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节 透镜 姚哥庄中学 初二物理 2012学习目标:1认识凸透镜、凹透镜,了解焦点、焦距等基本概念。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会作相关的光路图。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学前自测1.一束平行光线照射到某透镜后,光线发散了,这个透镜一定是( )A.凸透镜 B.凸镜 C.凹透镜 D.凹镜2.下图中各图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3.在下面的方框中填上适当的透镜。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一队旅行者冒着-48的严寒跋涉着。到了中午,当他们拣来了一堆干草准备生火做饭时,却发现打火机丢了,怎么办?一位博士灵机一动,带领大家用冰磨
2、制了一块像放大镜一样的冰块,博士拿着这一冰块迎着太阳,把阳光聚集到干草上,一会儿,干草就着了火。你相信吗?课下试试看?(二)探究发现探究一: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身边的凸透镜或凹透镜,阅读教材第一段和第二段,完成下面的问题:1中间厚、边沿薄的是 ,例如: 2中间薄、边沿厚的是 ,例如: 3认识教材中图5.1-1中的各种形状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我们继续认识凹透镜和凸透镜,大家仔细观察教材中图5.1-2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示意图, 叫主轴,光心的特殊性在于 。 探究二: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从透镜盒中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现象?(做做看)新课标第一
3、网有亮点出现,那你知道亮点是怎么形成的吗? “亮点”会随着纸的来回移动而在亮度上、大小上发生变化。亮点变亮说明它的光进入我们眼睛中的变多。归纳:凸透镜对光 现在,请你动手,让光斑变得最小,最亮。并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换另一个凸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 (做做看)用凹透镜无论如何移动,都得不到很小、很亮的光斑。这些现象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有不同的作用,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不难发现:凹透镜对光 探究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如下图左
4、所示),这个点叫做 ,用字母 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 ,用字母 表示。 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因此它没有实焦点(如上图右所示),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合作探究:1.让平行光通过厚薄不同的凸透镜,观察焦点位置的变化?(认识焦距和凸透镜的厚薄的关系) 2.将一点光源(如小电珠)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位置,观察它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怎样传播?这掲示了光的什么性质?讨论交流:.如何判断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三)课堂小结 1.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2.依据下图叙述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四)达标检测1.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点光源发光经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点光源发光经凹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2.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 .让凹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纸上 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填“能”“不能”)3.无论是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还是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实际上都是因为玻璃对光的 作用而产生的.4.完成下列光路图。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姚哥庄中学 初二物理 2012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凸透镜成像时,物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大
6、小的关系3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重点难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大小的比较课前检测:1、投影仪中投影片上的字或画相当於_,他通过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一个倒立、_的_像.我们所看到的像是正立的,是应为投影片是_(选择正或倒)放的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於一个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於胶卷上,形成一个_立,_的像3、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镜,它成的是_、_、_像。学习过程: (一) 思维启动:大家喜不喜欢照相和看电影?如果喜欢,那么知不
7、知道照相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原理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二)探究新知:1、照相机 (结合实物、挂图)自己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其各部分作用。 照相机的主要构造有:讨论交流:我们所用的照相机拍摄景物时,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怎样调节,可使胶卷上的像变大?想想做做:结合教材94页同学们协作动手制作模型照相机。制作方法:在直径较大的圆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图纸筒一端固定半透明塑料薄膜,再把小纸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纸筒内。制作完成后,同学们把模型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2)
8、像是正立还是倒立?(3) 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可根据进入眼中的光线是否来自像点进行判断)2、投影仪(结合实物)了解投影仪的主要构造: 做一做:去掉反光镜,让像直接成在天花板上,观察天花板上像的大小、正倒,并回答: 使用投影仪时,那段距离是物距;那段距离是像距?物距与像距相比,谁大谁小? 物、像哪个大、哪个小?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满足以上物像大小的关系,物距、像距应有什么样的关系? 为了能使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如何放置? 如果希望像变得大一些,而且还要保持清晰,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安装上反光镜的作用是什么?(可再装上反光镜比较一下)3、放大镜用课桌上的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到的
9、情况:(与其他同学交流)(1)字是放大还是缩小?(2)字是正立还是倒立? 归纳:放大镜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 (放大或缩小)的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是 (倒或正)立的虚像,并且像与物体在 侧。联系生活:能否利用其他物品来替代玻璃凸透镜制成放大镜?(举例说明)4、结合教材96页示意图,了解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情况: 实像总是 立的,虚像总是 立的; 实像和物体在透镜的 侧,虚像和物体在透镜的 侧。(三)课堂小结生活中凸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成 像投影仪成 像 放大镜成 像(四)达标检测1.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C凸透镜只能成放
10、大的像 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2.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B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C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D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3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D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4将一本书放在盛有水的圆形玻璃杯后面不远处,透过杯子看书上的字,你有什麼发现?为什麼会发生此现象?第3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姚哥庄中学 初二物理 2012学习
11、目标:1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物体和透镜位置的关系。2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乐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课前检测: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所成的像是_、_、_像,常用的_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一、思维启动: 无论是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它们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张白纸放在凸透镜的两侧,移动蜡烛和白纸的位置,你发现能得到什么样的像? (提示:成像情况,焦距f;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用u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用v表示)(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假
