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初中数学__第十一章_全等三角形_复习导航.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418831 上传时间:2024-12-0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数学__第十一章_全等三角形_复习导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__第十一章_全等三角形_复习导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__第十一章_全等三角形_复习导航.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__第十一章_全等三角形_复习导航.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__第十一章_全等三角形_复习导航.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1 全等三角形【学习目标】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准确地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效果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B.全等三角形是指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C.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 如图11-1,ABCCDA,AB=5, AC =6,BC =7,那么边DC的长是 ( )A. 5 B.6 C. 7 D.不能确定3. 如图11-2,ABCDEF,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AB=DE B.BE=CF C.BC=EF

2、 D.AC=DE图11-1图11-2图11-3图11-4二、填空题 4.如图11-3,已知ABCBAD,CA和DB是对应边,则AD的对应边是_,C的对应角是_ ,CAB的对应角是_ .5.ABCABC,A=A,B=B,C=50,AB=6cm,则C=_ ,AB =_cm.6.如图11-4,BCFACD,点C在BD上,其中BF=AD,则FC的对应边是_,ADC的对应角是_.7.如图11-5,把ABC绕点A旋转至ADE的位置,使点D落在BC边上,1+2=110,则ABC的度数是_.8.已知ABCABC,C=C=90,AC=3,BC=4,AB=5,那么ABC的周长是_ ,面积是_ _.9. 如图11-

3、6,CABE于点A,且ABCADE,则BC与DE的关系是_. 10. 已知:如图11-7,ABCFED,且BC=ED.则A=_,A D=_.图11-5图11-7图11-8图11-611.如图11-8,ABE和ADC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53,则的度数为_.三、解答题12. 已知:如图11-9,ABCADE,C=E,AB=2cm,BC=5cm,(1)写出其它对应边及对应角. 图11-9(2)求DE的长.图11-1013. 如图11-10,若OADOBC,且O=65,C=20,求OAD的度数.图11-1114. 如图11-11,ACDAEB,且BAD=CAE=

4、90,判断DC和BE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学习目标】1.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边边边公理.2. 能利用边边边公理进行简单的证明.3. 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初步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效果检测】一、选择题图11-121. 如图11-12 ,AB=CD=5,CB=AD,CB=6,则AD边的长为( ).A. 4 B. 5 C. 6 D. 不确定图11-132. 如图11-13,在和中,AC与BD相交于点E,若不再添加任何字母与辅助线,要使,则还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A.AC=BD B.AC=BC C.BE=CE D.AE=DE 图11-14二、填空题3. 如图1

5、1-14,AB=AC,BD=CD,B=20,则C= . 图11-154. 图11-15是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那么说明的依据是 .三、解答题图11-165. 已知:如图11-16,AC=DF,CB=EF,AE=DB. 求证:ABCDEF.证明:AE=DB(已知)AE+ =DB+ 即 = .在ABC与DEF中, AC= (已知) = (已证) BC= (已知) ABCDEF( ) 图11-176. 已知:如图11-17,AB=CD,AD=CB, 求证:ABCCDA.图11-187. 已知:如图11-18,AB=DC,AC=DB.求证:(1)ACB=DBC;(2).图11-198

6、. 已知:如图11-19,AB=AC,D是BC中点,(1) 求证:ABCACD;(2) 求证:ADBC;(3) 若BAD=25,则BAC是多少度?图11-209. 已知:如图11-20,四边形ABCD中,AB=AD,BC=DC.求证:B=D.3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学习目标】1.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边角边公理.2. 能利用边角边公理和边边边公理进行简单的证明.3. 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效果检测】一、选择题图11-211. 如图11-21,ABC=DCB,AB=DC,ACB=25,则DBC为( )A.50 B.30 C.45 D.25 2. 图11-22中全等

7、的三角形是( )图11-23图11-22A. 和 B. 和 C. 和 D. 和3. 如图11-23,AB、CD相交于点O,AO=CO,若不再添加任何字母和辅助线,且只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ODCOB,则下列条件:BO=CO AD=CB OB=OD,那么可添加的有( )A. B. C. D. 二、填空题 图11-25图11-244. 如图 1124,ADAE,12,BDCE,则有ABD_ ,理由是_.5. 如图11 -25,A=D,AC=DF,则需要补充一个条件:,才能使.6. 已知:如图11 -26,ABAC,ADAE,12. 求证:ABEACD,图11-26证明:12(已知),1_2_ 即_.

8、 在_和_中, _(已知), _( )._( )_( ). 三、解答题图11-277. 已知:如图11-27,DCCA,EACA,CDAB,CBAE, 求证:BCDEAB图11-288. 已知:如图 11 -28,ADAE,BDCE.求证: ADCAEB. 图11-299. 已知:如图11-29,ABED,点F、C在AD上,AB=DE,AF=DC.(1) 求证:BC=EF;(2) 求证:BCEF. 图11-3010. 如图 11-30,已知ABAE,BE,BCED,点F是CD的中点.求证:AFCD. 4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学习目标】1.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角边角公理和角角边推论.

