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111122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点汇总1单选题1、王阳明主张四民皆须“正心诚意”“致良知”等,一个人哪怕做过小偷,只要幡然悔悟,弃恶从善,即可以自救,也可以成为圣人,其学说A有利于唤醒人的主体意识B和程朱理学的圣人观一致C有利于实现四民地位平等D借鉴了马丁路德的宗教观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一个人哪怕做过小偷,只要幡然悔悟,弃恶从善,即可以自救,也可以成为圣人,”可分析出王阳明主张唤醒人的主体意识,A项正确;和程朱理学的圣人观一致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不是实现四民地位平等,排除C项;马丁路德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与王阳明观点不同,排除D项。故选A项

2、。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以下图片中的历史资料,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农政全书出现于明代,九章算术成书于汉代,清明上河图出现于北宋时期,王冕的墨梅图出现于元代,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3、图1、图2分别是中国古代唐宋时期、明清时期的丝织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对此变化解释合理的是A棉纺织业发展的冲击B受海禁政策的影响C政府强化丝织业控制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唐朝时期丝织业中心分布更广,而到了明清时期明显分布更少,这说明棉纺织业发展的冲击,A项正确;受海禁政策的影响,仅仅只是棉

3、纺织业发展的冲击的一个因素,排除B项;单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政府强化丝织业控制,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排除D项。故选A项。4、明代农村出现不受“主仆名分”束缚的佃户;清律禁止地主私自苛责佃户或强占佃户妇女为婢妾。这些调整A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B导致了人身依附关系解除C促进了自耕农经济发展D推动了新兴经济因素成长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农村出现不受主仆名分束缚的佃户”、“清律禁止地主私自苛责佃户或强占佃户妇女为婢妾”可知,明清以来,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的逐渐松弛,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这些调整与农民政治地位无关,排除A项;这些调整推动了人身依附关

4、系的松弛,并非“解除”,排除B项;“佃户”属于租佃经济,不属于自耕农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5、1776年乾隆皇帝在大力表彰忠臣(即在明末清初因抗清遇难的明朝官员)的同时,将明朝降清之臣祖大寿、洪承畴等编入官修史书贰臣传,之后又将“降而复叛”的吴三桂等编入逆臣传。这表明清朝()A扩大政权的统治基础B彰显封建的正统道德C缓和满汉的民族矛盾D重视前朝的史书修撰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乾隆皇帝大力表彰忠臣(在明末清初因为抗清而遇难的明朝官员),对于明朝降清之臣则列为叛徒,将“降而复叛”的吴三桂等列为逆臣,可见清朝旨在宣扬“忠君”的思想,也就是彰显封建的正统道德,B项正确;题干反映出乾

5、隆皇帝对明清官员的重新评价旨在强调“忠君”的伦理道德观念,并没有体现扩大政权的统治基础,扩大政治统治基础应该是指科举制这一选官制度的作用,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清朝旨在缓和满汉的民族矛盾,而是彰显“忠君”的正统道德,排除C项;重视前朝的史书修撰不是材料的主体,材料的主旨是乾隆皇帝通过对明清官员的重新评价来彰显封建正统道德,排除D项。故选B项。6、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这表明()A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B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

6、升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可以看出,明朝一方面提高内阁大臣的地位和身份,另一方面用司礼监来制约内阁,这样使内阁、司礼监共同理政,互相制约,从而保证皇权独尊,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内阁和司礼监均不是法定机构,二者的权力大小来源于皇帝的信任与否,材料中内阁和司礼监权力的扩大体现的实质正是皇权的加强而非衰落,排除B项;“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只是材料一部分意思,比较片面,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宦官势力恶性膨胀,只能体现出宦官赢得了皇帝的重用,另外,宦官权力来源于皇权,形势并没有失控,排除D项。故选A项。7

7、、明万历年间,兖州府的藤县,凡“沮茹膏腴”之地,尽为稻麦所占,有“千亩麦”“千石稻”之称。沂州府的水稻更是名播遐迩。莱州府志的物产门中,已将稻谷列为本地的五谷之首。据此可以推断A华东地区开始种植水稻B山东水稻种植已很普遍C山东是全国水稻主产区D水稻成为主要粮食作物答案:B解析:万历年间山东的膏腴之地多种植水稻,而且地方政府将稻谷列为本地五谷之首,说明当时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种植范围较广,水稻较为普遍,B项正确;A项错在“开始”,排除A项;材料没有将山东和其它地区水稻种植进行比较,无法得出比较性结论,排除C项;材料没有将各种粮食作物进行比较,无法得出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排除D项。故选B项。8、1

