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绩得于点点滴滴,安全取于分分秒秒 乌审旗高级中学自主探究学案 内容:群落的演替 年级:高二【学习目标】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2.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应用群落演替知识解决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实际问题。【学习任务】知识目标一:演替的类型1、 什么是演替?演替的类型有哪些?2、 什么是初生演替?其演替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3、 什么是次生演替?其演替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思考与讨论: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2、?(4)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什么?(5)弃耕的农田上是否能发生演替?与在裸岩上发生的演替相同吗?俩着有何不同?4、 列表比较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类型内容 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 时间速度影响因素实例例1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历程短、速度快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C.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例2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 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 D
3、.植物没有垂直结构知识目标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5、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群落演替的?例3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类的许多活动在影响群落的演替B.人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C.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D.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影响不只是破坏性的知识目标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6、 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例4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本课测评】A
4、级题:课本P-82课后练习基础题B级题:1在光滑的裸岩上长出森林,大约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演替的正确顺序是( ) A一一一一一 B一一一一一 C一一一一一 D一一一一一2.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3.有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混交林。对两个树种的存在量逐年进行统计,并把马尾松和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C(马尾松存有量/山毛榉存有量)绘成如图曲线,据图回答:(1)两种树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_。(2)两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_。(3)在a年的优势树种是_,在d年的优势树种是_,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随着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的_,使之反而适应了后一种群的需求。(4)由此可见,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群落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种群_,而另一些种群兴起了,从而使整个群落的结构和_都发生了变化,一直到群落达到动态平衡,这就称为群落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