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201∕T 607-2019 黑斑蛙健康养殖技术规程(武汉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42261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0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01∕T 607-2019 黑斑蛙健康养殖技术规程(武汉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4201∕T 607-2019 黑斑蛙健康养殖技术规程(武汉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4201∕T 607-2019 黑斑蛙健康养殖技术规程(武汉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4201∕T 607-2019 黑斑蛙健康养殖技术规程(武汉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4201∕T 607-2019 黑斑蛙健康养殖技术规程(武汉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150 B 52 DB4201 武汉市地方标准 DB4201/T 6072019 黑斑蛙健康养殖技术规程 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2019-12-15 发布 2020-01-15 实施 DB4201/T 607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中心、黄陂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武汉科马创新养殖专业合作社、武汉水产学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德文、

2、曾双明、朱文欢、吴翔、陈雄伟、黄天乐、邵端、彭彦。本标准首次发布。DB4201/T 6072019 1 黑斑蛙健康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 Hallowell)健康养殖的环境条件、繁殖、蝌蚪培育、商品蛙的饲养、越冬、饲料标准和病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武汉市及周边条件类似地区的黑斑蛙健康养殖,其他地方也可以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

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环境条件 3.1 场地的选择 排灌方便,无污染源,自然环境僻静,交通便利,保水性良好,不受洪涝灾害影响,养殖环境应符合NY/T 5361的要求。3.2 水源与水质 3.2.1 水源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3.2.2 养殖蛙池水质应符合 NY 5051 的规定。3.3 养殖设施 主要养殖设施包括产卵池、孵化池、蝌蚪培育池

4、、食用蛙饲养池(见附录A)。具体设施参数见表1。表 1 养殖设施 设施类别 面积/m2 水深/cm 陆地面积 产卵池 50180 1015 约为水面面积的四分之一 孵化池 15 515-蝌蚪培育池 15150 5-25-食用蛙饲养池 180200 1530 约为水面面积的 7 倍 DB4201/T 6072019 2 表 1 (续)注 1:养殖场设置一级、二级尾水处理池,占养殖面积 2%5%,一级处理池铺 1 m 以上厚度的沙石,一级、二级尾水处理池内部都种植水浮莲、莲藕等水生植物。注 2:蛙池围网一般高度 0.85 m0.95 m。注 3:外围防逃围网一般高度为 1.5 m。注 4:防鸟天网

5、网目大小为 2 cm2 cm,一般高度在 2 m 以上。注 5:蛙场的建设示意图见附录 A。4 繁殖 4.1 亲蛙来源 从与养殖场同一纬度地区引进经择优的黑斑蛙,培优复壮后的亲蛙。4.2 亲蛙质量要求 4.2.1 亲蛙外部特征:体表花点大、斑纹清晰、色泽光亮,健壮、无伤、活动力强,表体粘液均匀光滑。4.2.2 繁殖年龄与体重:以 2 龄的成蛙为宜;体重 50 g 以上。4.2.3 引进的亲蛙不得带有传染性病原生物,不得有残肢。4.3 亲蛙放养 4.3.1 亲蛙培育池清塘 亲蛙投放前 24 d,对青蛙培育池水体用 0.1 ppm 甲氰菊酯进行清塘(清池)。4.3.2 雌雄鉴别 雄蛙咽侧腹面有一对

6、外声囊,雌蛙没有,繁殖季节雄蛙第一指基部有肿大而明显的婚垫,雌蛙没有。4.3.3 性比 雌、雄亲蛙的放养比列一般为11。4.3.4 亲蛙池消毒 亲蛙投放后4 h,即可全池泼洒0.3 ppm二氧化氯消毒。4.3.5 放养时间 9月10日之前。4.3.6 放养密度 10 只/m215 只/m2。4.4 产卵与孵化 4.4.1 产卵环境 蛙池沟内适量栽培伊乐藻和轮叶黑藻;食台区和休息区适量栽培看麦娘和水苦荬。4.4.2 产卵时间 DB4201/T 6072019 3 自然产卵在3 月中旬至4 月中旬,水温在1224。4.4.3 采卵方法 一般每天上午8:00团10:00采卵一次即可。卵块出现时,需等

7、待4 h以上使卵块充分受精后方可采卵。采集的卵块要尽快原团放入孵化池,尽量减少对卵块的扰动。4.4.4 孵化密度 4.4.4.1 集中孵化:每10 m2水面放受精卵块30 团50 团。4.4.4.2 随池孵化:每池(200 m2以下)均匀放置卵块30 团。4.4.5 孵化管理 常规孵化池的池水深度始终控制在10 cm左右;在孵化网箱上架设25 mm30 mm的PV管,每个孵化网箱段将PV管钻2 个小孔,让小孔喷出细流,给受精卵增氧;用作增氧的水,与孵化池内的水温差不得超过3。4.4.6 幼苗“转窝”把已孵出7 d12 d的幼苗转入蝌蚪培育池培育。“转窝”工作安排在上午10:00以前进行。转运幼

