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208∕T 210-2023 沿淮地区稻油轮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淮安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42231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3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208∕T 210-2023 沿淮地区稻油轮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淮安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3208∕T 210-2023 沿淮地区稻油轮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淮安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3208∕T 210-2023 沿淮地区稻油轮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淮安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3208∕T 210-2023 沿淮地区稻油轮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淮安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3208∕T 210-2023 沿淮地区稻油轮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淮安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3208 淮安市地方标准 DB3208/T 2102023 沿淮地区稻油轮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whole procoss mechanization on rice-rape rotation in the Jiangsu Huai River region 2023-12-27 发布 2023-12-31 实施 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ICS 65.020.20 CCS B 20 DB3208/T 2102023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

2、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淮安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必忠、王春、胡迎春、陈煊、张永进、史志荣、蒋守华、曹布霆、贾蔚、庾跃东、石广跃、杨文飞、张畅通、唐松涛。DB3208/T 2102023 1 沿淮地区稻油轮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沿淮地区稻油轮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的基本要求,包括产地环境、水稻栽培、油菜栽培和生产记录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沿淮地区具有良好机械作业条件的水稻与油菜轮作主产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

3、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21015 稻谷干燥技术规范 GB/T 29890-2013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NY/T 414-2000 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种子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2199-2012 油菜联合收割机 作业质量 NY/T 2709-2015 油菜

4、播种机 作业质量 NY/T 5117-2002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DB32/T 690-2004 机插水稻软盘育秧技术规范 DB32/T 2138-2012 机插杂交水稻塑盘湿润育秧技术规范 DB32/T 2859-2015 移栽油菜苗情分类与促控技术规程 DB32/T 2971-2016 水稻机插钵苗育秧技术规程 DB32/T 3132-2016 机插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稻油轮作 rice-rape ratation 在同一块农田里前茬种植水稻,后茬种植油菜,合理安排茬口,一年稻油两熟的种植制度。3.2 DB3208/T 2102023 2 油菜机械化种

5、植 mechanized planting of rape 对收获较早的籼稻茬口采用机械化直播,对收获较迟的粳稻茬口采用毯状苗机械化移栽的种植方式。3.3 油菜机械分段收获 mechanical sectional harvesting of rape 机械割晒和机械捡拾脱粒分两个阶段完成,在全田 80%左右的油菜角果呈黄绿或淡黄色时用割晒机将油菜割倒、铺放田间,就地晾晒后熟 3 d5 d后用捡拾机开展捡拾、脱粒、茎秆切碎分离匀抛、油菜籽粒清选等作业。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GB 15618规定,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84规定。5 水稻栽培 5.1 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国家、江苏省审定或江

6、苏省引种备案,适宜本区域种植的早熟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5.2 培育壮秧 软盘育秧按照 DB32/T 690-2004 规程执行,工厂化育秧按照 DB32/T 3132-2016 规程执行,钵苗育秧按照 DB32/T 2971-2016 规程执行,杂交水稻塑盘湿润育秧按照 DB32/T 2138-2012 规程执行。5.3 大田耕整 油菜收获时,秸秆切碎匀铺,切碎长度 4.5 cm5.5 cm。根据土壤性状采用相应的耕整方式,对保水性好田块采取放水泡田 2 d3 d,对保水性差且水源缺乏的田块采取旱耕水整。耕深 15 cm20 cm,整平后高低差 3 cm,表面不外露残

7、茬,对田面露出碎草多的地方,需辅以人工整理,确保大田机插质量。移栽前坚持土壤沉实,沙质土沉实 1 d,壤土沉实 1 d2 d,粘土沉实 2 d3 d,达到泥水分清、水清不浑浊、沉淀不板结、田面水深 1 cm3 cm。5.4 大田栽插 6月中下旬移栽;根据品种和育秧方式确定适宜的秧龄,毯苗秧龄 18 d20 d、叶龄 3.0叶4.0叶,钵苗秧龄 30 d35 d、叶龄 5.0叶6.0叶。毯苗机插行距 25 cm30 cm,株距 10 cm12 cm,常规粳稻穴栽 3 苗5 苗,基本苗 6104 苗/667 m28104 苗/667 m2,杂交籼稻株距 12 cm14 cm,穴栽 2 苗3 苗,基

