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集成DEMATEL-ISM的古建筑火灾致因因素评价.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9999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成DEMATEL-ISM的古建筑火灾致因因素评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集成DEMATEL-ISM的古建筑火灾致因因素评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 0 2 2-0 4-2 0;修改日期:2 0 2 2-0 9-0 7基金项目: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2 0 2 0 T D-0 2 1)作者简介:张嬿妮(1 9 7 8-),女,汉族,山西阳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煤火灾害防治、建筑火灾防治技术等。通讯作者:张嬿妮,E-m a i l:z y n 2 0 9 9x u s t.e d u.c n 第3 2卷 第1期2023年3月火 灾 科 学F I R ES A F E T YS C I E N C EV o l.3 2,N o.1M a r.2023文章编号:1 0 0 4-5 3 0 9(2 0 2 3)-0

2、0 5 9-0 8D O I:1 0.3 9 6 9/j.i s s n.1 0 0 4-5 3 0 9.2 0 2 3.0 1.0 8集成D EMA T E L-I S M的古建筑火灾致因因素评价张嬿妮1,2*,杨 丹1,黄罗鑫1,凌诗月1(1.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 1 0 0 5 4;2.西安市城市安全与消防救援重点实验室,西安,7 1 0 0 5 4)摘要:为深入了解古建筑火灾事故致因因素,提高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基于事故致因理论,采用德尔菲法从人员、古建筑消防系统、古建筑防火能力、安全管理与环境五个方面确定1 8个古建筑火灾致因因素,并建立古建筑火灾事故评价指标

3、体系。同时运用实验室决策分析法(D EMA T E L)构建矩阵对古建筑火灾致因因素进行分析。一方面,通过原因度定量结果对古建筑火灾致因因素的属性进行分类,确定其属于火灾原因因素还是结果因素;另一方面,通过中心度指标评价古建筑火灾各个致因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而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 S M)将致因因素进行层级划分,构建5层3阶的多级递阶模型,分析致因因素间的耦合和交互关系。结果表明,古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是近邻原因、过渡原因及本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针对这三方面确定古建筑火灾事故重点管控方向。同时,在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应重点关注中心度较大的致因因素。关键词:古建筑火灾;致因因素;实验室决策分析

4、法;解释结构模型;消防安全中图分类号:X 9 3 2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中国属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在其千年的发展中,许多稀有的古建筑被留存下来,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目前,我国现存的大部分古建筑由于建筑自身特性或过度的商业开发等原因导致古建筑存在较大的消防隐患,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极易引发区域连锁反应,造成巨大损失1-4。为有效管控古建筑火灾致因因素,提升古建筑安全水平,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展开了相关研究。张晓锦等5针对木结构古建筑群,进行实地调研,通过G u s t a v方法建立了古建筑群火灾风险评估模型,并提出相应古建筑火灾防护措施;刘晗等6将集队理论引入到古建筑火灾风险

5、评估中,并基于集队分析构建了五元联系数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徐志胜等7通过指标体系评估了张谷英村、凤凰古城和南岳大庙的火灾安全,该评估指标体系由风险指数法定量构造,并通过AH P进一步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发现建筑成片、消防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消防设施存在缺陷以及建筑耐火等级具有较大差异性等是古建筑火灾的主要致灾因素;官钰希等8利用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设施配备情况、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三大因素构建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将其深化细分为4 5个子要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北省3类古建筑群进行火灾风险分析,得出3类不同建筑的火灾风险等级,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整改建议;殷杰等9基于熵权可拓决策模型,使用M a

6、 t l a b 7.0软件评估西安市回民街的火灾风险;马砺等1 0同样以西安市回民街为对象,采取熵权法和AH P对指标权重进行线性加权求解其综合权重,最后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目前古建筑火灾科学领域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水平逐渐提升,但是从以上内容可以发现所采用的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大多基于层次分析法及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方法复杂单一,缺少致灾因素间交互与耦合关系的分析。因此,本文采用了适用于复杂系统的实验室决策分析法(D EMAT E L)和解释结构模型法(I S M),通过两种方法的互补综合考虑古建筑火灾事故致因因素,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1 1,1 2,确定古建筑火灾事故评价系统

