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重质油化学与加工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ppt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6429793 上传时间:2024-12-08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1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质油化学与加工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重质油化学与加工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重质油化学与加工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重质油化学与加工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重质油化学与加工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重质油化学与加工,Heavy Oil Chemistry and Processing,1、重质油化学,2、重质油加工,重质油热转化,重质油催化裂化,重质油催化加氢,重质油溶剂萃取脱沥青,1/118,第五章 重油催化裂化,2/118,5.1 催化裂化基本情况,3/118,5.1 催化裂化基本情况,催化裂化是最主要重质油轻质化过程之一!,热裂化,技术落后,被淘汰;,焦 化,适合加工减压渣油;,加氢裂化,技术先进,产品收率高,质量好,,但设备投资大

2、,操作费用高,氢气,起源有困难;,催化裂化,主要伎俩,(流化催化裂化,Fluid Catalytic Cracking,简称FCC),我国商品汽油有80%、柴油有33%来自催化裂化,我国原油加工能力2.7 亿吨/年,其中催化裂化超出,1亿吨/年,占36。,4/118,一、催化裂化工艺流程,5/118,催化裂化装置普通由三个部分组成:,1、反应再生系统,2、分馏系统,3、吸收稳定系统,一、催化裂化工艺流程,6/118,1反应再生系统,反 应:,催化裂化反应,首先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气体、汽油等小分子产物;另首先同,时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焦炭,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使催化剂活性下降。,再 生:,用空气烧去

3、催化剂表面积炭过程。,一、催化裂化工艺流程,7/118,固定床,原料:,VGO,催化剂:,活性天,然白土,特点,(30年代末),1、设备复杂,2、操作繁琐,3、质量不稳,移动床,原料:,VGO,催化剂:,合成Si-,Al小球,特点,(40年代初),1、反再连续,2、补剂方便,3、质量稳定,流化床,原料:,VGO,催化剂:,合成Si-,Al微球,特点,(40年代初),1、操作方便,2、用热充分,3、结构简化,提升管,原料:,VGO+VR,催化剂:,分子筛剂,特点,(60年代初),1、控制灵活,2、辛烷值高,3、选择性好,一、催化裂化工艺流程,1反应再生系统,8/118,一、催化裂化工艺流程,1反

4、应再生系统,9/118,一、催化裂化工艺流程,1反应再生系统,10/118,一、催化裂化工艺流程,1反应再生系统,11/118,(d)提升管型,一、催化裂化工艺流程,1反应再生系统,12/118,2提升管反应器,一、催化裂化工艺流程,提升管反应系统,进料,喷嘴,提升管反应器,出口快分,再生催化剂,13/118,提升管反应器,直径:由进料量决定。,线速度:入口处47m/s;出口处1218m/s。,高度:由反应时间确定:2.53.5s;,提升管上端出口设有气固快速分离设备。,下部对进料雾化有较高要求,尤其是重油FCC。要快速汽化、较高汽化率与催化剂均匀接触。,沉降器下段汽提作用:降低油气损失,减小

5、再生烧焦负荷。,14/118,3再生器,一、催化裂化工艺流程,15/118,再生器,主要技术要求:,再生剂含碳低(普通要求低于0.2%,甚至要求到达0.05%0.01%)。,较高烧焦强度:100250kg/t.h。,催化剂减活与磨损条件比较缓解。,易于操作,能耗和投资少。,能满足环境要求。,16/118,再生器,上段稀相段,下部为密相段,密相段有效藏量:由烧碳负荷及烧碳强度决定。,有效藏量是指处于烧碳环境中藏量。,密相区直径:由空塔气速决定:,采取较低气速时为:0.8 1.0m/s,采取较高气速时为:1.01.5m/s,密相区床层高度普通为:57米。,17/118,按两器关系分类:,两器并列,

6、两器同轴,按再生器个数分类,单段再生,两段再生,一、催化裂化工艺流程,3反应再生系统结构形式,18/118,按再生器型式分类,床层再生,烧焦罐再生,烧焦罐+床层再生,烧焦管+床层再生,床层+床层再生,一、催化裂化工艺流程,3反应再生系统结构形式,19/118,按提升管型式分类,内提升管,外提升管,一、催化裂化工艺流程,3反应再生系统结构形式,20/118,按提升管结构分类,单提升管反应器,双提升管反应器,提升管床层反应器,两段提升管反应器,一、催化裂化工艺流程,3反应再生系统结构形式,21/118,按再生温度分类,低温再生,650,中温再生,650690,高温再生,690750,一、催化裂化工