8、741年,全国人口达到1.4亿,到1840年已增至4.1亿、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加上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乱象逐渐萌生。针对人口增长带来的统治危机,下列应对举措中,符合当时清政府选择的是A取消闭关自守,扩大对外贸易B发展资本主义,调整经济结构C改变抑商政策,实行工商皆本D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全国统计人口达到1.4亿,到1840年增至4.1亿。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可知,18世纪清代出现人口膨胀现象,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人地矛盾,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是政府的必要措施,D项正确;清政府厉行资闭关锁国政策,排除A项;清政府并不会主动

9、发展资本主义,调整经济结构,排除B项;清政府不会改变改变抑商政策,实行工商皆本,排除C项。故选D项。小提示:9、有学者论及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说,传统体制乃由明代“洪武型”财政制度所创造的“洪武体制”,这个体制影响至今。而近代中国亦因此一传统体制,无力或无意转型成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式社会故追溯前五百年,即可了解最近中国遭遇困难的渊薮。下列对“洪武体制”叙述正确的有其以推崇儒学的正统地位为前提内容有延续朝贡体系,实行海禁政策影响包括地方财权持续向中央集中难以适应近代世界国际竞争的要求ABCD答案:B解析:结合明初的相关背景可知,“洪武体制”推崇儒学的正统地位,延续朝贡体系,实行海禁政策,但这一体制

10、难以适应近代世界国际竞争的要求,符合题意,B项正确;“洪武体制”下中央并不能始终保持地方财政向中央集中,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10、下表为史籍有关明朝前期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是,当时()记述出处(1381年)“禁频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太祖实录(1390年)诏令“若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明太祖实录(1394年)“缘海之人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明太祖实录A海上走私活动猖厥B政府严厉禁止海外贸易C远洋航行蓬勃开展D沿海地区深受倭寇骚扰答案:B解析:材料“禁频海民私通海外诸国”“若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缘海之人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11、体现了明朝严厉处置出海贸易者,体现了政府严厉禁止海外贸易,B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政府处罚出海贸易者,并没有强调当时存在“海上走私活动”,排除A项;政府禁止和处罚出海贸易,不利于远洋航行的蓬勃开展,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倭寇对沿海地区的骚扰,排除D项。故选B项。小提示:11、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了“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会馆、公所为其在异乡联络计议之所的、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这反映了此时期A经济重心的南移B商品经济的繁荣C工商业市镇兴起D工商皆本思想形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会馆、公所为其在异乡联络计议之所的、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结合所学知识可

12、知,明清时期,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实力较强的商帮,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如徽州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因此材料内容反映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的现象,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转移完成,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排除A项;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工商业市镇,如佛山镇、景德镇等,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工商业市镇兴起的史实,排除C项;工商皆本的思想强调的是手工业和商业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相对重农抑商政策而言的,题干内容没有体现工商皆本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小提示:12、王守仁提出:“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

13、”这一认识A隐含一定的平等色彩B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C提出回复良知的途径D已完全脱离理学范畴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在王守仁看来,“良知”是人人可有的,因此,这一思想隐含一定的平等色彩,A项正确;这一思想仍属于唯心主义,排除B项;这一思想未提出回复良知的途径,排除C项;“完全”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3、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都保持着密切联系。各朝代都重视处理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下列机构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鸿胪寺宣政院理藩院提督四夷馆ABCD答案:B解析:鸿胪寺,中国古代官署名,唐代中央主管民族事务与外事接待活动及凶丧之仪的机关,政令仰承尚书省礼部。宣政院,初名

14、总制院,是中国元朝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理藩院是清朝政府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提督四夷馆:明成祖永乐五年置蒙古、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馆,置译字生,通译语言文字。综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项正确;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14、明初,朱元璋规定:“内庭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但是明朝中后期,宦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甚至协助皇帝“批红”。这一变化的背景是()A君主专制逐渐衰落B朱元璋失去影响力C宦官专权操弄朝纲D皇权独揽亲政懈怠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明朝中

15、后期出现宦官专权现象,这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皇帝大权独揽,防范外朝,但事务繁多不堪,从而重用宦官,D项正确,A项错误。“失去”不可能,表述错误,排除B项;题目问的是背景而非材料表现的本身,排除C项。故选D项。15、乾隆帝给英国国王的敕谕:“天朝疆界严明,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搀杂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及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这体现了A主张中英两国平等交往B开始具有近代外交意识C奉行传统的“宗藩”外交D清晰完整的领土边界意识答案:D解析:乾隆帝强调中国“疆界严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搀杂”,“尺土俱归版籍”,岛屿和沙洲等也“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反映出清朝统治者对疆域、

