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陶行知教育箴言有感 读陶行知教育箴言有感 教师:郑匪宇XX市XX县区珠江路小学 因为是学教育的,零零碎碎的接触过一些陶行知先生的文章,也总是能从不同的教授口中听到陶先生的名字和理念,考录的时候为了取巧也曾背诵了一些陶先生的事迹和名言,却总也没能完整地拜读过一本书,这次总算有机会静下心来读完了一本朱永新先生推荐的陶行知教育箴言。陶先生有学多朴实却发人深省的箴言,但让我感触最深的却是一个反复出现却特别简单纯粹的词语孩子.陶先生一直把学生们称之为孩子。是啊,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忘了他们还在只是一群孩子,一群对成人世界的规矩并没有那么熟悉,对遥远的未来充满未知与渴望的孩子,一群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来改
2、正、完善自己的孩子,一群每个人都不一样的孩子。 当上老师的人,尤其是当上班主任的人,总是容易忘了自己面对的是一群小孩子,总喜欢给他们制定出许许多多的规矩,提出许许多多超出孩子能力的要求,如果他们做不到,自己就会上火,埋怨他们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的听话,埋怨为什么自己的话怎么说了一遍一遍的话总也没什么用处。其实恰恰是因为我们都忘了,这是因为他们还是活泼可爱的小孩子,是在精力旺盛好动的年纪里做了符合他们本性的事情。陶先生说我们办教育的人,总要把小孩子当作活的,莫要当作死的。地球看起来,好像是个不动的东西,其实他每天每时都在旋转不已。小孩子也像这样。表面上看起来,也好像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进益,其实他
3、的能力知识,没有一天不在进行中求活。我们就要顺着他这种天然的特性。其实他们每天都在不断的成长,只不过不一定是按照我们制定的循规蹈矩的方式成长,我们需要的相信他们,引导他们。恰如陶先生所说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做许多您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许多您以为他不能做的事。等到您重新生为一个小孩子,您会发现别的小孩子是和从前所想的小孩子不同了。现在,我尝试着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所以队伍里偶尔的调皮,偶尔的笑脸也变成一件美好的事情。每天都告诉自己班级里的每个孩子都有无限成长的可能,我不期待他们都能成长为别人眼中的社会精英,我期待他们每个人都能成长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能保留住一份天真的带点孩子气的人。 真教
4、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我或许不能成为陶先生那样为教育事业付出终身的人,但是我尝试着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箴言。拿出一颗爱孩子的心来对待他们,相信真心总能换出真心,也许我的孩子们现在的纪律不是最好的,也并不怕我这个脾气好的老师,但都是最可爱的孩子,我相信用自己的爱总能换来孩子们的爱,让他们爱上老师,爱上学习,变成一个不断成长的幸福的小孩子. XX县区珠江路小学 第二篇:读陶行知教育箴言有感暑期培训 读陶行知教育箴言有感 秦金红2017.10利用暑假,我品读了陶行知教育箴言,感受颇多。 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
5、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的这句话也正是他一生的写照。这本书全部是陶行知老先生用心血凝聚成的智慧结晶,里面的箴言,句句珠玑,他对教育的批判,在今天读来,仍然振聋发聩;他对教育的探索,也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而我从中学到的,也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就可以完全写出的。我想,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老师,也跟我有一样的体会。深深体会到“教学做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内容,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
6、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 “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是陶先生首先提出的“教学合一”的三个理由,继而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 陶先生有许多朴实却发人深省的箴言,但让我感触最深的却是一个反复出现却特别简单纯粹的词语孩子。陶先生一直把学生们称之为孩子。是啊,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忘了他们还只是一群孩子,一群对成人世界的规矩并没有那么熟悉,对遥远的未来充满未知与渴望的孩子,一群有很多时间来改正、完善自己的孩子,一群每个人都不一样的孩子。 我
7、们老师总是容易忘了自己面对的是一群孩子,总喜欢给他们制定出许许多多的规矩,提出许许多多超出孩子能力的要求,如果他们做不到,自己就会上火,埋怨他们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的听话,埋怨为什么自己的话怎么说了一遍一遍的话总也没什么用处。其实恰恰是因为我们都忘了他们还是活泼可爱的孩子,是在精力旺盛好动的年纪里做了符合他们本性的事情。 陶先生说我们办教育的人,总要把小孩子当作活的,莫要当作死的。地球看起来,好像是个不动的东西,其实他每天每时都在旋转不已,孩子也这样,表面上看起来,也好像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进益,其实他的能力知识,没有一天不在进行中求活。我们就要顺着这天然的特性。其实他们每天都在不断的成长,只不
8、过不一定是按照我们制定的循规蹈矩的方式成长,我们需要相信他们,引导他们。恰如陶先生所说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做许多您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许多您以为他不能做的事。等到您重新生为一个小孩子,您会发现别的小孩子是和从前所想的小孩子不同了。我们教师应该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偶尔调皮,偶尔笑脸也变成一件美好的事情,每天告诉自己班级里的每个孩子都有无限成长的可能,我们不期待他们都能成长为别人眼中的社会精英,期待他们每个人都能成长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能保留住一份天真的带点孩子气的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你们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小朋友,总是不会错的。”真正每个教师都有了这种精神,无欲则刚,无私奉献
