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308∕T 100-2021 农业碳账户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指南(衢州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3918 上传时间:2022-04-16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59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08∕T 100-2021 农业碳账户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指南(衢州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DB3308∕T 100-2021 农业碳账户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指南(衢州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DB3308∕T 100-2021 农业碳账户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指南(衢州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DB3308∕T 100-2021 农业碳账户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指南(衢州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DB3308∕T 100-2021 农业碳账户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指南(衢州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13.020.10CCS Z 04DB3308浙江省衢州市地方标准DB 3308/T 1002021农业碳账户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指南Guideline of carbon emissions accounting and assessment for agricultural carbonaccount2021 - 12 - 30 发布2022 - 01 - 30 实施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308/T 1002021I目次前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核算原则与流程.44.1 核算原则.44.2 核算流程.45 核算边界与范围.55.1 核

2、算边界.55.2 核算范围.65.2.1 种植企业核算范围.65.2.2 养殖企业核算范围.65.2.3 有机肥企业核算范围.66 核算步骤与方法.66.1 识别温室气体排放源及种类.66.2 选择与收集温室气体活动数据.76.3 选择温室气体排放因子.76.4 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76.5 计算碳排放强度.117 质量保证.127.1 数据质量.127.2 核算质量.128 核算报告与评价.138.1 核算报告.138.2 排放评价.13附录A (规范性)种植业氧化亚氮排放.14附录B (规范性)粪便管理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17附录C (规范性)温室气体排放因子.19附录D (资料性)农田不

3、同管理活动相关库变化因子缺省值.21附录E (资料性)常用化石燃料相关参数推荐值.22参考文献.23DB3308/T 1002021IIDB3308/T 1002021I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衢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衢州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银行衢州市中心支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高尚宾、毛正荣、徐霄、李晓阳、薛颖昊、王红亮、张卫峰、李

4、贝、王宏航、徐志宇、兰王盛、张鑫、赵丽莉、田静、孙仁华、胡潇方、冯浩杰、张霁萱、刘亚丽、贾涛、刘攀、方慧、王小兰、王亚茹、陈海兵、徐斌、李荣会、严波、周爱明。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3308/T 10020211农业碳账户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农业碳排放核算的术语与定义、核算原则与流程、核算边界与范围、核算步骤与方法、核算质量保证、核算报告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以粮为主的种植业、养殖业、有机肥生产等企业(或组织)进行农业碳账户建立与碳排放核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5、;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T 32151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的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农业碳账户 agricultural carbon account对具有法人或独立核算权的种植、养殖、有机肥等企业(或组织)生产过程排放的温室气体、固定或抵扣的二氧化碳等数据进行收集、核算所形成的信息载体。3.2温室气体 greenhouse gases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辐射的气态成分。注:注:本标

6、准所指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GB/T 32150-2015, 定义3.13.3全球增温潜势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将单位质量的某种温室气体在给定时间段内辐射强迫的影响与等量二氧化碳辐射强度影响相关联的系数。GB/T 32150-2015, 定义3.153.4DB3308/T 10020212二氧化碳当量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在辐射强度上与某种温室气体质量相当的二氧化碳的量。注:二氧化碳当量等于给定温室气体的质量乘以它的全球变暖潜势值。GB/T 32150-2015, 定义3.163.5报告主体

7、reporting entity具有温室气体排放行为的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企业独立核算单位。GB/T 32150-2015, 定义3.23.6排放因子 emission factor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系数。GB/T 32150-2015, 定义3.133.7碳排放总量 total carbon emission在特定时段内释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以二氧化碳当量计量)。3.8农田氧化亚氮排放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farmland农田因施用含氮的有机肥、化肥和秸秆还田等导致的农田土壤N2O直接排放、氨挥发间接排放和氮淋溶渗滤间接排放。3.