8、本苗 4104 苗/667 m25104 苗/667 m2;钵苗机插株距 12.4 cm14.1 cm,常规粳稻穴栽 3 苗5 苗,基本苗 5104 苗/667 m27104 苗/667 m2,杂交籼稻穴栽 2 苗3 苗,基本苗 3104 苗/667 m24104 苗/667 m2。机插时水层深度为 1 cm2 cm,插秧深度 1 cm2 cm,DB3208/T 2102023 3 漏插率应小于5%、伤秧率应小于 4%、均匀度合格率应大于 85%。机插后及时查看是否有漏穴、缺苗的问题,如漏穴、缺苗问题较重,应及时人工补苗。5.5 大田管理 5.5.1 肥料运筹 根据土壤肥力水平,配方施肥。常规

9、粳稻总施纯氮 18 kg/667 m2 20 kg/667 m2;杂交籼稻总施纯氮 14 kg/667 m2 16 kg/667 m2。氮肥运筹比例为基蘖肥穗肥为 73(常规粳稻)或 82(杂交籼稻),在栽后 5 d7 d 和 10 d15 d 分别施分蘖肥尿素 5 kg7 kg,在倒 4 或 3 叶施促花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 50%作基肥、50%作促花肥施用。多年稻油轮作的田块,氮肥减量 5%10%。5.5.2 水浆管理 薄水插秧,秸秆还田田块注意栽后露田;返青活棵期和分蘖期湿润灌溉,每次灌浅水之后需在自然落干后间隔 1 d2 d再上水;当群体苗数达到目标穗数的 80%时开始排水搁田,轻

10、搁多次搁,逐步搁实,倒二叶露尖结束;拔节至扬花期浅水勤灌,灌浆结实期保持田间干干湿湿,前水与后水间隔时间不断加大;收割前 10 d15 d灌最后一次水。5.6 绿色防控 5.6.1 病虫害防控 病虫害防治应符合GB/T 8321和NY/T 5117-2002规定。化学防治应根据病虫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选用针对性农药品种、适宜施药量进行科学防治,农药使用参考附录A。5.6.2 杂草防除 杂草化学防除应封杀结合。移栽前采用广谱性土壤封闭型除草剂,机插后应根据田间不同草相选用针对性茎叶处理型除草剂,可参考附录 A。水稻拔节以后,如果还有杂草,只能人工拔除。5.6.3 植保机械 采用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

11、雾植保机或无人机防治。植保机喷洒除草剂时用水量为 20 kg/667 m2 25 kg/667 m2,喷洒杀虫杀菌时用水量为 15 kg/667 m2;无人机喷洒除草剂时用水量为 1.5 kg/667m2以上,飞行高度保持 1.2 m1.5 m,飞行速度保持在 3 m/s;无人机喷洒杀虫杀菌剂时,用水量为 1.0 kg/667 m2以上,飞行高度保持 1.5 m1.8 m,飞行速度保持在 5.5 m/s7 m/s。5.7 收获与贮藏 5.7.1 收获 稻谷水分含量在 20%25%时收获,防止品种机械混杂。5.7.2 机械烘干 应符合GB/T 21015规定。5.8 贮藏 应符合GB/T 298

12、90规定。DB3208/T 2102023 4 6 油菜栽培 6.1 茬口安排 机械直播油菜 10月20日之前播种,油菜毯状苗 11月 5 日之前机械移栽。6.2 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国家、江苏省审定或江苏省引种备案适宜本区域机械化种植,并且抗倒性好、抗裂角、株型紧凑、抗逆性强的双低油菜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NY/T 414-2000的规定。6.3 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 2 d3 d,未包衣种子用 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 1 g兑水 1 kg拌种 8 kg12 kg,晒干后播种。6.4 播前准备 6.4.1 翻耕 水稻收获后及时旋耕灭茬,耕深 15 cm20 cm,耕深一致,表层平整。6.4.2 开沟

