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7194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第 期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 月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智能时代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共同价值研究”(编号:)作者简介:赵 勇()男山东泰安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意识形态吴 艳()女湖南花垣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赵 勇 吴 艳(.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上海)摘要: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

2、利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塑造了一大批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 这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诉求彰显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肯定 延安时期劳模的产生经历了由积极参与生产劳动的普通群众发展为地方性模范人物再发展为全社会的劳模的过程展现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内在逻辑理路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取得了巨大成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群众基础和精神动力关键词:延安时期劳模形象塑造意识形态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年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

3、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劳模形象的塑造工作 劳模形象的塑造贯穿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关键时期是党的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塑造了一大批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以下统称“劳模”)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缘起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既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战略

4、需求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诉求更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实践要求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有其历史的需求和现实的条件(一)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何以必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是党领导革命斗争、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及推进党自身建设的需要是历史必然性、实践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的有机统一从历史逻辑来看塑造劳模形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劳动”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范畴和核心概念马克思正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延安时期是中国各党派争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关键期 此时中国共产党不仅肩负着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任务还肩负着构建意

5、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任务 这一时期“劳动下贱”“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劳动观念滋生蔓延对人们的现实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也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必须对这些消极、愚昧、落后的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及行为方式进行全面变革和破除建立起符合新社会要求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制度 在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条件下如何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重要时代课题 在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不仅仅在于理论书籍的出版传播更为重要的是让群众在日常实践中认知、感触、体验理论的力量 塑造劳模形象正是中国共产党以鲜活榜样直接让群众感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中国共产党政策主张及制度优越性的重要途径也是

6、中国共产党践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方式从理论逻辑来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年 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明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之后便一直致力于组织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群众活动的组织开展并不十分容易 年毛泽东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一文中指出:“现在的统一战线事实上还停止在两个党的范围之内广大的工人、农民、兵士、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他许多爱国同胞还没有被唤起还没有被发动还没有组织起来和武装起来 这是目前的最严重的情形影响到前线不能打胜仗”要推动革命事业向前发展就必须将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武装起来”不断汇

7、聚人民的磅礴伟力共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正是唤醒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意识、实现将广大群众组织起来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群众的重要手段从实践逻辑来看塑造劳模形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客观要求 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形势的发展面临诸多新变化党的使命担当面临全新要求 一方面陕北一带地理条件较为恶劣、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群众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人民群众不仅要满足自身生活需要还要保证军队的粮食供给特别是遭遇了连续的自然灾害后军民生活陷入了十分艰难的境地 另一方面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在社会广泛存

8、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造成了军民思想不同程度上的混乱党群关系面临着严峻考验 毛泽东指出:“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 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在这样的条件下塑造劳模形象成为中国共产党激发民众新的内生力量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全党全军全民思想、凝聚各方共识和力量的现实选择(二)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何以可能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具备了必要的力量保证、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从领导力量来看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的领导集体为塑造劳模形象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 从陈

9、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直到 年 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此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初步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的领导集体 此后这一领导集体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并日益走向成熟为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奠定了重要政治基础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中国共产党树立典型的历史实践为塑造劳模形象提供了重要经验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便进行了树立典型人物和创造模范集体的实践探索 年 月中国共产党在颁布的第一个土地法 井冈山土地法 中明确提出:“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

10、农场耕种”年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土地法中进一步提出:“在某种情形之下得将分配不完的部分建设模范农场”年中央政府在瑞金叶坪召开了苏区妇女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毛泽东亲自给学习犁田、耙田的妇女劳动模范各发了一条围裙和一顶竹笠作为奖励竹笠上印有“劳动模范妇女”几个大字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使用“劳动模范”这一称谓来称呼在生产建设中表现突出、成绩卓越的劳动者 虽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还未系统展开但党对树立典型人物和创造模范集体的实践为延安时期劳模形象的塑造提供了重要历史经验从现实层面来看中国共产党对土地政策的调整、转变为塑造劳模形象提供了动力支持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唤醒了众多农民

