及见里中素封之家,所服不过褐苎(麻布)而已,今则绸不足而纱之,纱不足而缎之,缎不足而绫之、锦之,甚且袭以银鼠、褐以紫貂。”这表明当时A手工业区域化明显B封建等级观念的淡化C社会风气由俭入奢D拜金主义致道德沦丧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清初江南某地区素封之家由最开始穿褐苎到绸缎甚至是银鼠、褐以紫貂,这说明社会风气由俭入奢,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社会风气由俭入奢,没有体现手工业区域化明显,排除A项;材料强调是风气由俭入奢,不是等级观念的淡化,排除B项;材料只是体现了风气由俭入奢,但不是拜金主义致道德沦丧,排除D项。故选C项。7、明初,朝廷施行“海禁”

6、,但漳州月港由于天高皇帝远,所以施行不力,反而成了沿海对外走私贸易的中心。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上疏请求月港开港,允许民间出海贸易,这个请求得到了朝廷批准,史称“隆庆开港”。此后“每年从西国运来的银元输往中国者,达五十万以上”。当时有诗赞曰:“市镇繁华甲一方,古称月港小苏杭”。月港的繁盛()A表明政府放弃海禁政策B促进白银在中国的流通C反映社会治安管理有序D推动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每年从西国运来的银元输往中国者,达五十万以上”可知,由于月港的开禁,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导致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从而促进了白银在中国的流通,B项正确;开放月港不等于“政府放弃海禁政策”

7、,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治安管理的信息,排除C项;经济重心早在南宋就已经转移到南方,而材料时间为明朝,排除D项。故选B项。小提示:8、徽州商人认为“义”与“利”并非截然对立的两端,在经商过程中,商人完全可以做到“义利双行”“义中取利”,所以将“以义为利,利缘义取”作为他们经商道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表明徽商()A继承传统,勇于担当B追求平等,为国聚财C义利兼顾,取财有道D勤于本业,贾儒合一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义利双行”“义中取利”可知,徽商奉行义利兼顾的行商准则,C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徽商勇于担当,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徽商追求平等,为国聚财,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贾儒合一,排除D

8、项。故选C项。9、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朝廷开放海禁,福建漳州月港的富商“捐亿万.驾艨,植參天之高桅,悬迷日之大篷,约千寻之修缆”.每甲进出的远洋大船大多200余只,船队航行于东西二洋。据此可推知,隆庆开关促进了A商人地位大幅提高B中国商人主导世界市场C朝贡贸易走向终结D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题干表明明代政府开放海禁后,私人海外贸易出现繁荣景象,这必然导致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出口海外,带动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D顶正确;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事实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传统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和相应制度的束缚,商人社会地位并没有大幅度提高,排除A

9、项;隆庆开关发生于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市场当时确已出现,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主导权掌握在欧洲人手中,题干材料没有比较性,无法说明中国商人主导世界市场,排除B项;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官方朝贡贸易走向终结,实际上朝贡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排除C项。故选D项。10、乾隆皇帝谕旨:“伊等如此携眷,远道辛苦,乞求前来者,殊为可悯,理应妥善安抚办理。”下列可以与此谕旨相互印证的是A萨班灵骨塔遗址B奴儿干永宁寺碑C清朝修建台湾府城D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碑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伊等如此携眷,远道辛苦,乞求前来者,殊为可悯,理应妥善安抚办理。”可知,乾隆皇帝为了纪念土尔扈特部归来,特命在仿西藏布达拉宫而

10、建的普陀宗乘庙前,竖立御制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石碑,并以此歌颂清廷的政绩。土尔扈特人在历史上写出了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永记在祖国各族人民心中,D项正确;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版图见证地的甘肃武威市凉州会盟纪念馆,其最主要的建筑萨班灵骨塔遗址,排除A项;永宁寺碑是明朝政府对黑龙江流域及库页岛实行管辖的物证,也是研究明代东北的重要史料,排除B项;台湾府城是台湾历史上清朝台湾府的府城,1887年后因行政区改制而改称台南府城,排除C项。故选D项。11、黄宗羲强调“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着者为真”,批评那些不读书的心学家和读死书的理学家“天崩地解,落然无与吾事”。同时,他认为“

