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广东顺德德胜学校 导学案 主讲人:王慧
3.2.1 群落的结构
学习
目标
内容
核心素养
1.通过类比推理种群的概念,构建生物群落的概念;能够比较分析,理解群落的物种组成及丰富度;
理性思维
2.通过分析综合、建立模型,认识种间关系;
理性思维
3.通过对种间关系、群落空间结构的分析讨论,能用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认识群落的结构形成;能用稳态与平衡观理解群落结构。
生命观念
4.能够根据群落结构形成的原理,尝试设计城市的立体绿化,增强环保的意识。
社会责任
问题一:这个池塘有哪些种群?
问题二:不同种类的种群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三:鱼虾贝“睡上下铺”反映了哪种空间分布?
鱼虾贝“睡上下铺”
立体混养效益高的原理
问题一:这个池塘有哪些种群?
一、 群落的概念
同一 内聚集在 中各种 的集合。
二、群落水平的研究
1.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衡量指标: ,是指群落中物种的多少
【思考】物种丰富度指的是物种个体数还是物种种类数?
问题二:不同种类的种群之间有什么关系?
2. 种间关系
【自主学习活动1】阅读课本P73 图4-10内容,分析池塘中存在的种间关系?
【模型建构】 尝试用数学曲线模型表示种间关系的数量变化
(1)分析课本P72资料1和P73资料2中的曲线,思考变化规律?
(2)小组讨论,用数学曲线表示各种间关系的数量变化:
① 捕食关系(斑节虾与河豚之间)
斑节虾
②竞争关系
a. A和B竞争实力悬殊,A更占优势 b. A和B竞争实力相当(如牛、羊)
牛
③寄生关系(血吸虫幼虫和钉螺) ④互利共生关系(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豆科植物
血吸虫幼虫
问题三:鱼虾贝“睡上下铺”反映了哪种空间分布?
3.空间结构
【自主学习活动2】阅读课本P74-75,思考以下问题:
(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哪些?影响生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
(2)森林群落只有垂直结构吗? (3)草原群落只有水平结构吗?
【类比推理1】鱼虾贝“睡上下铺”反映了哪种空间结构?影响它们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
【类比推理2】池塘中的植物有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这体现了哪种空间结构?影响它们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
【类比推理3】池塘中群落的水平结构的分布情况?主要影响因素?
【思考】在同一个池塘,为什么鱼虾贝形成这样的空间结构经济效益更高呢?
三、综合运用
利用立体农业的原理,可以尝试设计市内、区内、公园等地方的立体绿化。
【基础巩固】
1. 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2. 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
D.导致群落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