11、但由于党在这一时期对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侵犯了大量富农和部分中农的利益不利于汇聚起各方力量共同进行革命斗争 党中央到达陕北以后随即做出了改变对付富农策略的决定纠正了党在土地政策中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 年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乡村中实行平分一切土地时富农有与贫农中农分得同等土地之权”年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停止没收开明绅士土地的决定 年 月中共中央进一步提出停止没收地主一切土地的政策“减租减息”成为中国共产党处理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减息”政策兼顾了各阶级和阶层的利益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生产劳动和革命斗争的积极性为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提供了重要动力支持二、延安时

12、期劳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考察劳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历史的必然与时代的选择 延安时期劳模的产生经历了由积极参与生产劳动的普通群众发展为地方性模范人物再发展为全社会的劳模的过程主要包括萌芽与产生、形成与发展、成熟与定型、劳模效应的集聚与扩散四个阶段(一)塑造劳模的萌芽与产生:地方性模范人物的出现 年 月到 年是劳模的萌芽和产生阶段 这一阶段随着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政策尤其是对土地政策的调整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边区各革命根据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生产劳动的模范人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指出“过去田归苏维埃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的空气十分浓厚并 第 期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参见姚荣启编

13、著:中国劳模史()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年第 页且四五次分了又分使得农民感觉田不是他自己的自己没有权来支配因此不安心耕田”因而后来提出“将田分定”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以后在深刻分析革命形势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转变了对中间阶层的态度开始在各革命根据地推行新的土地政策实现从“工农共和国”口号向“人民共和国”口号的转变为争取和团结中间力量创造了重要条件 年 月瓦窑堡会议正式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 会议指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改变对待富农的政策 富农的财产不没收富农的土地除封建剥削之部分外不问自耕的与雇人耕的均不没收”此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逐渐由“打

14、土豪分田地”向“减租减息”发展 毛泽东认为抗日运动的有效展开必须同时实现被压迫农民的解放和劳动者利益的保护 基于这种认识党在调整劳资关系方面也做了大量努力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工人权利和改善工人待遇的办法既提高了广大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使工人群体通过劳动逐渐改善了物质生活也兼顾了雇主和资本家的合法利益团结了民族资产阶级 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且特别擅长劳动的一部分工农群众在实践中逐步发展为上传下达的掌握话语权的人物地方性模范人物由此产生成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重要资源(二)塑造劳模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对模范人物的宣传 年到 年是劳模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将发展

15、生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为有效动员军民参与生产劳动中国共产党开始有策略地进行模范人物的宣传广泛宣扬地方性模范人物的劳动事迹和劳动态度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延安时期劳模的雏形得以形成自 年始中国共产党不仅注重对生产积极分子的奖励和宣传还相继举办了以工业和农业为主题的制造品竞赛展览会 年 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号召边区军民开展以农业为主的生产运动 为了动员群众响应中央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号召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颁布了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陕甘宁边区督导民众生产运动奖励条例机关、部队、学校人员生产运动奖励条例等生产奖励条例为培养造就更多劳模和劳模评选表彰的规范化、制度化

16、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大量模范人物涌现以后党中央及时总结奖励生产的基本经验在各领域树立模范人物并把这些模范人物当成典型进行宣传和推广 召开表彰大会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高劳模政治地位和扩大劳模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年底边区第一届劳模表彰大会顺利召开出席此次大会的都是各区劳模的代表 会上由中央领导人亲自为劳模颁发物质奖励授予奖章、奖状、奖旗、题词等劳模荣誉这宣传、鼓舞了劳模群体激发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劳模的培养和塑造实现了新发展(三)塑造劳模的成熟与定型:社会性模范人物的确立 年到 年是延安时期劳模的成熟与定型阶段 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通过完善劳模评选表彰制度、创新劳模宣传方式等全面提高了劳模群体的社会