11、致良知”的“致字即是行字”,“致良知”便成了“行良知”。由此可见,黄宗羲A强调读书目的是探究万物B否定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C注重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D具有明显的经世致用意识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黄宗羲强调做学问要求真,反对那些不读书的心学家和读死书的理学家的空谈。这体现了学有所用的经世致用思想,D项正确;“强调读书目的是探究万物”的是朱熹,排除A项;黄宗羲没有否定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而是进一步阐发“致良知”就是“行良知”,排除B项;材料与“注重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2、阅读下列两幅地图。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出A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B清代中央集权的加强C江南

12、经济政治重心格局的确立D清代君主专制的强化答案:B解析:乾隆时期,将江淮地区划分为三个省份,这样便于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说明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B项正确;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出危机,排除A项;江南地区不是政治重心,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地方行政区的变化,无法得出君主专制强化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13、古代有一位科学家,对于许多新鲜的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特别是高产的粮食作物,都亲自做栽培实验。他栽培试验过从福建引种的甘薯,从闽广引种的棉花,并在晚年写成了一部伟大的著作。这部著作是()A齐民要术B梦溪笔谈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答案:C解析:根据“对于许多新鲜的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特别是高产的粮食作物

13、,都亲自做栽培实验。他栽培试验过从福建引种的甘薯,从闽广引种的棉花”可得出与农业有关,并且涉及到明朝,结合所学,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编写的有关国计民生的农业科学巨著。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C项正确;A项是北朝时期的,排除A项;B项是北宋,排除B项;D项主要是手工业,排除D项。故选C项。14、对于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梁启超认为“在那个年代有那样的议论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蔡元培甚至称其为“中国的卢梭”,将其明夷待访录说成是“中国的人权宣言”,以上言

14、论意识到黄宗羲的思想A与卢梭的民权观本质上并不一致B对于近代民主运动具有重要价值C与他们追求的政治理想不尽相同D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梁启超、蔡元培对黄宗羲进行了高度评价,说明黄宗羲的思想对梁启超、蔡元培产生了影响,这体现了黄宗羲的思想对于近代民主运动具有重要价值,B项正确;黄宗羲的思想没有跳出儒家思想范畴,与卢梭的民权观本质上并不一致,但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黄宗羲的思想影响了梁启超、蔡元培,并不是强调他们追求的政治理想是否相同,排除C项;梁启超、蔡元培不只是批判君主专制,而是要结束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排除D项。故选B项。小提示:

15、15、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有与意大利传教士合译的泰西水法,另外他还与另一位传教士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著作几何原本。这主要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我国在科学技术上()A对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的吸收B在前人基础上有重大突破C重视对传统先进技术的总结D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技答案:A解析:材料“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有与意大利传教士合译的泰西水法”“与另一位传教士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著作几何原本”体现的是受当时西学东渐的影响,明代中后期我国在科学技术上对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的吸收,A项正确;取得重大突破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西方自然技术的吸收,非对传统先进技术的总结,也非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排除CD项。

16、故选A项。小提示:填空题16、郑和下西洋:15世纪前期_七次率船队出海,最远到达_和_。郑和下西洋是_,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但是其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给明朝带来较大的_,因此后来未能持续。答案:郑和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财政负担解析:略17、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_.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立_.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答案:南书房军机处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为加强皇权,设立南书房。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皇权达到顶峰。18、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_逐渐统一女真各部,_年称汗,