7、中各指标因素的权重,获得古建筑火灾事故致因因素体系模型。在前人权重分析的基础上,对各致因因素进一步进行原因-结果属性分析及逻辑分级。采用D EMAT E L-I S M评估方法可以大幅简化计算步骤,降低评估难度。为避免仅依靠D EMAT E L-I S M法计算致因因素属性而造成与常规认知有所出入的情况,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结果参照,为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提供理论基础。1 D EMA T E L-I S M方法D EMAT E L方 法 的 首 次 提 出 者 是 美 国 学 者G a b u s和F o n t e l a,而I S M方法被大量运用于现代系统工程分析中,属于结构模型化技术

8、1 3,1 4。D E-MAT E L和I S M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共性,即都需要专家确立各个致灾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关系矩阵,而区别在于D EMAT E L方法可以分析致因因素的重要度,I S M方法则能够更好地分析致因因素的逻辑分层结构。目前,D EMAT E L-I S M方法在事故调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但在古建筑火灾事故体系中尚未使用。古建筑系统火灾事故的成因复杂,致灾因素多样。集成D E-MAT E L和I S M两种方法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重复矩阵的计算,确定致因因素间的耦合关系,找出导致古建筑火灾事故的深层因素。D EMAT E L-I S M方法基于D EMA

9、T E L计算得到综合影响矩阵,并客观引入阈值,运用I S M方法得到可达矩阵,最终分析事故系统各因素间的逻辑关系。2 古建筑火灾评价指标体系在事故致因理论分析中,综合致因因素可大致分为人、机、物、管理、环境五个方面1 5。依据2 0 2 0年国家文物局对7 5处重点文物、博物馆单位火灾隐患抽查结果,引发火灾原因如图1所示,可以发现文物保护单位火灾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电气隐患、安全管理不当、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值守不当及用火不慎。结合文献调研与评价方法特点,从人员、古建筑消防系统、古建筑防火能力、安全管理与环境五方面确立2 3个古建筑火灾事故致因因素,为保证指标因素的可靠有效,共邀请5名专家采

10、用德尔菲法对致因因素指标进行修正。经专家多次讨论(考虑由火灾应急救援资源保障及消防档案管理情况导致古建筑火灾的可能性较低;配电线路敷设情况和消防安全投资两因素可划分到消防规划与设施的下一级因素指标;墙体导热及防火能力可划分到建筑构件耐火等级)最终确定为1 8个古建筑火灾事故致因因素,如表1所示。图1 古建筑火灾事故致因因素F i g.1 C a u s e so f f i r ea c c i d e n t s i na n c i e n tb u i l d i n g s3 古建筑火灾致因因素分析3.1 D EMA T E L模型建立1)针对选取修正后的1 8个古建筑火灾事故致因因素

11、,记=(1,2,31 8)为古建筑火灾事故致因因素的集合,(表示因素i对j的影响程度)为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基于大量文献的查询阅读,同时邀请5名火灾事故专家对各致因因素相互之间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打分,影响程度等级标度如表2所示。2)构建直接影响矩阵:采用德尔菲法得到1 8个致因因素间的直接影响矩阵A,见表3。06火灾科学 F I R ES A F E T YS C I E N C E 第3 2卷第1期表1 古建筑火灾事故致因因素指标体系T a b l e1 I n d e xs y s t e mo fa n c i e n tb u i l d i n gf i r ea c c i d e