17、地位和政治地位对劳模的培养和宣传逐渐从物质生产劳动推广到文化、政治、军事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之中 劳模的培养塑造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延安时期的劳模得以逐渐成熟和定型 年 月边区政府在关于今冬召开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大会及生产展览会的决定中总结了 年劳模表彰大会的经验完善了劳模评选、表彰的相关制度 年 月边区政府颁布关于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选举与奖励办法的决定对劳模选举的标准和劳模奖励的办法及内容做了明确规定和要求肯定进行劳模选举和奖励于边区生产发展和各项建设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年底到 年初边区第二届劳模表彰大会顺利召开毛泽东发表了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的讲话明确指出劳模具有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

18、梁作用 这标志着延安时期劳模的成熟与定型 抗战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对劳模的培养和塑造进一步展开 为支持人民军队前线作战中国共产党塑造了大量支前劳模此外由于接管大城市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不仅注重在新解放的城市中树立工业劳模以调动工人群体的生产积极性还树立了一批学习掌握新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劳模 总之这一时期产生的劳模基本是全边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区各行各业的代表性人物为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四)劳模效应的集聚与扩散:模范人物的再生产模范人物的再生产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塑造劳模和发挥劳模形象塑造功能的重要阶段 在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劳模群体的带动下广大群众纷纷以劳模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19、方式进行自我要求大量群众在实践中成了新的劳模这便是模范人物的再生产过程 从形式上看模范人物的再生产开始于劳模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在劳模的成熟与定型阶段得到全面展开 实际上在地方性模范人物产生以后群众便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这些模范人物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模范人物的再生产贯穿了劳模生成发展的整个过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和塑造劳模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宣传劳模的事迹和劳动态度影响群众提高群众参与生产劳动和各项建设的积极性造就更多满足革命需要和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新人 因此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本质上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及党的理论主张影响民众从而实现对民众价值观念的更新和重塑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

20、广泛开展学习劳模的运动如“吴满有运动”“赵占魁运动”“甄荣典运动”等在各行各业培养造就了大批劳模 通过政府号召、报纸宣传和劳模带动劳模的“扩散”和“集聚”效应不断得到凸显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理念得到广泛传播一大批符合中国共产党预期的社会新人迅速产生并成长起来在社会范围实现了劳模的再生产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逻辑理路梳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基本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塑造劳模形象造就了一大批新社会的劳模实现了对广大军民意识形态的重塑和巩固 以下通过着重分析意识形态、生产运动、制度建构和实现路径等影响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主要因素呈现出延

21、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逻辑理路(一)价值观念:党政军民意识形态的重塑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及其功能的发挥是建立在价值观念、群众动员和制度建构的基础之上的 其中价值观念的塑造为组织动员群众和建构相关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意识形态支撑是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根本价值遵循意识形态是规范个体行为方式和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工具劳模形象的塑造受到作为观念体系的意识形态的引领与建构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是劳模价值观念的来源和基础并在劳模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得到强化和巩固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塑造劳模形象为党自身和党领导下的军队及民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并在塑造劳模形象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人的改

22、造 具体来说劳模形象的塑造彰显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强化以各种形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促使个体在一种新旧交替的变化和落差中催生自我改造的动力从而实现对个体意识形态的重塑 在政治策略方面通过开展大生产运动、劳模运动、土地制度改革运动等进行动员激发军民参与革命事业和生产建设的热情并在“运动”中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政策主张在制度建设方面探索劳模评选、表彰的相关制度并注重以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来规范和约束民众的基本生活和行为方式在实现路径方面通过劳模故事的讲述来刻画和宣传劳模形象以讲故事的方式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价值观念构建起广大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和认同 这三种方式共

23、同作用于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实践中党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对个体和群体意识形态的重构和巩固(二)生产运动:组织动员广大军民的策略延安时期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更好地组织动员群众参与革命事业及各项建设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在职干部学习运动、党史学习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劳模运动、土地制度改革运动、整党运动、整军运动等集群众性与政治性于一体的运动以群众性运动的方式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这不仅有效动员了广大军民参与到为建立新社会而奋斗的革命实践中来也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 第 期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象的进程 其中整风运动和生产运动对劳模形象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可以说劳模是生