17、国号_,并对明朝展开进攻。其子_在位时,将女真族名改为_,并于_年称帝,改国号为_。后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分别被尊为_和_答案:努尔哈赤1616大金皇太极满洲1636大清清太祖清太宗解析: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广泛对东北地区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他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1636年,其子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后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分别被尊为清太祖和清太宗。19、明朝的的建立(1)元末农民起义:_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起义迅速波及全国大

18、部分地区。起义将领_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2)明朝建立:_年,朱元璋称帝,定都_,国号大明。明军攻占_,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答案:1351朱元璋1368应天府大都解析:根据所学,(1)元末农民起义: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起义迅速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起义将领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2)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20、这一时期,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外贸易,开拓中国市场,清末实行海禁和_,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答案:闭关锁国解析:略21、清朝前期,传教

19、士还运用欧洲_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答案:测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传教士还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22、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_远航海外。郑和先后_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_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和_沿岸,史称“_”答案:郑和七亚非非洲东海岸红海郑和下西洋解析: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先后7次远航海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史称“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但是,其目的主要是“耀兵

20、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23、这一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_制度。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_,强化了对_机构的控制。答案:奏折决策效率官僚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24、明朝中后期(1)_: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2)陆王心学(南宋陆九渊,明朝

21、王守仁)代表人物:_。主张:以“_”为核心理论;“良知”就是“天理”,往往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以达到圣贤境界。评价: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_主义倾向。(3)李贽:提倡_,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_标准。答案:程朱理学王守仁致良知主观唯心个性自由伦理道德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程朱理学成为官学后,日益僵化、逐渐失去活力。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代表人物,他在陆九渊思想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理论,“良知”就是“天理”,往往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以达到圣贤境界。王守仁的思想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

22、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明朝后期的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所以空白处依次为程朱理学、王守仁、致良知、主观唯心、个性自由、伦理道德。25、明太祖的儿子_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官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_。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_的_机构形成,称“_”,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_”。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_”。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答案:明成祖秘书政务秘书内阁

23、票拟批红解析:宰相废除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明太祖的儿子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形成一个常设的秘书咨询机构,俗称“内阁”,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唐王朝利用军事优势构筑了基于羁縻统治形式的庞大帝国。羁縻州又称为“蕃州”,首领须接受朝廷颁发的印信,实行一种有限制的自治管理方式,由朝廷的派出机构都督府或都护府代行具体管理职责。在羁縻体系下,羁縻各州名

24、义上是以“州、县”划分属民或属部,实际仍维持原有的部落组织习惯,各羁縻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羁縻州只是形式上接受政府管辖的非正式州、县,故与朝廷直辖的“正州”有着本质的区别。摘编自杨军羁縻体制与古代边疆材料二清朝入主中原以后,继承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羁縻政策”,在新疆表现得尤为明显。1762年,乾隆皇帝在统一了天山南北路以后,设伊犁将军,统辖全疆。在行政体制方面,清政府在新疆东部汉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实行州县制,其行政、司法、税收等制度均同于内地各省。在蒙古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中,实行“札萨克制”“伯克制”,册封或任命各族首领,由他

25、们对本地区本民族人民直接进行统治,各项制度仍按旧俗。近代边疆危机迫使清政府对其边疆治理政策进行调整,1884年11月,清廷正式批准新疆建省。新疆实行与内地一致的行政管理制度,取消原为伯克、阿訇所掌握的司法权,各级官府把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作为重要职责,实力推行。1885年,孤悬东海的台湾继之建省,1907年,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改设行省。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等(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羁縻制度的特点,简析其历史背景。(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边疆治理制度的变化,并说明其积极影响。答案:(1)特点:恩威并施;重用少数民族首领且可以世袭;因俗而治;不纳入中