8、苗的暂养水要清洁卫生,且水温与孵化池睡衣的温差不得超过3。5 蝌蚪培育 5.1 培育池清塘 蝌蚪培育池在投放蝌蚪进行培育之前24 d,用0.1 ppm的甲氰菊酯对水体进行一次清塘。5.2 注水与消毒 蝌蚪入池前5 d7 d,更换新水,淹没食台区15cm左右。更换新水时,进水口套置40 目的聚乙烯过滤网,新水注入后,用0.4 ppm的二氧化氯消毒一次。消毒12 h后即可投放蝌蚪进行培育。5.3 蝌蚪质量要求 规格整齐,无伤,无疾病,体质健壮,能逆水游动,离水后活动有力。5.4 放养密度 蝌蚪培育池放养蝌蚪的密度为300 尾/m2400 尾/m2 5.5 饲料投喂 蝌蚪孵化出膜7 d内不投食,待卵

9、黄消失后开始投饲,投喂方式见表。表 2 投喂表 时间 0 d5 d 6 d 10 d 11 d 15 d 15 d 20 d 21 d 25 d 26 d30 d 30 d50 d 投喂饵料 蛋黄 粉料 粉料 粉料 粉料 粉料 0号料 投 喂 量 1 枚/万尾 50 g/万尾 100 g/万尾 200 g/万尾 400 g/万尾 800 g/万尾 1 600 g/尾 投喂时间 早上7:30投喂50%;下午5:00投喂50%,每天分两次投喂,以半小时吃完为准。注:表中的0 天指蝌蚪出膜后的第7 天。DB4201/T 6072019 4 5.6 变态期管理 蝌蚪生长大约45 d后后脚形成,55 d

10、之后陆续变态,变态期间,要逐渐减少投食量。当池内大部分蝌蚪变成幼蛙时,停止投食,促使尚未变态的蝌蚪快速变态,达到大小基本一致、同步饲养的目的。6 食用蛙饲养 6.1 养殖池消毒 每10 d对水体进行一次消毒工作。消毒时可选用0.3 ppm的二氧化氯或0.2 ppm的PV碘。6.2 幼蛙选择 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无伤痕且富有光泽、无畸形。6.3 放养密度 蛙池放养体重5 g10 g的幼蛙100 只/m2150 只/m2。6.4 饲养管理 6.4.1 驯食方法 刚变态上岸的幼蛙,对投喂的商品饲料、常会拒之不理,需进行驯食,对此,可采用以下驯食方式:驯食时24 h保持食台上都有少量的0号颗粒饲料

11、;利用早晚时间,少量多次向食台抛投拌有昆虫活性免疫蛋白的0号颗粒料;按以上方法经过7 d10 d的驯养,幼蛙全部都会正常摄食。6.4.2 投食方法 6.4.2.1 驯食成功后,食用蛙生长进入旺盛期时,此时应改驯食期的单一投喂0号料为0号料与1号料各 等份混合并逐渐减少0号料比例投喂,混合料喂养10 d,蛙体重量约为8 g时,改投单一1号料投喂10 d;蛙体重量约为15 g时,改1号料为2号料投喂;2号料投喂20 d左右,蛙体重量约35 g时,改3号饲料投喂,直至食用蛙出售。每天投喂2 次,即上午7:30左右投喂1 次,下午5:30左右投喂1 次,投放饲料的多少,以半小时吃完为准。6.4.2.2

12、 8月20日至9月20之间,由1 d投喂2 次改为1 d投喂1 次,并逐渐减少投喂量。在恶劣天气情况下,要减少投食量或不投食。6.4.2.3 9月20日以后,如果气温在18以上,2 d投喂1 次饲料,投食量为商品蛙体重的3%;如果日平均气温低于18,停止投食。6.4.3 日常管理 6.4.3.1 换水:2 d3 d彻底更换池水1 次,换水时间,安排在上午10:00之前。6.4.3.2 养殖尾水处理:养殖尾水先进入一级处理池,经过滤墙过滤到二级处理池,然后经二级处理的尾水循环利用,需要应急排放,排放应符合SC/T 9101规定。6.4.3.3 遮阴:6 月9 月份在养殖地四周设置人工遮阴区,遮荫