24、产运动和整风运动的重要产物是中国共产党推行减租减息政策奖励生产、组织起来公私兼顾及其他经济政策的结果是整顿“三风”和改造思想作风的结果以生产运动为例大生产运动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边区军民共同参与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本质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党的各级政府及党领导下的军队与边区民众在政权运行中的互动关系 大生产运动对塑造劳模形象有着破和立的双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和深入破除了旧思想对人们的束缚在更新人们价值观念的同时也重构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秩序造就了一大批新社会的劳模和劳动者为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提供了重要资源 二是大生产运动推动了

25、劳模评选、表彰制度化的进程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劳模评选、表彰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重要政治资源和实践经验 三是大生产运动经历了自上而下的动员群众参与向自下而上的群众性运动转变的历程实现了人民群众由宣传对象向宣传主体的转变为构建广大军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是伴随着大生产运动的深入推进边区军民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和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为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提供了重要资源而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又促进了大生产运动的全面

26、展开 在劳模形象的塑造与大生产运动的互动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建立起了劳模评选、表彰的相关制度 这对规范民众的行为方式产生重要作用为培养、塑造更多劳模创造了条件有效地推进了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进程(三)制度建构:劳模评选、表彰制度的探索制度建构与塑造劳模形象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生产奖励条例并以此为基础对劳模的标准、劳模选举的办法、劳模表彰的形式和劳模奖励的内容等做了细致规定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劳模评选、表彰制度体系其一劳模标准方面延安时期劳模的标准经历了由注重物质生产劳动到思想觉悟与生产劳动并重的过程 中共中央众多关于劳模的通知、命令和文件中对劳模的具体标

27、准虽有差异但有共性可循:一是当选劳模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和较强的生产能力 劳动英雄须是“对于生产运动有特殊成绩者”模范工作者须是“对于督导民众生产运动有特殊成绩者”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劳模不仅要“积极生产成绩突出”还须“推动他人生产并获有成绩”领导或管理生产事业的模范干部须是管理生产认真负责、具备领导能力和“积极参加生产、学习并有创造”之人 二是当选劳模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除了生产成果以外劳模还须“热爱边区在抗战负担上起模范作用”有“值得为群众学习的优良成绩和特点”并“为附近乡村群众中所拥护爱戴”“恪守法令政策拥护政府和军队”其二劳模选举方面延安时期劳模的评选经历了由

28、个体向集体、由局部地区到全边区各革命根据地再到抗战大后方、由中央和政府指定到群众进行选举的过程 劳模的选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模代表大会为例 年 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劳模表彰大会筹备委员会 年 月 日边区政府发布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与模范生产工作者大会及其代表的选举办法(以下简称选举办法)对农村、部队、工厂、合作社以及机关单位的劳模选举做了具体要求 年 月到 月上旬各地根据选举办法提出的劳模标准相继选举并召集分区劳模大会确定了出席全边区劳模代表大会的最终人选 年 月 日全边区劳模代表大会顺利开幕各地共有 名劳模代表出席 经过严格筛选此次劳模表彰大会的代表基本符合中国共产党对

29、劳模的预期设想其三劳模表彰奖励方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的表彰奖励经历了由小范围的通报表扬到社会性的表彰大会、由注重物质奖励到物质奖励与名誉奖励并重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陕甘宁边区督导民众生产运动奖励条例机关、部队、学校人员生产运动奖励条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调查历年来农业生产中的劳动英雄予以奖励的命令陕甘宁边区政府为奖励劳动英雄的命令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与模范生产工作者大会及其代表的选举办法关于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选举与奖励办法的决定等文件中对劳模的表彰奖励做出规定形成了多样化的表彰形式和奖励内容 从上述材料来看劳模表彰的方式包括在各