26、原王朝的赋税体制。(任答两点即可)历史背景:唐代军事上的优势;统治者治理边疆理念的变化;疆域辽阔和各民族习俗的不同;儒学的影响。(任答两点即可)(2)变化:边疆与内地划一治理(羁縻统治区域转为直接统治区域)。积极影响:有利于抵御列强对我国边疆的侵略;有利于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任答两点即可)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大唐王朝利用军事优势构筑了基于羁縻统治形式的庞大帝国。羁縻州又称为“蕃州”,首领须接受朝廷颁发的印信,实行一种有限制的自治管理方式”,可以归纳为恩威并施;根据材料“实际仍维持原有的部落组织习惯,各羁縻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可

27、以归纳为重用少数民族首领且可以世袭;因俗而治;根据材料“羁縻州只是形式上接受政府管辖的非正式州、县,故与朝廷直辖的“正州”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归纳为不纳入中原王朝的赋税体制。历史背景:可以从唐代的民族政策、军事实力、思想治国理念等角度作答,具体阐述为唐代军事上的优势;统治者治理边疆理念的变化;疆域辽阔和各民族习俗的不同;儒学的影响。(2)变化:根据材料“清朝入主中原以后,继承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羁縻政策”,实行州县制,其行政、司法、税收等制度均同于内地各省。”,可以归纳为边疆与内地划一治理,羁縻统治区域转为直接统治区域。积极影响:可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等角度作答。具体可以阐述为有利

28、于抵御列强对我国边疆的侵略;有利于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以及北方边疆地区。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二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大清会典事例材料三1757年,清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并规定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由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贸易。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

29、济形态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2)材料二中的“本”、“末”各指什么?概括材料反映的经济政策。(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反映的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答案:(1)表现:规模大;涉及范围广;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2)本:农业;末:工商业。政策:重农抑商政策。(3)后果:阻碍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使得中国近代落伍于世界。解析:(1)表现:根据材料“所出布匹,日以万计”可知,规模大;根据材料“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以及北方边疆地区”可知,涉及范围广;根据材料“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可知,白银成为

30、主要的流通货币。(2)“本”、“末”:根据材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可知,“本”指农业,“末”指工商业。政策:根据材料“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3)后果:根据材料“清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并规定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由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贸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所反映的政策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逐渐萎缩,阻碍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使得中国近代落伍于世界。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隋朝的灭亡,唐朝兴起。日本遣唐

31、使回国后曾描述唐朝曰:“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公元663年,倭国援助百济水军与唐罗联军在白村江一带展开决战,百倭联军战败。(日)天智四年、六年和八年,日本派出遣唐使,与唐朝重修旧好。日本与唐朝通过贡赐关系实际上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遣唐使贡献的赠品主要有银、绢、丝、绵、布等,唐朝回赠的礼物主要有书籍彩帛、香药、工艺品等。摘编自伊宁试析日本遣唐使出使的目的材料二在1629年6月的日食之前,礼部向崇祯帝提交了一份预报,其中列出了大统历、(回回历法和“新法”(西方天文学)三组预报数据。经过对日食的观测,徐光启用“新法”推算独验。在这种情况下,礼部上书请求修改历法,并荐徐光启主持其

32、事。徐光启正式领取了修改历法的敕书关防,设立历局。他先后将耶稣会传教士罗雅谷、汤若望招进历局。崇祯历书编译或节译的西方天文学家的著作主要包括托勒密的至大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等。在征求崇祯帝的意见后,他以“节次六目和“基本五目”的形式译撰西法,使治历有法可依,有数表可查,其中以讲述天文学基础理论所占篇幅最大。摘编自邓可卉天文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遣唐使来华的时代背景,并指出遣唐使的使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崇祯历书成功编修的历史条件,并分析崇祯历书对我国科学发展的作用。答案:(1)时代背景:白村江之战,日本战败;唐代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经济文化发达;日本向

