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端午日》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418684 上传时间:2024-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日》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端午日》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端午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的精神。 教学重点:龙舟赛的精彩场面描写,联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教具准备:龙舟赛的相关图片和朗读磁带。 教时安排:一教时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本课,做具体方法指导;查找有关湘西地区过端午节的习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民俗,增长知识) 1师:辞旧迎新是(春节)。兔子灯,走马灯,灯灯相会在(元宵)。(清明)时节祭奠先人,路上行人几欲断魂。五月初五是(端阳),吃粽子、(赛龙舟)。八月十五(中秋节),(亲人团圆)送祝愿。九月初九逢(重阳),(尊敬老人)不能忘。(多媒体出示传统习俗) 同学们,对于端午,你还有哪些了解吗?(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师:谈到端午节我们就不能不想到一位伟大的诗人,谁呀?(生:屈原) 2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知道包粽子的用意吗?(纪念屈原) 交流、明确:对,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楚国灭亡后,他满怀悲愤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沿江的百姓不忍屈原尸体被蛟龙吞食,便包粽子投入江中,造龙舟争相竞捞,并鸣锣擂鼓驱赶蛟龙。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些也便成了一种习俗被流传下来了。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沈从文先生写的《端午日》。 3检查预习,介绍作者。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苗族,湖南凤凰县(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30年代知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文体家。他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侯选人 二初读课文 板块一:自学并疏通字词(听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整体感知) (1)检查学习情况: (多媒体)给加点字注音并区别字音字形字义。   蘸(zhàn)酒     峒(dòng)       泅(qiú)水   数 (shù)天前  擂(léi)鼓        鹳(guàn)    呐(nà)喊       shù(戍)军  一律(lǜ)    jiǎng(桨)手  泥jiāng(浆) (2)同学们在文中感受到哪些湘西的风俗习惯? (3)划出你最欣赏的语段或词语。 解决生字词后请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自己画出的句子,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板块二:研读探究 1:介绍风俗(让学生学会用动宾短语高度概括事件以及如何处理详略安排) 1、同学们在这篇课文中了解到湘西的人们在端午这天有哪些风俗习惯?(用“动词﹢名词”的短语概括) (生:画王字、穿新衣、吃鱼肉;赛龙舟;捉鸭子〕作者是以什么为顺序来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请一位同学从文中找出这些词语(上午11点钟左右;把饭吃过后;赛船过后;天晚。) 2、其中哪些风俗习惯是详写?哪些风俗习惯是略写?(赛龙舟是详写,其他略写) 三、深入探究 1介绍赛龙船(让学生学会场面描写中的正面描写方法) 1、师:请哪位同学把你最欣赏的语段介绍给大家……你为什么欣赏这一段?(这些文字写出了赛龙舟场面的激烈。) ① 其实对于赛龙舟的场面,古人就有许多优美的诗句来描绘,下面我们欣赏一首诗。(多媒体字)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龙舟迅疾如流矢,万人喝彩青潭边。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一句。这两句诗从哪两个角度写出了赛龙舟场面的激烈。(从龙舟的迅疾;从观众的喝彩) ② 我们文中也有描写赛龙舟场面很激烈的句子。请找出来。(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 我们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来分析,有哪些声音(锣鼓声;呐喊助威声……)视觉上描绘了哪几种色彩?(红、黄) (展示多媒体)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一段影片,待会我也请一位同学从这两个角度来描述一下赛龙舟的激烈场面。 引导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来描绘。 声音:锣鼓声,人声、歌声、鞭炮声、加油声,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特点:喧闹、有节奏、嘹亮、粗犷 视觉:色彩:红色的旗帜、龙身有的黄色的、有的红色的、江水浑黄色,桨手的服饰统一色彩,水花四溅 2、师:展示一张图片,从影片中大家能够看出一条龙船上有很多人,同学们知道他们各有什么样的分工吗?