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冠状动脉树
注:
1. 右冠状动脉近段 11. 回旋支近段
2. 右冠状动脉中段 12. 中间支
3. 右冠状动脉远段 12a. 第一钝缘支
4. 右冠-后降支 12b. 第二钝缘支
16. 右冠-后侧支 13. 回旋支远段
16a. 右冠-后侧支第一分支 14. 左后侧支
16b. 右冠-后侧支第二分支 14a. 左后侧支a
16c. 右冠-后侧支第三分支 14b. 左后侧支b
5. 左主干 15. 回旋支-后降支
6. 前降支近段
7. 前降支中段
8. 前降支心尖段
9. 第一对角支
9a. 第一对角支a
10. 第二对角支
10a. 第二对角支a
定义:
1. 冠脉优势型:a)右优势型:后降支由右冠发出(第四节段)b):左优势型:后降支由左冠发出(第四节段)。在SYNTAX评分中无均衡型冠脉的选择。
2. 完全闭塞:TIMI血流0级。
3. 桥侧枝:平行血管的连接近远端的小通道
4. 三分叉病变:三根血管交汇一起,一根主支和2根边支。只有下述分支才定义为三分叉病变:3/4/16/16a、5/6/11/12、11/12a/12b/13、 6/7/9/9a 和 7/8/10/10a。
5. 双分叉病变:一根主支和一根大于1.5mm的边支交汇一起的病变。只有下述分支才定义为双分叉病变:5/6/11、 6/7/9、 7/8/10、11/13/12a、 13/14/14a、3/4/16 和13/14/15。
6. 发自主动脉的开口病变:指第1或第5节段,如左冠双开口,则第6和第11节段也属于开口病变。
7. 大于20mm的长病变:狭窄大于50%病变的长度,分叉病变中至少有一支病变大于20mm。
8. 严重钙化:至少一个投照体位见围绕整个管腔的钙化病变。
9. 血栓:多投照体位狭窄处或远端血栓或下游的可见栓塞。
10. 弥漫病变/小血管病变:大于75%长度的血管直径小于2mm。
注1:多个前后病变
如果多个前后病变的距离小于3个参考血管的直径,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病变看待来记分。如果每个病变的距离大于3个参考血管直径,应作为独立病变。
注2:完全闭塞病变
闭塞病变的长度通过闭塞点和侧枝可见的第一个血管节段来计算。
如下图所示:
注3:分叉病变分型
边支血管直径至少1.5mm以上才构成分叉病变。采用Duke分型法(如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