13、区在中央平台上。遮荫面积为蛙池总面积的40%左右。6.4.3.4 残饵清理:每天清理食台,防止残饵霉变污染水体或养殖池。6.4.3.5 除草:及时清理养殖池内出现的杂草。6.4.3.6 灭害:加强夜间巡查,防止灾害天气产生防护漏洞,及时消灭窜入蛙场的老鼠等天敌。利用蛙场养鹅的方法,驱除黄鼠狼。DB4201/T 6072019 5 6.4.3.7 防干扰:遇高温天气,禁止参观。并在10:0017:00之间禁止工作人员入池活动。7 越冬 7.1 越冬环境 日照充足、渍排畅通、环境安静,适宜黑斑蛙打洞越冬。7.2 越冬管理 7.2.1 保墒 保持池埂土壤水份干湿适中,手捏成团,落地成沙。若洞口的泥土

14、捏不成团,说明土壤干燥,应进行浇水保墒。7.2.2 防渍 黑斑蛙在冬眠期间,若遇雨雪天气,要及时排出雨水或雪化水。防止雨水或雪化水淹没洞口。7.2.3 防冻 正常情况下,黑斑蛙自行打洞越冬,一般不会发生冻害。常见的发生冻害的池子,多由引种过迟(9月10日之后)或人为挖垡造洞所致。8 饲料标准 8.1 质量要求 黑斑蛙饲料安全卫生指标应符合GB 13078和NY 5072的规定。8.2 营养成分 黑斑蛙饲料营养成分见表3。表 3 黑斑蛙专用饲料成分表 粒径(mm)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赖氨酸 水分 灰分 食盐 钙 总磷 粉料 40.0 3.0 6.0 1.8 10.0 15.0 4.0 4.0

15、 1.2 0号料 1.0 40.0 3.0 6.0 1.8 10.0 15.0 4.0 4.0 1.2 1号料 1.5 40.0 3.0 6.0 1.8 10.0 15.0 4.0 4.0 1.2 2号料 2.0 40.0 3.0 6.0 1.8 10.0 15.0 4.0 4.0 1.2 3号料 3.0 39.0 3.0 6.0 1.8 10.0 15.0 4.0 4.0 1.2 9 病害防治 9.1 疾病的预防 DB4201/T 6072019 6 9.1.1 严格做好冬闲期的清塘工作和投苗前对养殖水体的消毒。9.1.2 挑选无病害亲蛙、蝌蚪、幼蛙。9.1.3 蝌蚪、幼蛙入池后,每间隔 1

16、0 d 用 0.3 ppm 二氧化氯或 0.2 ppm 的 PV 碘或 0.2 ppm 苯扎溴铵,对水体消毒 1 次(三种药物最好交替使用);每间隔 15 d,用 0.05 ppm 阿维菌素全池水体泼洒 1 次。9.1.4 经常用肠道修复液或多种益生菌或多种维生素复合制剂拌食投喂,也可以在每次水体消毒用药后的第二天,用多种益生菌向水体泼洒 1 次。9.1.5 病蛙和死蛙应及时捞出,深埋处理。9.1.6 养蛙生产所用的工具每星期做一次定期消毒。消毒时,将工具放入 0.5%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半小时。9.2 敌害生物的预防 敌害生物及其预防见表4 表 4 敌害生物及其预防 9.3 常见病的防治 药物

17、的使用按NY 5071执行 9.3.1 蝌蚪疾病的防治 表 5 常见蝌蚪病及其防治 病名 发病时间 主要症状 防治方法 气泡病 3 月5 月 腹部膨大,身体失去平衡,仰浮于水面上。用三黄散加益生菌拌食投喂;引流换水增氧。类出血病 3 月8 月 体表有红点,腮腺下部有血痕丝,嘴皮充血。引流换水增氧;用有机酸类解毒剂泼洒,一天一次,连用 2 d3 d;连续使用两天二氧化氯,用量0.3 ppm。原虫病 3 月6 月 游动迟缓,呼吸困难,尾巴呈白色,背部有泥灰色菱形印迹。用0.05ppm的阿维菌素泼洒,2 d一次,连用2次。水霉病 3 月4 月,低温 体表菌丝大量繁殖,形如长白毛。用五倍子粉全池水体泼

18、洒,用量参照说明书,一天一次,连用3天。9.3.2 蛙病的防治 有害生物 危害对象 预防措施 青苔、蓝藻等 蝌蚪、幼蛙 用青苔净0.1 ppm0.3 ppm全池泼洒 肉食性鱼类 卵、蝌蚪、幼蛙、食用蛙 清塘、注水口加滤网 水生昆虫类 卵、蝌蚪 清塘、注水口加过滤网 龟鳖类、虾类 蝌蚪、幼蛙、食用蛙 清塘、注水口加滤网、围网 鼠类、蛇类、鸟类 卵、蝌蚪、幼蛙、食用蛙 诱捕、架设防护围网和防鸟网 DB4201/T 6072019 7 表 6 常见蛙病及其防治 病名 病源 主要症状 防治方法 红腿病(出血病)产气单胞菌 四肢(腿)和爪掌充血发炎或发红,身体各部位均有出血点。病情严重时,病蛙的眼出血,

