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义叙述学中的一个新兴理论:评王委艳的《交流叙述学》.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9037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义叙述学中的一个新兴理论:评王委艳的《交流叙述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义叙述学中的一个新兴理论:评王委艳的《交流叙述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义叙述学中的一个新兴理论:评王委艳的《交流叙述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探索与批评(第八辑)广义叙述学中的一个新兴理论:评王委艳的 交流叙述学孙少文作者:王委艳书名:交流叙述学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出版时间:2 0 2 2年I S B N:9 7 8-7-5 2 2 5-0 7 6 5-1 交流叙述学是王委艳首次系统、全面地论述他的交流叙述学思想的专著。一个理论的提出和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提出设想,到著述成书,作者历经了十多年的苦思、打磨。早在2 0 1 1年,作者通过分析后经典叙事学中对“作者”的关注和描述,就提出后经典叙事学预示着“一种在文化的背景下交流叙事理论的形成”(王委艳,2 0 1 1,p.1 9 3)。2 0 1 2年的博士学位论文 交流诗学 话本小

2、说艺术和审美特性研究,围绕明清话本小说叙述,提出和论述了以“交流性”为核心的文本诗学系统。2 0 1 3年,作者参加第四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六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向国内外学者提出自己的理论设想,直面质疑,在随后的多年里,作者围绕“交流叙述学”思考不止,笔耕不辍,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直至今日这部论著面世。交流叙述学是经过作者深思和打磨,有着深厚的理论沉淀与经过详尽论述检验后的一个新兴理论。160该博士学位论文于2 0 1 9年出版,见王委艳:交流诗学:话本小说艺术与审美特性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1 9年。书评 交流叙述学是广义叙述学,或说一般叙述学理论宏景下

3、的一个理论分支,其核心观点是:“交流性”是“叙述”本身的一个本质特征。该理论以“交流叙述”为研究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一般的叙述体裁为研究范本,以融合符号学、语言学、哲学等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探究人类以叙述方式交流的内在交流机制和图式,解释交流参与者、交流要素等之间如何以叙述文本为中心互相影响。交流叙述学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叙述”是人类生存、文化经验积累和传承的重要方式,而非仅限于一种文学体裁。该书开篇及前四章铺垫理论基础、搭建理论框架,第五至九章围绕交流叙述的文本建构、交流叙述过程、交流叙述中的价值伦理和空间问题,对理论框架进行演绎式分析,第十章讨论数字化时代的交流叙述模式和特性,是对交流叙述理论的

4、实践和应用。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有其出现的学科背景,理论内涵一般包括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重要的研究问题和应用。笔者依照此思路,首先提供交流叙述学概览,然后就其中一些问题与作者商榷,最后给出关于未来可研究的问题和方向的一点思考。一、交流叙述学概述(一)交流叙述学提出的背景自2 0世纪9 0年代起,人文和社会学科出现了“叙述转向”。在转向潮流之下,叙述研究突破文学小说,走向广义的体裁,叙述概念被诸多学科普遍运用。学者们也开始跳出叙述文本和特定叙述体裁,来思考叙述本身,由此“叙述”成为研究对象,与人密切相关的叙述经验、叙述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也成为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叙述转向至今的三十余年

5、见证了后经典叙述学的蓬勃发展,也见证了叙述学中的又一新趋势。后经典叙述学关注那些为经典叙述学所隐蔽、忽视的维度和要素,如空间、伦理价值维度,如语境、作者、读者等要素,跨学科研究方法成为叙述学研究的主流。然而,诸多理论学派仍或多或少受限于过去时、记录型的文学小说。广义叙述学打破了这一局限,采用符号学方法论,融合其他学科方法和视角,初步搭建起一般叙述学理论的框架,在国内已经161 探索与批评(第八辑)打开了叙述学研究的新局面。在一般叙述学研究背景下,随着数字媒介技术的突飞猛进,交流互动的叙述特性凸显,从这一特性来研究“叙述”成为时代的命题,“交流叙述学”呼之欲出。(二)交流叙述学的理论内涵1.理论

