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构建传统工艺学科体系,创新高校传承模式——关于高校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5918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传统工艺学科体系,创新高校传承模式——关于高校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构建传统工艺学科体系,创新高校传承模式——关于高校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构建传统工艺学科体系,创新高校传承模式——关于高校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引言传统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特定的手作技能语言和艺术样式表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价值取向以及精神气质。早在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印发了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文件。意见 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1同年3月,由文化部在内等三部门制定出台了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更好地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发现手工劳动的创造性价值,提高从业者收入,促进城乡就业,指导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传承与创新。由于国家的重视,使得多地的传

2、统工艺产业重新回归,成为了地方经济增长点。近两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传统工艺的文件政策,提出了以传统工艺赋能乡村振兴。2022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手工艺等8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领域2。手工艺被单列出来作为重点领域,体现了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对手工艺的高度重视。2022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委印发了 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从总体目标,加强传统工艺项目保护、建设高素质传承人才队伍、促进传统工艺发展振兴、加大传统工艺宣传推广、保障措施六大方面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为深化推进中国传统工艺

3、振兴,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进行了全面指导3-4。与习总书记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塑造更有时代活力的中华文明新形态相契合。1 聚焦传统工艺,加强文化自觉与自信,全面激发高校职能和责任高校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作为高校,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服务社会、交流合作等多种职能和责任,应当主动担负起“兴文化”的国家使命5。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

4、持系统性保护,坚持守正创新”四个坚持的主要原则。新时代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作为研究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一方面,要履行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另一构建传统工艺学科体系,创新高校传承模式关于高校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思考陈海英a,b,c,胡晓东c(a.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汉绣);b.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c.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武汉 430073)摘要:高等院校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高校特别是具有传统工艺教育资源的相关院校,应聚焦传统工艺,全面激发高校职能和责任,主动担负起“兴文化”的

5、国家使命。充分结合自身特点,将传统工艺作为主题贯穿在整个教学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创新开发、产教融合的全过程。从构建传统工艺学科体系和研究体系,丰富传统工艺教学实践,创新传统工艺传承模式,助力传统工艺宣传推广等多方面,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和作用,科学推进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关键词:高校职能;传统工艺;传承体系;高质量传承发展中图分类号:G642;J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4131-(2023)03-0073-05收稿日期:2023-01-21;修回日期:2023-06-07。基金项目: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传统棉纺织产品设计开发

6、传承人研修班”;武汉纺织大学教研项目“新时代传统纺织非遗传承发展高校教育模式研究”;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纺织类非遗的服装设计创新思维与实践课程模式研究”。作者简介:陈海英,硕士,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汉绣)助理研究员。通信作者:胡晓东,硕士,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第12卷第3期-历史与文化-73服饰导刊FASHION GUIDE方面,要注重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更精准服务于文化自信的构建6。结合 通知 提出的具体任务和要求,聚焦于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校应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与作用,加强文化自觉与自信培养,提升新时

7、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水平。以高素质传承人才培养为核心,从强化系统研究、健全传承体系、培育高端人才、提升创新活力、形成发展合力、深化品牌建设、加强传播普及、促进广泛应用、开展交流合作等九个方面积极实践,全面激发和促进高校发挥更大作用,探索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创新形式与方法,多方位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2 完善传统工艺学科体系和研究体系,科学推进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传统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谈论的传统工艺主要包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体系中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两个大类,在民俗类别中也有涉及7。随着我国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进一步专业化、科学化的迫切需要,许多高

8、校依托已有优势学科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工作,设立了非遗本科专业,并开展硕士研究生学位培养,初步形成了学科的教育体系。针对传统手工艺,南京艺术学院徐艺乙8提出未来“传统手工艺”的高等教育,可以设置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名下,并建构一个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在传统手工艺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对材料、工艺和形态等互为关联的专门知识应体系化的梳理出来,且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是至关重要的9。王拓、张玉平10-11等认为传统工艺研究是对不同工艺美术实践的理论梳理和学术探讨。传统工艺学科体系和研究体系既要注重传统工艺文化中所蕴含的哲学、美学、艺术学等形而上的研究,又要关注工艺美术实践涉