8、9稻田甲烷排放 methane emissions from paddy field稻田土壤中的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产生甲烷并通过传输作用逸散到大气中。3.10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 methane emissions from enteric fermentation动物胃肠道中的厌氧微生物发酵饲料中的有机物产生的甲烷排放。3.11动物粪便管理甲烷排放 methane emissions from manure management在畜禽粪便施入到土壤之前,其贮存和处理过程中,厌氧微生物发酵粪便中的有机物产生的甲烷排放。3.12DB3308/T 10020213动物粪便管理氧化亚氮排放 nitr

9、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manure management在畜禽粪便施入到土壤之前,其贮存和处理过程中,粪便中的含氮物质在硝化或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氧化亚氮排放。3.13土壤固碳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通过采用管理措施,增加土壤碳库储量3.14燃料燃烧排放 fuel combustion emission燃料在氧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GB/T 32150-2015, 定义3.73.15过程排放 process emission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动物胃肠道发酵、粪便管理、种植施肥和有机废弃物处置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土壤有机碳库储

10、量的变化。3.16购入的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 emission from purchased electricity and heat企业(组织)消费的购入电力、热力所对应的电力、热力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注:注:热力包括蒸汽、热水等。GB/T 32150-2015, 定义3.93.17输出的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 emission from exported electricity and heat企业(组织)输出的电力、热力所对应的电力、热力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GB/T 32150-2015, 定义3.103.18活动数据 activity data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农业生产输

11、入与输出活动量的表征值。注注:如肥料品种及用量、种植面积、养殖存栏数、饲料消耗量以及能源消耗量等。3.19沼气回收 biogas reusing农业企业(组织)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厌氧发酵生成沼气,外供第三方利用。注:注:企业自用沼气部分的减排已经在燃料燃烧利用排放或电力使用排放核算中得到体现。DB3308/T 100202143.20碳排放强度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农业企业(组织)单位产量排放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当量。4核算原则与流程4.1核算原则核算宜遵循如下原则:4.1.1 相关性。选择适合核算和评价温室气体排放的数据源和方法。4.1.2 完整性。包括相关的温室

12、气体排放和存储。4.1.3 一致性。能够对有关温室气体信息进行有意义的比较。4.1.4 准确性。减少偏见和不确定性。4.2核算流程农业碳排放核算流程分4个步骤,文字见图1:(1)确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2)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具体包括:a)识别温室气体;b)选择核算方法;c)选择与收集温室气体活动数据;d)选择或测算排放因子;e)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3)数据质量保证。(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5)温室气体排放评价。DB3308/T 1002021确定报告主体生产和管理工艺流程图确定核算边界.确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过程排放燃料燃烧排放净购入电力和热力产生的排放确定核算的温室

13、气体范围识别温室气体源和温室气体种类选择核算方法.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选择与收集温室气体活动数据选择与测算排放因子数据质量审核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评估核算结果质量保证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报告分类评价温室气体排放评价DB3308/T 10020216购入与输出的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生物质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CO2) ,应单独核算并在报告中给予说明,但不计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核算的温室气体范围应包括: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 。报告主体应根据实际排放情况确定温室气体种类。5.2 核算范围5.2.1 种植企业核算范围种植企业(组织)的过程排放主要包括土壤施用肥料(包括

14、化肥和有机肥) 、有机废弃物(如水稻等农作物秸秆)处置过程产生的氧化亚氮排放、稻田甲烷排放以及土壤碳库变化。种植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燃料和电力只核算种植企业场内消费部分,场区外农产品加工和运输的能源和电力消耗不包括在内。农业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电力,利用太阳能和风力等设施发电,向外输出并被第三方利用,可抵扣报告主体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5.2.2 养殖企业核算范围养殖企业的过程排放主要包括胃肠道甲烷排放、粪便管理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燃料和电力只核算企业场内消费部分,场区外畜产品加工和运输的能源和电力消耗不包括在内。动物粪便管理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只包括动物粪便在养殖场内贮存和