(生:有浆手、站头人、鼓手、锣手、)多媒体展示文字 (1)我们来欣赏一下几幅桨手的图片,文中是怎样描绘桨手的……(齐读)我要请同学相互讨论一下来,可用词语来描绘他们的风采。要从多角度:动作、外貌、神态、 心理、精神状态……(生:奋勇争先、团结协作、勇往直前、奋力拼搏、拼搏争先、乘风破浪、咬着牙、有力的臂膀、专注的神情、目视前方……)你对文中描写桨手的句子,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词?(持、划等这些对桨手的动作的描写)再请哪位同学读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2)展示带头人的图片,他在船中的作用是什么?(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合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哪些词能够体现这 一点?(手上合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  )文中还有对他的外貌描写,请哪位同学找出来 (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展示文字多媒体(齐读) (3)展示锣鼓手的图片:文中对锣鼓手的作用是怎样介绍的?……(齐读)你认为除了调整节拍以外,锣鼓手们还有哪些作用。(鼓点除了能够使桨手们合拍以外,还能够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多媒体展示文字。 (4)师:总结:同学们刚才的回答——拼搏是取得胜利的前提,更重要的是要和全队合拍,要讲究配合,要团结协作) 引申:小而言之一个班级一个家庭;大而言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取得成绩、团结是必不可少的。对吗? 2介绍观众(让学生学会侧面描写的方法及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写场面) 师:大家刚才单单注意到了龙船上选手了,其实还有一大批人,他们虽是这比赛的配角,但却是不可缺少的,是谁啊?(生:观众)对,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多媒体中四幅图片)大家能否用一些成语来形容岸上的情形?(生: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水泄不通……)  1、文中有对观众的描写吗?指名(两岸人呐喊助威)(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同学们,对观众的描写你觉得起到了什么作用?(烘托出赛龙舟的的精彩)象这种写法我们称为“侧面描写” 2、“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梁红玉抗击金兵的水战与赛龙舟有何相似处?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相似点:鼓声如雷鸣,两岸人呐喊助威如水战时擂鼓,激战杀喊声。             联想——虚写 3、小结:赛龙舟的场面描写方法 正侧面描写:桨手、带头的、锣手、鼓手的正面描写以及两岸人呐喊助威的侧面描写。 虚实相生:赛龙舟的现场描写与作者产生梁红玉水战的联想相结合。 板块三:小练笔(让学生运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练笔,进一步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赛龙舟的激烈、紧张,文中还有什么风俗习惯也是很吸引人的……请找出文中描写的语句(于是长潭换了新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为什么会吸引你的?(热闹,有趣 ) 请你用50至100字描写你想象中人们竞追鸭子的细节。 1、运用场面描写的两种方法; 2、要求五分钟完成。 3、学生互评、全班交流 四:拓展延伸(迸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风俗、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探究民俗:2005年,韩国把端午作为他们的传统节日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言之有理。 教师适时归纳总结 五.归纳要点: 上面,我们一齐随着沈从文去茶峒参观了他们的端午日风情。感受到了那里节日欢腾热闹的气氛。同时,也增长了不少知识,真是不虚此行! 归纳总结: 湘西的端午日,以龙舟竞赛作为重头戏。作者就抓住了这个重点,像一个向导一样,为我们详细描述了龙舟竞赛的精彩场面。并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面,突出了龙舟竞赛的热烈与欢腾。同时运用了联想的手法,渲染出竞赛的紧张、激烈程度,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这一场景中,一同和茶峒人欢笑、嬉戏,共同度过这个充满了喜庆的节日。 致结束语,布置作业(深化民俗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保护我国传统文化)    一个没有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丧失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怕的;只有使自己的文明不断进步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 六、课后作业 同学们,刚刚过去的校运会,肯定给大家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印象吧。  请你模仿赛龙舟写法写一段 运动项目的场面描写。 附:板书设计 端午日 沈从文   看划船                       赛龙船                       追鸭子 侧面                            虚实                            详略   民风淳朴,奋发向上,合作争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