9、,则是教育一大利好,有偿家教等污染教师精神的负能量自然而然消失了,师德自然提高了。 作为一名教师,我永远视陶先生为我的榜样,不仅做到修身养性,爱学习,爱学生,更要像陶先生那样,也做一名教育的研究者,实践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第三篇:读陶行知教育箴言有感读陶行知教育箴言有感纱场小学张燕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早在读师范时就已有接触,他的一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更是触动了我做一位好老师的教育情怀,今年暑假当我打开陶行知教育箴言一书时,看到的第一句
10、就是这句话时,心中又是另一番滋味,这种滋味和我做学生时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老先生教育精神的写照,他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用一生的心血去践行。回顾自己这些年所走过的教学之路,发现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还需要付出更多。平时虽然也和学生一起交流谈心,但总是用大人的目光去刺探他们的心理,没有将自己变成一个孩子,难怪有些学生和我之间还不是那么亲近。陶先生提出:“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你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儿玩儿,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
11、正的先生。”好多时候我们都喜欢以大人自居,喜欢站在大人的角度去审视孩子的行为,用我们的准则来要求孩子,觉得孩子这不好,那也不好,却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还经常抱怨孩子和自己不够亲近。其实生活就是教育,以后在生活中我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多组织班级活动,多带领孩子走进自然,在活动中触摸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的心中。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很丰富,细细品味,觉得那一句句话语,既如同一首首清丽的小诗直沁心脾,又如一颗颗光芒璀璨的星星,灿烂夺目。“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我还特别喜欢这句。“心心相印”,多么好的字眼。谁曾料想,原来师生关系竟然可以用这样的话来形
12、容,师生会有这种境界吗。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个“相”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只有有了这个“相”字,才会有合力出现。不仅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说我们在与学生相处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度,我们常常低估看了他们在各方面的潜力和能力。我们总是说父母娇惯了孩子,其实我们自己,也在不知不觉的娇惯着我们学生。未来老师帮他们设想好,知识做到烂熟灌给他们,习惯是我们日日要给他们做的必修课,计划老师帮你做好,规矩老师给定好,有麻烦老师帮你处理好,有烦恼老师帮你开导。反过来呢。学生不需要做任何事,不需要思考,不需要理解,不需要关心任何人。包括他们自己。这样的学生很可怕,离开父母和
13、老师的庇佑就会如怒海一叶;要么无爱,他们不懂得给予为何物,这样的人一生将永远是孤岛一片,毫无意义。我希望我学生要跟我一样,要关注自己,要爱护自己,要为自己理想挥汗;要关注别人,要爱护别人,要为别人的快乐付出。同时也告诉他们,老师不是神,也是他们身边的别人,也需要他们的关注他们的爱护。同他们需要老师一样,老师同样需要他们。不知道学生会不会理解,但是我会去尝试,让他们理解老师与学生间的“真”,理解人生中不可缺的“相”。 在读陶行知教育箴言的时候,我感受到处处真理洋溢,处处值得细思细品。古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么我们可以以陶行知为镜,以此自律,使自己成
14、为学习型反思型的教师,把爱的清泉灌输到学生的心田,用爱唤醒学生,教育学生,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四篇:陶行知教育箴言读后感陶行知教育箴言读后感 许冲林 利用短暂的寒假,我品读了陶行知教育箴言的部分内容,感受颇多。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的这句话也正是他一生的写照。虽然陶先生已经逝去半个多世纪了,但他对教育的批判,在今天读来,仍然振聋发聩;他对教育的探索,也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陶行知先生的
15、教育理论,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而我从中学到的,也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就可以完全写出的。我想,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老师,也跟我有一样的体会。深深体会到“教学做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内容,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下面我就以陶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是陶先生首先提出的“教学合一”的三个理由,继而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 陶先生所倡导
16、的“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这“生活教育”、“社会教育”其实就是“教学做合一”,所以“教学做合一”,不仅是教育法,也是生活法。 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就在生活之中,学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努力做到的。“假使再来一个秦始皇,把一切教科书烧掉
