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歌剧《沂蒙山》分析——以选段《沂蒙的女儿》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8432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歌剧《沂蒙山》分析——以选段《沂蒙的女儿》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歌剧《沂蒙山》分析——以选段《沂蒙的女儿》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歌剧《沂蒙山》分析——以选段《沂蒙的女儿》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8 年,中国大型民族红色文化歌剧沂蒙山在济南首演,反响热烈。它是以革命根据地沂蒙山发展壮大的真实历史为背景,描画出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军民的舍生取义以及为国为民做出的贡献,铸就了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这部红色题材的歌剧取得了观众的喜爱,其中的唱段也是在声乐专业比赛中出场较多的。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视角,以读者、听众为中心来分析沂蒙的女儿唱段。一、接受美学理论与沂蒙山歌剧背景接受美学又被称为“接受理论”“接受效果研究”,它产生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德国。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不是由作家在创作伊始确定的,而是与每一个不同接受者的理解融合在一起之后才形成的,所以对同一个作品每个人都

2、会有不同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水平又取决于不同接受者的文化水平、心理状态、自身的经历及社会因素等。接受美学的形成与发展受到阐释学理论的影响,因此,想要更好地理解接受美学理论,我们需要对阐释学进行简单的了解。“阐释学”讲的是理解文本的理论,从有文本以来,人们首先会选择文本然后去努力理解它,并且不断地去寻求很多方法来保证这种对原文本的正确理解。接受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理论,它还是一种美学理论,其与现象学、存在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直接起源是解释学文论。主要创立者是德国的美学家、理论家汉斯罗伯特姚斯,其主要著作有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 审美经验小辩等。其美学思想前期希望解决“文学史悖论”,后期的研究着重

3、在审美经验。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国理论界接受掀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歌剧沂蒙山分析 以选段沂蒙的女儿为例文|秦思佳起了一阵理论思潮。中国歌剧是外来文化冲击带来的,其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融入自身独特的中国民族特点,我们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精神进行继承和创新。近几年来,中宣部、文化部(2018 年 3月与国家旅游局组建文化和旅游部)开始强力推动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复兴。文化部从 2017 年开始实施“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2014 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我们可以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并且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要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等。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歌剧沂蒙山在

4、总导演黄定山,作曲栾凯,编剧王晓岭、李文绪,艺术总监张桂林,女高音歌唱家王丽达等的努力下震撼上演。本文以沂蒙的女儿片段为例对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歌剧沂蒙山进行分析。这个片段说的是夏荷托孤,在进入初冬后,五万多日军扫荡合围沂蒙山区,八路军掩护人民撤退突围,在这个过程中,队长夏荷身负重伤,生命垂危,在已经做好牺牲的准备时,将自己还在襁褓中的女儿托付给海棠养育。二、接受美学的核心理论与作品分析接受美学的一个重点就在于发现了读者、听众具有重要作用。在歌剧演唱实践中有音乐创作、二度创作、音乐欣赏三个环节,学院派音乐创作者更注重的可能是技术上的协作;进行二度创作的演唱者本身更多的是注重怎么去表达曲作者的思想以

5、及演唱技术,容易忽视最后环节音乐欣赏;欣赏者的反应能传达出作品最直接的反响或12效果。接受美学重视听众、大众,肯定了接受者不可低估的主体能动作用,但是在侧重接受者研究的同时,不能忽略作者和作品,因为作者是作品的最初创造者,而作品作为接受活动的基础和起点,也不能被否认。缺乏了这二者,接受理论是不成立的。我们对接受美学应该进行理性的分析,借鉴好的,能动地接受,合理地扬弃,把这个理论运用到舞台实践研究中。其实,判断歌剧作品演唱的效果直观的依据就是观众、听众的反应。我们从观众角度看,歌剧沂蒙山的演出赢得了业内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在演出结束后,演员在台上一遍遍谢幕,观众在台下一阵阵鼓掌,久久不肯离去,

6、直到大幕缓缓拉上。这一场景说明这部歌剧得到了在场观众的认可,他们被沂蒙精神所感动,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感受到了民族歌剧的魅力,得到了音乐美的享受。不同观众在时代背景、认知程度、社会地位、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观察角度、爱好、审美情趣、联想思维等方面有差异,对于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就算是同一个听众,对同一部作品多次观看,每次的感受也是不相同的。我们可以想到谱例中的这一句歌词“书香已被炮火染,安逸的心难再平静”,就从听众的生活经历来说,比如经历过战争时代的人或者听到过老一辈人说起他们是如何保家卫国的,可能听到这就会回想起当时自己所经历的场景或者想象着自己的亲人在保家卫国的情景,更加有画面感,更

7、加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沂蒙儿女世世代代都听着沂蒙山的故事,传承着沂蒙精神,他们听到这句,感受到的可能是家园被毁的悲愤的心情;而对声乐专业的演唱者来说,我们感受到的是对沂蒙精神、军民一体精神的敬仰以及对歌曲的喜爱,想演唱这首歌曲来传承沂蒙精神以及演唱中国民族歌剧里这一类型的歌曲。所以我们如果要演唱好歌曲,还需要加深对歌剧背景的理解,走进沂蒙故事里去探究夏荷这个人物所经历的故事,也能让听众通过我们的表演更加感同身受走入人物故事里面。姚斯曾经说过:“长期以来,容易忽视了第三者读者,文学史只是作为作者和作品的历史。”然而,文学的历史只有在共同作用于作者、作品和读者时才能形成,并且作品的视野与读者的视野

