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共同富裕的思想史及其展开.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5573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5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同富裕的思想史及其展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共同富裕的思想史及其展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共同富裕的思想史及其展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 1卷 第4期2 0 2 3年7月J o u r n a l o fS h a n g h a iE c o n o m i cM a n a g e m e n tC o l l e g eV o l.2 1N o.4J u l.2 0 2 3D O I:1 0.1 9 7 0 2/j.c n k i.j s e m c.2 0 2 3.0 4.0 0 2中图分类号:F 1 2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2-3 9 8 8(2 0 2 3)0 4-0 0 0 8-1 2共同富裕的思想史及其展开熊 杰(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 0 0 0 9 1)摘

2、 要:共同富裕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人类自古以来就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防止贫富分化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能性。从经济史的发展角度看,先秦思想家主张建设一个“大同”社会,并按照“维齐非齐”的办法实现“明分”;两汉时期思想家主张采取“善因之”的不予干涉态度抑制贫富分化;唐宋思想家在“义利之辨”的影响下,主张通过保护富人,调节贫富关系;明清时期思想家主张实现对贫富分化中的弱势群体的扶助和救济,促进共同富裕。到了近代,中国思想家将共同富裕社会的建构作为救国救民的政治理想和行动方案,提出了建设“大同社会”“大同世界”,发展“民主主义”,实现共

3、同富裕。与此同时,西方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希望建立一个消除阶级对立与冲突,实现共同富裕的新社会。这些思想和主张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处理贫富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形成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思想筑牢了理论基础。关键词:共同富裕;思想发展史;中国古代社会;西方社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1。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对共同富裕的定义、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定位,把握了时代的潮流,站在了历史的前沿,继承了前人的思

4、想,反映了人民的需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为此,党要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奋斗,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中心任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共同富裕思想形成史看,共同富裕思想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思想提炼与实践检验而得到的科学理论。从时间角度看,共同富裕思想来源于中国古代思想

5、学说,在不断守正与创新中发展而8收稿日期:2 0 2 3-0 1-2 8作者简介:熊杰(1 9 8 9-),男,江西南昌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研究”(3 1 4 2 0 1 6 0 2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论述研究”(2 0 B K S 2 0 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制度化及其基本经验研究”(2 0 C K S 0 4 7)。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熊 杰 共同富裕的思想史及

6、其展开第2 1卷 第4期来;从空间角度看,共同富裕思想是在与西方社会福利理论的比较中不断完善、深化而来。因而,研究共同富裕思想等问题,应着重考察其发展史的演化规律,从而把握共同富裕的实质。一、中国古代社会的共同富裕思想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毫无疑问,当代的共同富裕思想也受到了几千年延续、积淀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先秦时期的共同富裕思想先秦是我国古代贫富分化的萌芽期。春秋战国以来,贫富分化加剧和贫富差距扩大。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先秦

7、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对贫富现象以及贫富分化问题提出了不同的学说和主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等关于共同富裕的整体看法。在儒家的共同富裕思想中,最能代表中国古代社会理想的描绘是孔子提出的“大同”和“小康”两个概念。“大同”和“小康”这两个概念分别源自 尚书 和 诗经,并自战国至明清不断得到经史子集各部文献的使用和阐扬,其中尤以 礼记礼运 关于“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描述最为全面和系统,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刻3。“同”的本义为“会合”,后来由“会合”引申为“汇同”“一致”和“统一”等意义。所谓“大同”,就是指那种高度一致的整齐境界4。“大同”社会可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的指标5。其一

8、,经济方面。在财产所有关系上,“大同”要求“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即反对铺张浪费,同时社会劳动创造出的是社会财富,不能由个人独占。在社会劳动观上,“大同”要求“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即有能力者愿意服务奉献,不是只为自己谋利益,而是着眼于社会的需要,为社会劳动。在社会保障上,“大同”要求“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即通过社会包办,实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充分就业。其二,政治方面。在社会组织主体上,“大同”要求“选贤与能”,即由众人依据民主、平等、公平的原则选拔出“贤能”。同时众人保留着对“贤能”评判、否