15、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不包括粪便施入农田后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养殖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电力,利用太阳能和风力等设施发电,向外输出并被第三方利用,可抵扣报告主体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5.2.3 有机肥企业核算范围有机肥加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燃料排放和净购入电力、热力的排放。6核算步骤与方法6.1识别温室气体排放源及种类在所确定的核算边界范围内,按表 1 对各类温室气体源进行识别。表 1 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种类示意表(不限于)核算边界温室气体源类型排放源举例排放源温室气体种类过程排放种植生产过程排放化肥氮、有机肥(堆肥、沼肥、绿肥、商品有机肥等)N2O、CH4废弃物处置

16、过程排放秸秆还田N2O、CH4DB3308/T 10020217土壤碳库农田土壤CO2(固碳/释放碳)养殖生产过程排放胃肠道CH4粪污处置过程粪便N2O、CH4燃料燃烧排放固定燃烧源生产过程中用到的机械设备CO2用于发电和供热的设备CO2购入的电力与热力产生的排放由报告主体从系统外部购入的电力、热力或蒸汽消耗源播种设备、 收割设备、 混合搅拌设备、 废弃物处置设备、 暖气等用电用热设备CO26.2选择与收集温室气体活动数据报告主体应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次序选择和收集数据,见表2。表 2 温室气体活动水平数据收集优先级数据类型描述优先级原始数据直接计量、监测获得的数据高二次数据通过原始数据折算获

17、得的数据,如:根据年度购买量及库存量的变化确定的数据;根据财务数据折算的数据等。中替代数据来自相似过程或活动的数据。低6.3选择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报告主体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来源作出说明。在获取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时,应考虑如下因素:a)来源明确,有公信力;b)适用性;c)时效性。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获取优先级见表3。表 3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获取优先级数据类型描述优先级排放因子实测值或测算值通过农业企业内的直接测量等方法得到的排放因子或相关参数值。高排放因子参考值来源于国家、省级、地级及其他权威机构等测算出的排放因子,或相关的数据库获取排放因子。中采用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省级温室气体清

18、单指南、碳排放交易试点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具有行业公信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温室气体默认排放因子。低报告主体主要排放源排放因子数据及其来源见附录C。6.4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6.4.1 过程排放按照不同过程分别计算各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以CO2e为单位进行加总,见式(1):DB3308/T 10020218=iiEE过程过程 (1)式中:E过程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总和,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过程i第i个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6.4.1.1 种植业过程排放6.4.1.1.1 稻田甲烷排放估算如公式(2)所示4443-=10P CHP

19、CHCHEEFAGWP(2)EP-CH4稻田甲烷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FP-CH4稻田甲烷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甲烷每公顷(kgCH4/ha);A稻田种植面积(ha) ;GWPCH4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值,取25。6.4.1.1.2 施肥造成的N2O排放估算如公式(3)所示2222dir=()FN ON ON O indN OEEEGWP+(3)EF-N2O施用氮肥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N2O-dir施肥引起直接N2O排放量,单位为吨氧化亚氮(tN2O);EN2O-ind施肥引起的间接N2O排放量,单位为吨氧化亚氮(tN2O);GWP

20、N2ON2O 的全球增温潜势,取 298。注:直接N2O排放量,间接N2O排放量计算见附录A。6.4.1.1.3 土壤碳库变化计算如公示(4)(5)所示()04412TFarmlandSOCSOCET=(4)EFarmland农田土壤中的年度碳库变化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年(tCO2/a);SOCT核算期最后一年的土壤有机碳库,单位为吨碳(tC);SOC0核算期初始年的土壤有机碳库,单位为吨碳(tC);T一个单独核算期的年数,单位为年(a)。通常取值为5年-20年;refLUMGISOCSOCFFFA=(5)SOCref参考碳库,以0-30cm耕层计,缺省值为88,单位为吨碳/公顷(tC/hm

