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笔记重点大全1单选题1、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A中子B质子C电子D质子和电子答案: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中子不一定存在,例如普通氢原子不含有中子,故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故选:B。2、邵阳武冈是“中国卤菜之都”,这里的卤菜味道鲜美、香味扑鼻,深受人们的喜爱。能够闻到卤菜的香气是因为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答案:B能够闻到卤菜的香气是因为卤菜中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故选B。3、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的微粒符号是A
2、l3+C属于阳离子D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答案:BA、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9、13,分别是氟元素和铝元素,分别属于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为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符号是Al3+,符合题意。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不符合题意。D、是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原子的核外有2个电子层,分别位于第三、第二周期,不位于同一周期,符合题意。故选:B。4、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bkg,则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baBabCb12aD12ba答案:D已知一
3、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bkg,则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kgakg112=12ba。故选:D。5、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C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于航天D氧气能供给呼吸,与体内的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答案:A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不符合题意;C、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航空航天,作助燃剂,不符合题意;D、氧气能供给呼吸,与体内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维持
4、生命活动,不符合题意。故选A。6、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如图,其中区域代表的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答案:B区域地壳中元素含量占比27.7%,即含量排第二位,表示硅元素。故选:B。7、液化石油气(LPG)可压缩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答案:D液化石油气(LPG)可压缩存在钢瓶中是因为构成液化石油气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且气态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在加压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体积也就减小;加压后体积减小与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分子的质量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无关。故选D。8、铷(Rb)原子钟被称作北斗卫星的“心脏”、下图为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
5、不正确的是A铷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37B铷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C铷原子的核外电子分5层排布D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2答案:DA、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铷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7,核电荷数=核内的质子数,铷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37,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铷原子的核外有5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化学变化中铷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铷离子,其化合价为+1价,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9、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
6、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C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D硒元素在某些化合物中可显-2价答案:B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硒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位于第4周期,
7、故选项说法正确;D、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0、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B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D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答案:DA、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属于金属元素,故不
8、符合题意;B、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核内有31个质子,故不符合题意;C、由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故不符合题意;D、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易失电子,显-3价,由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氮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易失电子,显+3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故符合题意11、西岭雪山是著名旅游胜地,下列对其景色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景色解释A春天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夏天云消雾散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C秋天层林尽染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D冬天白雪皑皑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AABBCCDD答案:DA、春天花香
9、四溢,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A正确;B、夏天云消雾散,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B正确;C、秋天层林尽染,树叶经霜打后变红,说明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C正确;D、冬天下雪,属于水的状态变化,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化,分子本身不变,D错误。故选D。12、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镓是金属元素B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C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D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答案:CA、镓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说法正确;B、由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所以氮原
10、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单位是“1”,不是“g”,选项说法不正确;D、由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在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3、某海水淡化系统(如下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D海
11、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答案:C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故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选项正确;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而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正确;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而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选项错误;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水的化学性质不变,选项正确;答案为:C。14、某同学从衡阳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发现从衡阳带来的密封饼干包装袋鼓起了。包装袋鼓起的原因是A袋内饼干的体积变大B袋内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大C袋内气体分子个数增多D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变大答案:D将方便面从衡阳带到西藏,西藏属
12、于高原地区,气压低,故饼干包装袋内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而饼干的体积、气体分子的体积和个数不会变化。故选D。15、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BH2O2CH2CO3DH2O答案:AA、H2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B、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H2CO3是由碳酸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D、H2O是由水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多选题16、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国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该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H原子和Rb原子。下列有关Rb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B中子数是37CRb是金属元素DRb核外有5个电子层答案:CDA、根据元
13、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B、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故Rb的中子数为85-37=48,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原子的核外有5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D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钙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钙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0C钙的元素符号为CaD钙原子的质量为40.0
14、8g答案:BCA、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可知钙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A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钙的原子序数为20,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20,可知钙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0,故B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钙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a,故C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单位是“1”,不是“g”,故D说法错误;故选BC。18、关于分子,你认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永不停
