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泾源县肉牛设施养殖暖棚牛舍建设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421044 上传时间:2024-1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泾源县肉牛设施养殖暖棚牛舍建设技术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泾源县肉牛设施养殖暖棚牛舍建设技术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泾源县肉牛设施养殖暖棚牛舍建设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泾源县各类肉牛养殖公司(场)、养殖园区和养殖户肉牛养殖暖棚牛舍建设。 2 术语与定义 2.1 标准化牛舍 牛舍的空气环境质量和饲养密度达到本标准暖牛舍建设要求。 2.2 饲养密度 每头牛所占的牛舍面积(m2/头)。 2.3 牛舍建设标准 牛舍建设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及参数。 3 牛舍建设要求 3.1 标准化牛舍环境质量 牛舍环境质量要符合表1要求。 表1 牛舍空气环境质量 项 目 指 标 温度,℃ 5~20 相对湿度,% 50~80 风速,m/s 冬季0.3~0.4;过渡季0.5;夏季0.8~1.0 照度,lx 50 噪音,dB ≤75 粪便含水率,% 65~75 细菌,个/m3 ≤2000 CO2, mg/m3 1500 NH3, mg/m3 20 H2S, mg/m3 8 可吸入颗粒,mg/m3 2 总悬浮颗粒,mg/m3 4 恶臭(稀释倍数) 70 3.2 牛舍内饲养密度 标准化牛舍内基础母牛、犊牛、育成牛、育肥牛等不同生理阶段肉牛的饲养密度应符合表2要求。 表2 牛舍内饲养密度 项 目 规范要求(m2/头) 繁殖母牛 ≥4.56 分娩母牛 9.29~11.12 犊牛 ≥1.86 育成牛 2.04~2.79 育肥牛 ≥4.18 4 单列式牛舍设计要求 4.1牛舍类型 类型为封闭单列式暖棚牛舍,适用于散养户。 4.2 建设参数 4.2.1 牛舍尺寸。 牛舍跨度(宽)6.5~7米,长度以饲养规模大小确定(不小于6米),每头牛平均宽度为1.4~1.6米。牛舍屋脊3.5米,前墙高1.4米,后墙高2.0米。房脊垂直到地面至前墙间距为2.0~2.5米,至后墙间距4.5米。 4.2.2 棚顶。 背阳面为土木结构;顶棚向阳面为太阳板,要经常擦拭表面的灰尘和水,保持太阳板的清洁,以便获得足够的光照。 4.2.3 地基与墙体。 地基深不少于50厘米,墙体为砖混结构,厚24厘米。 4.2.4 门。 门设在一侧山墙,分进牛门和饲养员门。进牛门宽150厘米,高180厘米;饲养员门宽100~110厘米,高180厘米。 4.2.5 牛床。 地面以三合土(生石灰、碎沙石、粘土1︰2︰4)夯实用红砖侧铺或混凝土打地平成防滑毛面。舍内地面高于舍外10~20厘米。牛床长为3.0米,近槽端高、远饲槽端低,坡度5~8°。 4.2.6 排尿沟。 牛床后部设排尿沟,沟宽为50厘米,深为15厘米,向一端倾斜坡度3~5%。 4.2.7 饲槽。 饲槽设于牛床前,槽体为通槽,以固定式水泥槽最为宜。槽里侧高出牛床45~55厘米,外侧高出走道60厘米,宽75厘米;槽上口宽为50厘米,底部内宽为35~40厘米,槽底略呈弧形,前沿(靠牛床侧)深20厘米,外沿(靠走道侧)深30厘米。