12、设:(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学生猜想 (三)制订计划1、你认为需要哪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 2、你认为除了观察像的 、 、 特点外,还需测什么量? (提示:凸透镜焦距已知,不必测量,标签上已注明)3、你认为该实验应分几种情况来研究,该怎样设计试验?(提示:可参考课本97、98两页)(四)进行实验 (各组按步骤去探究成像规律,比一比哪一组能最快得出正确结论) 注意: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下物距u和像距v(此步骤做两次)。2、 把蜡
13、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fu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并记下物距u和相距v.(此步骤做两次)。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2fU=2f2fufU=fU2fu=2ffu2fu=fuf2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 ,放大与缩小像的分界点是 。3. 实像都是 形成的, (能或不能)承接, (倒或正)立,物象 (同侧或异侧)。虚像是 形成的 , 承接, 立的,物象 侧。二、自学探究 眼睛是一个既复杂又奇妙的器官,它帮助我们认识身外的世界.判断物体的大小、距离、质感、颜色及长、宽等.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观察图5.41眼球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是由 构成。
14、2.眼球好像一架 ,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 ,视网膜相当于 。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 ,可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量。3.小组讨论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是凸透镜成像的那种情况?像有何特点?4.认真观察图5.4-2,小组讨论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看到近处和远处的物体的?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是我们有些同学成了近视眼,有些人成了远视眼,你们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是怎么形成的吗? 1、特点 近视眼只能看清 的物体,看不清 的物体.远视眼只能看清 的物体,看不清 的物体.2、成因及矫正认真观察图5.4-3和5.4-4,观察近视眼同学的眼睛近视眼的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来自远处的光汇聚在视网膜
15、的 方。所以我们要让进入眼睛的光提前发散,在眼睛前方放 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阅读课本和图分析远视眼的情况:近视眼镜是 镜,远视眼镜是 镜。3、 自学科学世界眼睛的度数,回答课后问题。 三、阅读拓展: 儿童、青少年眼睛中的晶状体弹性强,睫状体的调节能力大,但是如果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书本放得离眼太近,或采光、照明条件不好,或持续用眼的时间过长,都会使睫状体内的肌肉持续收缩.晶状体凸度增大,久而久之,一旦看远方物体时,睫状体内的肌肉就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就造成了假性近视。发生假性近视以后,如仍不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造成变凸的晶状体不能恢复正常,就会变成真性
16、近视.预防近视要做到: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 cm.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远眺几分钟.要认真做眼睛保健操.不要在直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着看书.不在走路时看书.四、学习小结: 1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主要由瞳孔(好像照相机的 )、角膜及晶体(功能好像照相机的 )、视网膜(好像照相机的 )组成.2近视眼佩戴 矫正. 远视眼佩戴 矫正.五、达标检测:1下面是关于眼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分别填上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2)图中甲眼、丙眼比较,不同点是:a ;b .2下列与近视眼不符合的是( )A.晶状体曲度过大 B.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C.眼球前后径过短 D.可用
17、凹透镜纠正3你观察到光线逐渐增强时,瞳孔的变化过程是_,结合瞳孔的位置,你认为瞳孔的变化,可能是由_来调节的.4物像只有落在_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这就需要眼球内_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5.人用眼睛观察一个物体,例如观察一棵树,其光学原理就像图中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一样。_就相当于图中的蜡烛,人眼睛的_就相当于凸透镜,_就相当于光屏。6 图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的各两种光路,在A、B、C、D四种光路中,_描述了正常眼的成像情况;_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_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A B C D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姚哥庄中学 初二物理 2012学习目标:了解
18、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前提测评: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 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25cm时,成 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成 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5cm时,成 (一)针对目标1:阅读课文103页,找出显微镜的结构,主要由 , , , 。明确各部分的作用:目镜: ,原理 物镜: ,原理 反光镜: ,原理 。 【教师强调】:显微镜实际上是二个凸透镜的组合,一个做投影仪,另一个做放大镜。【对应训练】:1、显微镜是由 和 两组凸透镜组成。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 、 的像。目镜使“物体”成 、 的像。2、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靠近眼睛的是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
19、是 ,物体经过 成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像再经过 放大,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了。(二)针对目标1:阅读课本103104页,找出望远镜的结构,主要由 , 。2、明确各部分的作用:目镜: ,原理 物镜: ,原理 3、阅读72页:找出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强调】:望远镜实际上是二各凸透镜的组合,一个做照相机,另一个做放大镜。4、介绍新型的显微镜、望远镜。 【对应训练】:1、望远镜是由 和 两组透镜组成。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 、 的像。目镜使“物体”成 、 的像。2、望远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 附近成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 ,用来把这个像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的较
20、大,是为了 。3、我们不能看清一个物体,与物体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大小有关,物体离我们越近,视角越 ,看物体越清楚。4、望远镜的作用是( )A、把远处的物体放大 B、把远处的物体拉近 C、把细小的物体放大 D、把近处的物体放远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达标检测】:1、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们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显微镜的反光镜用的是( )A凹透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3、关于显微镜下列说
21、法正确的是(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 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等到放大的像 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4、关于天文望远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让更多的光射入到物镜中 B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C采用焦距很大的凸透镜作物镜 D增大观察的视角5、关于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B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C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做物镜D只有用透镜才能做望远镜6.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 镜, 镜的焦距较大。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别 的 像(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 (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7.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 镜, 镜的焦距较大。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 的像 ,然后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 ,这样我们就能看清楚很微小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