13、 播种前或播种后及时开好内外三沟,确保能灌能排。田内每 3 m4 m开挖一条竖沟,沟深 20 cm30 cm,距田两端横埂 2 m3 m,各挖一条横沟,沟深 30 cm40 cm,如田块长度超过 60 m,加挖腰沟,沟深 30 cm40 cm。6.5 培育壮苗 9月中下旬在水稻标准育秧盘内培育毯状苗,用油菜精量播种器在装好基质的秧盘上播种,播种器大小与育秧盘相同(30 cm 60 cm),小孔个数 1225 个,共计 300 个,每个小孔播油菜种子 2 粒3 粒,每个油菜育苗盘播种 600 粒800 粒。育苗及苗床管理按照DB32/T 2859-2015 规程执行。6.6 机械播种 6.6.1

14、 机械条播 用油菜条播机进行播种。行距 40 cm,千粒重 3 g3.5 g的品种播种量 0.3 kg/667 m20.35 kg/667m2;千粒重 3.5 g4 g的品种播种量 0.35 kg/667 m20.4 kg/667 m2;千粒重 4 g4.5 g的品种播种量 0.4 kg/667 m20.5 kg/667 m2。播种质量按照NY/T 2709-2015 规程执行。6.6.2 无人机播种 秸秆深翻还田旋耕后,在没有风的条件下可使用无人机播种,千粒重 3 g3.5 g的品种播种量 0.2 kg/667 m20.25 kg/667 m2;千粒重 3.5g4 g的品种播种量 0.25

15、kg/667 m20.3 kg/667 m2;千粒重 4 g4.5 g的品种播种量 0.3 kg/667 m20.35 kg/667 m2。6.6.3 毯状苗机械移栽 DB3208/T 2102023 5 9月下旬播种育苗,10月中下旬(4叶期5叶期)移栽,28 d30 d苗龄,移栽时植株矮壮、苗高15 cm25 cm、叶柄较短、不超过叶长的 1/2、根颈粗短、缩茎节间未伸长。晚栽油菜应适当提高移栽密度,以密补迟,提高茬口适应性,利用改装的水稻插秧机进行栽插,行距为 30 cm、株距 20 cm左右,每穴栽 1 株3 株,栽 1.9104 株/667 m22.1104 株/667 m2。取苗时

16、多带护根土,移栽时应栽正苗,保持根系直立、不窝根,栽插深度达到不埋没叶片、不外露根系。出现缺苗断垄的,应人工补栽。6.7 大田管理 6.7.1 施肥技术 总施氮量 14 kg/667 m217 kg/667 m2,氮肥运筹比例基肥苗肥薹肥为 523;磷、钾肥各 7 kg/667 m28 kg/667 m2,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 50%作基肥,50%作为薹肥;硼肥 0.5 kg/667 m2 0.75 kg/667 m2,全部作为基肥。6.7.2 促控技术 6.7.2.1 控旺防倒 对旺长的油菜田,越冬前喷施 15%多效唑 20 g/667 m240g/667 m2,抽薹前喷施 5%烯效唑30

17、g/667 m250 g/667 m2。6.7.2.2 促弱转壮 对长势较弱的田块,于越冬前施尿素 5 kg/667 m210 kg/667 m2,促进叶片抽生、花芽分化;蕾薹期对长势较弱、发黄的田块再施尿素 5 kg/667 m2。6.7.2.3 倒春寒冻害补救 春季如发生大量主茎受冻折断的严重冻害,施尿素 5 kg/667 m27.5 kg/667 m2,促进分枝的发生和生长。6.8 病虫草害防治 主要防治对象为菌核病、蚜虫、菜青虫和草害,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和NY/T 5117-200规定,可以参考附录 B。6.9 机械收获 6.9.1 联合收获 对于密度高、株型紧凑、成熟度

18、一致性较好的,在全田 90%以上油菜角果全部变黄色或者褐色时,采用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收割、脱离、分离和清选作业。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2199-2012 规程要求。6.9.2 分段收获 在全田 80%左右油菜角果呈黄绿或淡黄色、种皮由绿色转为红褐色时,采用割晒机将油菜割倒、铺放田间,就地晾晒后熟 3 d5 d后用捡拾机开展捡拾、脱粒、茎秆切碎分离匀抛、油菜籽粒清选等作业。作业质量应符合总损失率 6.5%、含杂率 5%、破碎率 0.5%的要求。6.10 贮藏 DB3208/T 2102023 6 已收获的菜籽应立即晾晒,待籽粒含水率达 9%以下时,贮存在通风干燥阴凉处。7 生产记录 建立田间生