21、2)。FLU特定土地利用中土地利用系统或亚系统的库变化因子,无量纲见附录A2;FMG土地管理的库变化因子,无量纲,见附录D;FI有机质投入的库变化因子,无量纲,见附录D;A土地面积,单位为公顷(hm2)。6.4.1.2 养殖业过程排放6.4.1.2.1 动物胃肠道发酵甲烷排放估算如公式(6)所示:4443=10E CHE CHCHEEFAPGWP(6)DB3308/T 10020219式中:EE-CH4动物胃肠道发酵甲烷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FE-CH4动物胃肠道发酵甲烷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甲烷/头/年(kg CH4/头/a);AP动物存栏数,单位为头,(头);GWPC

22、H4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值,取25。6.4.1.2.2 动物粪便管理甲烷排放估算如公式 (7)所示:4443=10M CHM CHCHEEFAPGWP(7)式中:EM-CH4动物粪便管理甲烷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FM-CH4动物的粪便管理甲烷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甲烷/头/年(kgCH4/头/a);AP动物存栏数,单位为头;GWPCH4甲烷的 GWP 值,取 25。注:动物粪便管理甲烷排放因子见附录B。6.4.1.2.3 动物粪便管理氧化亚氮排放估算如公式(8)所示:222MN OMN O dirMN O indEEE=+(8)式中:EM-N2O动物粪便管理氧化亚氮排放的排

23、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M-N2O-dir动物粪便管理氧化亚氮直接排放的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M-N2O-ind动物粪便管理氧化亚氮间接排放的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注:直接N2O排放量,间接N2O排放量计算见附录B。6.4.2 燃料燃烧排放按照燃料种类分别计算各种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以CO2为单位进行加总,见式(9):,iii=()EADEF燃烧燃料燃料,(9)式中:E燃烧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总和,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AD燃料,i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数据,单位为吉焦(GJ);EF燃

24、料,i第i种化石燃料的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吉焦(tCO2/GJ);i化石燃料的种类;6,iii=10ADFUNCV燃料燃料,燃料,(10)式中:AD燃料,i第i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单位为吉焦(GJ);FU燃料,i第i种化石燃料的年消耗量,对固体或液体燃料以吉焦/吨(GJ /t)为单位,对气体燃料以吉焦/万立方米(GJ/104m3)为单位;化石燃料消耗量数据统计以报告主体的能源台账或统计报表来确定。NCVi第i种化石燃料的低位发热值,采用表10提供的推荐值,对固体或液体燃料以吉焦每吨 (GJ/t)为单位,对气体燃料以吉焦每万立方米(GJ/104m3)为单位;本指南给出了不同燃料的低位发

25、热值缺省值,具体数值见附录E;i化石燃料的种类。DB3308/T 100202110ii,i44=12EFCCOF燃料(11)式中:EF燃料,i第i种燃料的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吉焦(tCO2/GJ);CCi 第i种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吨碳/吉焦(tC/GJ);OFi第i种燃料的碳氧化率,单位为百分数(%);44/12二氧化碳与碳的分子量之比;i化石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碳氧化率见附录E。6.4.3 购入的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购入的电力、热力产生的CO2排放通过报告主体购入的电力、热力量与排放因子的乘积获得,并以CO2e为单位,见式(12)、式(13):EADEF

26、=电购入电购入电(12)EADEF=热购入热购入热(13)式中:E购入电购入的电力所产生的CO2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AD购入电购入的电力量,单位为兆瓦时(MWh);EF电电力生产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兆瓦时(tCO2/MWh);E购入热购入的热力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AD购入热购入的热力量,单位为吉焦(GJ);EF热热力生产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吉焦(tCO2/GJ);6.4.4 输出的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输出的电力、热力产生的CO2排放通过报告主体输出的电力、热力量与排放因子的乘积获得,见式(14)、式(15):EADEF=电输出电输

27、出电(14)EADEF=热输出热输出热(15)式中:E输出电输出的电力所产生的CO2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AD输出电输出的电力量,单位为兆瓦时(MWh);EF电电力生产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兆瓦时(tCO2/MWh);E输出热输出的热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AD输出入热输出的热力量,单位为吉焦(GJ);EF热热力生产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吉焦(tCO2/GJ);6.4.5 沼气回收利用甲烷减排量计算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外供第三方利用纳入到粪便厌氧发酵后沼气回收利用甲烷减排量计算,具体按式(16)计算:DB3308/T 100202111444