33、隋朝派遣使者的传统。使命:开展外交活动;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开展商贸活动。(2)历史条件: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方传教士来华,传入近代科学知识;明朝国家力量的支持;徐光启等人的努力。作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学知识;促进了我国天文学的进步。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公元663年,倭国援助百济水军与唐罗联军在白村江一带展开决战,百倭联军战败”可知白村江之战,日本战败;根据所学可知唐代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经济文化发达;日本向隋朝派遣使者的传统。使命:根据材料“日本与唐朝通过贡赐关系实际上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可知开展商贸活动;结合所学可知开展外交活动;学习唐朝先进文化。(2)历史条件:根据材

34、料“经过对日食的观测,徐光启用推算独验”可知徐光启等人的努力;根据材料“在征求崇祯帝的意见后”可知明朝国家力量的支持;根据材料“先后将耶稣会传教士罗雅谷、汤若望招进历局。”可知西方传教士来华,传入近代科学知识;根据所学可知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作用:根据材料“使治历有法可依,有数表可查,其中以讲述天文学基础理论所占篇幅最大。”并结合所学可知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学知识;促进了我国天文学的进步。小提示:29、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儒学思想家们不断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

35、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二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2)明清时期,儒学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批判、继承儒家思想。结合材料二,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答案:(1)差别: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发明本心”,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2)

36、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解析:(1)差别: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发明本心”,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2)表现:根据材料“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得出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根据“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得出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根据“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得出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小提示:30、明末清初与清末民初的两次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01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突获准进入北京尽管没有得到皇帝批准传

37、教的正式文件,但却得到了事实上的默认。据统计,“在200年时间里,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共有456人出版了成百上千部中文著作”,“其输之科学,有天文、历算、地舆、炮铳、水利及格物致知之学。”杨志文耶稣会与西学东渐材料二罗马教皇禁止中国天主教徒遵守中国政令习俗,比如“祖先崇拜”、“儒学崇拜”等。康熙帝对此批示:“今见来臣告示,竟是和尚道士,异端小教相同。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1700年,康熙帝宣布禁教,驱逐传教士。乾嘉禁教之后,清政府闭关锁国已成定局。“西学东渐”的星星之火终究未能形成燎原之势。骆利红: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评述材料三(清末民初)由于上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各路

38、人才在这里汇聚,不仅有众多兼通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教士,而且还有一批中国的优秀知识分子。从西译著作中,由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使当时处于惆怅的中国多了一份思考和选择。如严复先后翻译了天演论、国富论、论自由、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等,使梁启超、康有为等力主改革和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激动不已,似乎从中悟出了中国的某种道路。鲁迅知有新书天演论出版,便花了500文钱买了一本,读后顿觉眼界大开。鲁迅想以科学救国和他从事文学的唤醒民族的思想底蕴是完全一致的。陈敬全、朱新轩上海在西学东渐中的地位和作用(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特点.(2)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末民初“西学东渐”较之材料一、二中

39、“西学东渐”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答案:(1)特点:持续时间长;带有宗教色彩西学传播以西人为主;以实用科学为主;受政治影响大;干涉中国内部事务。(2)新变化:中国人主动传播西学;传播西学由物质层面深入到制度、思想层面。影响: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影响了政治变革;影响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在200年时间里,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共有456人.出版了成百.上千部中文著作”可得出持续时间长;带有宗教色彩西学传播以西人为主;根据材料-中“其输之科学,有天文、历算、地舆、炮铳、水利及格物致知之学”可得出以实用科学为主;根据材料二中

40、“罗马教皇禁止中国天主教徒遵守中国政令习俗今见来臣告示,竟是和尚道士,异端小教相同。.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可得出受政治影响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教士干涉中国内部事务。(2)第一小问新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人主动传播西学;根据材料是那种如严复先后翻译了天演论、国富论、论自由、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等鲁迅知有新书天演论出版,便花了500文钱买了-本,读后顿觉眼界大开。鲁迅想以科学救国和他从事文学的唤醒民族的思想底蕴是完全一致的可得出传播西学由物质层面深入到制度、思想层面。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影响了政治变革;西方思想的传播影响了新文化运动;整体上看,西学传播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小提示:18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