6、基础和研究方法以广义叙述学为理论推进的基础,尤其重要的是叙述的两条底线定义,“二次叙述化”概念,广义的叙述体裁观,符号意义和交流的文本建构观、底本、述本的文本层次观等。在广义叙述学基础之上,批判式借鉴叙述学的前身学科、相邻学科的理论成果,如诗学,包括俄国形式主义、巴赫金复调理论、新批评等,阐释学,形式美学和接受美学等,哲学,尤其是分析哲学,认知学,语言符号学,尤其是语用学。在研究方法上,以符号学方法为基础,包括索绪尔传统的二元语言符号学,皮尔斯模式下的三元符号学。兼采纳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哲学、认知学、语用学等学科及这些学科交叉视角,在理论框架建构、交流机制分析过程中,借鉴了符号互动论,如

7、符号自我、反身性等概念,语言分析哲学,包括日常语言分析,言语行为理论中的意向性、合作原则等概念。在具体分析策略上,因为所关注的交流性实际上呼应了叙述的动态性,作者给出的分析是一种历时动态的辩证式分析策略。这种策略较好地克服了之前的叙述学,尤其是结构主义范式下的叙述学静态的、割裂式的研究局限。2.研究对象和问题以各种叙述类型为研究范本,探究人类以叙述方式交流的交流机制,所谓的“交流机制”,即关于交流叙述的内在运行系统和系统内部各层面(文本内/外、文本各层次)、各阶段(叙述化和二次叙述化)、交流各方(文本内如人物、叙述者、受述者,文本外如作者、接受者、叙述作者集团、接受者集162广义叙述学这一总体

8、理论框架下,在门类研究和应用方面,有小说叙述研究(如谭光辉),有对流行文化现象的叙述研究,如陆正兰的歌词叙述研究,饶广祥的广告叙述研究,王小英的网络文学研究,唐小林、胡易容等的图像、媒介叙述研究,宗争的游戏符号叙述学,胡一伟等的戏剧、演出叙述研究,方小莉的梦叙述研究;在广义叙述学理论演绎和完善方面,出现了伏飞雄对叙述的一般问题研究,李莉对叙述层次的研究等。其他叙述学概念和理论也颇受广义叙述学的启发,如傅修延的“器物”叙述,尚必武的“非人类叙事”。而在叙述特性研究方面,有云燕对叙述的认知性研究、谭光辉对叙述情感性的研究,等等。书评 团等)的运行逻辑。“叙述”“交流叙述”“交流叙述的交流机制”可作

9、为研究对象和问题的三个关键词。3.理论框架作者的理论框架搭建思路是:先提出人类叙述的经验图式,再在图式的基础上抽象出交流叙述图式。作者提出,人类的叙述经验呈现为“梭式循环”图式,作者、接收者两种身份,在时空演变中围绕作品历时地翻转,两种身份翻转动力在于人类的意向性、自反性。正是在这种翻转的过程中,叙述文本演变,人类经验得以交流、传承和发展。理论的基本架构是文本内、外双循环交流图式。文本内循环交流图式是“人物-事件-人物”和“叙述者-故事-受述者”之间的跨层交流,文本外循环交流图式是“作者-叙述文本-接收者”和“作者集团-叙述载体-接收者集团”之间的跨层交流,以及文本内、外自身内部主体翻转式的交

10、流(如作者和接收者身份的翻转,下面谈论重要概念时会解释)。文本内循环是建立在狭义文本基础上的、相对静态的、单向的交流图式,文本外循环是建立在更为宏大的社会语境、历史视野下的双向交流图式。4.重要概念和观点第一,交流主体身份的翻转。第一种翻转是交流发出方(作者)和接收方(接收者)身份的翻转,短时来看,翻转多为心理层面的隐性翻转,比如作者以读者的身份来阅读自己的作品,这是一种短时的、策略性的隐性翻转;历时来看,有但不仅限于作者集团和接收者集团的翻转,影响不仅限于心理层面,更具有历史文化传承和更新的作用。第二种翻转是作者-文本,文本-接收者两个交流阶段权力的翻转,后出现的文本-接收者的文本建构过程在