28、CHCHCHERGWP=外供外供(16)式中:ECH4外供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后沼气回收利用甲烷减排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RCH4外供报告主体回收沼气外供第三方的CH4量,单位为吨甲烷(tCH4);GWPCH4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值,取25。回收沼气外供 CH4去除量按公式(17)计算:446.7CHCHRQPUR=外供外供(17)RCH4外供报告主体回收沼气外供第三方的CH4量,单位为吨甲烷(tCH4);Q外供报告主体外供第三方的沼气气体体积,单位为(104Nm3);PURCH4沼气中甲烷气体的含量(%);6.7CH4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t/104Nm3)。6.4.6 核算碳排放

29、总量碳排放计算公式见式(18):4=+CHE EEEEEEE燃烧外供过程购入电购入热输出电输出热(18)式中:E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过程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总和,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燃烧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总和,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购入电购入的电力所产生的CO2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购入热购入的热力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输出电输出的电力所产生的CO2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输出热输出的热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

30、e);ECH4外供废弃物厌氧发酵生成沼气外供第三方利用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6.5计算碳排放强度6.5.1种植业碳排放强度=EPC种植种植业(19)式中:P种植业种植业碳排放强度,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吨(tCO2e/t);E种植核算主体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C核算主体农产品产量,单位为吨(t)。6.5.2养殖业碳排放强度DB3308/T 100202112-3=10EPAP W养殖养殖业(20)式中:P养殖业养殖业碳排放强度, 单位为tCO2e/t;E养殖核算主体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单位为tCO2e;AP生猪存栏数,头数;W生猪活重,取120k

31、g/头。6.5.3有机肥生产碳排放强度=EPM有机肥有机肥(21)式中:P有机肥有机肥企业碳排放强度, 单位为tCO2e/t;E有机肥核算主体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单位为tCO2;M有机肥产量,单位为t。7质量保证7.1数据质量7.1.1 数据特性数据应具有如下特性:a)技术代表性:数据应反映生产中实际使用的技术程度;b)地区代表性:数据应反映系统边界内生产活动发生的实际地理位置的程度,例如,核算对象所在区域经纬度;c)时间代表性:数据应反映实际生产时间或使用年限程度;d)完整性:数据应包括生产中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所有过程,且各过程尽可能获取完整数据,并在最大程度上代表实际生产情况;e)可靠性:

32、用于获取数据的数据源,数据搜集方法和核算程序的可依赖程度。数据应确保真实、准确。7.1.2 数据选择数据选择应遵循如下优先原则:a)针对具体核算产品的数据年份和收集数据最短时间期限的时间数据优先;b)针对所在地理区域具有地区代表性的产品的具体数据优先;c)针对产品的具体某项技术或一套混合技术的具体技术数据优先;d)对核算结果有显著影响的过程原始数据优先;e)具有减排潜力且减排可由产品生产执行或影响的过程数据优先。7.2核算质量7.2.1 碳排放核算数据应包括相关农业企业(组织)系统边界范围内温室气体排放所有数据。7.2.2 数据应以文件形式记录并保存,保存时间应为五年或产品预期寿命中的最长时间

33、。DB3308/T 1002021137.7.3 报告主体应加强温室气体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a)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的规章制度,包括负责部门和人员、工作流程和内容、工作周期和时间节点等;指定专职人员负责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b) 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源一览表, 对于不同排放源的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数据的获取提出相应的要求;c)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数据记录管理体系,包括数据来源、数据获取时间及相关责任人等信息的记录管理;d)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内部审核制度,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可靠,定期对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交叉校验,对可能产生的数据误差风险进行识别,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