9、2. 能综合利用前面所学的各个公理进行简单的证明.3. 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进一步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效果检测】一、选择题图11-311. 如图11-31,AD、BC相交于点O,A=D,若不再添加任何字母和辅助线,且只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BODCO,则下列添加的条件:AB=CD B=C OA=OD BO=CO,那么正确的有( )图11-32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 如图11-32,已知1=2,AC=AD,增加下列条件:AB=AE D=C B=E BC=ED,其中能使ABCAED的条件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二、填空题图11-34图1

10、1-333. 如图 1133, ACBC于C , DEAC于E , ADAB于A , BC=AE.若AB=5 , 则AD=_.4. 已知:如图11-34,AD=AE,如果不再添加任何字母和辅助线,且利用“SAS”判定ADCAEB,则需添加的一个条件可以是 .(写出一个即可)图11-35图11-365. 如图11-35,ABDE,AB=DE,如果不再添加任何字母和辅助线,并利用“ASA”判定ABCDEF,则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写出一个即可)6. 如图11-36,AD=AE,B=C,如果不再添加任何字母和辅助线,并利用“AAS”判定ADCAEB,则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 (写出一个即可)三、解

11、答题图11-377. 已知:如图11-37,E、F是AC上两点,ADBC,DFBE,DF=BE.求证:ADFCBE. 1 2 CDBA图11-388. 已知::如图11 -38,1=2,CAD=DBC,求证:AC=BD图11-399. 已知:如图11-39,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AC=BD,M=N,BMCN.求证:AMCN. 图11-4010.如图11-40,已知1=2,AE=AC,请再补充条件(写一个即可),使ABCADE,并加以证明.图11-4111. 已知:如图11-41,AB=AC,BAC=900,BDAE于D,CEAE于E,且BDCE.求证: BD=EC+ED.5 三角形全等

12、的判定(4)【学习目标】1. 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斜边、直角边公理.2. 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边公理和前面所学的各个公理进行简单的证明.3. 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BACDFE?图11 -42【效果检测】一、选择题1. 如图11 -42,则的度数为(图11-43. . .2. 如图11 -43,点P是CAB内一点,且P到AB、AC的距离PDPE,则PEAPDA的理由是( ) A. AAS B. SSS C. HL D. ASA3. 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 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B.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C. 一条边对应相等 D. 两条边对应相等二、

13、 填空题图11 -444. 如图11 -44,ABC中,ADBC于D,要使ABDACD,若根据“HL”,还需要加条件_;若加条件BC,则可用_判定.图11 -455. 如图11 -45,ABCD, AEBD于E, CFBD于F,AECF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_对.三、解答题图11-466. 已知:如图11-46,AB=AC,AD=AE,ADBD于D,AEEC于E. 求证:ABDACE.图11-477. 已知:如图11-47,已知点E、F在AB上,CAAB于点A,DBAB于点B,AE=BF,CF=DE. 求证:CFED.图11-488. 已知:如图11-48,在梯形ABCD中,ABCD,AD=B

14、C,AFCD于F,BECD于E,且DE=CF. 求证:D=C. 图11-499. 已知:如图11-49,A、E、F、B四点在一条直线上,ACCE,BDDF,AEBF,ACBD. 求证:(1)CEDF;(2)CEDF.10. 将图11 -50-1中的矩形沿对角线剪开,再把沿着方向平移,得到图11 -50-2 中的,除与全等外,你还可以指出哪几对全等的三角形(不能添加辅助线和字母)?请选择其中一对加以证明.图11 -50-2图11 -50-16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5)【学习目标】1. 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2. 初步掌握几何中,证明一个命题的基本步骤.【效果检测】一、选择题图11 -5

15、11. 如图11 -51,ABDC,ACBD,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图11 -522. 已知:如图11-52,在ABC和DEF中,如果AB=DE,BC=EF,在以下条件:AO=DO B=DEF A=D ACB=F中,只要找到一个,就可证明ABCDEF. 那么这个条件是( )图11 -53A. B. C. D. 3. 如图11-53,已知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相交于点O,且AO平分BAC,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对.图11-54A. 1 B. 2 C. 3 D. 4二、填空题图11-554.如图11-54,BE、CD是

16、ABC的高,且BD=CE,则判定BCDCBE的依据是 .5. 已知:如图11-55,OADOBC,且O70,C25,则AEB_度.三、解答题图11 -566. 已知:如图11-56,点在一条直线上,. 求证:.图11-577. 已知:如图11 -57,ABAC,AFAG,AFBD交BD延长线于F,AGCE交CE延长线于G. 求证:ADAE图11-588. 已知:如图11 -58,ABAD,BEDE,C为AE延长线上一点.求证:CBCD.图11-599. 已知:如图11-59, 已知:ABBC于B , EFAC于G , DFBC于D , BC=DF. 求证:AC=EF.图11 -6010.如图1