11、交流叙述中更具主导性,它们传承或者批判作者文本。在翻转的两种身份之上,存在一种复合的交流身份,即“作者的读者”,这种交流身份是叙述交流历时铺展开的主要交流主体和内在动力。相较而言,其他如普通读者、评论家读者身份在交流叙述中的参与过程不如“作者的读者”完整,参与动力和影响不如“作者的读者”强。第二,交流、叙述文本建构与抽象文本。从传统的小说文学叙述,到当今的数字互动叙述,叙述的解释推动着文本的生成、演变和传播,赋予了文本动态性和抽象性。根据皮尔斯的符号学,163 探索与批评(第八辑)解释不仅在于个人,更在于人际,解释是一种交流对话。由此,交流是叙述文本的存在形态。交流叙述普遍拥有“双向文本”,一

12、个是作者-文本方向的来自作者的文本,携带着自身的逻辑和解读的元语言,另一个是文本-接收者方向的接收者文本,是在过去文本的基础上,对现在接收到的文本进行二度叙述化后的文本,是一种解释文本,是在文本和接收者之间互动交流基础上建构出一个抽象的叙述文本,与来自作者的文本有所不同。抽象文本之所以为文本,是因为它是符号,是实实在在的意义的感知。作者认为抽象文本是叙述文本的最终形态。这种抽象文本在“作者的读者”这一交流主体中,拥有具形为一个新的叙述文本的潜力。第三,交流与交流叙述过程。交流叙述从确定叙述交流框架开始,而后确定信息源,明确背后的权力源、思想价值源头等,识别交流主体的身份(主要是社会文化身份和角

13、色),信息在叙述交流过程中变异、发展、传播,以反馈、产生影响和效果结束。这一系列的交流过程体现了“交流叙述”的两大特征:契约性、增殖变异性。所谓的契约性,是交流双方共享的发送和接收规约,是交流叙述开始的基础和能够进行下去的保障,但是由于交流过程中诸多因素变动,比如语境要素、交流方个体的意愿等差异,交流叙述会遇到冲突,甚至失败、归零。第四,交流叙述对平等性、合理性的理想追求。交流方地位平等是交流叙述的前提和基础,这种平等性之所以存在,一个重要原因是交流叙述主体可能的历时翻转,但是在局部阶段,交流双方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平等的局面,由此,文本内、外主体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尽可能保证叙述进行下去。叙述的

14、合理性是实现交流叙述价值的关键,这种合理性来自叙述文本本身,比如它的体裁规约、文本元语言,也来自交流方共享的社会文化经验 正因为社会文化经验是判断叙述合理性的一个重要参考,不同的社会文化领域有不同的共享经验,由此,叙述的合理性是相对的、具有民族性或地域性的。在交流过程中,交流方会采取一些策略以提高交流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尽可能剥离与主体无关的语境要素、交流方个体的差异性,在文本内人物和叙述者有特定的视角限制,或者附着一些价值伦理等在叙述主题上,或通过症候式阅读/阐释等,达到特定的交流目的。交流叙述内在地指向平等的、合理的交流,这是交流叙述学在叙述伦理方面颇有深意的启发。第五,交流与叙述空间。作者

15、讨论了叙述空间类型、叙述空间的叙述功能,并从人与空间的各种164书评 关系中总结出人作为交流叙述的主体,是如何通过叙述空间来构建叙述文本、赋予意义要素和进行交流的。从作者所区分出的虚拟的交流叙述空间和真实的交流叙述空间中,我们不难得出:“空间”实际上涉及交流叙述双循环图式中的各个要素,包括交流方的心理空间、所处的环境空间,文本内人物故事的空间、话语选择和组合的空间,等等;也涉及交流叙述双循环图式中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接收者解释的环节,包括解释规则还原、对叙述逻辑的重构、各个层面要素意义的合成,等等。叙述空间弥漫在交流叙述的方方面面。它是从空间维度,对前面的叙述文本、叙述过程、叙述的伦理道德价值意