7、艺流程,3反应再生系统结构形式,22/118,23/118,24/118,25/118,26/118,27/118,28/118,29/118,30/118,31/118,将反应油气分离成,裂化气,(富气)、,粗汽油,(初馏点200),、,轻柴油,(200350),、,回炼油,(350500),及,油浆,(500),。,一、催化裂化工艺流程,4分馏系统,将,裂化气,(富气)和,粗汽油,(初馏点200),深入分离成,干气,(H,2,、H,2,S、C,1,C,2,),、,液化气,(C,3,C,4,),及,稳定汽油,(初馏点200),。,5吸收稳定系统,32/118,二、催化裂化原料和产物,类别,原

8、料起源,特点,馏分油催化裂化,3060年代,(原料350500,C,20,C,36,),减压馏分油(减二、三线、常四线),焦化馏分油(焦化汽、柴油),溶剂精制抽出油,含芳烃不多,易裂化,轻油收率高,优质催化料,含芳烃较多,较难裂化,不单独使用,含芳烃更多,更难裂化,只能掺对用,1、原 料,33/118,1、原 料,类别,原料起源,特点,重油催化裂化,70年代及以后,(原料350或500,C20C36或更重部分),常压重油,减压渣油,最重部分,除了多环、稠环芳烃外,含有胶质与沥青质,必须使用专门催化剂与对应工艺设备与条件。,二、催化裂化原料和产物,34/118,4,16,40,30,10,0,5

9、,10,15,20,25,30,35,40,干气,汽油,焦炭,干气,液化气,汽油,柴油,焦炭,2、产物分布,柴油,液化气,二、催化裂化原料和产物,35/118,气体组成以C3、C4为主,二者累计占气体80%,其中烯烃占2/3,C4中相当部分是异构。,汽油因含异构烷烃和芳烃较多而辛烷值较高;基本不含二烯烃,稳定性很好。,柴油因含芳烃较多而十六烷值较低,需与直馏柴油调合使用。,因为烯烃和稠环芳烃不停脱氢缩合,必定形成高度缩合产物焦炭(在催化剂表面)。,3、产物特征,二、催化裂化原料和产物,36/118,1)烷 烃,烷烃主要发生分解反应,生成较小分子烷烃和烯烃,生成烷烃又可分解成更小分子。,烷烃分解

10、多从中间C-C键断裂,而且分子越大越易断裂。,碳数相同链状烃中,异构烷烃比正构烷烃易分解。,三、石油烃类催化裂化反应,1、单体烃催化裂化反应,C,16,H,34,C,8,H,16,+C,8,H,18,37/118,2)烯 烃,烯烃主要反应也是分解反应,但还有一些其它主要反应。,1、单体烃催化裂化反应,(1)分解反应,分解为两个较小分子烯烃,烯烃分解反应比烷烃快,大分子烯烃分解快于小分子,异构烯烃分解快于正构烯烃,三、石油烃类催化裂化反应,38/118,2)烯 烃,烯烃主要反应也是分解反应,但还有一些其它主要反应。,1、单体烃催化裂化反应,(2)异构化反应,骨架异构,双健移位,CCCC,CCC,

11、C,CCCCCC,CCCCCC,三、石油烃类催化裂化反应,39/118,2)烯 烃,烯烃主要反应也是分解反应,但还有一些其它主要反应。,1、单体烃催化裂化反应,(3)氢转移反应,两个烯烃分子之间发生氢转移,变成烷烃和二烯烃,环烷烃放出氢使烯烃饱和而本身变成芳烃,芳烃放出氢使烯烃饱和而本身变成稠环芳烃甚至焦炭,三、石油烃类催化裂化反应,40/118,3C,N,H,2N,+C,M,H,2M,3C,N,H,2N+2,+C,M,H,2M-6,烯烃 环烷烃,烷烃 芳烃,C,N,H,2N-2,C,M,H,2M6,环烯,芳烃,c,c,c,c,c,c,c,c,c,c,c,c,c,c,焦炭前身物,氢转移,缩合反

