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408∕T030-2022 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运城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4445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5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08∕T030-2022 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运城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1408∕T030-2022 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运城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1408∕T030-2022 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运城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1408∕T030-2022 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运城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1408∕T030-2022 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运城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 05 运城市地方标准 DB 1408/T 0302022 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B1408DB 1408/T 0302022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1 5 播前准备 . 2 6 播种 . 3 7 田间管理 . 3 8 病虫草害防控 . 4 9 收获与贮藏 . 6 DB 1408/T 030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运城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

2、文件由运城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运城市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娜、孙聪敏、徐隽铭、张成荣、石建军、祁祥、秦喜彤、郭欢、韩云生、张文丽、 张广敏、张文娟、荀立波、薛苏霞、吕芬、张飞朋、任照国、刘青、严梅毓、王碧霞、吴治国、李峰潮、高青莲、石鹏、 杨泽奇、杨小波、吕超朋、张勉、赵姣盼、郑谦、曹建明、王国华、柴建侠。DB 1408/T 0302022 1 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控、收获与贮藏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运城地区范围内强筋、中强筋冬小麦的生产。 2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 17320 小麦品种品质分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851 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强筋小麦 选用符合GB/T 17320

4、小麦品质分类指标为强筋品种种植的小麦。 3.2 中强筋小麦 选用符合GB/T 17320小麦品质分类指标为中强筋品种种植的小麦。 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851规定的要求。同时应选择土壤耕层厚25cm以上、土壤容重1.1g/cm31.3g/cm3,土壤耕层(0cm20cm)有机质含量10g/kg12g/kg,全氮(N)含量0.9g/kg,有效磷(P)含量10mg/kg,速效钾(K)含量100mg/kg中等肥力以上地块。 DB 1408/T 0302022 2 5 播前准备 5.1 种子 5.1.1 品种选用 选用适宜运城市生态条件的抗逆、 抗病、 抗倒伏优质品种。 品质性状应符合

5、3.1和3.2的规定。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规定的要求。 5.1.2 种子处理 应选用包衣种子,种衣剂的选择应符合GB/T 15671的要求。未包衣种子应在播种前选用安全高效的杀虫剂、杀菌剂进行拌种。杀虫剂和杀菌剂的使用应符合NY/T 1276的要求。 5.2 秸秆还田 水浇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粉碎秸秆,均匀覆盖地表,秸秆长度应小于5cm。旱地前茬小麦收获后高茬覆盖还田。 5.3 播前造墒或浇蒙头水 水地播种时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60%时,应适时浇灌底墒水或播后浇蒙头水,每 666.7m2浇水量 40m360m3。灌溉水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 5.4 整地 a) 秸秆

6、还田的地块:播前应旋耕 2 遍,旋耕深度 12cm15cm。连续旋耕播种 2 年3 年的麦田深耕或深松一次,深耕深度不小于 25cm,深松深度不小于 30cm; b) 一年一作旱地麦田:夏闲期在高茬免耕覆盖基础上,做好秋后耙耱等保墒工作,每 2 年3 年伏前深耕或深松一次,土壤扩蓄增容,纳雨蓄墒。 5.5 土壤处理 地下害虫、全蚀病、茎基腐病、纹枯病等重发区,选择对靶标活性强的杀虫剂、杀菌剂进行土壤处理。土壤处理药剂应符合 NY/T 1276 的要求。 5.6 施用基肥 基施化肥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 5.6.1 水浇地 5.6.1.1 高等肥力地块 整地前每 666.7m2施用腐

7、熟有机肥 3000kg4000kg 或商品有机肥 150kg250kg、氮肥(N)8kg10kg、磷肥(P2O5)7kg9kg、钾肥(K2O)3kg5kg。施肥深度 8cm12cm。 5.6.1.2 中等肥力地块 整地前每666.7m2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kg3000kg或商品有机肥100kg150kg、 氮肥(N)7kg9kg、磷肥(P2O5)6kg8kg、钾肥(K2O)2kg3kg。施肥深度 8cm12cm。 5.6.2 旱地 DB 1408/T 0302022 3 深耕整地时每666.7m2施用腐熟的有机肥2000kg3000kg或商品有机肥100kg150kg。基肥在播前一次性施入,