9、及的材料、技艺、形态等形而下的研究。实践和理论两个研究方向各自的系统建构仍需进一步完善。如中国纺织类传统工艺包括传统刺绣、传统织造、传统染缬、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等,不仅涉及不同的织、染、绣、服饰等工艺制作原理、材质材料、工具设备、技术手段、造物表现、产品用途,还涉及不同地方的民俗文化,不同时期的艺术审美等等方面。目前,传统织染绣工艺的相关内容分散在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史等不同学科体系中,学生以认识了解为主,且非常缺乏实践性,更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整体知识体系构建。从传统工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传统工艺振兴是保护、管理、传承与利用等一系列实践问题12。通过高校教育实践,打破原有技艺传承形式下相关知识

10、结构的权威性和局限性,建立完善的传统工艺相关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更有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挖掘传统工艺本体价值、发展规律等基本问题和深层次问题,给予传统工艺的振兴发展系统的理论指导;培养传承、保护“传统工艺”所需要的高素质理论人才、技术技能人才,从深度和广度上满足人才需求,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3 丰富高校传统工艺教学实践,创新传统工艺传承模式传统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最具实践性的一部分,其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造物的过程,以手、技艺与物进行着文化传递。刘魁立13认为传统民间技艺来自于手艺人平时生活经验的累积,是一种生活的知识与技能,非常依赖实践操作。邱春林14认为手工技艺至少包括技能、技巧

11、和技术三部分,其中技能具有较强的体验性和经验性,全靠个人修为;技巧与技术比较容易量化或加以口头、文字和数据描述。方李莉15认为传统手工艺的知识在传播过程中,许多技术自始至终被艺人的经验包裹着,技术与技能、技巧混融着,没有得到很好的离析,难以通过书本文字进行传播。由于传统手工艺的实践性,传统的传承模式主要以人传人的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作坊(企业)传承等代际传承为主,保持传统工艺的独有性和同类竞争性16。家族传承是以血缘和姻亲为纽带的一个稳固的手工艺传承模式,保证手工艺家族赖以生存和兴旺发展。师徒传承是血缘、姻亲传承体系外的主要社会传承模式,在手工艺传承体系中依然带有强烈的门第观念。家族传承和师徒

12、传承相对稳固,都是分散式生产方式的农业社会发展的结果。建国初期,我国曾成立了一大批具有各地方特色传统手工艺生产的国营企业,将民间的手艺人请进工厂收徒授艺17。虽然这类国营企业到如今大都关停,但今日延续下来的传统手工艺很多得益于当年的国营厂企业学徒制的传承。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价值体现已发生了彻底改变。传统手工艺不再是某个家族或某门师徒的“安身立命”之术,具有浓厚兴趣,学习意愿强烈的人群逐步成为传承主体。传统手工艺是一种生态性的文化,体现了社会性和群体性,往往是以手工艺者群体的生74构建传统工艺学科体系,创新高校传承模式产实践形式而存在的。相比个体的传承,群体的传

13、承更具活力和生命力,而且通过集体的生产实践才能进一步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垄断式的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已无法满足当前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对手工艺活态传承发展的需求。传承是高校教育的主要路径和使命,知识与文化正是高校教育传承的主要内容,应用实践教育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新的时期,为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与作用,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 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2018 5号),提出普通高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要求18。并于2018年、2019年、2020年分三批次在全国106所高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