19、口出血、肛门出血。用0.2 ppm出血灵全池水体泼洒,一天一次,连用3 d。爱德华氏病 爱德华氏菌 病蛙背部和头部有大小不一的鼓疖。蛙体粘液严重受损,背部有大小不一和明暗不一的白斑。用0.3 ppm的苯扎溴铵全池水体泼洒,一天一次,连用2天。腐皮病 药物损伤体表粘液后导致多种细菌感染 蛙体皮肤腐化、糜烂。用千分之一的腐皮立止溶液,全池喷雾,一天一次,连用 2天3天。腹水和巨泡病 嗜水单胞菌、和气单胞菌 腹水症:病蛙腹部膨大,腹内有一个很大的水囊,破之,有浅黄色或鹅白色的败水溢出。巨泡病:病蛙主要表现为后大腿有巨大的水泡,也有少数病蛙的背部或头部鼓起大小不一的水泡。用0.3 ppm的二氧化氯全池

20、水体泼洒,一天一次,连用3天,与此同时,每50 kg克饲料拌三黄散150 g 200 g,维生素C 10 g15 g投喂,一天两次,连用4-6天。肠炎 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 病蛙摄食减退、活动减弱、腹泻或便稀,检查食台,食台上常有较多的稀便或水便。每立方米水体用恩诺沙星10 g,全池水体泼洒或喷雾,两天一次,连用2次,与此同时,每 50 kg饲料拌盐酸多西环素粉 100 g投喂,一天两次,连用2天。鲁氏耶尔森菌 鲁氏耶尔森菌、弧菌等 表体有明显的溃烂部位,尤其是青蛙四肢(腿)和爪掌,溃烂后会致残。用碘制剂0.3 ppm全池水体泼洒,一天一次,连用2天3天。水霉病 水霉

21、菌 白色毛状的水霉菌丝附着在青蛙的身体上。感染的病蛙活动迟缓,病情严重时,有一部病蛙会提前出蛰死亡。用五倍子粉化水全池泼洒,用药量请参照五倍子粉的使用说明书。歪头病 革兰氏非发酵菌 病蛙脑压增高,头颅歪向一侧,不断地在水面上或陆面上翻转挣扎。大部分病蛙眼球突出,有白膜障眼。用中草药粉剂类乌桕蜡拌料内服。每公斤饲料10 g,一天两次,连用7天为一个疗程。间隔一周再使用一个疗程。10 捕捞和运输 10.1 捕捞 10.1.1 规格 单个重量生长至40 g以上时,即可捕捞上市。较高规格的商品蛙是:雌蛙65 g以上,雄蛙40 g以上。10.1.2 捕捞方法 放虾笼捕捞或人工夜间赤手捕捉。禁止电捕和药捕

22、。10.1.3 产品质量 无残肢,无多肢,后肢粗壮,肉色白皙,脊骨内侧无黑丝。10.2 运输 DB4201/T 6072019 8 持人工驯养繁殖许可证和经营利用许可证运输。运输时间为早晚或夜间。用聚乙烯网袋装蛙,将装好的食用蛙放入托篓,层层堆码装车。DB4201/T 6072019 9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蛙场的设计和建造 A.1 整体设计 既要考虑养殖池的规格整齐,使之利于管理,又要根据特定的地形灵活决定进排水沟的距离(最好是设计“多排”距离相等),使每池的大小、长短和宽窄一致。A.2 进排水沟的设计 进水沟渠以基地平面为准,深50厘米;排水沟以基地平面为准,深70 cm80 cm,即上游深度为70 cm左右,下游深度为80 cm左右。进水沟的“开口”为90-100厘米,挖取的泥土,全部堆放在两边的田埂上,埂宽1.2米,埂子高度在50 cm60 cm之间。A.3 单沟池的设计标准(单位:cm)说明:上图PV管型号单位为mm。图1 单沟式蛙池平面示意图 DB4201/T 6072019 10 A.4 回型沟池的设计标准(单位:cm)说明:上图PV管型号单位为mm。无论是单沟池还是回型沟池,其沟的深度均在45 cm50 cm之间。开挖时,应将挖取的泥土均匀堆在四周筑埂。筑埂时,先埋设好进排水管,进排水管应选择直径为 110 mm的PV管材。图2 回沟式蛙池平面示意图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