9、决和再选举的权利。在社会关系原则上,“大同”要求“讲信修睦”,即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和睦相处的关系。其三,思想道德方面。“大同”要求“天下为公”,即人们的觉悟很高,屏除私利,一心为公。其四,社会治理方面。“大同”要求“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即整个社会不会发生损人利己的事情,也不会出现抢劫、偷盗、杀人的事件,纵然家家户户门窗不闭,也不会有鸡鸣狗盗之事发生。“小康”一词可溯源至 诗经,大雅民劳 中记载“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礼记礼运 将“大同”描述为最高理想社会形态,“小康”则定位为“大同”社会等而下之的中间社会形态。“小康”社会也可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0、的指标6。其一,经济方面。在财产所有关系上,“小康”表现为通过“设制度”“立田里”等方式实现“以功为己”,即在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论功行赏。在社会保障上,“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即保障范围以家庭为单位,“各家自扫门前雪”。其二,政治方面。在社会组织主体上,“小康”表现为国家交由“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以及与他们相似的君王来管理。在社会关系原则上,“小康”表现为“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即有明确等级尊卑的礼制。其三,思想道德方面。“小康”表现为“天下为家”,即存在私利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问题。其四,社会治理方面。“小康”社会并非完全稳定,统治者一方面需要“刑仁讲让,示

11、民有常”,另一方面也重视“谋用”。孔子之后,孟子认为贫富分化和贫富差距过大是与仁政相悖离的。他首先将贫富分化问题与土地9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熊 杰 共同富裕的思想史及其展开第2 1卷 第4期问题联系起来,主张通过合理的土地制度调节贫富,使百姓拥有自己的“恒产”,以及通过“正经界”的井田方案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他认为仁政的首要内容就是“制民之产”,使耕者有其恒产,百姓如果有了恒产就能避免流离失所和冻馁之忧。因此,他提出由“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来实现共同富裕,通过实施井田制,合理公平地分配土地,使“百姓亲睦”,免于饥寒之苦。荀子的共同富裕思想丰富了孔子和孟子的观点。荀子认为财富的产生和分化源自

12、于人性对物质欲望的追求,“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7。因此,他认为“贫富有差”是有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在缩小财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上,荀子主张按照“维齐非齐”的观念实现“明分”,将贫富差距缩小在一定范围内。这里的“分”有三种含义:其一是指人们的社会关系;其二是指人们的等级地位;其三是指人们的职业分工。这些都是确定个人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获得份额的依据,强调贫富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晏子基本遵循了儒家在共同富裕问题上的思想表达。晏子的共同富裕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意思。第一,晏子认为“求富”以及追求财富的行为是人之常情,也是正当的,所以当齐国君主赐予他邶殿良田六十邑时,他虽然拒而不受

13、,但也同时说自己“非恶富也”,也就是肯定了“富者,人之所欲也”的看法。第二,尽管追求财富本身具有合理性,但人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争私行为,如果任凭这种争心和欲望无限增长,就会产生“足欲”,“足欲”是“失富”的源流。因此,晏子认为对于这种求富心理必须给予一定限制。为此,他将“富”与道义、道德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义利之辨”的先河,提出“幅利论”。在实现共同富裕问题上,晏子提出“权有无,均贫富”的思想,即将财富分给民众,以保民阜、国安和共同富裕。在法家的共同富裕思想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管子的“贫富有度”思想、商鞅的“贫者富,富者贫”思想和韩非子的“论其税赋以均贫富”思想。管子认为富民是国家发