14、承基地,其中以刺绣、染织、剪纸、陶瓷、雕刻等传统工艺为主题的传承基地有31个。根据传统工艺实践性的特点和高校实践教学理念,以高校传承实践教育的方式创新传统工艺传承模式是可行的思路。高校具有传承所需的优势教学资源和群体,在进行相关学科建设过程中可配套融入中国传统工艺学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设备设施,配备传统工艺师资力量,加强传统工艺实践内容。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制定定向人才培养目标,激发青少年参与传统工艺保护传承的热情,肩负起传承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通过科学系统的传统工艺课程,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与工艺的认知、认同、实践能力;通过建设大师工作坊,开设丰富的第一、第二课堂教学实践,建立多

15、层次、多维度的传承关系,充分发挥大师级传承人传技能带徒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生产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传承技艺绝学,树立工匠精神,迸发创新创造活力;培养知识型、实践型、创新型复合高技艺人才,不断充实各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以新时代高校教育创新传统工艺传承模式。4 加强校政企协同合力,提升传统工艺创新活力当前,由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发起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进行的如火如荼,成效显著。该计划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传承人和从业者为主体,研培院校为主力,帮助传承人加强理论基础,开拓视野,增强学养,提升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相关产品创作开发能力,提高传统工艺从业者的整体水平,是高校参

16、与传统工艺传承的另一种有效模式,为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2015年计划启动至今,已有近10万传统手工艺从业者参加受益,许多传承人拓展了思维,提升了技艺水平和创新设计能力,部分传承人成长为非遗扶贫带头人,开展创新创业。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吴灵姝、汉绣王炜佳、大冶刺绣彭肖肖等一批年轻有为的“传二代”为家族企业品牌创建与经营发展注入了活力19。传统工艺企业和品牌的建设发展既需要政府的帮扶,也需要高校的支持。根据陈岸瑛等20学者的调研结果显示,40%以上的传统工艺企业与院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并有教学实习基地。得益于高校的研究、合作与支持,对传统工艺的历史演变和传承脉络梳理,对材料、工

17、艺的深入研究,对传统产品的创新设计开发,都有助于传统工艺传承人及其企业把握其背后富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并将这种文化价值附着于现代产品,转化为品牌价值。传统工艺是依托于传统生态空间而产生,以经验性技术传承形式存在的产业体系21。为了让传统工艺更好地立足现代生态空间,通知 支持传统工艺企业在保持传统核心技艺的基础上,鼓励运用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丰富产品类型,培养特色品牌,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22。武汉纺织大学在开展传统纺织工艺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深化产研教融合,先后和传统织造、传统染缬、传统挑补绣等多个项目传承人及传统工艺企业开展合作,将新型纺织材料用于传统

18、织绣产品设计,拓展产品品种和用途;将新型生态染色技术、生物技术及机械智能化技术用于传统织染工艺辅助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实现技术增值。通过创新设计产品开发,帮助非遗传承人拓展产品品类和形式,融入现代生活,发掘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带动创业增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旅部等部门在 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 中结合了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专门提出手工艺赋能乡村振兴。新时代乡村手工艺的振兴,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属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3。在通知 的指引下,通过政府的协调、高校的研发、传承人的创作、企业的生产,发挥各自优势并积极发出合力,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

19、优化生产技术,升级产品设计,提升传统工艺创新活力。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可建立高校引领的传统工艺产业聚集区,打造传统工艺文化IP,通过传统文化的价值转化,赋能相关产业整体提升。75服饰导刊FASHION GUIDE5 服务社会需求,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助力传统工艺宣传推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当前人民群众的文化新需求中最为迫切、最为核心和最为重要的需求24。高校文化传承职能不仅仅体现在高校之内,还应依托高校优势资源和条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文化传

20、播工作,为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服务社会贡献力量25。高校开展的传统文化传播,科普教育形式多样,受众面大且更具专业性,能有效助力传统工艺宣传推广,满足当前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新需求。首先,高校博物场馆是开展传统文化科普活动的重要基地,是面向大众的文化传播空间。据统计,高校博物馆数量已经超过300家,涵盖人文、历史、民族以及科技等不同文化类别。高校博物场馆一般都是依托自身学科优势或专业特色创办的特色博物馆,如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传统瓦作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大学元青花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武汉纺织大学的荆楚纺织非遗馆等等。这些场馆的馆藏展品尤其是有历史的文物藏品,都与