12、 n t c a u s e f a c t o r s编号致因因素含义123人员安全知识更新慢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安全技术等未及时更新进步人为失误人员故意破坏或未按照规定进行的错误行为消防安全意识对消防安全的知识储备、认同态度、技能教育4567古建筑消防系统系统结构脆性古建筑系统和设施设备的隐性缺陷火灾探测系统可靠性烟雾、热能的相关电子器件是否正常,是否能正常反馈灭火设施可靠性自动灭火系统、手提灭火器、市政消火栓等灭火设施设置位置和数量是否合理,性能是否完好报警系统可靠性自动报警系统在发生火灾时能否及时启动891 0古建筑防火能力建筑构件耐火等级单体古建筑的墙体、梁等构件材料的主要组成

13、部分、燃烧条件及耐火性能内饰材料装饰织物、顶棚、墙面、地面、内隔断等材料阻燃及耐火结构古建筑本身采用阻燃材料及涂抹阻燃材料情况1 11 21 31 41 5安全管理安全教育薄弱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火灾应急处置演练存在缺陷,安全文化薄弱火灾巡查制度现场火灾隐患排查、危险源火险监控消防控制室管理值班人员是否正常上岗、微型消防站及联动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器材维护缺陷消防设备维护情况存在缺陷安全监察失效对古建筑内电气隐患及动火问题等监管不足1 61 71 8环境交通情况周边道路是否允许消防设施快速便捷到达消防规划与设施古建筑周边消防站布局、数量是否设置合理、建筑内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及通信等保障设施是否完善自

14、然因素火灾风险温度、空气湿度和风速等自然因素造成的火灾风险 表2 影响程度等级标度表T a b l e2 I n f l u e n c ed e g r e e s c a l e t a b l e影响等级L 1L 2L 3L 4L 5影响程度无弱中度较强强影响量值012343)综合影响矩阵:规范化处理直接影响矩阵A,将矩阵A代入公式(1)得矩阵B1 2:B=1m a x1innj=1i jA(1)式中,m a x1innj=1i j为最大行和值,计算可得为4 4.8 1。利用M a t l a b软件按照公式(2)进行数据分析可得综合影响矩阵1 2:T=B(E-B)-1=ti j(2)其

15、中,E为单位矩阵。4)影 响 度Ci、被 影 响 度Di、中 心 度Mi、原因度Ni。影响度可将任一因素对指标体系中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定量表示,被影响度为其他因素综合影响该因素的分析指标;中心度可表明事故致因因素的重要程度;原因度包括原因因素和结果因素,可将事故致因因素进行逻辑分级,计算公式如式(3)式(6)所示1 3:Ci=nj=1ti j,(i=1,2,n)(3)Di=ni=1ti j,(j=1,2,n)(4)16V o l.3 2N o.1张嬿妮等:集成D EMAT E L-I S M的古建筑火灾致因因素评价表3 直接影响矩阵AT a b l e3 D i r e c t i n f l

16、 u e n c em a t r i xA1234567891 0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03412220.3 3 0.3 3 1.3 21443411120.3 301.3 3 0.3 3 0.6 7 0.6 7 0.6 7 0.4 9 0.5 0 0.4 4 0.3 3 1.3 3 1.3 311.3 3 0.3 3 0.3 3 0.3 330.2 5 0.7 500.2 5 0.50.50.5 0.5 9 0.2 5 0.3 3 0.2 5110.7 510.2 5 0.2 5 0.2 5413.0 3402220.8 6 0.3 3 1.3 21443411

17、150.5 0 1.520.50110.2 9 0.2 5 0.6 6 0.5221.520.50.50.560.5 0 1.520.51010.2 9 0.2 6 0.6 6 0.5221.520.50.50.570.5 0 1.520.51100.6 9 0.2 6 0.6 6 0.5221.520.50.50.583.0 3 2.0 4 1.6 933.4 5 3.4 5 1.4 50143.0 3 1.2 3 1.3 1 0.5 3 1.7 5 3.0 3 3.0 3 3.0 393.0 3243.0 343.8 5 3.8 51043.0 3 1.6 5 1.0 9 1.3 0 1.