14、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在 管子治国 中,管子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8。只有百姓富足,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但是,在实现富民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贫富分化。管子认为民众贫富分化,主要原因在于工商业的发达。他从“轻重论”的角度出发,认为物价高低波动和民智不齐,都是导致贫富分化和贫富不均的原因。进一步地,如果放任这种贫富分化恶化下去,就会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因而他提出“贫富有度”的思想,认为“贫”和“富”都要有一定的限度,主张无论贫富都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为此,他提出四种缩小贫富差距的办法来实现共同富裕:一是通过“轻重之权”,发挥国家调控经济的职能;二是通过一

15、定的财税政策,调节贫富悬殊;三是重视借贷在贫富调节中的重要作用;四是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保障贫民生活,实现社会安定。商鞅的贫富思想强调国家干预的作用。他认为人民之所以富裕是因为在政府的规制下,从事“农战”,勤劳的人民将逐渐富裕。贫富的差别在于国家干预。商鞅认为,“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贫者富,富者贫,国强”。民众的贫富状况完全可以由政府来调整,因为国家真正掌握着财富资源。要使统治者规制民众求利活动的职能发挥效力,就要让民众长期处于“家不积粟”9的状况,只有这样,民众才愿意听从政府的意志。与此同时,商鞅反对贫富分化和贫富悬殊,主张动用国家行政权力,特别是刑和赏的方式来调节贫富,即对贫者威

16、之以刑,使其致力于农业生产,让平民百姓最后走向富裕。所以,在实现共同富裕上,只要君主“刑于九而赏出一”1 0,便可以达到“令贫者富,富者贫”的效果。韩非子认为,贫富是由于个人的勤俭和惰奢造成的。社会中贫者和富者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富者之所以能够占有财富在于个人的勤劳和节俭。韩非子认为:“今夫与人相若也,无丰年旁入之利而独以0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熊 杰 共同富裕的思想史及其展开第2 1卷 第4期完给者,非力则俭也。与人相若也,无饥馑、疾疚、祸罪之殃独以贫穷者,非侈则堕也。侈而堕者贫,而力而俭者富。”1 1由个人的勤俭和惰奢形成的贫富分化是合理的,也有助于让劳动者提高生产积极性,没有必要采取“

17、济贫”的办法抑制贫富分化,而应该“论其税赋以均贫富”。墨家创始人墨子分析了人类从事生产性劳动的激励问题。在他看来,追求(或预期)收入分配的增加是劳动者努力工作的根本动力。一方面,他主张把劳动及功绩作为收入(俸禄)和赏赐(奖励)的依据,如在谈及国家治理时,认为“欲其事之成”,就必须“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即使是“农与工肆之人”,只要达到既定标准,也应该“高予之爵,重予之禄”1 2。另一方面,他认为不劳而获的行为必须受到谴责,这说明墨子已经具备了朴素的按照劳动获取收入分配的思想。墨子认为,“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统治者必须使百姓摆脱赤贫,“饥者得食,寒

18、者得衣,劳者得息”1 3。因此,墨子在贫富分化的问题上提出“均平”思想,主张学习“古者圣王”,做到“分财不敢不均”1 4和“富贵贫寡”1 5。道家的老子从自然法高度强调了均衡分配财富的必要性。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一种创造现实世界的初始力量,又是高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绝对精神,而把“损有余而补不足”上升为“天之道”,就赋予了均衡分配以自然法则的性质。基于这一理念,老子对政府过度干预导致的分配不公进行了批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 6。统治者的无为,并不意味着什么事情也不干,而是说他们不能为了财政目的而加重税收,不能以侵夺民间财富来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

19、等,否则就会危及社稷:“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1 7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中也隐含着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和主张。老子从“天道”出发,认为天道是反对持盈的,所以必须“损有余而补不足”。因此,富人就必须救济贫弱之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1 8,自然能达到“民莫之令而自均”1 9的状态。总的说来,先秦时期关于贫富问题的思想是为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而提出的,同时带有社会的等级观念,其中,主张按照社会政治地位占有财富的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逐渐成为主流。但不可否认的是,先秦诸子在防止贫富分化