21、传统手工艺息息相关。场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传播、讲解传统工艺文化内涵,是教学研究、宣传展示传统工艺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其次,高校社团在学生群体中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高校文化传播的主体。将传统工艺引入各个高校社团活动,通过传统工艺实践和传统文化传播加强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更广泛的层面发挥高校职能和作用。第三,高校和社会组织合作开展相关展示展演,互动体验活动。与社区合作,将传统工艺带入到广大社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传递城市传统文化;与中小学合作,在中小学校园实践传统技艺教学,创新美育课程,坚定文化自信;与乡村合作,融入到

22、乡村文旅产业,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以此带动更多人员加入到传统工艺学习、传承、保护,厚植社会基础,影响深远,意义重大。6 结语高等院校特别是具有传统工艺教育资源的相关院校,应聚焦传统工艺,全面激发高校职能和责任,主动担负起“兴文化”的国家使命。充分结合自身特点,将传统工艺作为主题贯穿在整个教学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创新开发、产教融合的全过程。从构建传统工艺学科体系和研究体系,丰富传统工艺教学实践,创新传统工艺传承模式,助力传统工艺宣传推广等多方面,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和作用,科学推进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未来,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致力文化强国建设,以 关于推动

23、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 为契机,深入推进以传统工艺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构建中国特色的传统工艺学科教育体系,创新新时代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模式与方法26,实现传统工艺人才持续繁茂,科学推进优秀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传统文化焕发新的魅力。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Z.2017-01-25.General Offic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The Opinions on the Implementati

24、on of the Project of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he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Z.2017-01-25.2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文旅产业发 2022 33号)Z.2022-03-21.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 et al.Opinions on promoting cultural industries to empower rural revitalizationZ.2022-

25、03-21.3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委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商务部 知识产权局 乡村振兴局.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21).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 et al.Notice on promoting thehigh-quality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raftsJ.Gazette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22(2

26、1).4韩业庭.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N.光明日报,2022-06-29.HAN Yeting.Promote the high-quality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raftsN.Guangming Daily,2022-06-29.5宁凯.大学的文化使命N.中国教育报,2018-9-13.NING Kai.The cultural mission of the universities.N.China Education Daily,2018-9-13.6白双翎.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的使命及要求J.理论视野,2021(8)

27、:68-73.BAI Shuangling.Mission and requirements of university cultural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J.Theoretical Horizon,2021(8):68-73.7王文超.传统工艺的文化复兴与“非遗”实践J.民间文化论坛,2019(4):103-109.WANG Wenchao.The cultural revival of traditional crafts andthe practi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J.Folk Culture Foru

28、m,2019(4):103-109.8徐艺乙.“传统手工艺”教育的学科设置和知识体系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20,18(2):118-124.XU Yiyi.The Subject Setting and Knowledge System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 EducationJ.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sity of theArts,2020,18(2):118-124.76构建传统工艺学科体系,创新高校传承模式9徐艺乙.手工艺的传统对传统手工艺相关的知识体系的再认识J.装饰,2011(8):54-59.XU Yiyi.Tradi

29、tional of Handicraft ArtReflection on Knowledge system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 Art J.ZHUANGSHI,2011(8):54-59.10张玉平,闫宝华.甘南藏族地区民族工艺传承创新体系构建(三)基于面临问题的实践研究J.中国民族美术,2022(1):6-13.Zhang Yuping,Yan Baohua.Construction of ethnic craft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system in Gannan Tibetan area(3)Based on prac