16、义等进行的一次系统梳理。诚然,“空间”是叙述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第六,交流与叙述媒介融合。数字化时代,叙述媒介从单一走向融合,从实体走向网络虚拟。作者指出,网络叙述媒介使得交流叙述中,作者、文本和叙述者的层级性更复杂,具有更强的动态性:“作者”区分为“超级作者”和“次级作者”,分别对应于超级叙述文本和次级叙述文本,叙述者也具有了动态性,这种动态性是指叙述者可能在不同文本层次中变换,由此叙述文本内外层次之间的跨层更加频繁,如文本外的接收者可能跨层进入文本内成为叙述者。在数字化叙述背景下,网络文学(如超文本文学)和网络活态叙述,因其交流模式的特性和时代性,而成为两种当今需要重点关注的叙述体裁。二

17、、商榷和未来研究的启发(一)个别概念的商榷与请教研究问题不同,视角和维度不同,自然在理论框架、概念和观点论述上会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在该书中,我们看到不少新颖的概念,比如前面所说的“交流叙述翻转”“抽象文本”等,它们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洞见性。不过,笔者对极个别概念的界定、区分感到有些困惑。例如,第五章关于交流叙述文本的建构,作者提出,影响文本建构(或者说组成叙述文本)的要素有“主叙述”“辅叙述”“非语言叙述”和“零叙述”。这几个概念很有创见,尤其是“零叙述”,借鉴自“零符号”概念,作者的“零叙述”非常形象地总结出叙述文本内、外各种叙述策略、现象中存在的“交流空白”,恰恰是交流空白,凸显

18、出文本建构中的交流主体的能动性。对“零叙述”的研究将会非常有趣。但是,其中“主叙述”和“辅叙述”之间可能存在龃龉,以及这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仍有待厘清。笔者在这里冒165 探索与批评(第八辑)昧提出,谨向作者商榷和请教。作者大体上以是否为文本意义建构的核心部分、是否为交流双方所共同认可的且边界相对清晰的文本为依据,来区分“主 叙述”和“辅 叙述”(着重号为笔者所加)。理论上看,两个概念区分很清楚,但落到实际例子上却有点模糊。比如,作者举例说话本小说中的“看官听说”不是故事的一部分,而是为了交流顺畅而进行的“情况说明”(p.1 2 6)。我们知道,“看官听说”是叙述者叙述的话语,是属于叙述中的话语

19、层。作者在这里认为这个叙述话语不是主叙述,是一种策略,照此逻辑,作者认为话语层中叙述者的叙述策略是辅叙述。但是在前面解释“主叙述”时,作者又明确提出,“主叙述文本可分为故事和话语(或者底本和述本)以及 有意伴随文本”(p.1 2 5)。那么,叙述话语到底是“主叙述”还是“辅叙述”?在仔细研读作者对“主叙述”和“辅叙述”的论述后,笔者认为“主叙述”和“辅叙述”事实上糅合了“叙述行为”和“叙述文本”两个问题。“主叙述”侧重叙述文本的形态(比如文本成型与否、媒介是什么),而“辅叙述”侧重的是叙述行为策略(比如为了什么叙述效果、辅叙述是谁发出的、带有什么意图)。侧重不同,导致二者之间存有交叉:“辅叙述

20、”也可以成为文本意义建构的核心,比如元小说中的元叙述方式,而“主叙述”也可能对文本意义建构贡献有限,甚至于让位伴随文本,比如当代流量明星的身份(伴随文本)喧宾夺主,盖过她/他参演的某部影视作品(主要文本),即赵毅衡所说的“伴随文本执着”(2 0 1 6,p.1 5 3)。回到前面的困惑:叙述话语到底是“主叙述”还是“辅叙述”?这种模棱两可刚好来自叙述话语恰恰是叙述行为在叙述文本的反映,刚好处在两个概念侧重的中间地带。“主”“辅”是属于同一范畴的对立概念,但“主叙述”和“辅叙述”的所指又是叙述中的不同问题,龃龉由此而生。此外,关于“非语言叙述”,根据作者的定义和给出的例子,“非语言”是相对于语言