20、、抑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等方面所提出的某些思想主张,实际蕴含着共同富裕的理想追求。(二)两汉时期的共同富裕思想两汉时期,土地兼并加重,战争导致民不聊生。围绕着土地等相关问题,古代先贤们经济思想中也有着对共同富裕的追求。西汉董仲舒认为社会上的贫富不均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造成的。董仲舒指出,自秦以来的贫富分化首先是由土地自由买卖导致的,“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直接原因就在于“除井田,民得卖买”。其次,国家“专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堵塞了百姓谋生之路,也使得百姓走向贫困。再次,百姓要承担的租税徭役十分繁重,不仅要对政府承担“三十倍于古”的力役之征和“二十倍于古”的田赋盐铁之税,还要向地主缴

21、纳“见税什五”也就是百分之五十的地租。最后,贪暴之吏的妄加刑戮也使得百姓走向了破产流亡之路。董仲舒对贫富分化提出了以下看法:第一,“有所积重,则有所空虚”,贫富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应该“制人道而差上下”。第二,国家对于贫富差距应该“调均贫富”而使得“贫富有度”,这个“度”就是“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2 2,达到“财不匮而上下相安”2 3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调均贫富”和“贫富有度”都是先秦诸子对待贫富差距早已提出的思想和主张,董仲舒则是1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熊 杰 共同富裕的思想史及其展开第2 1卷 第4期结合西汉的社会情况再度重申了这样的主张。第三,如果放

22、任人们的欲望,不“调均贫富”,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则“富者愈贪利而不肯为义,贫者日犯禁而不可得止”2 4,从而妨害国家治理。所以,董仲舒提出“均平赋税”和“限田”主张,以缩小贫富差距。他认为,要抑制贫富之间的兼并除了要在土地制度上“限民名田”之外,还要做到“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2 5。司马迁看到了社会上存在的贫富分化,并认为贫富分化是个人能力所导致的,“巧者有余,拙者不足”乃是常态。正因如此,司马迁认为贫富分化和贫富差距的存在是合理的。他提出“贫富之道,莫之夺予”2 6,也就是说贫富分化和贫富差别是符合社会运行规律的,不能凭借强权去“夺富济贫”。他认为在对待贫富差距问题上应该采取“善

23、因之”的不予干涉的态度,不赞成国家对贫富分化加以干预。因此,司马迁不赞同对富人进行打击和限制。也就是说,针对商品经济发展必然导致的贫富分化,最好的态度就是“因之”。东汉王充认为贫富贵贱都是命中注定,非人力所能为,也就与个人的才智行德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才高行厚,未必保其必富贵;智寡德薄,未可信其必贫贱”2 0。尽管后天的勤奋和才能能使个人的财富境况有所改善,但王充还是认为命运始终不可悖逆,“命贫以力勤致富,富至而死;命贱以才能取贵,贵至而免”2 1。个人要实现富裕,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获得:一是“务本”,强调农工商均能致富;二是“爱日”,人的贫富与劳动时间的多寡相联系。因此,在抑制贫富分化上,王充

24、主张通过减少徭役的办法,使百姓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增加“收入”,从而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三)唐宋时期的共同富裕思想唐宋时期,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推动下,经济思想领域呈现出巨大转折,出现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关于贫富问题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在“义利之辨”深入展开的同时,唐宋思想家认识到了保护富人对于调节贫富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保富”主张随之开始产生。唐代陆贽认为,造成贫富分化和差距的原因有三。其一,人的劳动技能和勤勉程度不同造成贫富差距。他认为财富是人为的,那些劳动技能高超并且勤勉工作的人财富多,懒惰的人则财富少。其二,统治阶级的贪婪和对百姓实行的重赋是造成贫富分化的原因。其三,土地兼