8、每666.7m2施用氮肥(N)8kg10kg、磷肥(P2O5)6kg8kg。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60mg/kg的地块施硫酸钾7kg10kg。 6 播种 6.1 播期 运城水浇地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10日10月25日,旱地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5日10月20日。具体播期应根据不同的气候、品种特性和土壤墒情来决定。 6.2 播量 在适宜播期范围内,水浇地每666.7m2播量7.5kg10kg,旱地每666.7m2播量7kg9kg。整地质量较差或晚播的麦田,应适当增加播量。适播期后每推迟1d,666.7m2应增加播量0.5kg,最大播量不宜超过25kg。 6.3 播种方法 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 播深3c

9、m5cm。 可灵活选用等行距(15cm20cm), 或宽窄行 (宽行20cm25cm、 窄行10cm12cm),或宽幅(行距25cm,播幅6cm8cm)三种方式播种,播后镇压。 7 田间管理 7.1 冬前管理(出苗越冬) 7.1.1 及时划锄 小麦播种后遇雨或浇蒙头水后发生板结,墒情适宜时耧划破土。 7.1.2 查苗补种 7.1.2.1 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种, 对缺苗断垄 (10cm 以上无苗为缺苗、 16cm 以上无苗为断垄) 的地块,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催芽至露白后及早补种。 7.1.2.2 如在分蘖期查苗补苗,可就地疏苗移栽补齐。 7.1.2.3 补种或补栽苗需酌情进行肥水偏管。 7.1

10、.3 浇越冬水 7.1.3.1 越冬前水浇地麦田, 0cm10cm 表层土壤墒情不足 (相对含水量低于 50%) , 可进行冬灌补水。 7.1.3.2 灌水时间应在 12 月下旬至 1 月上旬,灌溉量每 666.7m2以 30m340m3为宜。灌溉水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 7.1.3.3 灌水后应及时中耕保墒。 7.1.4 冬前防除杂草 于 11 月上中旬、小麦 3 叶期4 叶期、日均温度 10以上时进行化学防除麦田杂草,防治方法见8.3。除草剂使用应符合 NY/T 1276 的要求。 DB 1408/T 0302022 4 7.2 春季管理(返青抽穗) 7.2.1 中耕除草 早春浅

11、中耕松土、提温保墒、灭除麦田杂草。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应在早春返青期日均气温10以上时及时进行化学除草,防治方法见8.3。 7.2.2 镇压控旺 对长势过旺的麦田宜采用镇压、深中耕断根或化控剂控制旺长。 7.2.3 肥水调控 拔节期,水浇地麦田可结合灌水追施氮肥,高肥力地块每666.7m2追施氮肥(N)7kg、中肥力地块每666.7m2追施氮肥(N)6kg,浇水量以40m350m3为宜。但对于早春土壤偏旱且苗情长势偏弱的麦田,灌水施肥可提前至起身期。 7.2.4 病虫害防控 重点防治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及地下害虫、麦蜘蛛、蚜虫、麦叶蜂、 粘虫,防治方法见8.1.1

12、。用药应符合NY/T 1276的要求,对病虫混合重发区应采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使用。 7.2.5 预防晚霜冻害 7.2.5.1 小麦拔节后(4 月上中旬),根据天气预报,若出现日最低气温降至 02的寒流天气,且日降温幅度较大时,应在晚霜来临前及时浇水或喷施抗冻制剂预防冻害发生。 7.2.5.2 发生冻害的麦田应及时追肥浇水,每 666.7m2宜追施尿素(缩二脲不高于 0.5%)5kg10kg,或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7.3 后期管理(抽穗成熟) 7.3.1 肥水管理 7.3.1.1 小麦抽穗后,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60%、植株呈现旱象时应进行灌水,每 666.7m2灌溉量以30m3

13、40m3为宜。 7.3.1.2 灌溉应在扬花后 15d 内完成,灌溉时应避开大风天气。 7.3.1.3 结合浇水每 666.7m2应追施氮肥(N)2kg 左右。 7.3.2 病虫害防控 抽穗扬花期:应重点防治小麦赤霉病。以预防为主,防治方法见 8.1.1。 灌浆期: 应注意防治白粉病、 锈病、 纹枯病、 蚜虫、 粘虫等, 防治方法见 8.1.2、 8.2.3、 8.2.4。成熟期前 20d 内停止使用农药。 7.3.3 叶面喷肥 抽穗至灌浆中期,每 666.7m2应用尿素(缩二脲不高于 0.5%)1kg 和磷酸二氢钾 200g 对水 50kg,再配入杀菌剂、杀虫剂进行叶面喷施 2 次3 次,防

