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一下以編輯母片標題樣式,按一下以編輯母片,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第五層,*,*,*,新高中中國語文課程系列課程詮釋,學與教策略:探究式,1,第1页,第1页,學與教主導原則,(4.3),以學生為主角,促進自主學習,建基現有優勢,掌握學生已有知識,以讀寫聽說為主導,促進理解,引發思考,建立開放學習風氣,善用多媒體以促進學與教,綜合訓練,一材多用,2,第2页,第2页,學與教取向與策略,(4.4),教學取向(4.4.1),1.直接傳授式,2.,探究式,3.共同建構式,3,第3页,第3页,甚麼是探究式學習?,探究式教學取向,重視,學習過程,。,教師布置,多元化,學習活動,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
2、問題,從,積極思考,和,實踐,中掌握知識和能力。,4,第4页,第4页,探究學習(4.4.2),在初中階段,學生已掌握不同學習策略;,在高中階段,教師宜在這個基礎上,多引導學生探究,使他們有更多自主學習空間,運用所學學習策略,從而建構知識、掌握學習技能。探究學習能够讓學生經歷以下過程:,5,第5页,第5页,訂定目標:,在學與教過程中,教師激發學生興趣和好奇心,讓學生在特定範圍,以,協商或自決,方式,擬定探究,題目,和探究,目標,。,例子:,中國茶文化,中國傳統藥膳 食療/藥療 茶文化,6,第6页,第6页,自主摸索:,在探究過程中,學生自行發現問題,透過資料蒐集、問題分析等步驟,嘗試尋找答案,以解
3、決問題。期間,每個學生根據已经有知識和經驗,對問題產生不同見解,透過與教師、同學交流、討論,嘗試尋求共識。,例子:筷子,兩種說法:,一、漢代時單以筷進餐,二、唐宋時仍匕箸分工,7,第7页,第7页,建構新知:,在尋找答案過程中,學生不斷反思,運用不同策略,從多角度分析問題和相關資料,考慮不同人立場和論據,評鑑不同觀點,作出判斷、修正或衍生新意念。最後以個人創造力或與同學協商和合作,解決問題、建構新知。,8,第8页,第8页,思考題,(1)品茶與中國文化有甚麼關係?,儒、釋、道,中庸,養生,9,第9页,第9页,(2)筷子怎樣體現中國文化特色?,與刀义比較,同桌吃飯,互補不足,10,第10页,第10页
4、,建構新知:將開創之功歸於古聖託古觀念,(1)大禹製筷;姜子牙發明筷子,(2)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陸羽茶經,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農本草經,11,第11页,第11页,建構新知:中國古代託物言志傳統。,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以佳茗品質比作佳人品格,茶擬人化名字:“君子”,“清友”,“苦口師”,“涤煩子”,唐玄宗和宋璟故事:筷象徵人格耿直,12,第12页,第12页,比如在進行學習文化專題研習時,能够包括下列探究步驟:,13,第13页,第13页,擬定課題:,學生進行一個以民間信奉大搜查為主題專題研習。學生分組討論,就小組成員興趣、能力和生活經驗等訂
5、立專題研習範圍。,14,第14页,第14页,擬訂大綱:,學生分組蒐集和分析資料內容大要,並撰寫小組計劃表及分工表、預想也许碰到問題、提出假設及擬設預期结果等。,15,第15页,第15页,期間教師可給予適當指導和回饋,如提出質疑、提供資料、修訂大綱。,16,第16页,第16页,摸索思考:,學生透過蒐集和分析資料,發現和提出問題,加深對中國民間信奉認識;在解釋問題過程中,透過與同學交流、討論或徵詢教師意見等方式,從多角度分析、反思民間信奉與中華文化關係。,17,第17页,第17页,優質互動學習(4.5),有效提問:,拓寬學生思考空間,提升思維層次。,18,第18页,第18页,比如:,在現今社會,飲
6、品眾多,茶之文化能否得以保留及其因由。,為甚麼中國人愛品茶,外國人愛喝咖啡?,19,第19页,第19页,優質回饋:,引導學生積極反思自己學習成效,主動提出改進方向和目標;發現學生優點,給予鼓勵性評價,必定學生學習结果。,20,第20页,第20页,比如:,茶與健康、美容、瘦身關係。,中國傳統使用筷子忌諱。,21,第21页,第21页,建構新知:,直接講授、示範引導、設計情境、多向交流、互動學習,比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22,第22页,第22页,應用實踐:,創設情境,提供各種語文實踐機會,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思考對策,解決問題,發揮獨立學習能力。,比如:,在學校開放日為來賓介紹中國茶文化。,23
7、,第23页,第23页,總結:甚麼是探究式學習,?,一,授受式學習,:教師傳授(包括講授或演示)學生接受(傾聽或觀看)學習方式。(又名聽講式學習),二,探究式學習,:學生圍繞著一定問題、文本或材料,在教師幫助或支持下,自主尋求答案、自主建構意義或理解、自主尋求所需信息一種學習方式。,24,第24页,第24页,知識地位,知識只是用於實現探究目標或滿足探究需要手段,是解決真實自然探究問題工具。因此,,知識是學習工具。,(工具知識),25,第25页,第25页,教學關注點,關注焦點是,問題解決,,即在教師幫助或支持下,學生自主尋求問題答案。,26,第26页,第26页,教學策略,如何更有效地為學習者提供,
8、支持、幫助和給養,,以,影響,他們環境和意義,自主建構,,從而促成探究成功。,27,第27页,第27页,教師作用和任務,知識,不是,由外部提供,,知識建構是由探究者自己圍繞著問題,自主地完毕,,任何人都代替不了他。,學生在教師幫助或支持下,學生,自主尋求問題答案,。,28,第28页,第28页,教師,作用和任務,在探究前負責預先選擇好、,設計好情境,,並呈現情境;在探究過程中,提供諮詢、提醒、質疑、指導、引導,等各種幫助、支持和服務(,諮詢者、質疑者、指導者、引導者、學習嚮導,)。,教師同時也是,共同學習者,(,學習伙伴、學習同伴,)還是參與,評價者、權力分享者,。,29,第29页,第29页,學習評價,關注學習者是否建構起了自己需要能解決探究問題知識。,不同學生能够建構起不同個性化知識,用以解決自己面對探究問題。,學生擁有知識選擇權。,30,第30页,第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