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一蛙泳教案
执教人: 施姣 学生人数:初一女生45人 课次:第3次 时间:19年6月20日2、3节
教
材
游泳:蛙泳
器
材
游泳池(水深1.2m—1.5m)、救生器具配齐
珍珠球1套、浮板60块,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对蛙泳动作的复习,完整了解其动作特点。
2、通过游戏及自主学习等,激发游泳兴趣,培养其勇敢、竞争的良好心理素质和互助互学的团队意识。
3、每位同学力求在原有技能基础上有所进步:A组重点提高动作质量,增强呼吸与动作配合的节奏感;B组逐步复习基础动作,重点练习蛙泳腿;C组因病见习的同学通过教学影碟及电脑教学软件自主学习,并对动作原理进行探究。
顺
序
时
间
达成目标
课的内容
指导与练习法
一、
旱蛙盼水
二、天鹅戏水
十
五
分
钟
十
二
分
钟
准备上课
培养纪律观
热身
培养学生组织能力
发展协调性
陆上熟练蛙泳技术动作。
A组同学活跃气氛,体验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
B组同学熟悉水性、克服怕水的恐惧心理;
C组同学自主通过多媒体进行学习探究。
一、集合师生问好
二、宣布本课的内容
三、水中安全教育
四、徒手操6节
五、复习蛙泳的呼吸法、陆地蛙泳手臂、蛙泳腿动作。
六、了解学生情况,将学生按能力分为三组(询问与观察):A组:基本掌握蛙泳动作,能动作连贯游25米以上的。
B组:基础较差,蛙泳动作有明显错误或不正确、且不能游25米以上的。
C组:病或生理期不下水的。
七、分组活动:
1、A组同学进行水中珍珠球比赛。
B组同学在教师的引导下熟悉水性(水中行走、打水仗等)、原地呼吸,站立式蛙泳手练习。
C组同学观看教学录像和电脑教学课件。
重点:A组为进攻取胜
B组为熟悉水性
难点:A组在熟悉比赛规则
B组在呼吸与浮体
C组在动作原理
要求:积极、投入
组织:全班集体进行
要求:集队快、静、齐
注意安全与纪律
步骤:
1、由3名学生轮流领操自编徒手操,两节*4*8/人
2、教师讲解示范蛙泳陆地动作
3、教师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要求:动作舒展,认真模仿
呼吸练习要领:
(1)深吸气、闭气
(2)吐气,张口发“噗”声
组织:全班成体操队形集体进行,如下图: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O
步骤:1、讲解水中珍珠球比赛规则
2、教师在B组,水中引导
3、教师即时纠正动作
4、C组学生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探究有关游泳的问题,下课时需要回答。
组织:如图:
A组 A
B组
A组珍珠球
多媒体
c 组
顺
序
时
间
达成目标
课的内容
指导与练习法
三、百舸争流
四、蛟龙展翅
五、拓展放松
六、出
水
芙
蓉
三十
五分
钟
七
分
钟
八
分
钟
三分钟
A组重点提高动作质量,增强呼吸与动作配合的节奏感;
B组熟练基础技能,纠正错误动作。
C组同学通过多媒体自主进行学习探究。
A组同学达成敢于展示自我风采的良好心理素质。
B、C组同学学会欣赏,学会评价,从中对比自己的不足。
A、B组同学放松身体与精神,培养团队信任意识与勇敢精神。
C组同学理解动作原理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拓展探究面。
培养纪律观与安全观,并及时评价
2、 A组水中用浮板进行蛙泳手和蛙泳腿练习
B组手臂动作(前倾划水、趴边)、蛙泳腿(趴、扒边、扶板)、蹬壁直体滑行。
C组模仿录像中的动作,探究原理
重点:蛙泳腿动作
难点:A组蛙泳手练习次数B组蛙泳腿翻掌、跪膝。
要求:克服体力上的困难,刻苦练习。
3、 A组个人展示,进行蛙泳综合练习。
B、C组欣赏A组同学动作并评价。
重点:引导B、C组同学观察正确动作
难点:A组动作的节奏
要求:积极展示、认真评价
4、A 、B组同学“信任背倒”后水中放松。
C组就有关游泳探究问题回答教师提问:
重点:A 、B组同学的引导C组同学理解动作原理
难点:解除个别A 、B组同学背倒时的害怕心理。
C组同学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延伸整合与理解。
要求:动脑筋,多思考。
起水集合
1、 清点人数
2、 课上小结
3、 师生再见
4、归还器材
步骤:1、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A组学生15人一组,自我轮流进行夹板蛙泳手20米*4次、扶板蛙泳腿20米*6次,蹬壁直体滑行接蛙泳25米*2次练习。
3、教师指导B组同学5人一组进行水中呼吸、蛙泳手(趴边埋头)、蛙泳腿(趴、扒边、扶板)练习,各20次*3组 、蹬壁直体滑行5米*6次练习。
4、教师即时纠正动作
A2 组
组织:如图
B组 A
A1 组
步骤:1、讲解
2、A组学生5-7人一组进行50米蛙泳
3、B、C两组欣赏A组同学个人展示
A组 A
组织:如图
c 组
B 组
步骤:1、A、B组同学自我“信任背倒”放松。
2、C组同学成两列横队,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1>人体浮于水的物理知识?
2>蛙泳时为什么要把低头入水?(物理:杠杆原理),
3>蛙泳时人体前进的力学原理是什么?(力学)
4>游速与体重的关系(数学:最优化)
5>入水人次与水质的关系(化学)等等
AB组 A
并作为课后
研究性学习课题
组织:如图
c 组
1、全班集体进行
2、本课内容讲评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O
反思
本课力图体现新课标“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并延伸到拓展练习和其他学科。但A、B两组学生的练习并未充分自主,特别是B组,很不放心他们自主练习的安全性。在一个教师组织60个不同水平的女生游泳情况下,考虑到安全,自主应做到一个怎样的“度”和“面”,值得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