12、应,C,N,H,2N,C,N,H,2N,+2,吸收负氢,,,,,多,环,化,合,物,.,类型 A,类型 B,不一样类型氢转移反应,41/118,2)烯 烃,烯烃主要反应也是分解反应,但还有一些其它主要反应。,三、石油烃类催化裂化反应,1、单体烃催化裂化反应,(4)芳构化反应,烯烃环化脱氢生成芳烃。,CCCCCCC,CH,3,42/118,3)环烷烃,三、石油烃类催化裂化反应,1、单体烃催化裂化反应,环断裂生成烯烃,烯烃继续反应;,长侧链断裂;,经过氢转移转化为芳烃;,五员环烷烃 六员环烷烃 芳 烃,异构,脱氢,43/118,4)芳香烃,三、石油烃类催化裂化反应,1、单体烃催化裂化反应,芳烃芳核

13、非常稳定,难以进行反应;,烷基侧链发生断裂生成较小分子烯烃;,多环芳烃 稠环芳烃 焦炭。,缩合,缩合,44/118,三、石油烃类催化裂化反应,2、烃类催化裂化反应机理,烃类催化裂化反应遵照,正碳离子,反应机理。,所谓正碳离子,是指缺乏一对价电子碳所形成,烃离子,1922年由Meerwein提出,如:,H,RC H,+,50年代由Haensel和Bruce用来解释烃类催化裂化反应机理。,45/118,正碳离子反应机理,(以正十六烯为例),1)正碳离子形成,(1)烯烃与质子酸(H,+,)作用,n,C,16,H,32,+H,+,C,5,H,11,CC,10,H,21,+,H,n,C,16,H,32,

14、+C,3,H,7,+,C,3,H,6,+C,5,H,11,CC,10,H,21,+,H,46/118,正碳离子反应机理,(以正十六烯为例),1)正碳离子形成,(2)芳烃与质子酸(H,+,)作用,+H,+,+,(3)烷烃在非质子酸中心脱去H,-,RCH,2,CH,2,+L,RCHCH,3,+LH,-,+,47/118,2)正碳离子反应,(1)大正碳离子不稳定,轻易在,位置上断裂,正碳离子反应机理,(以正十六烯为例),C,5,H,11,CCH,2,C,9,H,19,+,H,C,5,H,11,CCH,2,H,+CH,2,C,8,H,17,+,48/118,2)正碳离子反应,正碳离子反应机理,(以正十

15、六烯为例),(2)生成伯正碳离子不够稳定,易于变成仲正碳离子和,叔正碳离子,然后又接着在,位断裂:,CH,3,CHC,7,H,15,+,CH,2,C,8,H,17,+,CH,3,CCH,2,+,CH,2,C,5,H,11,+,49/118,2)正碳离子反应,正碳离子反应机理,(以正十六烯为例),(3)以上所述伯正碳离子异构化、大正碳离子在,位断裂、,烯烃分子生成正碳离子等反应能够继续下去,直至不能,再断裂小,正碳离子(C,3,H,7,+,、C,4,H,9,+,)为止。,50/118,(4)正碳离子,稳定性,强弱次序为:,叔正碳离子仲正碳离子伯正碳离子,2)正碳离子反应,正碳离子反应机理,(以正

16、十六烯为例),生成正碳离子趋向于异构叔正碳离子,CH,3,CHC,4,H,9,+,CH,2,C,5,H,11,+,CH,3,C,C,3,H,7,+,CH,3,51/118,3)正碳离子反应终止,正碳离子反应机理,(以正十六烯为例),C,3,H,7,+,C,3,H,8,+H,+,(催化剂),正碳离子反应机理可解释:,(1)烷烃反应历程,(2)带烷基侧链芳烃侧链CC断裂反应历程,52/118,正碳离子反应机理应用,因为正碳离子不生成稠环环烷烃烯烃烷基侧链单环芳烃环烷烃烷烃,反应速率:,烯烃,大分子单烷基侧链单环芳烃,异构烷烃及环烷烃小分子单烷基侧链单环芳烃正构烷烃,稠环芳烃,三、石油烃类催化裂化反

17、应,3、石油馏分催化裂化反应特征,(1)各烃类吸附竞争和对反应阻滞作用,57/118,三、石油烃类催化裂化反应,3、石油馏分催化裂化反应特征,(2)复杂平行次序反应,重质石油馏分,中间馏分,气体,焦炭,缩合产物,汽油,58/118,反应深度对产品分布有主要影响,反应产物产率沿提升管高度改变,59/118,四、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速度与影响原因之间定量关系数学表示式!,近三四十年来,催化裂化反应工程研究重点,因为原料组成十分复杂,反应物数目和催化反应类型难以准确搞清楚,所以只有对原料和产物组成概略地处理。,关联模型基于Blanding方程积分模型,集总动力学模型基于Weekman方程微分