34、案。8核算报告与评价8.1核算报告8.1.1 报告主体基本信息报告主体基本信息应包括企业名称、单位性质、报告年度、所属行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填报负责人和联系人信息等。8.1.2 温室气体排放量与排放强度报告主体应报告在核算和报告期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分别报告施用肥料的N2O排放、稻田CH4排放、动物肠道CH4排放、牲畜粪便管理CH4和N2O排放、燃料燃烧CO2排放量、购入的电力和热力产生的CO2间接排放量。8.1.3 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报告主体应报告的活动数据包括但不限于:a)不同品种燃料的消耗量,过程排放的相关数据,购入的电力量、热力量等;b)种植品种与面积、种植管理模式、肥

35、料施用量等;c)养殖品种与规模、粪便管理方式、饲料消耗量等。并记录上述数据的来源。8.1.4 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报告主体应报告的排放因子数据包括但不限于:a)消耗各种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b)过程排放的相关排放因子;c)购入电力、热力的生产等间接排放的排放因子。并记录上述数据的来源。8.2 排放评价8.2.1 比较评价报告主体根据企业当前和历史碳排放数据,分析企业排放趋势和特征,评价企业碳排放强度上升或下降程度,并根据最大排放源,制定减排计划与措施。8.2.2 分类评价DB3308/T 100202114根据报告主体碳排放强度进行分类评价,采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具体如下:(1)深绿。指

36、碳排放强度低,排名在前20%以上的报告主体。(2)浅绿。指碳排放强度较低,排名在前20%-60%之间的报告主体。(3)黄色。指碳排放强度一般,排名在60%-95%之间的报告主体。(4)红色。指碳排放强度较高,排名在后5%之间的报告主体。DB3308/T 100202115附录A(规范性)种植业氧化亚氮排放A.1 施肥N2O直接排放2dir144=+)28N OSNONEFFEF(A1)式中:EN2O-dir施肥引起直接N2O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Fsn核算面积及作物生长期内无机氮(纯养分)的总施用量,单位为吨氮(tN);Fon核算面积及作物生长期内动物粪肥、堆肥、秸秆还田

37、等有机氮(纯养分的总施用量),单位为吨氮(tN);EF1氮肥N2O直接排放系数,取0.0109。A.2 施肥N2O间接排放222=+N O indN O ATDN O LEEE(A2)式中:EN2O-ind施肥引起间接N2O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N2O-ATD施肥引起基于挥发氮导致的N2O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N2O-L施肥引起基于淋溶/径流导致的N2O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A.3 基于挥发氮导致的N2O排放() ()2244=28N O ATDSNGASFONGASMEFFracFFracEF+(A3)式中:EN2O-AT

38、D施肥引起基于挥发氮导致的N2O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FSN核算面积及作物生长期内无机氮(纯养分)的总施用量,单位为吨氮(tN);FracGASF以NH3和NOx形式挥发的化学氮比例,默认值为0.10;FON核算面积及作物生长期内动物粪肥、堆肥等有机氮(纯养分)的总施用量,单位为吨氮(tN);FracGASM施用的有机氮肥(Fon),以NH3和NOx形式挥发的比例,默认值为0.20;EF2土壤和水面氮大气沉积的N2O排放因子,默认值为0.010;A.4 基于溶淋/径流导致的N2O排放()2()344=28N O LSNONLEACHHEFFFracEF+(A4)式中:E

39、N2O-L溶淋和径流产生的N2O的量,单位为tCO2e ;FSN核算面积及作物生长期内无机氮(纯养分)的总施用量,单位为吨氮(tN);FON核算面积及作物生长期内动物粪肥,堆肥等有机氮(纯养分)的总施用量,单位DB3308/T 100202116为吨氮(tN);FracLEACH-(H)溶淋/径流发生地区管理土壤中通过溶淋和径流损失的氮占所有施入氮比例,默认值为0.30;EF3土壤和水面氮大气沉积的N2O排放因子,默认值为0.0075;DB3308/T 100202117附录B(规范性)粪便管理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B.1 生猪粪便管理甲烷排放因子可以通过公示计算获得4-,0j=365)0.67M