15、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答案:ADA、一切物体都是由微粒构成的,其中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故A错误;B、分子永不停息的做着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正确;D、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D错误。故选AD。19、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离子的是ABCD答案:CDA、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8,属于原子,故错误;B、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12,属于原子,故错误;C、核内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故正确;D、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
16、子数=10,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故正确。故选CD。20、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工具下列元素符号,书写规范的是A氮NB钙cAC磷PD铝al答案:ACA、氮元素的符号:N,故A正确;B、钙元素的符号:Ca,故B错误;C、磷元素的符号:P,故C正确;D、铝元素的符号:Al,故D错误。故选AC。21、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答案:AD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正确;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可
17、以再分,分成质子、中子和电子,错误;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不存在氯化钠分子,错误;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正确。故选AD。22、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根据实验,不能获得的结论是A金原子核带正电B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C金原子核体积很小D金原子核的质量与粒子的质量相当答案:BD穿过中心的少数粒子被反弹,说明原子中心存在与粒子带同种电荷的粒子并且质量很大,所以对粒子产生了排斥,由此说明原子核带正电且质量很大;大部分粒子未发生偏转,说明原子中有很大空余的空间,所以原子核的体积很小;故选:BD23、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都是由质子
18、,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上答案:BD分析:根据原子的构成和原子核、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情况,原子类别的决定因素和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上进行分析解答。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有的原子中没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故A错误;B、一种原子和另一种原子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即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故B正确;C、原子是由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
19、核外电子数,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C错;D、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几万分之一,但却集中了整个原子的主要质量,因为电子质量太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上,故D正确。故选BD。24、.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属于同种元素B属于离子C易失去成为阴离子D的结构不稳定答案:BC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B、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是离子,是离子,该选项说法错误;C、
20、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该选项说法错误;D、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不为8,结构不稳定,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C。25、“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生产尿素【化学式:CO(NH2)2】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根据图示信息分析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有一种氧化物C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和氨分子的个数比为1:1D该反应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答案:AC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尿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2NH
21、3+CO2一定条件CO(NH2)2+H2O。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生成物中水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和氨分子的个数比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将增加二氧化碳的利用,因此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量,利于碳中和实现,减缓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C。填空题26、化学发展史上,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很多伟大成就。(1)国际标准贡献者: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2、和在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图中x=_,铟原子形成的铟离子是_(填符号)。铟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周期,相对原子质量为_。(2)磷的最早发现者: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写道:“老槐生火,久血为磷。”描写的是磷自燃,请写出磷自燃的化学方程式_。(3)制碱工业先驱者:侯德榜发明了“侯氏联合制碱法”,其中一个反应是将碳酸氢钠煅烧生成纯碱、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8In3+五114.84P+5O22P2O52NaHCO3Na2CO3+CO2+H2O(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49=2+8+x+18+3,x=18;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铟的元素符号为:
23、In,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形成铟离子为:In3+;铟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2)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27、下图中的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钾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
24、2)图A中x_;(3)图A、B、C、D、E五种粒子共表示_种元素;(4)C粒子的化学性质与A、B、C、D、E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填选项字母)答案:1984E分析:由粒子的结构示意示意图可知,A是氖原子,B是镁离子,C是镁原子,D是硫原子,E是钙原子。(1)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故钾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9。(2)图A质子数是10,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x=10-2=8。(3)由粒子的结构示意示意图可知,A是氖原子,B是镁离子,C是镁原子,D是硫原子,E是钙原子,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图A、B、C、D、E五种粒子共表示4种元素。(4)最外层电子是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5、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B是镁离子,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与C化学性质相似的是E。小提示: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28、通过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取大量信息。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不能从上图中直接获取的信息是(填字母)。A元素符号B元素名称C相对原子质量D中子数(2)7号元素可以形成很多化合物。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使氯化铵(NH4Cl)单独结晶析出。NH4Cl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_。答案:(1)D(2)-3(1)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
26、字为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为元素符号,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不能直接获取的是中子数。故选D。(2)氯化铵中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1)4+(-1)=0,x=-3。29、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敞口放置双手贴在塑料瓶的外壁上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中的MN段、NP段和PQ段。(1)PQ段能够说明氧气的一点物理性质是_;(2)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_;(3)
27、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时几乎不再变化。答案: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21%分析: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1)PQ段变化是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分子更快更多地从瓶口向下逸出,故PQ段能够说明氧气的一点物理性质是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2)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MN段,这是因为敞口放置,氧气体积分数不断减小,是因为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部分氧分子运动到瓶外;NP段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瓶内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导致更多的氧分子从瓶中逸出,故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
28、。(3)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瓶口朝下放置,氧气进入空气中,塑料瓶中最终全是空气,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21%,故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时几乎不再变化。30、空气又称大气,是生命、燃烧和工业等所需氧的主要来源。(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构成氧气的粒子是_(写化学式)。(2)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在化学变化中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将空气液化,然后将温度升高至196183,使液态氮先蒸发,剩余液态氧储存于钢瓶中。从微观视角分析,空气液化过程中,主要改变的是_。答案:(1)21%O2(2)得到(3)分子间间隔(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氧气是一种气态非金属单质,由氧分子构成,表示为O2;(2)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电子为64,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带负电;(3)从微观视角分析,空气液化过程中,空气中的分子间间隔变小,故主要改变的是分子间间隔。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