8、融合时,作品才真正地具有它的意义。作曲家写出一首作品时,他不只是写了一首作品,还要通过作品本身,让演唱者去理解、表达,演唱者本身也是作品的读者,其演唱后观众所反馈的信息,也是读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反馈的信息,演唱者和观众对作品产生的一系列效果,才是最终实现作品意义价值的主体。沂蒙的女儿深受观众的喜爱,原因如下:首先旋律优美动听,朗朗上口;其次在中国歌剧中很少有女中音的歌剧选段的作品,而这首歌曲不仅是中国歌剧的女中音经典片段,而且旋律悦耳,让观众听起来印象深刻,主题以及旋律能和观众产生共鸣。我们愿意去观看这部作品,去欣赏、研究沂蒙山这部歌剧中的选段,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在不断赋予这首作品意义。可以把文学

9、作品看作商品,其要经历生产、流13学交流美通、消费这三个有机、持续、不可缺少的阶段,表现在歌唱作品中则是创作、演出、听众接受这三个阶段。作者作品的关系由此形成。作家在文学生产活动中创作了可能存在的作品,这个时候它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作品,而只是文本,为读者、听众创造出接受的对象。每个作品的受众群体都会有不同,当一个作品有受众群体时,它的存在就是有意义的,所以有读者就会有它存在的价值。另外,在读者作品的关系中,文本需要完成向作品的转变,也就是说必须要通过二度创作者表演出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作品从有可能的存在变为现时的存在。沂蒙山歌剧的演出以及演唱者对歌剧片段的演唱,就是演唱者从已有的文本中去二

10、度创作使作品变为现时的存在的过程。三、接受美学理论与作品实践分析在演唱沂蒙的女儿时,运用接受美学理论,我们可以从听众的角度进行客观的分析,理性地从观众的评价中反思演出效果,多与观众进行思想交流,以得到更加直观的建议,让二度创作者更好地与观众产生共鸣。在文本以及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去演唱好这首作品,要先对照文本,除了谱面上的音符外,还有速度记号、表情术语、力度记号等,文本上的所有内容都是需要我们注意的,这样才能够在演唱过程中更加细腻,如谱面上开头的表情术语“大义凛然地”“深情诉说”和演唱的第一句表情术语“回忆地”以及开头速度为 51 的速度术语,在伴奏开始时,我们演唱的状态就要去想如何让观众感受到这

11、个画面是回忆着慢慢地、深情地诉说而且人物的精神面貌是大义凛然的,所以我们需要在作者创作的文本基础上去实现它的价值。在选段沂蒙的女儿中,歌剧人物是非常有张力的,在塑造夏荷这一人物角色时,我们需要从服装、化妆、道具上下功夫。夏荷是一名八路军战士,我们就要选择八路军的衣服,但我们在选择时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八路军战士的服装特点,这需要相关方面更加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时代背景。在化妆上,夏荷是在突围中受伤了,因为是在战场上,并且是在生命垂危时,所以人物的脸上、手上、衣服上应该是有伤痕、血迹的,在化妆时注意妆面可以不用那么整洁,面容是受伤虚弱的。在道具上,如果情况允许,我们可以还原真实场景,也可以放背景图以及相

12、关道具,如果没有条件可以尽可能地模仿歌剧场景来渲染视觉氛围。在歌曲的演唱方面,每个听众都有心目中的八路军女战士形象,所以我们需要找到能引起听众共鸣的角色特点,演唱者的音色是女中音,故事中大家都叫她夏荷姐,应该唱起来是温柔亲切的,而她又是八路军女战士,那份革命的坚定以及军民情谊都要通过每段的变化表现出来。谱面的表情术语以及速度记号的变化,体现出夏荷这个角色内心情绪的变化,每段情感对比强烈,充满着歌剧人物角色的戏剧性,从开始的回忆到万分火急地嘱托到大义凛然,可以通过不同的表情动作以及声音情绪等来诠释,一定要层次分明才能使听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情绪变化。表演者应该要增强表演能力。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要内外兼顾,从内在性格到外在服装道具等方面都不能忽视。在艺术形象塑造上,包括精神、气质、仪态、情绪等,比如夏荷的大义凛然,或夏荷受伤时的走路状态。在文化形象塑造上,人物出场的身份以及文化阶层等都在出场的亮相中暗示了。二度创作者站在舞台上,在所有的服装、道具以及内心情感的烘托下,台下的听众在听到演唱时给二度创作者的即时性的反应,也是给我们的鼓励,能够使我们更好地融入角色中去,在演出完后,要虚心接受观众的建议,他们的评价能让我们直观地站在接受者的角度去看问题,不断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进而演绎出好听、让大家喜欢的作品。(作者单位:吉首大学)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