30、级大会上公开表扬劳模、在全县全乡全边区广泛宣传劳模事迹和以劳模为素材进行文艺创作等劳模奖励的内容既有物质奖励也有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包括农业生产用具、日常生活用品、文化用品和奖金等精神奖励一般是授予劳模劳动英雄或模范工作者的称号再以奖章、奖状、奖旗等对其荣誉进行确立和巩固劳模的政治地位得以外化和彰显(四)实现路径:以多种形式讲述劳模故事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创造典型和推广典型的过程这就要求在群众中将劳模的模范事迹、劳动态度和具体经验进行宣传从而实现引导群众学习的目的 讲述劳模故事便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方式 劳模故事的讲述需要借助一定的平台和载体报刊、文艺作品和表彰大会是延安时期中国

31、共产党讲述劳模故事的主要平台和载体 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多开会多写文章多做演说多打电报人家不听也不行”其一通过报刊讲述劳模故事呈现群众性、立体化的劳模 报刊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讲述劳模故事的主阵地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劳模和表彰劳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报刊讲述的劳模故事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劳模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参与生产劳动的故事二是劳模发挥带头作用推动边区生产发展的故事三是劳模发挥桥梁作用拥护党的领导、维护群众利益、密切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故事中国共产党讲述劳模故事的目的是引导和影响人民群众向劳模学习因而十分注重讲述劳模成长的历程及其对边区建设的贡献也注重呈现中国共产党与劳模之间的互动 延安解放日

32、报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示范专门开辟了边区生产运动专栏刊载了大量介绍普通群众转变为劳模的文章 如以纺织女英雄刘桂英怎样发展妇纺?一文向群众展示了刘桂英从普通妇女发展为劳模的过程在李文焕高仲和创造了打盐奇迹中介绍了李文焕、高仲和“打破保守习惯发明打盐新办法”而成为劳模的过程还有其他文章介绍了工业劳模袁广发、纺织劳模王科、模范共产党员张清益等 总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报刊以文字、图画、图文结合等方式对劳模的事迹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对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二通过文艺作品讲述劳模故事刻画大众化、生活化的劳模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文艺创作为人民服务”的方针专门召开了文艺座谈会号召文艺创

33、作者深入群众日常生活以人民群众为主题进行创作 王式廓创作了赵占魁组画改造二流子等版画作品夏风创作版画劳模英雄孙万福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了劳模孙万福的故事呈现了一个积极生产、乐于助人、热心集体事业的劳模形象彦涵与曹国兴共同创作了冯云鹏怎样安置难民塑造了一个好劳动、好生产、大公无私的劳模形象鲁艺学员在传统秧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了兄妹开荒二流子变英雄等经典秧歌剧延安枣园文工团集体创作动员起来治安英雄等秧歌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等等 这些以劳模为主题文艺作品生动具体地向人民群众展现了劳模群体的劳动态度成功实现了将劳模日常生活化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共鸣其三通过表彰大会讲述劳模故事展示先进性、革命性的劳

34、模 劳模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多元参与、动态发展的过程既需要正确的传播策略也需要有效的传播载体 劳模表彰大会之所以能够成为讲述劳模故事的平台和载体源自劳模表彰大会内在具有的表达功能和感染功能 人民群众作为中国共产 第 期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参见:纺织女英雄刘桂英怎样发展妇纺?解放日报 年 月 日李文焕高仲和创造了打盐奇迹解放日报年 月 日袁广发如何管理工厂生产解放日报 年 月 日纺织起家的王科解放日报 年 月 日张清益创办义仓解放日报 年 月 日参见:劳动英雄孙万福解放日报 年 月 日冯云鹏怎样安置难民解放日报 年 月 日枣园文艺工作团的秧歌解放日报 年 月 日等等党宣传劳模的主要受