17、1 -60,分别为的边上的点,与相交于点.现有四个条件:,.(1)请你选出两个条件作为题设,余下的两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命题的条件是和,命题的结论是和(均填序号).(2)证明你写出的命题.已知:求证: 证明: *11、设相交于点,若,(1)如图,在中,点分别在上,请你写出图中一个与相等的角;证明:BD=CE.(2)在中,如果是不等于的锐角,点分别在上,且,BD=CE这个结论是否应然成立?(直接说明结论即可)7 角平分线的性质(1)【学习目标】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会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图11-61【效果检测】一、选择题1.如图11-61,AP平分BAC,点P在AP上,P

18、DAB, PEAC,垂足分别为D、E,则APD与APE的关系是( ).APDAPE.APDAPE.APDAD. 求证:B+D=180.7. 如图11-75,P是AB的中点,图11-75PD平分ADC.求证:CP平分DCB.8.如图11-76-1, OP是MON的平分线,请你利用该图形画一对以OP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全等三角形. 请你参考这个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11-76-2,在ABC中,ACB是直角,B=60,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F.请你判断并写出FE与FD之间的数量关系;FBEACD图11-76-3(2)如图11-76-3,在ABC

19、中,如果ACB不是直角,而(1)中的其他条件不变,请问,你在(1)中所得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ONPM图11-76-1ACDBEF图11-76-2 9 第十一章 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ABC和DEF中,已知C=D,B=E,要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要增加条件( )A. .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EF的是( )A.A=D,C=F,AC=DF .A=D,AB=DE,BC=EF.AB=DE,A=D = 80,B=60,F=40 .C=F = 90,AB=DE,BC=EF3.如图11-77,AD=AE,AB=AC,CD与BE交于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

20、是( )图11-77A. 2对 B.3对 C.4对 D.5对图11-784.AD是ABC的角平分线,从D向AB、AC两边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DE=DF B.AE=AF C.BD=CD D.ADE=ADF5.如图11-78,ABBC于B,CDBC于C , AB=BC,E为BC的中点,且AEBD于F,若CD=4cm,则AB的长度为( )图11-79A.4cm B.8cm C.9cm D.10cm图11-806.如图11-79,在ABC中,C=90,AC=BC,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于E,若DEB的周长为10cm,则AB的长为( )A.8cm B.

21、10cm C.12cm D.20cm7.如图11-80,已知点E在ABC的外部,点D在BC边上,DE交AC于F,若1=2=3,AC=AE,则有( )A.ABDAFD B.AFEADCC.AEFDFC D.ABCADE图11-818.如图11-81,AD是的中线,E,F分别是AD和AD延长线上的点,且,连结BF,CE.下列说法:CEBF; ABD和ACD面积相等;BFCE;BDFCDE.其中正确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图11-83二、填空题图11-829.如图11-82,两个三角形全等,已知某些边的长度和某些角的度数,则x=_.图11-8410.如图11-83,在ABC和D

22、EF中,AB=DE,B=E,要使ABCDEF,需要补充的一个条件是_.11.如图11-84,沿AM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如果AD=7cm,DM=2cm,DAM=20,则AN的长为 cm,MN长为 cm, NAM 的度数是 . 图11-8512. 如图11-85,四边形ABCD中,CB=CD,ABC=ADC=90,BAC=35,则BCD等于_.13.已知,在ABC中,AB=4,AC=2,AD是BC边上的中线,则AD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图11-8614.已知:如图11-86,D是ABC边AC上的一点,DF交AB于E,且DE=EF,FBAC,求证:AE=BE.图11-8715.已知:如图1

23、1-87,AB、CD相交于O,ACDB,OC=OD,AE=BF,求证:CE=DF图11-8816.已知:如图11-88,在ABC中,BEAD,CFAD,且BE = CF,请你判断AD是ABC的中线还是角平分线?并说明理由.图11-8917.已知:如图11-89,ABCD,DEAC,BFAC,E,F是垂足,.求证:(1);(2).图11-9018.如图11-90,AD平分BAC,DEAB于E,DFAC于F,且DB=DC,求证:EB=FC图11-9119.如图11-91,在ABC中,C=90,AC=BC, AD平分CAB交BC于D点,问能否在AB上确定一点E,使BDE的周长等于AB的长.请说明理由

24、.20. 如图11-92,ADBC,12,34,直线DC过点E图11-92交AD于点D,交BC于点C. 求证:ABADBC21.如图11-93,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 ADCCEB;DE=AD+BE;(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CBAED图11-93-1NMABCDEMN图11-93-2ACBEDNM图11-93-3图11-93初中 .20. 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