14、病防虫防早衰,增加粒重,提高子粒蛋白质含量。 8 病虫草害防控 DB 1408/T 0302022 5 8.1 病害 8.1.1 赤霉病 小麦抽穗扬花期每 666.7m2可用 43%戊唑醇悬浮剂 15g 或 25%氰烯菌酯悬浮剂 10mL,对水 40kg60kg,对穗部均匀喷雾,间隔 7d10d 再喷一次。 8.1.2 其他病害 白粉病、锈病、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全蚀病、腥黑穗病是小麦生育期间常发病害。 8.1.2.1 拌种或包衣 播前预防土传病害全蚀病、腥黑穗病、茎基腐病及生长期病害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可选用以下方法,均匀包衣、拌种后播种: 25g/L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每 10mL

15、对水 0.5kg1.0kg 拌麦种 10kg; 或 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每 30mL 对水 0.4kg0.6kg 拌麦种 10kg15kg; 或 32%戊唑吡虫啉种子处理悬浮剂 50mL 拌麦种 12.5kg15.0kg; 或 30g/L 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 0.2%0.3%拌种。 8.1.2.2 药剂防治 白粉病、锈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发病初期,每 666.7m2用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30mL,或 18.7%丙环嘧菌酯乳油 70mL 对水 15kg 喷雾防治。 8.2 虫害 8.2.1 地下害虫 蝼蛄、蛴螬、金针虫是麦田为害的主要地下害虫。 8.2.1.1 土壤处理和

16、拌种 播种时,每666.7m2可选用3%辛硫磷颗粒剂2kg3kg,耕地时撒施;或每10kg麦种用50%辛硫磷乳油 15mL20mL加水600mL800mL拌种。 8.2.1.2 毒土撒施 苗期,麦田因地下害虫为害死苗率达到 3%,每 666.7m2可用 3%辛硫磷颗粒剂 3kg4kg,与细干土30kg35kg 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沟撒施防治。 8.2.2 红蜘蛛 8.2.2.1 拌种 播种期,每 50kg 麦种用 75%甲拌磷乳油 100mL150mL 加水 3kg4kg 拌种,预防苗期红蜘蛛和麦蚜。 8.2.2.2 药剂防治 秋苗期、返青拔节期每尺行长红蜘蛛分别达到 50 头、200 头时,

17、应选用以下方法喷雾防治: 15%哒螨灵乳油 1500 倍2000 倍液; 或 1.8%阿菌维素 6000 倍液; DB 1408/T 0302022 6 或 28%阿维螺螨酯悬浮剂 5000 倍7000 倍液。 8.2.3 蚜虫 8.2.3.1 拌种 播种期,应选用 600g/L 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30mL,加水 400mL500mL,拌麦种 15kg25kg,预防全生育期蚜虫为害。 8.2.3.2 药剂防治 小麦返青拔节期蚜株率超过5%、百株蚜量达到20头以上时,孕穗期百株蚜量达到500头以上时,每666.7m2可选用以下药剂,对水15kg喷雾防治: 0.2%苦叁碱水剂 150g; 或 80

18、 亿孢子/毫升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 20mL; 或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g; 或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0mL35mL; 或 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 25mL。 8.2.4 粘虫 在粘虫卵孵化盛期喷施苏云金杆菌(Bt)生物农药;小麦穗期,麦田虫口密度达15头/m2以上时,每666.7m2用80亿孢子/毫升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20mL,1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100g,或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0g,或16%甲维茚虫威20mL,对水30kg喷雾防治。 8.3 草害 小麦冬前 3 叶4 叶期或春季起身拔节前, 选择气温 10以上晴天进行化学除草。 小麦拔节后

19、不应使用除草剂。 8.3.1 阔叶杂草 以阔叶杂草为优势种的麦田,每 666.7m2用 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 15g 对水 20kg30kg 或 9%双氟唑草酮悬浮剂 20g 对水 15kg 喷雾防治。 8.3.2 禾本科杂草 以禾本科杂草为优势种的麦田,每 666.7m2用 30g/L 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 20mL30mL,喷雾防治。 8.3.2.1 混生杂草 阔叶草和禾本科杂草混生麦田,每 666.7m2用 3.6%甲基碘磺隆钠盐甲基二黄隆可分散粒剂 15g25g 对水 20kg30kg 喷雾防治。 9 收获与贮藏 9.1 收获 在蜡熟末期完熟初期机械收割。当籽粒呈现品种固有色泽、籽粒含水量达到 18%以下时及时收获。 9.2 贮藏 DB 1408/T 0302022 7 收获后籽粒水分含量降至 12.5%时,入库贮藏,应分品种单收单贮,以免混杂影响小麦品质。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