16、边界、界定与认识,是非常清晰的,D项正确;乾隆帝“敕谕”英国国王不能说明清朝统治者主张中英两国“平等交往”,排除A项;清朝统治者具有近代外交意识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B项错误;清朝与英国没有传统的宗藩关系,故没有宗藩外交,排除C项。填空题16、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_,对_造成严重的摧残。答案:文字狱文化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文字狱,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17、社会局限(1)经济:男耕女织、_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_。答案:自给自足转型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经

17、济上,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政治上,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西方社会大步迈入近代工业文明时,中国社会仍然停滞不前。所以空白处依次为自给自足、转型。18、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重农抑商、_和_政策。答案:海禁闭关锁国解析: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阻碍其缓慢发展的因素有海禁、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等政策。19、农业(1)随着_的开辟,_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_、_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2)江南等地区农业的_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_或相关_,以获

18、取更多的_。答案:新航路明朝玉米甘薯多种经营初级加工副业收入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明朝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20、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以四大名著最为著名。此外,文言短篇小说集_和讽刺小说_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答案: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21、女真:明朝前

19、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_,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_,1644年李自成在_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清朝摄政王_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攻占并迁都北京。答案:解析:略22、治理边疆(1)东南:经略台湾。1662年,_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_,隶属福建省。(2)东北:反击沙俄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_。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_的俄军,迫使其同意谈判。1689年,中俄签订_,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和_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3)西北:平定叛乱

20、,加强管理。1757年,清朝平定漠西蒙古_部叛乱。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_叛乱。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_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1762年,在新疆设立_,总领军政事务。(4)西南: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册封宗教领袖:清政府以“_”册封五世达赖。康熙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尊号赐予五世班禅。1727年,设_,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1793年,颁布_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中央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设立_,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对边疆地区采取_的政策。推行“_”政策,强化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答案:郑成功府黑龙江流域雅克萨尼布楚条约乌苏里江准噶尔大小和卓旗伊犁将军达赖

21、喇嘛驻藏大臣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理藩院因地制宜改土归流解析:(1)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台湾府的设立,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命令清军围攻雅克萨的侵略军,

22、最终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3)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管辖,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1759年乾隆帝平定了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

23、将军,总领军政事务。(4)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并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并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1727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并颁布法律,明确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清朝还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在我国西南各民族聚居区实行土司制度,但自雍正时期开始,清政府在西南

24、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一方面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区各民族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3、澳门: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窃取了_。答案:豪镜澳(今澳门)解析:略24、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1)思想家_严厉抨击_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他还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_”。(2)_、_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他们还有一些重要的见解,如_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人概括为“_,_”。答案:黄宗羲君主专制工商皆本顾炎武王夫之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

25、。他还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王夫之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他们还有一些重要的见解,如顾炎武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5、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_,打败_,进占并迁都于北京。此后又经过20多年的激烈战斗,清朝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_的统治。答案:山海关李自成全国解析:结合明清易代的内容可知,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于北京。此后又经过20多年的激烈战斗,清朝将

26、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宣帝诏曰:“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镇抚外蛮,宣扬汉朝威信,迎接匈奴单于的堂兄日逐王民众,攻破车师国兜訾城,功绩卓著。封郑吉为安远侯,食邑千户。”汉书郑吉传材料二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多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等因素来确定,客观上容易被地方长官当做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自元代始,行政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材料三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雅克萨之战设台湾府颁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1)据材料一,指出汉朝加强对西域管理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沟通西

27、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通道(2)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行政区划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省制的历史作用。(3)据材料三概括清朝采取哪些方式维护国家统一,指出清朝对现代中国版图的贡献。(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提炼一个主题答案:(1)措施:设置西域都护府;通道:丝绸之路;(2)特点:犬牙交错(或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作用: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省制的开端;巩固国家统一(3)方式:平定地方分裂势力;抗击外来仅略;设置机构管理;册封;贡献: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4)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或加强对疆域的治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措施:根据“都护西域”得出设置西域都护府。通

28、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沟通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通道是丝绸之路。(2)特点:根据“行政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得出犬牙交错。作用:根据所学,可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省制的开端;巩固国家统一等角度总结回答。(3)方式:由“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得出平定地方分裂势力;由“雅克萨之战”得出抗击外来仅略;由“设台湾府”得出设置机构管理;由“颁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得出册封。贡献:根据所学可知,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统一,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4)主题:综合材料,可提炼出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小提示:27、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

29、期,儒学思想家们不断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二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2)明清时期,儒学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批判、继承儒家思想。结合材料二,概括指出这种