18、1 4 3.0 3 1.7 8 3.0 31 0 0.7 6 2.2 7 3.0 3 0.7 6 1.5 2 1.5 2 1.5 2 0.2 5 0.2 500.7 6 3.0 3 3.0 3 2.2 7 3.0 3 0.7 6 2.2 7 0.7 61 1 1.0 03412220.3 3 0.3 3 1.3 2044341111 2 0.2 5 0.7 510.2 5 0.50.50.5 0.8 1 0.6 1 0.3 3 0.2 5010.7 510.2 5 0.2 5 0.2 51 3 0.2 5 0.7 510.2 5 0.50.50.5 0.7 6 0.9 2 0.3 3 0.2

19、5100.7 510.2 5 0.2 5 0.2 51 4 0.3 311.3 3 0.3 3 0.6 7 0.6 7 0.6 7 1.8 9 0.7 7 0.4 4 0.3 3 1.3 3 1.3 301.3 3 0.3 3 0.3 3 0.3 31 5 0.2 5 0.7 510.2 5 0.50.50.5 0.5 7 0.8 8 0.3 3 0.2 5110.7 500.2 5 0.2 5 0.2 51 6 1.0 03412220.3 3 0.3 3 1.3 21443.0 340111 7 1.0 0 3.0 3412220.3 3 0.5 6 0.4 41443.0 341011

20、813412220.3 3 0.3 3 1.3 21443.0 34110Ni=Ci-Di,(i=1,2,n)(5)Mi=Ci+Di,(i=1,2,n)(6)按照D EMAT E L法计算结果,绘制原因-结果图,如图2所示。当纵坐标原因度0时,致因因素为原因属性,否则为结果属性。横坐标为中心度,图2中所划阴影部分即为中心度较大因素,表明阴影内因素重要程度较高。为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结合文献调研,邀请专家对指标因素的属性进行调整。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互补判断矩阵、一致矩阵,计算得到指标权重,以对指标因素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参考。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3.2 I S M模型建立整体影响矩阵计算如公式

21、(7)所示1 3。其中,I为单位矩阵,为了确定古建筑火灾事故致因因素的层级结构,需通过确立阈值计算可达矩阵,的不同取值会形成不同的层次递阶模型。目前大多通过专家判断进行取值选取,由于主观性强,很容易使图2 原因-结果图F i g.2 C a u s e-e f f e c td i a g r a m分析结果偏离实际。因此,基于综合影响矩阵分布的数学期望值与标准差之和确立的赋值,可使致因因素逻辑分级更具有客观性1 3。H=T+I=hi j(7)=+(8)26火灾科学 F I R ES A F E T YS C I E N C E 第3 2卷第1期表4 致因因素D EMA T E L法计算结果表

22、T a b l e4 C a l c u l a t i o nr e s u l t so fD EMA T E Lm e t h o df o rc a u s e f a c t o r s编号致因因素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原因度中心度排序权重属性1安全知识更新慢2.0 6 19 0 50.4 6 07 9 92.5 2 31.6 0 11 10.0 4 22原因2人为失误0.3 7 82 9 31.0 5 21 4 91.4 3 0-0.6 7 41 50.0 4 65结果3消防安全意识2.2 8 33 7 43.4 1 33 5 25.6 9 7-1.1 3 030.0 6 21原因4

23、系统结构脆性3.0 8 80 0 31.4 6 01 0 74.5 4 81.6 2 870.0 6 12结果5火灾探测系统可靠性0.5 3 13 6 90.8 1 83 2 31.3 5 0-0.2 8 71 60.0 5 23结果6灭火设施可靠性0.5 3 18 7 10.8 1 44 8 91.3 4 6-0.2 8 31 70.0 4 92结果7报警系统可靠性0.5 5 09 5 60.7 6 04 9 01.3 1 1-0.2 1 01 80.0 4 92结果8建筑构件耐火等级3.4 3 33 6 22.3 7 70 2 95.8 1 01.0 5 620.0 7 54原因9内饰材料