25、并严重是贫富分化的重要原因。他指出,“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2 7,有田的地主坐食地租,不劳而获,造成贫富差距。尽管如此,陆贽并不赞同“劫富济贫”,而是认为应该通过“微损有余,稍优不足;损不失富,优可赈穷”达到“安富恤贫”的目的。北宋李觏对孟子的“何必言利”的说法提出批判,反对贵义贱利,同时认识到富民对于国家统治的重要性,因而主张保护富人。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他主张均平赋役和复行井田之法。均平赋役是指穷人和富人都要交赋税。李觏认为,“吾乃今知井田之法,生民之权衡乎!井地立则田均,田均则耕者得其食,食足则蚕者得其衣,不耕不蚕不饥不寒者希矣”2 8。可见,复行井田是均平赋税的重要举措,不

26、仅有助于保护富人的利益,而且更容易抑制贫富的进一步分化。王安石在财富观上同样主张“保富”。但在对贫富分化的认识上,他认为宋代土地兼并严重和赋税不均是导致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主张“方田均税”抑制日益扩大的贫富分化。方田,其实是整理土地、核实土地的做法,目的在于依据占有土地的多少进行均税。方田均税法规定: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县委令佐分地计量,随陂原平泽而定其地,因赤淤黑垆而辨其色,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均税之法,县各以其租额税数为限。旧尝取蹙零,如米不及十合而收为升,绢不满十分而收为寸之类,今不得用其数均摊增展,致溢旧

27、额。凡越额增数皆禁之。”2 9所谓均税,就是在对土地进行测量的基础上,依据土地的贫瘠情况分等收税。2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熊 杰 共同富裕的思想史及其展开第2 1卷 第4期随着南宋土地兼并加剧,产去税存和有税无产的农户大大增加,赋税不均日趋严重,贫富差距因而日益扩大。南宋朱熹指出,“乡村小民,其间多是无田之家,须就田主讨田耕作,每至耕种耘田时节,又就田主先借谷米,及至终冬成熟,方始一并填还。佃户既赖田主给佃生借以养家活口,田主亦藉佃客耕田纳租供赡家计,二者相须,方能存立”3 0。他主张推行经界法,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唐宋时期,古代思想家一般认为人的勤劳是增加财富的办法,所以主张在保护富人的基

28、础上,通过“均税”阻止贫富差距扩大。(四)元明至清朝的共同富裕思想元明清时期关于贫富问题的思想在融合吸收先秦以来历代的相关思想的基础上,对传统思想进行了斟酌、损益并融入了“保富论”这一核心主张,完成了对传统思想的完善和提升。这一时期,伴随富民阶层成为社会中的中间阶层,贫富关系也围绕富民阶层的社会经济活动而展开。在经济思想上,对贫富关系的认识也鲜明地表现为强调富人作用的“富养贫论”以及强调贫富相倚而立的“贫富相资论”。这一时期,古代先贤对贫富分化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一是个人的勤惰和智愚是贫富分化产生的原因。如明代丘浚认为人们或贫或富是命中注定的,“天生众民,有贫有富”3 1。同时他认为贫富

29、与个人勤惰也是有关的,“勤则得之,怠则失之,俭则裕之,奢则耗之”3 2。既然富裕是命定或个人努力的结果,那么剥夺富人的财富就没有道理。二是统治阶级的剥削和侈靡是贫富分化产生的原因。元代赵天麟认为贫富悬殊起源于贵族和富人的侈靡,明代海瑞认为贫富分化在于官僚士子与民争利,吕坤认为贫富不均的根源是地主阶级的剥削和掠夺等。三是赋役繁重和赋税不均是贫富分化产生的原因。清代黄宗羲看到天下贫民的困苦和贫富悬殊是由赋税不均所导致。顾炎武把贫富不均的原因归之于赋税中的“弊政”。王夫之认为赋税太重、吏胥为奸才是导致贫富分化的主要因素,尽管他不主张消除贫富分化,但也提出改革赋税制度以缓和贫富矛盾。四是土地兼并是贫富

