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分米和毫米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活动中巩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进一步巩固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2.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细心观察、勤于动手、善于动手、善于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难点: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毫米和分米练习课。板书:毫米和分米练习课
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老师复习所学过的知识,为今节练习课提供铺垫。】
2.课件出示考考你: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巩固练习
1.用手比划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2.能不能用你们的小手比划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各大约有多长吗?
3.指名比划1米,师用尺量。
4. 生比划1分米、1厘米、1毫米,右手比划,左手用尺量,看比划的是否准确。
5.(小朋友比划的真准确,现在我们来画一画这些线段。)
【设计意图:通过对基本单位的长度比划,让学生对各个长度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提升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2.画线段
(1)画5毫米的线段。
过渡:画出5毫米的线段?
(学生独立画线段,教师巡视。)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线段。
(2)画1分米的线段。
过渡:请小朋友在纸上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
(学生独立画线段,教师巡视。)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线段。
谁来说说1分米的线段是怎样画的?
小结:10厘米就是1分米,这条线段就是1分米的线段。
过渡:同学们真棒,画得非常好,老师有些题目要考考大家!
【设计意图:通过画5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提高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加深对这些单位的巩固。】
3.完成书第6页第5题,然后集体订正。
4.先独立完成书第六页第5题,然后集体订正。
5.完成书第六页第6题,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运用。
6.补充练习。
过渡:老师想带大家去操场玩一玩,小朋友想不想?但是大家必须经过五层考验才能到达顶峰,有没有信心?现在我们一起出发。
【第1层】圈出正确的答案。
1、黑板长 4厘米 4分米 4米
2、毛巾长 7厘米 7分米 7米
【第2层】填上正确的答案。
1、2分米+3分米=( )分米=( )厘米
2、30毫米+50毫米=( )毫米=( )厘米
【第3层】连上正确的单位。
单人床长约2 厘米
文具盒长约2 米
练习本厚约2 分米
小明走一步约60 毫米
【第4层】判断下面句子的对错。
圆珠笔长14分米。 ( )
桌面长2厘米。 ( )
大树高10米。 ( )
硬币厚30毫米。 ( )
【第5层】量出下面图形边长的长度。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老师通过小结,归纳毫米和分米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加深印象,形成脉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收获。首先,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其次,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多种能力得以提高。再次,创新能力得以开发。最后,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很形象、直观,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但这节课我让学生小组讨论的机会较少,只有简单的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同时,电脑课件的题目要求也有一些不可掩饰的缺点,如闯关练习中,题目要求不够明确,导致部分教学题目的教学效果未能达到。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努力进取,积极改正,争取更加的完善!
《分米和毫米练习课》教学设计
三年一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