栓牛柱为40号钢管,设于食槽外侧与食槽平行,且低于槽沿。 4.2.8 走道。 牛舍槽前设饲喂通道,宽约2.0~2.5米。走道高出地平面10~20厘米,用砖平铺或混凝土造面。 4.2.9 通风换气窗、进气口。 通风换气窗设在棚顶太阳板中上部处,设成活窗,可随意开关,规格为30×50厘米,每两间设1处。进气口设于前墙面,距地面30厘米,设成可开关的活窗,数量与换气窗对称。 4.2.10 出粪口。 出粪口设于后墙,规格为40×40厘米,出粪口下沿距地面100厘米高。 350cm 单列式暖棚牛舍建设示意图(正面) 140 cm 650cm 通风窗 阳光板 180cm 150cm 100cm 单列式暖棚牛舍建设示意图(侧面) 220cm 140cm 太阳板 180cm 100cm 门 350cm 200cm 60cm 牛槽 排尿沟 50cm 75cm 650cm 300cm 150cm板 180cm 门 5 双列式牛舍设计要求 5.1 牛舍类型 类型为封闭双列式暖棚牛舍,适用于规模养殖场。 5.2 建设参数 5.2.1 牛舍尺寸。 牛舍为东西走向。牛舍跨度(宽)11米,长度以饲养规模、地形等确定,每头牛平均宽度为1.4~1.6米。牛舍屋脊高4.3米,前后墙高2.5米。 5.2.2 棚顶。 前后坡为彩钢板或土木结构,中间(房脊)部分为太阳板,跨度距离不小于2米;太阳板部分要经常擦拭表面的灰尘和水,保持清洁,以便获得足够的光照。 5.2.3 地基与墙体。 地基深不少于50厘米,墙体为砖混结构,厚24厘米,四角为砼构造柱。 5.2.4 门。 分为进牛门和饲喂门。饲喂门设在一侧山墙中部,宽180厘米,高220厘米;进牛门分别设在前、后墙,数量以每50头设进牛门1个,宽180厘米,高200厘米,便于车辆出入拉粪。 5.2.5 窗。 前墙安装玻璃或太阳板窗户,宽200厘米,高100厘米,距地面110厘米,窗扇设成活页,便于通风和出粪。窗上部分墙体为混凝土圈梁。 5.2.6 牛床。 地面以三合土(生石灰、碎沙石、粘土1︰2︰4)夯实用红砖侧铺或混凝土打地平,处理成防滑毛面。舍内地面高于舍外10~20厘米。牛床长近槽端高、远饲槽端低,坡度5~8°。 5.2.7 排尿沟。 牛床后部设排尿沟,沟宽为50厘米,深为15厘米,向一端倾斜坡度3~5%。 5.2.8 饲槽。 饲槽设于牛床前,走道的两侧,槽体为通槽,以固定式水泥槽最为宜。槽里侧高出牛床50~55厘米,外侧高出走道60厘米,宽75厘米;槽上口净宽50厘米,底部内宽为35~40厘米,槽底略呈弧形,前沿(靠牛床侧)深20厘米,外沿(靠走道侧)深30厘米。栓牛柱为40号钢管,设于食槽外侧与食槽平行,且低于槽沿。 5.2.9 走道 。 位于牛棚中央,两侧牛槽之间,宽约2.0~2.2米,高出地平面30厘米,用混凝土造面。 5.2.10 通风换气设施。 换气设施分:换气孔、窗户,必要时安装换气风机。棚顶太阳板每10米设40×40厘米通风换气孔1处,设成活窗,可随意开关。前墙窗户设成活窗,根据室内温度、空气状况随时开关。对饲养密度较大的养殖场在山墙安装换气风机。 6 支撑设施 6.1 房梁支撑柱 牛舍内支撑梁柱为直径不小于12厘米的钢柱。支撑柱设在牛槽的里沿(牛床侧),不影响通槽结构。 6.2房顶支撑 棚顶两侧为彩刚保温板,前后各设2道腰檩,中间部分为太阳板。棚顶用角铁制作骨架支撑,并刷防锈漆。 7 舍内温度、湿度要求 冬季舍温保持在8℃以上,夏季要低于25℃;舍内相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