24、3.5 5 44 6 82.3 0 34 1 45.8 5 81.2 5 110.0 7 51原因1 0阻燃及耐火结构1.8 6 04 1 80.5 8 92 3 92.4 5 01.2 7 11 40.0 4 13原因1 1安全教育薄弱2.0 6 19 0 51.4 6 09 3 33.5 2 30.6 0 190.0 9 02原因1 2火灾巡查制度2.3 1 18 4 92.3 4 08 7 24.6 5 3-0.0 2 960.0 5 98结果1 3消防控制室管理2.3 2 50 7 62.3 2 87 2 04.6 5 4-0.0 0 450.0 6 21结果1 4器材维护缺陷0.4

25、5 82 8 91.9 9 43 6 52.4 5 3-1.5 3 61 30.0 2 13结果1 5安全监察失效2.3 1 39 0 33.3 4 18 7 85.6 5 6-1.0 2 840.0 9 23原因1 6交通情况2.0 6 27 7 01.4 6 08 0 33.5 2 40.6 0 280.0 1 03结果1 7消防规划与设施2.0 4 31 0 10.4 7 59 2 12.5 1 91.5 6 71 20.0 8 75原因1 8自然因素火灾风险2.0 6 07 7 01.4 6 08 0 33.5 2 20.0 6 01 00.0 2 20原因其中,和分别为综合影响矩阵的

26、期望值和标准差。通过统计分析,可得=0.1 4 2 9+0.0 3 3 8=0.1 7 6 7,按照公式(9)得可达矩阵M1 3:M=1,hi j0,hi j=mi j(9)对可达集合进行层级分析,根据公式(1 0)和公式(1 1)可分别求得可达集合和先行集合1 3,按照公式(1 2)对所求可达集合和先行集合进行验证1 3。可以发现,当i=2,5,6,7,1 4,1 8时,Fi为Ri的子集,说明上述因素为首层因素,即首层致因因素指标集合为 2,5,6,7,1 4,1 8,排除首层因素指标,同理可计算得到第二层致因因素指标集合为3,1 2,1 3,1 5,第 三 层 致 因 因 素 指 标 集

27、合 为1 0,1 1,第 四 层 致 因 因 素 指 标 集 合 为 4,9,1 6,第五层致因因素指标集合为 1,8,1 7。另外,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发现,安全教育薄弱、安全监察失效及消防规划与设施3个指标的权重明显较高。因此也将其归于第一层级中,层次解释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将致因因素层次解释结构模型进行划分,其中层级1为近邻原因,层级5为本质原因,层级24为过渡原因。Fi=j|j,mi j0i=1,2,n(1 0)Ri=j|j,mj i0i=1,2,n(1 1)Fi=FiRi i=1,2,n(1 2)由于近邻原因是影响古建筑火灾发生的直接因素,一旦风险形成容易互相迅速传递,所

28、以可将第一层级作为评价古建筑消防安全状态的指标。对古建筑火灾致因因素各指标分级完成后,通过公式(1 3)计算第一层评价指标的权重1 4:i=Mini=1Mi i=1,2,n(1 3)其中,i为各指标因素的权重。权重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36V o l.3 2N o.1张嬿妮等:集成D EMAT E L-I S M的古建筑火灾致因因素评价图3 古建筑火灾事故致因因素层次解释结构模型F i g.3 I S M m o d e l o fa n c i e n tb u i l d i n gf i r ea c c i d e n t c a u s e f a c t o r s表5 指标因素权重

29、T a b l e5 W e i g h t o f i n d e xf a c t o r s指标因素权重指标因素权重器材维护缺陷1 40.0 7灭火设施可靠性60.1 2人为失误20.0 8报警系统可靠性70.1 1火灾探测系统可靠性50.1 2自然因素火灾风险1 80.1 9安全教育薄弱1 10.1 2安全监察失效1 50.1 4消防规划与设施1 70.0 5/3.3 模型分析1)中心度、原因度分析在古建筑火灾事故致因因素指标体系中,中心度的取值越大,表明该致因因素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比重越大。由原因-结果图可以得知,系统结构脆性、内饰材料、建筑构件耐火等级、消防控制室管理、火灾巡查制