35、众不仅关注党和政府说什么、怎么说也充分关注劳模群体实际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 在大会的准备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首先以报纸的宣传使大会成为这一时期的焦点把群众的目光聚焦到大会上来再以生产展览会充分向人民群众展示边区建设的成就让表彰大会的参与者能够全方位地融入大会之中 从各级劳模代表的选举到全边区劳模代表大会开幕再到全边区劳模代表大会闭幕每一环节都尽可能扩大劳模的影响力、强化劳模的形象劳模的选举和劳模表彰大会的开幕式、颁奖礼、闭幕式等都极具仪式感和感染力 如此置身于大会之中的群众很难不被会场所渲染的氛围所感染参与劳模表彰大会的过程也成为群众获取劳模信息、理解劳模行为、接受劳模形象的过程 经过劳模表彰大会

36、劳模的光辉形象得以确立和巩固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实践效应 年 月 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就可以了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 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劳模形象的塑造造就了一大批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社会的劳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群众基础和精神动力(一)为革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充分发挥了劳模的示范作用、带头作用和桥梁作用劳模的行为方式及其所承载的价值观念逐渐被人民群众所接受 人民群众的

37、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广大劳动者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并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实现了军民战时生活的基本供给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财政困难和经济困难也造就了一大批符合中国共产党预期的新社会的劳模和劳动者极大地推动了边区生产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方面产生了以吴满有、申长林、冯云鹏、刘玉厚、张振财等为代表的农业劳模涉及植棉、移民、水利、打盐、农业技术等方方面面群众在劳模群体的带领下创造出了吴家枣园、白塬村、郝家桥村等模范村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边区农村生活的全新图景 工业方面产生了以赵占魁、钱志道、袁广发、陈振夏等为代表的工业劳模广大工人学习劳模们“以新的劳动态度”对待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在经济文化相对落

38、后尤其是工业十分落后的边区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起了纺织、造纸、化学、工具、煤、瓷、印刷、被服、制鞋等工业推动了边区工业的发展解决了群众基本的生活需要保障了抗战供给的需要 部队方面产生了张治国、段全才、王福寿等为代表的劳模以及三五九旅王福寿班、三五八旅齐耀宗班、警一旅马仁义班、警三旅张治国班等模范部队 在劳模及模范部队的影响下部队通过生产运动基本实现了生产自给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机关单位最早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号召一面抓紧开荒生产实现生产自给一面厉行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产生了以岳恒书、高福有、陈长元等为代表的劳模涉及生产、领导工作、炊事、运输等方面不仅保障了机关单位工作人

39、员的基本供给极大减轻了中央的财政负担而且帮助和领导了全边区人民生产运动的开展打破了旧社会“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不良风气(二)巩固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塑造劳模形象的过程中坚持把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于劳模形象塑造的全过程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彰显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价值取向 通过劳模形象的塑造人民群众逐渐认识到自身利益的维护靠中国共产党、革命胜利的保证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新社会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 这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劳模光辉形象的影响下边区军民的劳动积极性不断提高广大劳

40、动者通过劳动收获了物质财富和名誉奖励翻身做了新社会的主人 这深化了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系不断得到改善如林伯渠所说:“群众获得实际的经济利益提高了生产的热忱认识了中共的领导究竟是不同的”年 月 日陕甘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召开代表们一致认为:“在旧社会里咱们受苦人是被人看作牛马的自从共产党领导咱们闹革命咱们才翻了身再不受人压迫还做到丰衣足食有吃有穿现在又当了劳动英雄处处受人尊敬 咱们怎能不感谢共产党八路军和边区政府呢?!咱们怎能不感谢我们劳动人民的救星毛主席和各位首长呢?!”劳模陈长安的父亲逢人就说:“我活了七十多岁才看见有这么

41、好的政府”还有群众说:“八路军既能打仗又能生产又能与人民打成一片从古到今那(哪)里有过这样的军队?”岁的抗属李全海说:“毛主席是中国的圣人八路军是人民的救星”这些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成功塑造劳模形象的同时也成功构建起了以群众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良好政党形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坚定支持(三)为革命事业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劳模运动普遍开展以后劳模不再只是群众化的英雄和领袖化的模范更是普通群众可触及的鲜活榜样塑造劳模形象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在价值观念上中国共产党通过塑造劳模形象使“劳模”逐渐发展成一种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精神象征推动了边区生产建设的发展也引起了全边