18、模型,60/118,1、关联模型Blanding方程,1951年,Blanding假设瓦斯油裂化为二级反应:,经积分和化简得:,四、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61/118,形成一批关联模型:,国外:ESSO,Amoco,Kellogg,PACE等;,国内:曹汉昌、林骥PACE模型等价馏分油概念,特点:关联模型经验性强外推性差,无法描述内在规律,1、关联模型Blanding方程,四、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62/118,2、集总模型,什么是“集总”(Lumping)?,将反应系统中众多单一化合物,按其动力学特征相同标准,归并为若干个虚拟组分集总,在动力学研究中将每个集总作为一个虚拟单一组分考虑。,

19、假设:集总恒定原理(Lumping Invariation),四、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63/118,James Wei,A3,A1,A2,k,21,k,12,k,23,k,32,k,13,k,31,复杂系统动力学处理方法:,64/118,c,,为未知系数,与k,ij相关,,但k,ij,与c,,关系不明,确。,James Wei,复杂系统动力学处理方法:,65/118,James Wei,复杂系统动力学处理方法:,66/118,约束条件:,变换:,由 由,James Wei,复杂系统动力学处理方法:,Wei Jamse,.,Kuo J.C.W.A lumping Analysis in Mo

20、nomolecular Reaction Systems.Ind.Eng.,Chem.,Fundamentals,1969.8(1):114-123.,67/118,2、集总模型,Weekman 三集总模型,1969年,Weekman由James Wei集总理论提出了划时代意义三集总动力学模型:,原料,Y1,k,1,k,3,k,2,汽油 Y2,气体焦炭,Y3,四、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68/118,能够预测汽油收率,转化率,气体产率及焦炭产率,大获成功。,问题:原料性质怎样处理?,曾试图关联到k1,k2,k3,2、集总模型,Weekman 三集总模型,四、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69/118

21、,3、集总模型,Weekman 十集总模型,1976年,Weekman又由James Wei集总理论提出了主要十集总动力学模型:,P,h,N,h,A,h,C,Ah,P,l,N,l,A,l,C,Al,G,C,HFO(350500),P,h,N,h,A,h,C,Ah,LFO(221350),P,L,N,L,A,L,C,AL,GSO,GasCOKE,四、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70/118,3、集总模型,Weekman 十集总模型,假 设:各类分子互不作用;,芳环CA不生成汽油;,CA,A分别集总;,一级反应。,反应器模型:,等温、气相、平推流,四、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71/118,反应器方程式

22、:,72/118,反应器方程式:,73/118,4、集总模型中国十一集总模型,中国大回炼比操作,洛阳石化工程企业和华东理工大学沙颖逊、刘馥英等开发,四、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P,h,N,h,A,h,C,Ah,P,l,N,l,A,l,C,Al,G,C,PC,Ah,74/118,5、集总模型其它集总模型,Paraskos等人三集总模型,Yen等人和Liang Sun Lee 等人四集总模型,沙颖逊等人十一集总模型,(结构族组成),任杰重油十一集总模型,(结构族组成),沙颖逊等人渣油十三集总动力学模型,(结构族组成),日本高 冢透等人渣油六集总模型,四、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75/118,6、集

23、总模型,问 题,装置因数,机理性退化到经验性,不好用,屡次回归装置因数,国内外都是如此,反应器模型:,等温、气相、平推流,四、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76/118,6、集总模型,问 题,四、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77/118,摘要: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数学模型基本上都是基于平推流反应器假设建立起来。不过因为其内部流动、传热以及反应过程非常复杂,偏离平推流较大,所以在模型实际应用中必须用装置因数去校正,表现出较强经验性。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本文经过研究分析,提出了对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进行多维微分模拟研究方法,从根本上把反应器结构尺寸,物流入口条件,流动特征及传热特征等影响考虑进来,把流动、传热