30、度、安全监察失效以及消防安全意识在指标体系中非常重要,而人为失误、报警系统可靠性、灭火设施可靠性、火灾探测系统可靠性的重要程度偏低,其余因素处于中间水平。当致因因素的原因度取值大于0时,表明该因素在指标体系中属于原因因素。可以发现,阻燃及耐火结构、安全知识更新慢以及消防规划与设施是导致古建筑火灾事故的主要因素,是古建筑火灾消防风险的主要来源。反之,当致因因素的原因度取值小于0时,则该因素为结果因素,由图2及表4可知影响程度较大的结果因素为系统结构脆性、火灾巡查制度、消防控制室管理。2)因素逻辑关系分析从古建筑火灾事故致因因素层级逻辑关系分析可知,各个事故致因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由图3可知

31、,第一层级中因素与建筑内设备、基础设施、自然基础条件及安全教育等有关,是解释结构模型中的近邻原因,这类因素也是导致古建筑发生火灾的直接致灾因素。通过对较低层级中的致因因素加强管理和控制,可有效避免系统全面崩溃。消防安全意识、消防控制室管理、火灾巡查制度位于第2层级,火灾荷载位于第3层级,系统结构脆性、交通情况及内饰材料位于第4层级,以上因素均是导致古建筑火灾事故的过渡原因,主要通过安全管理制度、系统潜在隐患及自身火灾荷载等因素影响事故预防和控制。安全知识更新慢、建筑构件耐火等级位于结构模型中第5层级,是造成古建筑火灾事故46火灾科学 F I R ES A F E T YS C I E N C

32、E 第3 2卷第1期的本质原因。3.4 案例分析本文以西安市的某古建筑为例,对其消防安全水平进行系统的量化评价。将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划分为良好、及格、较差、极差4个等级,对应区间分别为(1 0 0,8 0、(8 0,6 0、(6 0,4 0、(4 0,0。根据古建筑火灾致因因素各单项指标的数据资料,共邀请5名专家进行打分,通过权重计算得出该古建筑火灾安全的最终评价结果,打分结果及最终评价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以看出,该古建筑评价分数为7 0.8 8分,整体表现为及格,说明该古建筑暂时处于较安全水平。由评价结果可以发现,在防灭火设施的配备方面,该古建筑得分评价普遍较好,对于防灭火设备上的成本投

33、入力度较高。但是,同时也暴露出消防设备日常维护及人的安全行为存在较大缺陷,因此,该古建筑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中,在保证安全投入的前提下,应有效规避自然因素所造成的火灾致灾因素,同时定期委派专人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加大安全培养力度,减少人为失误次数。此外通过该古建筑中心度分析,应重点注意内饰材料及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查明装修是否违规采用聚氨酯、海绵、聚苯乙烯等易燃可燃材料,同时加大安全培训力度,培养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及安全技能。另外不能完全忽视对古建筑火灾事故影响程度较低的指标因素。明确古建筑在各防火分区内的隐患,同时基于古建筑现有交通、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基础上,完善区域内消防规划

34、,加强消防设施的布控和管理,提高古建筑火灾预防与控制能力。表6 古建筑专家打分及评价结果T a b l e6 E v a l u a t i o nr e s u l t so fa n c i e n t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e x p e r t s器材维护缺陷(0.0 7)人为失误(0.0 8)火灾探测系统可靠性(0.1 2)灭火设施可靠性(0.1 2)报警系统可靠性(0.1 1)自然因素火灾风险(0.1 9)安全监察失效(0.1 4)安全教育薄弱(0.1 2)消防规划与设施(0.0 5)权重计算结果专家17 87 68 68 47 06 06 56 06 5