21、叙述来说的一种辅助叙述的要素,是一种“辅叙述”。那么,在媒介就是非语言的叙述中,比如雕塑、梦(只有梦中的画面和梦者的感知的梦)、纯音乐,这些非语言叙述是不是主叙述呢?在语言和非语言媒介融合中,比如电影叙事,非语言叙述不是和语言叙述一起构成主叙述吗?在这里,作者似乎是以语言叙述为非标出,以非语言叙述为标出,而交流叙述学关注的是广义的叙述体裁,“语言叙述”“非语言叙述”“语言与非语言结合的叙述”等量齐观,概言之,“非语言叙述”的“非语言”内涵,它和“主叙述”“辅叙述”的关系,或许有待进一步厘清。166书评(二)未来研究的启发在该书总结部分,作者已经指出了交流叙述学未来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一个是对一

22、般叙述学研究的理论框架的进一步完善,另一个是交流叙述学本身的理论建设,包括基础理论建设和理论实践。就第二个方向,笔者不揣浅陋,提出几点具体的未来可研究的问题和方向,供作者和读者批评。首先,关于交流叙述学的理论框架,作者区分出了文本内、文本外的双循环交流图式。文本内的交流循环有前期诸多学者的论述铺垫,文本外的交流循环是该书的研究重点。但是文本内和外之间的交流跨层是如何实现的?对这个问题,作者在最后一章其实有所涉及,但笔者认为,因为“梭式循环”交流叙述经验是普遍存在的叙述经验,文本内、外二者之间的循环交流也应该是普遍存在于各种叙述体裁、媒介类型中的,除了新兴的数字化叙述,传统的叙述体裁应该也是有文

23、本内、外两个层次之间的交流循环和跨层。它们的特征、规律是怎样的,与数字化叙述有何不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反过来使双循环交流图式这一交流叙述机制内部运行更加紧密,而非简单的文本内、外两个循环交流图式一分为二。其次,作者在交流叙述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数字互动叙述类型:网络活态叙述。这种叙述类型的研究亟待开展。它和实时叙述(如体育赛事直播等)有诸多不同。比如,实时叙述中,叙述发送并不一定是自觉的,由此特别依赖接收者的二次叙述化,但是网络活态叙述文本构成要素之一爆料人,即最初的叙述者,往往有很强的叙述自觉性。网络活态叙述中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价值系统,即“关注点”和价值走向、价值结果,是这种叙述的精

24、神内核。在网络事件充斥、构筑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当下,面对网络传播并引发关注的种种叙述行为,引起的各种围绕事实和价值的争论,对网络活态叙述进行专门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最后,交流叙述学或可以和传播学、传媒学等交流学科对话。作者对“交流”的分析主要来自叙述学学科本身,以及语言学,尤其是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这部分是作者的文学小说研究兴趣、专业背景和研究基础使然,但更主要的,还是作者对交流叙述学研究对象和问题的清晰定位:交流叙述学研究的是“交流性”的叙述,而不是“叙述性”的交流。前者是以叙述为本,交流性为叙述的一个本质特征,由此交流机制在叙述文本内外的运行方式和规律是研究的旨归。但这也正启发我们可以

25、融合和借鉴以“交流”为本的传播学、传媒学中的概念和思路,以一种更立体的研究视角来反观交流叙述学。167 探索与批评(第八辑)引用文献:王委艳(2 0 1 1).后经典叙事学的“作者”描述与建构交流叙事理论的可能性.兰州学刊,9,1 9 3.王委艳(2 0 1 2).交流诗学.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王委艳(2 0 1 5).明清话本小说专题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赵毅衡(2 0 1 6).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本).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简介:孙少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符号学、叙述学。A u t h o r S u nS

26、h a o w e n P h D c a n d i d a t e o f C o l l e g e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J o u r n a l i s m S i c h u a nU n i v e r s i t y m e m b e ro ft h eI S M Sr e s e a r c ht e a m H e rr e s e a r c hf i e l d sa r es e m i o t i c sa n dn a r r a t o l o g y E m a i l v e r a s u n 2 1 7 f o x m a i l c o m1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