24、、传质、裂化反应以及湍流脉动作用全部纳入模型中,建立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流动反应综合模型。经过对模型求解,能够得到提升管反应器内催化剂颗粒及油气速度分布、温度分布以及组分分布,从而揭示工业提升管反应器内化学工程信息。这些数据对工业提升管反应器设计、操作优化及新技术实施都是十分主要。,7、催化裂化反应器模型根本方法,四、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78/118,(1)无定型硅酸铝催化剂,如天然活性白土、人工合成硅酸铝,含有许多大小不一微孔,平均孔径47nm,比表面积500700m,2,/g。,硅酸铝催化活性起源于其表面酸性。,1、催化剂结构与组成,五、催化裂化催化剂,79/118,(2)分子筛催化剂

25、结晶型硅酸铝,与无定型硅酸铝相比,分子筛含有更高选择性、活性和稳定性。,分子筛是含有晶格结构硅酸铝盐,也称沸石,含有很大内表面,新鲜分子筛比表面600800m,2,/g。它含有稳定、均一微孔结构,孔径大小为分子大小数量级。,按组成和晶体结构分为各种类型,如4A、5A、X、Y、丝光沸石。应用于催化裂化主要是Y型分子筛。,1、催化剂结构与组成,五、催化裂化催化剂,80/118,削角八面体八面沸石笼十二员环孔道,孔道平均直径0.80.9nm,Y型分子筛单元晶胞结构,81/118,分子筛由质子酸和非质子酸形成酸性中心密度比无定型硅酸铝大多,活性比无定型硅酸铝催化剂高多,一些高出近万倍,难以工业应用。,

26、工业分子筛中只含1035纯分子筛,其余是起稀释作用担体和粘结剂。,工业催化裂化分子筛催化剂,82/118,(3)担体(低铝硅酸铝和高铝硅酸铝),提升分子筛稳定性;,热量储存和传递,热载体;,增强催化剂机械强度;,降低催化剂成本。,对重油催化裂化有主要作用,先使大分子在担体表面适度裂化,生成较小分子再进入分子筛继续反应;担体能容纳易生焦重胶质、沥青质,对分子筛起保护作用。,1、催化剂结构与组成,五、催化裂化催化剂,83/118,2、催化剂使用性能,对催化剂评价,除了分析其化学组成和表面结构,还需要一些与生产直接关联指标。,(1)活性、稳定性,微反活性(MAT):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放置5g待测催

27、化剂,采取标准原料(如大港235337轻柴油),在460、重量空速16h,-1,、剂油比3.2条件下反应70s,反应产物中350),组份起源广,重金属含量高,密度高,残炭值(CRC)高,硫含量高,原料好坏或加工难易判断,CRC,重金属,API,S,N,95/118,UOP原料指标,残炭值,wt%,Ni+V,ppm,,g/cm,3,方法,4,10,10,100,0.9659,预脱金属,Kellogg原料指标,残炭值,wt%,Ni+V,ppm,方法,5,20,150,焦化原料,96/118,IFP R2R原料指标,残炭值,wt%,Ni+V,ppm,氢含量,wt%,8,11.8,中国原料指标,原油石

28、蜡基,渣油石蜡基 重金属,S,N,CRC低,性质很好,97/118,二、原料性质方面几个困难,1、残炭值(CRC)高,残炭值高意味着生焦量高,产品分布变差,操作困难,Kellog企业HOC工艺预测,原料CRC100转化为焦炭,UOPandAshland企业RCC工艺预测,原料CRC7080转化为焦炭,98/118,二、原料性质方面几个困难,1、残炭值(CRC)高,残炭值高意味着生焦量高,产品分布变差,操作困难,Total企业委托Stone&Wester企业设计并出售专利RFCC技术,其技术特点之一:“认为生焦量与原料中C7不溶物及残炭值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仅与装置热平衡相关,在原料油雾化后形成粒

29、径比催化剂粒径还要少条件下,经高温(760870)短接触时间(几毫秒)能够快速汽化并裂解(包含沥青质)生成中间馏分,从而可大大降低焦炭产率,使RFCC焦炭产率与常规FCC相靠近”创造人Robert R.Dean一段话。,99/118,二、原料性质方面几个困难,1、残炭值(CRC)高,试验研究:CRC与焦炭产率之间有许多关联,但不足大,实际上,Cokef(原料性质、反应条件,浓度,C/O,时间,再剂含炭量,催化剂类型及活性,进料方式,雾化程度,反应器流动形式等),CRC起源:胶质,沥青质(少,无须过多考虑,基本转化为焦炭,关键为,胶质,100/118,1)金属种类:Na,Ni,V,Cu,Pb,F