42、区人民群众思想上的一次深刻革命重塑了人民群众的英雄观和劳动观 通过塑造劳模形象中国共产党成功消解了旧社会中英雄模范人物的疏离感并成功建构起了新社会的英雄形象把广大劳动者塑造成了人人尊敬的劳动英雄赋予了“劳动”和“英雄”新的时代内涵 在塑造劳模形象的过程中“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光荣”等观念广泛传播形成了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和崇拜劳模、争当先进的社会氛围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劳动观念的传播和发展 在 年劳模表彰大会颁发的各种奖励中最受劳模们珍视也是最令群众羡慕的不是奖金和生活用品等物质奖励而是政府颁发的奖状以及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赠送的亲笔题字 可见经过劳模形象的塑造人民群众的

43、思想观念从根本上得到了转变中国共产党改造旧思想、树立新的价值观念的重要目的得以实现在革命精神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劳模形象的塑造与大生产运动的互动中造就了新的劳动精神丰富了延安精神的内涵 延安时期面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军事打击和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的各种扫荡以及各革命根据地连续的自然灾害等严重困难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吓倒而是号召广大军民自己动手大生产运动随即在各革命根据地陆续展开 大生产运动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总方针不论是党中央的领导人还是普通党员、战士和人民群众都积极投入生产劳动的实践中不仅创造、积累了大量物质财富也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既帮助党和人民战胜了各方面的严重困难也体现了中

44、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民众在这一时期的良好精神风貌 以大生产运动中的模范部队第三五九旅为例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于 年春进驻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到 年除了吃用全部自给外还实现了“耕一余一”的目标成为大生产运动中的模范部队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极为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造就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塑造劳模形象的实践中边区作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样板形象通过劳模形象和劳模故事得以广泛传播增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吸引力提高了人民群众参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热情在全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这在第二届劳模表彰大会闭幕式

45、上各区负责人的发言中有所体现 陈毅表示:“华中各根据地照着边区的方向努力颇有成绩 在这些根据地里人民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叫花子绝迹土匪消减成千成万的游民有的已经转变或者正在转变出于向这一正确方向努力的结果华中 第 期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此次表彰大会分别奖励特等、甲等、乙等劳模每人 万元、万元和 万元其他出席代表大会的劳模均由大会分赠边区工厂新制的毛巾、手巾、袜子、肥皂、火柴、籽种等 参见:毛主席等题字赠劳动英雄解放日报 年 月 日军民的民族气节更加发扬战斗意识愈加坚强”刘伯承也表示:“参加大会就如上了一课这就是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的典型示范”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带动了边区各项建

46、设的发展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使得更多群众相信中国共产党、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并用实际行动支持中国共产党凝聚起了为革命事业奋斗牺牲的强大力量结语通过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研究总结、汲取党对劳模形象塑造的历史经验与时俱进推动新时代劳模形象塑造充分发挥劳模形象塑造的功能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对于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劳动的认识以及劳模形象塑造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就历史价值而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宝贵实践反映了我们党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鲜明态度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开展劳模运动的

47、实践基础就理论价值而言劳动创造财富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劳动”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就实践价值而言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的和关键所在 只有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风尚才能不断释放劳动人民的巨大潜力激励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动能参考文献: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人民日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毛泽东选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邓小

48、平文选: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文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 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红色档案:延安时期文献档案汇编编委会.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 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红色档案:延安时期文献档案汇编编委会.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 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认识工厂革命性质 自觉提高劳动热忱.解放日报 ().红色档案:延安时期文献档案汇编编委会.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 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红色档案:延安时期文献档案汇编编委会.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 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群英会顺利闭幕.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郭荣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