30、tical research on facing problemsJ.ChineseMinzu Art,2022(1):6-13.11王拓,唐家路.构建中国特色的工艺美术学科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0.29(A02).WANG Tuo,Tang Jialu.Construct the arts and crafts discipline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N.Chinese Social SciencesToday,2020.10.29(A02).12王福州.非遗从“行动保护”到“学科”-兼议中办、国办 意见落实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31、产,2021(5):26-29.WANG fuzhou.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changed fromaction protection to disciplineJ.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heritage,2021(5):26-29.13刘魁立.民间传统技艺的人性光辉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4):1-3.LIU Kuili.Humane Brilliance of Traditional Folk CraftsJ.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 zu Univer

32、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Sciences),2009,29(4):1-3.14廖明君,邱春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变迁邱春林博士访谈录J.民族艺术,2010(2):17-24、34.LIAO Mingjun,Qiu Chunlin.Modern chang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andicraftsJ.National Arts,2010(2):17-24,34.15方李莉.技艺传承与社会发展艺术人类学视角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97-109.FANG Lili.Skill Inheritance and

33、Social DevelopmentFromArt and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J.Journal of Jiangnan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2011(32):97-109.16刘禹.传统手工艺知识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9:26-31.LIU Yu.Research on traditional handicraft knowledge systemD.Nanjin university,2019:26-31.17臧小戈.从传承模式谈传统手工艺保护机制的建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34、),2019(2):168-174.ZHANG Xiaoge.Talking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raditional handicraft protection mechanism from the inheritancemodeJ.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Fine Arts&Design),2019(2):168-174.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EB/OL.http:/ of Education,Notice of the Minis

35、try of Education on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e for inherit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EB/OL.http:/ Anying,Gao Dengke.Chinese traditional craft brand development reportJ.Art Panorama,2020(7):38-40.20刘垚,沈东.乡村振兴中政府赋能传统工艺的策略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21(5):67-72.LIU Yao,Shen Dong.Governmental Empowermen

36、t Strategies forTraditional Handicraft in Rural RevitalizationJ.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2021(5):67-72.21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委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商务部 知识产权局 乡村振兴局.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21).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 et al.Notice on promoting thehigh-quality inheritance and

37、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raftsJ.Gazette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22(21).22陈岸瑛.手工艺赋能乡村振兴的优势与潜能N.中国文化报,2022-04-08,02.CHEN Anying.Handicraft enables the advantages and potentialof rural revitalizationN.China Culture Daily,2022-04-08,02.23张铮.新时代社会文化新需求分析J.人民论坛,2020(20):

38、133-135.ZHANG Zheng.Analysis of the new social and cultural needs inthe new eraJ.Peoples Tribune,2020(20):133-135.24朱志远.科普推广高校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N.人民政协报,2021-12-8,第010版.ZHU Zhiyua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ctively assumesocial responsibilities for popularizing science popularizationN.CPPCC DAILY,2021

39、-12-8,10th edition.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EB/OL.http:/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Notice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e forinherit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EB/OL.http:/ the Traditional Craft Discipline System and Inn

40、ovating the InheritanceMod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oughts on Promoting High-quality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raftsCHEN Haiyinga,b,c,HU Xiaodongc(a.Inheritance Base of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of MOE(Han Embroidery);b.Hubei Province Intangible CulturalHeritage Resear

41、ch Center;c.School of Fashion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Wuhan 430073 China)Abstrac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hope of lead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an important base forculturalinheritanceandinnovation.Collegesanduniversities,especiallythosewithtraditionalcrafteducationres

42、ources,shouldfocus on traditional crafts,fully stimulate the func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an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shoulder the national mission ofrevitalize culture.We should fully combine with our own characteristics,take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as the theme throughoutthe whole process of t

43、eaching training,discipline construction,scientific research,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and integration ofproduction and education.We should start from constructing the discipline system and research system of traditional crafts,enrich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raft,innovate the inheritan

44、ce mode of traditional craft,improve the innovation vitality of traditional craft,and help the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craft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and role of university culturalinheritanceandinnovation,andscientificallypromotethehigh-quality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oftraditionalcrafts.Key words:function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raditional crafts;inheritance system;high-quality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责任编辑:李强)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