30、e,Ca,2)Na:碱性,与V共熔体。比表面积和微反活性下降。,3)Ni:选择性(加氢脱氢),4)V:选择性和活性。沉积到分子筛表面,V2O5生成,额外氧从分子筛晶格中得到,造成分子筛晶格结,构塌陷,比表面积和微反活性下降。,2、重金属含量高,二、原料性质方面几个困难,101/118,2、重金属含量高,二、原料性质方面几个困难,5)抑制方法:,Ni:,钝化,Ti化合物,Phillips企业,催化剂法,抗NiCatalyst,置换。,steam钝化,抽出一部分用水蒸气钝化。预提升。,氧化还原法,V:,钝化,锡化合物,捕钒剂,520,碱金属:,原料把关,102/118,3、杂原子含量高,二、原料性

31、质方面几个困难,C,S,N,O杂原子,S:设备腐蚀,环境污染,产品质量,N:催化剂中毒,产品不安定,O:设备腐蚀,加氢精制中耗氢,103/118,因为分子筛0.80.9 nm,而胶质沥青质2.530.0nm,它们只能在基质上或分子筛外表面予裂化,所以现在开发催化剂时,尤其注意尺孔分子筛或有裂化能力基质开发。,催化剂颗粒应该有三种微孔:,“A”孔大分子无法进入;,“B”孔,孔道大小是分子大小26倍,分子可进入,并提供高表面;,“C”孔,分子也可进入,但提供小表面积。,三、微孔受阻扩散严重,104/118,四、原料雾化与油剂接触,1、渣油原料雾化与蒸发,对生焦和产品分布有重大影响。,经典代表:St

32、one&WebsterTotal RFCC技术,观 点:,1/4秒内气化不然催化剂被冷却,未能汽化剩下进料。,雾化好,油滴颗粒直径与催化剂颗粒直径相当最好。,关于颗粒大小问题:,从传热角度,越小越好,实际上,存在最正确油滴颗粒直径,研究极少,105/118,四、原料雾化与油剂接触,2、油剂接触,(a)热冲击(Thermal Shock),关键一步,Dean认为,渣油裂化应分两步走:沥青质裂解和生成常规瓦斯油FCC,热冲击是Dean等人提出,高温再生剂与细小油雾接触,使油雾快速气化和裂解。,(b)早期混合能量高,油剂均匀接触。“局部剂油比”,(c)催化剂高温,,高再生温度形成“热冲击”,“震裂”

33、胶质;,Total:温度越高越好,UOP:732746,(d)预防返混,106/118,当前研究极少,普通认为是气-固非均相动力学,不过,渣油难以汽化而以液相存在,故油剂接触过程和内扩散对动力学都会有所影响,液相对催化剂活性很大。,五、反应动力学规律,107/118,5.3 重油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过程分析,108/118,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数值模拟,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控制技术,5.3 重油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过程分析,计算化学工程,109/118,一本专著:,110/118,5.4 中国重油催化裂化新技术介绍,111/118,5.4 中国重油催化裂化新技术介绍,1、重油催化裂化新技术,【CNP

34、C,“,九五”重大攻关课题】,2、催化裂化家族技术,【SinoPEC RIPP】,3、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4、清洁汽油生产技术,112/118,5.4 中国重油催化裂化新技术介绍,1、,重油催化裂化新技术,【CNPC,“,九五”重大攻关课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企业“九五”重大攻关项目,项目总责任人:林世雄,时铭显,徐春明,项目研究起止日期:1996,【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企业技术创新一等奖】,113/118,5.4 中国重油催化裂化新技术介绍,2、,催化裂化家族技术,【SinoPEC RIPP】,114/118,5.4 中国重油催化裂化新技术介绍,3、,两段提升

35、管催化裂化技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企业技术创新一等奖】,【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创造一等奖】,115/118,5.4 中国重油催化裂化新技术介绍,4、,清洁汽油生产技术,研发单位: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大学,116/118,中国催化裂化技术群雄割据图,重油提升管反应器,重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工程企业,117/118,我们贡献,1、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数值模拟,2、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技术,3、重油催化裂化与汽油改质双反应互控技术DMC,4、多反应系统高效耦合流化催化反应技术MRS,5、重油催化裂化沉降器防结焦技术FICS,6、新型多区协控催化裂化技术MZCC,118/118,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