17、,世界上会失去什么。大书呆子没有书教,小书呆子没有书读,书呆头子出个条子:本校找不到教科书,暂时停课。”陶先生的这个笑话很形象地讽刺了我们当前“迷信书本”,“以书为本”的教育现象。要知道,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如何教学生学,“一方面要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这才是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我永远视陶先生为我的榜样,不仅做到修身养性,爱学习,爱学生,更要像陶先生那样,也做一名教育的研究者,实践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第五
18、篇:陶行知教育箴言读后感陶行知教育箴言读后感 在今年暑假,我仔细研读了陶行知教育箴言。行知先生是近代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对教育的思考及实践要比同时代人走得更深更远。这本书全部是陶行知老先生用心血凝聚成的智慧结晶。里面的箴言,句句珠玑,在今天读来,仍然振聋发聩。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读陶先生的著作,理解陶先生关于教育功能的有关论述,有助于我们在教育功能问题上加强理性自觉。在这本书的第二章:乡村教育与儿童教育的箴言中,陶先生提到:“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
19、稚教育也应当普及。”这充分说明了陶先生的教育理论放在现在也是非常实用的。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我更加明白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有志之士,起而创设幼稚园,以正童蒙,宁非当务之亟。”这是陶先生理论的重点。在陶先生看来,在建设中国的幼稚园时,要力谋幼儿教育之适合国情,不采取狭义的国家主义。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儿童是新时代之创造者;不是旧时代之继承者。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儿童生活是创造、建设、生产;不是继承、享福、做少爷。“小孩所需要的不是爱而是了解。”陶先生认
20、为爱的教育容易捧,容易哄。溺爱是有害的,把小孩拉住使他们不能向前跑。我们应该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如果你不肯了解孩子,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但是如果你把你的生命放在孩子的生命里,把你和孩子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你就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陶先生多次说过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是共和国万年大计等等。他是从立人、立国、改造生活、改造社会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的。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他说:“中国向来所办的教育,完全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不造林。他教人羡慕繁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有荒田不知开垦,
21、有荒山不知造林”在乡村教育与儿童教育中他说:“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人民性和广泛性是非常强烈的。正如郭沫若所说,他是一个“人民意志觉醒得比任何人都快而且彻底”的人民教育家。他为人民办教育,明确提出。“生活教育要解放全人类”的理想.我们在生活中也同样需要这个一个理念:生活即教育。用心体会和感悟生活,让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懂得如何更好的生活。 在陶先生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
22、“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具体讲,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教育改造生活是指教育不是被动地由生活制约,而是对生活有能动的促进作用。“难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坏蛋,这一个态度要立定。否则你
23、主观上咬定他是劣童则一切措施都错,便愈管愈难管了。”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作为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 学习了陶先生的这本书,就要像先生说的那样。“不但小孩要精神粮食才能长进,而且教师也要有精神粮食才能留得住。”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教自己,使自己永远明白“为教而学”。“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谁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读了这些给我以
24、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教师,要把握好教材,吃透重点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上好每一节课。“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我们看淡名利,看重真理。多一些真理论,少一些伪科学;多一些深思考,少一些夸夸其谈;多一点时间的锤炼,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点质量,少一点数量。靠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去慢慢解读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吧。 陶先生一生致力于改造和发展中国的教育,是因为他坚信教育对于社会的改造作用,坚信通过教育可以创造一个民主的、富强的社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读陶先生的著作,理解陶先生关于教育功能的有关论述,有助于我们在教育功能问题上加强理性自觉。我们也更能感受到陶先生的:“看小学生天天生长大来,从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如同一颗种子的由萌芽而生枝叶,而看他开花,看他成熟,这里有极大的快乐。”第14页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