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 级初二学 科物理版 本人教新课标版课程标题第三章 第13节 透镜、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编稿老师钟朝光一校黄楠二校林卉审核郑炳松一、学习目标: 1、能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3、了解生活中的凸透镜。二、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难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三、考点分析: 此部分内容在中考物理中的要求如下:知识点考纲要求题型分值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知道填空、选择、作图、实验题13分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知道填空、选择、作图、实验题12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理解填空、选择、作图、实验题15分生活中的透镜了解填
2、空、选择题13分凸 透 镜凹 透 镜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形状特点对光具有 会聚 作用对光具有 发散 作用相关概念主光轴:可以认为标准的凸透镜表面是由两个球面构成,则连接凸透镜两个球面的球心的直线,就是主光轴;光心:凸透镜的中心O;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到一点,这一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F;焦距:焦点F到光心O的距离叫做焦距f。凹透镜没有实焦点,只有虚焦点三条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F;(2)经过焦点F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3)经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反向延长线经过焦
3、点F;(2)射向另一侧焦点F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3)经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生活中的透镜放大镜:正立、放大、虚像照相机:倒立、缩小、实像幻灯机:倒立、放大、实像猫眼:正立、缩小、虚像成像规律正立、缩小、虚像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幻灯机uf正立放大虚像|v|u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 1. F点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2. 2F点是像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2F点上,像与物等大等距倒立);3. 物体越靠近F点,像越大;物距越小,像越大,像距越远。凸透镜成像规律图示:1. F点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2. 2F
4、点是像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3. 物体越靠近F点,像越大;物距越小,像越大,像距越远:4. 综合图示:知识点一:认识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例:将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边充以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使通过烟雾的光成粗细均匀的柱形光束(如图甲):(1)烧杯内充以烟雾,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 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2)烧杯底上放一个凸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3)烧杯底上放一个凹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丙所示,说明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解析】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手电筒聚光灯发出的是一束平行光,光在空气中传播,不易看到它的传播路径,可以利用“烟雾”“
5、小雾”“灰尘”等物质,使光在这些小微粒上发生“漫反射”,从而看到光的传播路径;乙图中的烧杯底上放了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到一个点,说明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通过丙图观察光的路径发现光是发散的,说明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答案】漫反射 会聚 发散【针对练习】太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孔隙,在地面上形成明亮的光斑;用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有时也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光斑。前者光斑的形成说明,后者光斑的形成说明。【答案】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知识点二:透镜的光路图例:完成下列光路图(1)根据图甲中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 (2)图乙是一束平行于主光轴并射向凹透镜的入射光线,请画出
6、穿过透镜的折射光线。【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请同学们记住两种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则此类作图题很容易解决。(这也是中考的高频考题!)【答案】【针对练习一】在图中画出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径迹。【答案】【针对练习二】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下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类型适当的透镜。【答案】【针对练习三】如图(a)、(b)所示的方框内各有一光学器件,单箭头的出射光线与单箭头的入射光线对应;双箭头的出射光线与双箭头的入射光线对应.请在方框内填入合适的光学器件。【解析】将对应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连接起来,形成光路。根据光路分析可以发现方框中的光学器件使光线发生了偏折,从而确定是透镜.如
7、何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不能简单地根据折射光线是否相交来确定光线是否会聚或发散,而还应将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方向进行比较。在下图(c)中,折射光线O1B1,O2B2相对入射光线A1O1,A2O2方向而言是向主光轴“靠拢”,发散程度减弱,即发生会聚,因而判定这是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在下图(d)中,折射光线O1B,O2B相对入射光线A1O1,A2O2方向而言是“远离”主光轴,可以设想若没有透镜,入射光线应相交于C点,经透镜折射后交于B点,会聚程度减弱即发生发散,因而判定是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答案】知识点三:凸透镜的成像实验例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小刚发现所用的
8、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请你帮他设计出一种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方法: (2)小刚在做实验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摆放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是 。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10,调整后,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像(选填“实”或“虚”)。(3)此时,小刚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解析】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且光线会返回;光的
9、折射也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并穿透了两种介质。【答案】(1)使太阳光通过凸透镜会聚于纸上一点,测出这个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2)光屏的高度 放大 实 (3)远离【针对练习一】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将光屏移到图中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 。如果要想使像变小,蜡烛应向 侧移动。【答案】倒立、缩小的实像 左【针对练习二】同学们要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选用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实验探究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器材调好后,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向凸透镜移动,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测出了蜡烛在不同位置时像的高度,
10、并将数据填在下表中。凸透镜的焦距为f 10cm.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就越大。他们得出的结论完整吗? (填“完整”或“不完整”),理由是: 。【答案】 同一高度上(或同一水平直线上) 不完整 此结论只适合于凸透镜成实像时,不适合凸透镜成虚像时【针对练习三】小明同学获得了一个凸透镜,他不知道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少,于是通过两个实验,成功的知道了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以下是他做实验时的截图,你能知道他是如何测定的吗?【答案】(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平行光),当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光斑到凸透镜的中心的距离就是焦距;(2)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时,当屏上出现与蜡烛等大的像时
11、,则像距等于物距,此时像距与物距是焦距的两倍。 知识点四:凸透镜成像规律例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倒立、等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这说明物体比2F点更接近F点。若所成的像在2F点上是等大的像,那么现在物体所在的位置比2F点更靠近F点,则像更大,所以是放大的。在光屏上能获得像,则一定是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答案选择A。【答案】A【针对练习一】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
12、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 )A. vf B. fv2fC. u2f D. fu2f【答案】BC【针对练习二】把下图甲所示的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 )【答案】B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记住三句话1. F点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2. 2F点是像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2F点上,像与物等大等距倒立);3. 物体越靠近F点,像越大;物距越小,像越大,像距越远。 一个实验:凸透镜的成像实验:一调(调节三心在同一高度),二移(物体移向凸透镜,光屏远离凸
13、透镜,像越大)(答题时间:50分钟)1. 某同学想制作一个平行光源,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B. 选用凹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凹透镜的焦点上C. 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离凸透镜的焦点比较近的地方D. 选用凹透镜并把灯泡放在离凹透镜的焦点比较近的地方2. 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凸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还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 一定小于LB. 一定大于LC. 可能等于LD.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3