19、产技术档案,对育苗日期、耕播(栽)日期、收割日期、所有投入的肥料、药剂等化学品名称、使用日期、使用数量及相关技术环节进行详细记录,档案保存时间不少于 2 年。DB3208/T 2102023 7 A A 附 录 A(资料性)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推荐用药及使用方法 表A.1规定了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推荐用药及使用方法。表 A.1 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推荐用药及使用方法一览表 防治对象 防治适期 农药名称 使用剂量 ml(g)/667 m2 施用方法 稻瘟病 秧田期至拔节期 6%春雷霉素水剂 3550 兑水 30kg/667m2 喷雾 秧田期至拔节期 40%噻呋嘧菌酯悬浮剂 3040 秧田期至拔节期 75%三

20、环唑水分散粒剂 2030 孕穗期至灌浆期 75%三环唑水分散粒剂 2030 孕穗期至灌浆期 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 40 稻曲病 破口前 7d、破口期 430 g/L 戊唑醇悬浮剂 1020 兑水 30kg/667m2 喷雾 30%苯醚丙环唑乳油 1525 纹枯病 分蘖盛期至扬花期 24%噻呋酰胺悬浮剂 1525 兑水 30kg/667m2 喷雾 30%丙环唑乳油 3040 30%苯甲丙环唑乳油 20 5%井冈霉素水剂 200250 稻飞虱 秧田期至灌浆期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20 兑水 30kg/667m2 喷雾 5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 510 20%呋虫胺悬浮剂 3040 80%

21、烯啶吡蚜酮 6 8 螟虫类 秧田至抽穗扬花期 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8000IU/L)200400 兑水 30kg/667m2 喷雾 孕穗至灌浆期 200g/L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710 孕穗至灌浆期 5%甲维盐微乳剂 20 稻田杂草 秧苗移栽前后 30%丙草胺乳油 100 兑水 30kg/667m2 喷雾 69%苯噻苄可湿粉剂 60 70 拌土 30kg/667m2 撒施 返青至拔节以前,杂 草 1 叶期4 叶期 25%二氯喹啉酸悬浮剂 50 100 兑水 30kg/667m2 喷雾 10%氰氟草酯乳油 6070 48%灭草松水剂 160200 DB3208/T 2102023 8 B B

22、 附 录 B(资料性)油菜病虫草害防治推荐用药及使用方法 表B.1规定了油菜病虫草害防治推荐用药及使用方法。表 B.1 油菜病虫草害防治推荐用药及使用方法一览表 防治对象 防治适期 农药名称 使用剂量 ml(g)/667 m2 施用方法 菌核病 初花期和盛花期,叶病株率达 10%以上、茎病株率在 1%左右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80100 兑水 30 kg/667m2 喷雾 25.5%异菌脲悬浮剂 160180 蚜虫 苗床及油菜大田生长期蚜株率 10、每株有蚜虫 1 头2 头时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040 兑水 30 kg/667m2 喷雾 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1012 50%抗蚜

23、威可湿性粉剂 1520 菜青虫 苗床及大田生长期,在菜青虫 3 龄以前 4.3%高氯甲维盐乳油 3035 兑水 30 kg/667m2 喷雾 高效 Bt 可湿性粉剂 2030 2%蔬丹杀虫杀螨剂 3050 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 播后或移栽后土壤封闭 50%乙草胺乳油 100 兑水 40 kg/667m2 喷雾 杂草 3 叶4 叶 8.8%精喹禾灵乳油 6080 5%高效氯吡甲禾灵乳油 4050 繁缕、猪殃殃等阔叶杂草 杂草 3 叶4 叶 30%草除灵悬浮剂 5060 兑水 40 kg/667m2 喷雾 禾本科与阔叶杂草混生 杂草 3 叶4 叶 15%草除精喹禾乳油 100120 兑水 40 kg/667m2 喷雾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