40、 CHiijjEFVSBMCFMS(B1)式中:EFM-CH4,i第i种生猪粪便管理甲烷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甲烷(kgCH4/头/年);VSi第i种生猪类型每日易挥发固体排泄量,单位为千克易挥发固体每头每天(kgVS /头/ 天);B0生猪粪便的最大甲烷生产能力,单位为立方米甲烷每千克易挥发固体(m3CH4/kgVS),规模化养殖取0.45,散养取0.29;0.67甲烷的质量体积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 /m3);MCFj粪便管理方式i的甲烷转化系数(%),见表B1;MSj粪便管理方式i中所占比例(%)。表B1 不同粪便管理方式甲烷转化系数推荐值%粪便管理方式氧化塘液体贮存固体贮存放 牧

41、 /放养自然风干舍内粪坑贮存每日施肥沼气池堆肥和沤肥其他MCFj763241.51.530.5100.51.0B.2 挥发性固体的确定挥发性固体含量利用公式计算:()1110018.45%-+DEASHVSGEUEGE=(B2)式中:VS动物每日易挥发固体排泄量,单位为千克易挥发固体每头每天(kg VS/头/天);GE动物每天总能摄入量,单位为兆焦每头每天(MJ/头/天),由饲料干物质摄入量乘以18.45计算获得;DE%动物摄入饲料的消化率(优先使用报告主体自身的测定值。如无测定值,本指南推荐80%);UEGE尿能占总能的系数(优先使用报告主体自身的测定值。如无测定值,本指南推荐猪为0.02)

42、;ASH粪便中的灰分含量(优先使用报告主体自身的测定值。如无测定值,本指南推荐生猪粪便的灰分为0.04);18.45每千克干物质日粮总能的转化因子,单位为兆焦每千克(MJ/kg)。DB3308/T 100202118B.3 生猪粪便管理N2O排放计算222MN OMN O dirMN O indEEE=+(B3)式中:EM-N2O生猪粪便管理氧化亚氮排放的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MN2O-dir生猪粪便管理氧化亚氮直接排放的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M-N2O-ind生猪粪便管理氧化亚氮间接排放的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B.4

43、 生猪粪便管理N2O直接排放计算公式223441028jMN O dirjjN OENexMSEFAPGWP=(B4)式中:EM-N2O-dir生猪粪便管理氧化亚氮排放的排放总量(tCO2e);Nex生猪的年均N排泄量(kgN/头/年),优先使用报告主体自身的测定值。如无测定值,本指南推荐16kgN/头/年;MSj生猪粪便j种粪便管理方式下的氮排泄管理(%);EFjj种粪便管理系统中的N2O直接排放因子(kgN2O-N/kg 粪便),见表B2;AP生猪存栏数(头);GWPN2O氧化亚氮的GWP值,取298。注注:粪便管理方式主要有10种,包括:放牧/放养、每日施肥、固体储存、自然风干、液体贮存

44、、氧化塘、舍内粪坑贮存、沼气池、堆肥和沤肥和其它等,不同动物类型的粪便管理方式所占比例通过企业实际管理方式记录。表 B2 不同粪便管理方式氧化亚氮排放因子推荐值(kgN2O-N/kgN)粪便管理方式氧化塘液体贮存固体贮存放 牧 /放养自然风干舍内粪坑贮存每日施肥沼气池堆肥和沤肥其他EFj00.0050.020.020.020.0020.00.00.010.005B.5 生猪粪便管理N2O间接排放计算公式22MN O indMVN OEE=(B5)式中:EM-N2O-ind生猪粪便管理引起的N2O间接排放量, 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MV-N2O生猪粪便管理氮挥发引起的N2O间接排