30、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答案:(1)差别: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发明本心”,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2)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解析:(1)差别: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发明本心”,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2)表现:根据材料“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得出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根据“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得出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根据“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得出学术上主张学

31、以致用。小提示:28、中国古代“市”的发展不断成熟完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等等,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摘编自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材料二苏州城外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人物殷富,闾周(泛指平民百姓)且千,鳞

32、次栉比。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骄肩辐辏,吴越州郡,察其市建,贸迁多系晋省之人。摘编自(清)徐锡龄熙朝新语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市镇经济发展的表现。(3)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市”发展程度的因素。答案:(1)原因: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产品交换的需要;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小农追求富裕思想的驱动。(2)表现:人口的大量增长;长途贩运业的发展;商帮的出现。(3)因素:政府政策;农工产品;交通条件等。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

33、可归纳出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根据材料“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可归纳出农村剩余劳动产品交换的需要;根据材料“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可归纳出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根据材料“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可归纳出小农追求富裕思想的驱动。(2)表现:根据材料“人物殷富,闾周(泛指平民百姓)且千”可归纳出人口的大量增长;根据材料“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可归纳出长途贩运业的发展;根据材料“贸迁多系晋省之人”可归纳出商帮的出现。(3)因素:结合上述分析可知,主要有政府政策、农工产品和交通条件等。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

34、680年,福建官员杨捷等人为缓解百姓生活压力、防止敌对情绪再次高涨,上琉请求开海贸易,同年,金门、厦门、铜山、海坛四岛率先开海,之后整个海禁政策随之松动。1683年,郑氏反清力量覆灭,1684年清政府正式废除海禁政策,大量中国商船出海贸易,海外商船也纷纷来华,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增长,中外交往也随之增多,清朝国力进一步提高。材料二1684年海禁政策废除后,众多沿海华人到东南亚的吕宋、马六甲等地进行贸易,并逐渐定居于此,这些海外华人中包括部分明末反清移民和从台湾出逃的郑氏后人。康熙帝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逐步禁止内地人民前往南洋。1717年“南洋禁海令”出台,禁止沿海地区的人民前往东南亚、南亚等南洋海域

35、进行贸易。以上均摘编自王玉婷康熙年间的海禁政策初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帝废除海禁政策的背景和影响。(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康熙帝时期海外政策变化的认识。答案:(1)背景:海禁政策影响沿海人民生计;地方官员建议解除海禁的政策;收复台湾后,沿海局势稳定。影响:改善了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2)认识:康熙帝时期海外政策变化的实质在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收复台湾后,沿海局势稳定后,开放海禁,有利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后来为防止反清势力的集结,禁止人民到东南亚、南亚地区进行贸易,这一做法不利于沿海地区人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造成近

36、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因素之一。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1680年,福建官员杨捷等人为缓解百姓生活压力、防止敌对情绪再次高涨”可得出,海禁政策影响沿海人民生计,同时加上地方官员建议解除海禁的政策;根据材料“1683年,郑氏反清力量覆灭,1684年清政府正式废除海禁政策,大量中国商船出海贸易”可得出,收复台湾后,沿海局势稳定。影响:根据材料“为缓解百姓生活压力、防止敌对情绪再次高涨”可得出,改善了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根据材料“大量中国商船出海贸易,海外商船也纷纷来华,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增长,中外交往也随之增多”可得出,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2)认识:清政府采取的政策从根本上是为了

37、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得,随着还进的废除,收复台湾后,沿海局势稳定后,开放海禁,有利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但是随着形式的发展,清政府的政策页在不断发生变化,根据材料中的“这些海外华人中包括部分明末反清移民和从台湾出逃的郑氏后人”可得,为防止反清势力的集结,禁止人民到东南亚、南亚地区进行贸易,这一做法不利于沿海地区人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因素之一。小提示:30、阅读下列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数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

38、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材料概括这种生产经营方式的特点。(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农业、商业等的认识。答案:(1)生产经营方式:自耕农经济(个体小农经济)。特点: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封闭性分散性脆弱性。(2)现象: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业资本

39、活跃。因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3)正确处理好农、工、商的关系,重视商业的作用要遵循诚信为本的经商之道、要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解析:(1)生产经营方式:根据材料“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及所学可得出,材料一反映了古代的自耕农经济(个体小农经济)。特点:根据材料“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及所学可得出,可以从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封闭性,分散性,脆弱性等角度作答。(2)现象:根据材料“著名的(晋商)”可得出,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商业资本活跃。因素:根据材料“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可得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3)认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正确处理好农、工、商的关系;重视商业的作用;要遵循诚信为本的经商之道;要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角度作答。小提示:20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