35、7 0.5 9专家26 45 58 08 68 57 06 67 07 57 2.8 4专家36 46 66 86 87 07 57 56 05 56 8.4 8专家45 07 07 27 37 07 56 06 57 06 8.1 5专家56 56 07 77 17 47 07 56 55 06 9.3 5平均值6 46 57 77 67 47 06 86 46 37 0.8 84 结论1)在文献调研以及典型事故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从人员、古建筑消防系统、古建筑防火能力、安全管理与环境五方面共确立1 8个古建筑火灾事故致因因素。2)通过D EMAT E L模型对致因因素进行原因度及中心

36、度分析;通过I S M模型将古建筑火灾致因因素指标体系分为5个层级,为明确各致因因素间逻辑关系,进一步划分为近邻原因、过渡原因和本质原因。3)分析西安市某古建筑的评价结果发现,该古建筑消防设施配备情况较好,在器材维护及人员安全素质方面表现总体较差,该古建筑应进一步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重塑人员消防安全观念。参考文献1康雪峰.文物古建筑防火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J.消防界,2 0 2 0,6(1 7):9 3-9 4.2赵平,熊倩,张鑫,刘广川.基于YO L O-B P神经网络的古建筑修缮阶段火灾监测方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 0 2 0,1 6(1 2):1 2 2-1 2 8.3P a r

37、 kH,M e a c h a mBJ,D e m b s e yNA,G o u l t h o r p eM.56V o l.3 2N o.1张嬿妮等:集成D EMAT E L-I S M的古建筑火灾致因因素评价C o n c e p t u a lm o d e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f o rh o l i s t i cb u i l d i n gf i r es a f e t y p e r f o r m a n c e a n a l y s i sJ.F i r e T e c h n o l o g y,2 0 1 5,5 1(1):1 7 3

38、-1 9 3.4W a t t sJ M.F i r er i s kr a n k i n gJ.F i r eT e c h n o l o g y,1 9 9 1,2 7(3):1 9 3-1 9 4.5张晓锦,朱国庆,刘向,郑锦.基于G u s t a v法的木结构古 建 筑 群 火 灾 风 险 评估J.消 防 科 学 与 技 术,2 0 2 2,4 1(2):2 2 6-2 3 0.6刘晗,赵修茗,赵鑫,马砺,肖旸.基于五元联系数的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 0 1 8,3 8(6):9 0 1-9 0 9.7徐志胜,刘顶立,曹欢欢,付壬伟.基于AH P的古建筑火灾风

39、险评估方法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 0 1 5,1 2(3):6 9 0-6 9 4.8官钰希,方正,刘非.层次分析法在古建筑群火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以湖北省古建筑群为例J.消防科学与技术,2 0 1 5,3 4(1 0):1 3 8 7-1 3 9 6.9殷杰,郑向敏,董斌彬.基于熵权可拓模型的古建筑火灾风险测评 以丽江古城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6,3 5(2):4 0-4 5.1 0马砺,刘晗,白磊.基于AH P和熵权法的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 0 1 7,3 7(4):5 3 7-5 4 3.1 1C h a u h a nA,S

40、i n g h A,J h a r k h a r i aS.A ni n t e r p r e t i v es t r u c t u r a lm o d e l i n g(I S M)a n dd e c i s i o n-m a k i n gt r a i la n de v a l u a t i o nl a b o r a t o r y(D EMA T E L)m e t h o da p-p r o a c hf o r t h ea n a l y s i so fb a r r i e r so fw a s t er e c y c l i n gi nI n

41、 d i aJ.J o u r n a l o f t h eA i r&W a s t eM a n a g e m e n tA s-s o c i a t i o n,2 0 1 8,6 8(2):1 0 0-1 1 0.1 2黎新华,李俊辉.基于D EMA T E L和I S M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 0 1 8,4 0(7):1 1 6-1 2 1.1 3王文和,朱正祥,米红甫,王俊钦,刘亚玲,蒋新生.基于D EMA T E L-I S M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事故影响因素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 0 2 0,2 0(3):7 9 3-8

