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推断题
例1 现有A、B、C、D、E五种物质,分别为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钙、铁粉和氧化钙中的一种。其中,A的浓溶液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B为单质;D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E是熟石灰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D_______。
(2)在图中将能相互反应的物质之间用短线“—”连线,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的两种物质之间用箭号“→”连线(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分析 由A的浓溶液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所以可知A是盐酸,B为单质,所以B是铁粉,D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D是CuSO4,E是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Ca(OH)2,C是CaO;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可知盐酸能够与铁反应,能够与氧化钙反应,能够与氢氧化钙反应,铁能够与盐酸和硫酸铜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能够生成氢氧化钙,硫酸铜能够与氢氧化钙反应。
答案 (1)CaO CuSO4 (2)
例2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OH)2、KNO3、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1)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由第①个实验溶液为无色,可以判断一定没有FeCl3,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BaCO3或BaSO4。由第②个实验沉淀全部溶于稀盐酸,说明沉淀一定是BaCO3,不是BaSO4。因此原粉末中一定含有Ba(OH)2和Na2CO3,一定没有FeCl3和Na2SO4,是否含有KNO3不能确定。
答案 (1)Ba(OH)2、Na2CO3 KNO3 FeCl3、Na2SO4 (2)BaCO3+2HCl=BaCl2+H2O+ CO2↑
例3 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按下图的步骤进行实验。请回答:
(1)白色沉淀B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滤液A与CuSO4溶液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固体中的盐不含氢元素,则这种固体混合物可能是(填化学式):①__________和__________;②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分析 根据图示,无色溶液A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OH)2和Na2SO4,可推知A为NaOH;白色沉淀B与盐酸反应生成CaCl2、CO2、H2O,则B是CaCO3。若A和B是固体中盐和碱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则这种盐和碱分别是Na2CO3、Ca(OH)2;若A和B是固体中原有的盐和碱,则分别是CaCO3、NaOH。
答案 (1)CaCO3 (2)2NaOH+CuSO4=Cu(OH)2↓+Na2SO4 (3)①Na2CO3 Ca(OH)2 ②CaCO3 NaOH
例4 已知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产生温室效应;B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H是蓝色沉淀。根据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C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分析 根据C能产生温室效应,说明C为二氧化碳;而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因此A为一氧化碳;B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说明B为氧化铁;F是紫红色金属,说明F为铜;H为蓝色沉淀,说明H为氢氧化铜。反应①为铁与可溶性铜盐反应生成金属铜的反应,即E为可溶性铜盐,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均可;反应②为可溶性铜盐生成氢氧化铜的反应,如CuSO4+2NaOH =Cu(OH)2↓+Na2SO4,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 (1)Fe2O3 CO2 (2)①Fe+CuSO4=FeSO4+Cu(合理答案均可) ②CuSO4+2NaOH =Cu(OH)2↓+Na2SO4(合理答案均可) 复分解反应
例5 甲、乙、丙、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中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图中“→”表示甲和丙都能与X反应生成乙)。
(1)若甲为二氧化碳,乙为一氧化碳,丙为氧气。
①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甲、乙、丙三种气体中有毒的是___________。
(2)若甲为碳酸氢钠,乙为氯化钠,丙为碱。
①丙的名称为___________。
②物质X___________(“能”或“不能”)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
(3)若X为石灰水,甲为碳酸钠,丙为气体。
①X与甲的溶液反应,其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
②丙与足量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1)若甲为二氧化碳,乙为一氧化碳,丙为氧气,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因此X是碳;甲、乙、丙三种气体中有毒的是一氧化碳。(2)若甲为碳酸氢钠,乙为氯化钠,丙为碱,那么X属于盐酸,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因此丙是氢氧化钠;盐酸能除去铁锈。(3)若X为石灰水,甲为碳酸钠,丙为气体,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丙为气体也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因此X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 (1)①C ②一氧化碳(或乙或CO) (2)①氢氧化钠 ②能 (3)①复分解反应 ②CO2+Ca(OH)2=CaCO3↓+H2O
1.甲、乙、丙、丁分别是石蕊溶液、稀硫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中的一种,若用四个圆表示四种溶液,两圆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丁是___________,通常其用途为___________。
(2)甲和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一包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三种混合而成,为探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1)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
(2)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2)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实际应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石蕊溶液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Na2CO3+Ca(OH)2=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2.(1)CaCO3、NaOH CuSO4 (2)CaCO3、NaOH、BaCl2 CaCO3、NaOH、Na2SO4 3.(1)分解反应 (2)NH3 (3)2C+O2===(点燃)2CO (4)冶炼金属
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