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T 2240-2022 豫南地区红麻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3919 上传时间:2022-04-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T 2240-2022 豫南地区红麻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41∕T 2240-2022 豫南地区红麻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41∕T 2240-2022 豫南地区红麻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41∕T 2240-2022 豫南地区红麻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41∕T 2240-2022 豫南地区红麻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32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2402022 豫南地区红麻生产技术规程 BDB41/T 2240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信阳市平桥区肖店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丽霞、潘兹亮、郭晓彦、史鹏飞、杨光、聂良鹏、乔利、张琳、丁丽、凌敬伟、吕玉虎、李萍、李刚、李梅、李平、易红岩、肖本潮。DB41/T 22402022 1 豫南地区红麻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

2、了豫南地区红麻种植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选地与整地、基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沤洗、贮藏和生产档案等。 本文件适用于豫南地区红麻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4407.1 经济作物种子 第1部分:纤维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3、)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豫南地区 河南省信阳市、驻马店市和南阳市所辖区域。 3.2 红麻 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是锦葵科一年生草本韧皮纤维作物。 3.3 麻皮沤洗 利用自然水源沤浸麻皮,通过微生物发酵除去胶质,使其束纤维分离的过程。 4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选择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好,生育期在120 d以上的中晚熟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7.1的要求。 5 选地与整地 5.1 选地 红麻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土壤环境应符合GB 156

4、18的规定。 5.2 整地 整地以机耕为主,精细整地,深度25 cm30 cm;播种前1 d2 d用旋耕机旋耕12遍。提倡机器起畦。畦面宽90 cm,畦间沟宽40 cm,沟深20 cm30 cm。 DB41/T 22402022 2 6 基肥 6.1 施肥原则 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所用肥料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6.2 施肥用量 结合整地,亩施用复合肥30 kg50 kg作基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复合肥养分含量调整施肥量。每亩翻压绿肥1500 kg2000 kg的地块,可减施20%左右的氮肥。 7 播种 7.1 播种时间 足墒条件下及时播种。春麻4月中上旬5月中上旬;夏麻5月中下

5、旬6月中上旬,最晚不迟于6月底。 7.2 播种方式 起畦条播,畦上双行,行距40 cm,播深3 cm4 cm,提倡使用精播机播种,播后适度镇压。 7.3 播种量 每亩播量1 kg1.5 kg,达到每亩成苗1.21.6万株。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7.1的规定。 8 田间管理 8.1 追肥 旺长期(麻苗出现三裂掌状叶)结合清沟培土每亩追施尿素 15 kg20 kg,钾肥 15 kg25 kg。 8.2 水分管理 遇旱浇水,麻田若有积水,及时排出。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符合GB 5084的规定。 8.3 中耕培土 苗高15 cm20 cm时进行中耕培土,保持沟深20 cm30 cm。 9 病虫草害防治

6、 9.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控原则。 9.2 防治方法 9.2.1 农业防治 以红麻紫云英水稻紫云英红麻方式进行水旱轮作。 9.2.2 物理防治 使用灭虫灯或粘虫板等设备除虫;人工清除发病植株。 9.2.3 化学防治 芽前封闭除草;生长期重点防治立枯病、造桥虫。使用的农药应符合GB/T 8321.10的规定,使用农药人员操作要符合NY/T 1276的规定。 DB41/T 22402022 3 10 收获 红麻达到工艺成熟期(2/3植株梢部出现披针形叶或2/3以上植株上花下果)时及时收获。收获时贴地收割,10月上旬前

7、收割完毕。 11 沤洗 11.1 沤麻场地 沤麻场地尽量选择收获后的麻茬地或水稻田就地围塘,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向阳无遮挡。1亩地可沤洗2030亩地的麻皮。 11.2 沤洗方式 麻株收割后将麻皮剥下,扎成小捆,放到水中沤洗。另外,采取在水面上覆盖薄膜,或每平方米沤麻水面施0.1 kg尿素等措施,以缩短红麻沤制时间。当用手撕麻皮根部,麻纤维分离成网状时,即可洗麻。洗麻后的废水,水质符合GB 3838的规定方可排放。 12 贮藏 存放场所应选在地势高、地面干燥、便于搬运和看护管理的地方;注意防火、防潮、防霉变、防虫蛀鼠咬;不能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污染的物品混存。麻纤维堆垛,垛底要垫高能通风透气。垛基高50 cm左右,垛和垛之间空隙不小于150 cm。 13 生产档案 建立红麻生产技术档案,内容要详细记录产地环境、生产管理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收获、沤洗、贮藏等各个环节情况,发现问题时便于追溯。档案保留3年以上,以备查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