42、0 0.1 4薛伟,耿志伟,王海滨,张华超,郭德禹.集成D EMA-T E L/I S M的木材产业园消防风险影响因素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0 1 9,5 2(6):9 9-1 0 4.1 5G u a nYX,F a n gZ,W a n gT R.F i r er i s ka s s e s s m e n ta n dd a i l y m a i n t e n a n c e m a n a g e m e n to fc u l t u r a lr e l i cb u i l d i n g sb a s e do nZ i g B e e t e c h

43、n o l o g yJ.P r o c e d i aE n-g i n e e r i n g,2 0 1 8,2 1 1:1 9 2-1 9 8.AD EMA T E L-I S M-i n t e g r a t e dc a u s e f a c t o r s s y s t e mf o r f i r ea c c i d e n t s i na n c i e n tb u i l d i n g sZ HAN GY a n n i1,2,YANGD a n1,HUAN GL u o x i n1,L I N GS h i y u e1(1.C o l l e g eo

44、fS a f e t yS c i e n c e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X ia nU n i v e r s i t y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X ia n7 1 0 0 5 4,C h i n a;2.X ia nK e yL a b o r a t o r yo fU r b a nS a f e t ya n dF i r eR e s c u e,X ia n7 1 0 0 5 4,C h i n a)A b s t r a c t:B y t h e t h e o r yo f a c c

45、i d e n t c a u s a t i o na n d t h eD e l p h im e t h o d,1 8f i r e-c a u s i n g f a c t o r so f a n c i e n t b u i l d i n g sw e r e i d e n t i f i e d,w h i c hf a l l i n t of i v ea s p e c t s:p e r s o n n e l,a n c i e n tb u i l d i n gf i r ec o n t r o ls y s t e m,a n c i e n tb

46、u i l d i n gf i r ep r e v e n t i o na b i l i t y,s a f e t y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A ne v a l u a t i o ni n d e xs y s t e m o fa n c i e n tb u i l d i n gf i r ea c c i d e n t sw a se s t a b l i s h e d.A tt h es a m et i m e,t h em a t r i xi sc o n s t r u c t e du

47、 s i n gD e c i s i o n-m a k i n gT r i a la n dE v a l u a t i o nL a b o r a t o r y(D EMA T E L)t oa n a l y z et h ef i r e-c a u s i n gf a c t o r so f a n c i e n tb u i l d i n g s.O n t h eo n eh a n d,t h e a t t r i b u t e so f f i r e-c a u s i n g f a c t o r so f a n c i e n t b u i

48、l d i n g s a r e c l a s s i f i e db yq u a n t i t a t i v e r e s u l t so f c a u s ed e g r e e,a n d i t i sd e t e r m i n e dw h e t h e r t h e yb e l o n gt of i r e-c a u s i n gf a c t o r so rr e s u l t f a c t o r s.O nt h eo t h e rh a n d,t h ec e n t r a l i t yi n d e xi su s e d

49、t oe v a l u a t et h ei m p o r t a n c eo fe a c hc a u s ef a c t o ro fa n c i e n tb u i l d i n gf i r e s.T h e n,t h eI n t e r p r e t a t i v eS t r u c t u r a lM o d e l i n g(I S M)i su s e dt od i v i d et h ec o n t r i b u t i n gf a c t o r si n t od i f f e r e n tl e v e l s,a n d

50、a m u l t i l e v e lh i e r a r c h i c a lm o d e lw i t h5l a y e r sa n d3o r d e r si sc o n s t r u c t e dt oa n a l y z et h ec o u p l i n ga n d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c o n t r i b u t i n gf a c t o r s.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t h ef i r ea c c i d e n t si na n c i e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