45、放量, 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B.6 氮挥发引起的N2O间接排放计算公式2231441010028jgasMVN ON OFracENexMSjEFAPGWP=(B6)式中:EMV-N2O生猪粪便管理氨挥发引起的N2O间接排放量, 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 CO2e);Nex生猪的年均氮排泄量, 优先使用报告主体自身的测定值。如无测定值,本指南推荐16 kgN头/年;DB3308/T 100202119MSj生猪粪便j种粪便管理方式下的氮排泄比例(%);Fracgas通过NH3和NOx挥发的比例(%),如果不能获得此数值,可使用IPCC 提供的缺省值,详见表B3;EF1氮挥发过程

46、N2O排放的排放因子(kgN2O-N/kgNH3-N+NOx-N挥发),取0.01:AP生猪存栏数(头)。表 B3 粪便管理产生的 NH3和 NOx挥发引起的氮损失缺省值粪便管理系统(MMS)粪便管理系统中NH3和NOx 挥发引起的生猪粪便管理系统(MMS)氮损失 FracGasMS (FracGasMS范围) (%)厌氧塘40% (25 75)储粪25% (15 30)厚铺垫40% (10 60)液体/泥肥48% (15 60)固体存储45% (10 65)DB3308/T 100202120附录C(资料性)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排放源排放因子单位数据来源农田 N2O 排放直接排放0.0109kg

47、N2O - N/kgN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氮挥发间接排放0.01kgN2O - N / (kg NH3- N +挥发 NOX- N )IPCC淋溶径流间接排放0.0075kgN2O - N /(kg 溶淋/径流N)IPCC稻田 CH4排放单季稻系统5387.5kgCO2e/ha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双季早稻5285kgCO2e/ha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双季晚稻5600kgCO2e/ha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猪肠道 CH4排放1kgCH4/头年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猪粪便 CH4排放根据日粮量计算kgCH4/头年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猪粪便 N2O 排放根据粪便管理方式选择kgN2O/头年IPCC说明:

48、1.种植企业(组织)应列出能源消耗CO2、农田CO2和N2O排放的数据;2.单一养殖企业 (组织) 应列出能源消耗CO2和对应畜种的肠道发酵CH4排放、 粪便管理CH4和N2O排放的数据;DB3308/T 100202121附录D(资料性)农田不同管理活动的相关库变化因子缺省值农田管理活动管理方式缺省值说明FLU旱地0.69连续管理时间超过 20 年,主要种植一年生作物,估算碳库变化时还需要考虑投入和耕作因子。水田1.10长期种植(20 年)湿地一年生作物(水稻) ,包括双季非水淹作物。对于水稻田,不使用耕作和投入因子。FMG充分耕作1.00进行充分和/或一年中频繁耕作(如深翻等) ,对土壤产

49、生大量干扰。在种植期,地表覆盖的残余物很少,通常低于 30%。少耕1.08只进行一次和/或二次浅耕和不充分耕地,减少对土壤的干扰。在种植期,地表落叶残余物覆盖率通常高于 30%。免耕地1.15不经耕地直接进行播种,只在播种区最低限度干扰土壤。FI低0.95作物秸秆被清除或烧除,种植残余物少的作物(例如蔬菜) ,同时不使用矿物质肥料,或不种植固氮作物。中1.17一年生作物秸秆还田、 少耕和不施肥的管理模式。 轮作中使用矿物质肥料或种植固氮作物。高1.31通过采取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果园生草等措施,实现比中等碳投入更高的作物残余物还田效果,但不施粪肥。1.72增施外源性有机质肥料, 包括有机肥、

50、生物有机肥、 有机源土壤调理剂、有机源生物腐植酸肥料、外源秸秆等。DB3308/T 100202122附录E(资料性)常用化石燃料相关参数推荐值燃料品种计量单位低位发热值GJ/t 或 GJ/104m3单位热值含碳量 tC/GJ燃料碳氧化率固体燃料无烟煤t26.727.410-30.94烟煤t19.57026.110-30.93褐煤t11.928.010-30.96型煤t17.46033.610-30.90液体燃料汽油t43.07018.9 10-30.98柴油t42.65220.2 10-30.98气体燃料天然气104m3389.3115.3 10-30.99其他煤气104m352.27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