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作业的设计布置合肥市葛大店小学 傅宏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新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那么学生的作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因此我们不仅应该关注课堂,更应该关注作业的设计,把布置数学作业作为学科教育流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作为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打破传统模式,我认为应该这样做:一、变“枯燥”为“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练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积极地思考,大胆地探索,从而优化自己的认识活动,促进学习。”
2、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他们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因此,我们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些情境和活动,让作业充满趣味性。使学生一看到作业的内容就来劲,就跃跃欲试,把作业看作是没有负担的学习,乐在其中。如:学了“数的整除”后可让每位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自家的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进行设计包装,考考大家,这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充分利用本单元已学的概念因数、倍数、素数、合数等知识来设计问题,又理解掌握了本单元的有关概念。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都在为自家的电话号码精心“设计”好的问题,都想通过自己有“挑战性”的问题来“难倒”同伴,这充分展示学
3、生做作业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不仅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而且培养了他们用数学语言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令学生感觉到数学作业是一个游戏天地、学习的乐园。学了分数应用题后,可以设计:小明的体重是30千克,书包重5千克。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3/20,如果长期背负过重物体,会导致腰痛及腿痛,严重的甚至会妨碍骨骼生长。小明的书包超重了吗?这样将枯燥的题目改为富有情境式的作业,学生倍感作业的有趣,进而喜爱上了作业。二、变“静态”为“动态”实践性作业是“学以致用”的最好注解,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学到书本上、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并能对理性的知识加深理解
4、,是构建课内外、校内外的桥梁,是连接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纽带,是学生的另一块更加广阔的创新天地。如学习长度单位后,可设计让学生回家后用米尺量一量自己周围物体的边的长度是多少,并把数据记下来,看谁量的数据又多又准。这样既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实际观念,有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如学完“立体图形”后,让学生用硬纸板自制一个正方体、长方体或圆柱体模型,并注上尺寸,算出表面积和体积。让学生在自己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及策略,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让学生逐步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三、变“独立”为“合作”新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也要求学生
5、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因此,可以打破传统作业“独立作战”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采用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作业。 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作业,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家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动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通过友情合作,促进学生的优势互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在学习的思考中擦出思维的火花,并学会互相尊重和妥协,从而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四、变“被动”为“主动”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应遵循“少而有效”的原则,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能尽可能发挥学生潜能;要有差异性,做到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完成作业时间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