14、. 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 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 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 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4. 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则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正立缩小的实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5.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的某个位置,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
15、到了清晰放大的像,那么蜡烛位于此凸透镜的( )A. 一倍焦距以内 B. 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 二倍焦距处 D. 二倍焦距以外6. 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A. 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B. 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C. 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D. 光屏上没有像7. 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当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并移动光屏,则在光屏上所成的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16、. 无像8.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6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20cm B. 30cm C. 60cm D. 809. 如图所示,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A. 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 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C. 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D. 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10. 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在屏上成一缩小的像,若要使屏上所成的像再大一些,并保持清晰,则应( )A. 将烛焰向凸透镜适当移近,并适当减小屏与凸透镜间
17、的距离B. 将烛焰向凸透镜适当移近,其他不动C. 使屏远离凸透镜,其他不动D. 将烛焰向凸透镜适当移近,并适当增大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11. 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从远处逐渐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是 ( )A. 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B. 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小C. 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D. 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大12.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此时恰有一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 )A. 变成了小虫的像B. 像的中间部分没有了C. 大小不变,亮度比原来暗了D. 大小和亮度与原来一样 13. 完成下列光路图
18、:14. 如图所示的四块玻璃制成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属于凹透镜的是_。对透过的光线有会聚作用的透镜是_,对透过的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_(填写字母) 15. _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有_个,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_。下图是某同学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桌面上得到一个亮点F,并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情况,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16. 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光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凸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
19、上观察不到像了,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_、_的虚像。17. 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做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他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经过分析,他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烛焰中心、_中心和光屏中心没有在_。上述问题解决后,小明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并测得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则该像是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原理制成的。(2)小明完成实验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0、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3)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打碎了,则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1、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以平行于主光轴的方向射出,因此可以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来得到平行光源。答案:A2、此题考查的是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测量时纸片上的光斑必须要最小,如题目所说的情况,纸片有可能在一倍焦距以内,也有可能在一倍焦距以外;所以选项D的说法是正确的。答案:D3、(1)
21、实像:由实际光线所成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如:白布、白纸等)上。凡是倒立的像都是实像。(这里说的“倒立”是指相对于物体而言,比如我们看到电影屏幕上的“人”虽然是正立的,但它是实像,因为胶片是倒立的)实像既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等大的,还可以是缩小的。(2)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但眼睛能看到,照相机也能拍下来。凡是正立的像都是虚像。所以选项B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B4、由题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物距为25 cm,在离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A5、光屏上能得到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并且是放大的像,那么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
22、律可知物距应在一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以内。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答案:B6、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当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在光屏上也能成一清晰的像,但所成的像的大小跟对换前的情况相反,所以只能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A7、光屏上能得到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并且是等大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刚好等于二倍焦距,即2f30 cm,f15cm,当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10cm处时,此时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因此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C8、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6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即60cm2f,所以f30cm,满足题
23、意的只有选项A中的焦距:f20cm。答案:A9、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放大镜来使用,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实像,这样有利于看清液面的示数。答案:D10、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要让光屏上成的像大一些,应让物体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同时光屏要远离凸透镜;题中只有选项D的说法可行。答案:D11、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从远处逐渐移向焦点的过程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来越远。答案:D12、有一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时,只是通过透镜中间部分的光被挡住了,而对其他部分的光没有影响。所以所成像的大小没有改变,只是亮度变暗了一些
24、。答案:C13、甲图中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乙图中延长线经过凹透镜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答案:如上图14、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它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答案:bd ac bd ac15、这是一种测焦距的方法,要求是平行光射入。凸透镜有两个焦点,一边一个,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焦距,如图所示f13.2 cm。答案:平行 2 焦距 13.216、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倒立等大的实像,接着移动蜡
25、烛可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倒立 缩小 倒立 等大 倒立 放大 正立 放大 17、(1)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三者在同一高度,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间。当物距等于12 cm 时,由题目可知:f10cm,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以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这原理制成的。答案:凸透镜 同一高度上 放大 投影仪(2)选项A:当物距等于20cm 时像距也等于20cm,知此时成一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等于二倍焦距,即20cm2f ,所以f10cm,选项A是错误的;选项B:当物距为15cm时处于一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以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选项B的说法是错误的;选项C:当物距为25cm时处于二倍焦距以外,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而投影仪成的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选项D:当物体从焦点远离凸透镜时,所成的像越来越小。故选项D的说法是正确的。答案:D(3)打碎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相当于把透镜挡住一部分,但其他地方一样能通过光线,(相当于选取了一个小一点的透镜来做实验)光屏上照样能呈现完整的像。 答案:能第14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