30、分化的主要原因。明代张居正一方面认为统治者的侈靡和贪婪加剧了社会的贫富悬殊,另一方面又认为“豪强兼并,赋役不均”3 3才是贫富悬殊的真正原因。古代先贤正因对贫富分化产生的原因有分歧,所以在抑制贫富分化、缩小贫富差距方面存在不同看法,甚至出现对立。如在明清时期关于抑制贫富分化的认识中,出现了相互对立的情况,即“右贫抑富”与“保富安贫”。抑富论者主张通过铲除“豪右”以缓解贫富悬殊;保富论者则主张通过培植富有阶层调节贫富矛盾。如丘浚主张“保富安贫”,认为“诚以富家巨室,小民之所依赖,国家所以藏富于民者也”3 4。不管是“右贫抑富”还是“保富安贫”,都倡导在财富“分配”上实现“均平”的价值观念。“均平

31、”在元明清时期,主要包括“均土地”和“均赋役”二种。“均土地”实质是平均地权,一般把井田制视为解决贫富悬殊最理想的方案。“均赋役”就是平权赋税和徭役。明代张居正认为,均平赋税可以起到安富恤贫的作用。他指出,均赋役对于贫户而言,能减轻豪强的转嫁,避免豪强“恃顽不纳田粮,偏累小民”3 5和“豪强兼并而民贫失所”3 6。对于富者而言,他们的财富也能够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此外,对弱势群体的扶助和救济是抑制贫富分化的重要策略。元明清时期是古代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重要的发展时期。元代的济众院、养济院、惠民药局,明清的养济院、栖流所等,都是救济贫弱的专门机构。元明清时期,以民间力量为主体的善堂善会组织如同善会

32、、育婴堂、普济堂、义赈会等逐渐兴起。同时救荒的专门书籍也大量出现,清代俞森编纂的 荒政丛书 是中国古代救荒书籍的集大成者。在抑制贫富分化和救济弱势群体方面,元明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依靠富民济困救荒的思想。贫富问题不仅是一个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也是人类发展史上面临的一个历史性问题。尽管这些思想只是古代人类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却为我们理解共同富裕提供了思想指引。3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熊 杰 共同富裕的思想史及其展开第2 1卷 第4期 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共同富裕思想1 8 4 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

33、压迫,使得中国思想家将共同富裕社会的建构作为救国救民的政治理想和行动方案。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曾经试图建设“大同”社会,康有为提出“大同世界”的思想,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思想。太平天国的共同富裕思想,主要体现在 天朝田亩制度 中3 7。关于土地所有关系,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贩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即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均分田地。关于分配关系,天朝田亩制度 规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保暖矣”,即屏除私利,平均分配物质财富。关于社会保障,天朝田亩

34、制度 规定“矜寡孤独废疾免役,皆颁布国库以养”,与 礼记礼运 中的“大同”要求相一致,通过社会包办,实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天朝田亩制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几千年来农民阶级获得土地权利、追求生活平等的迫切愿望,另一方面因为脱离了社会实际,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与古代“大同”思想一样可望而不可即。因此,天朝田亩制度 在客观现实条件下,本身就严重挫伤生产积极性,造成生产力的倒退,因而无法实施;同时,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统治集团主观意愿上也不愿实施。作为近代中国维新派领袖以及最早学习西方的思想家之一,康有为在 大同书 中将 礼记礼运中的“大同”“小康”思想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议会制

35、学说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合大地、同人类、保独立、为天乐、公生业、治太平、爱众生、至极乐的“大同世界”3 8。在经济制度上,康有为认为私有制不仅会带来贫富不均,而且由于存在同业竞争和盲目生产,必然会引起商业危机。因此,他主张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废除私有制,农工商业归公,由全社会共同管理;在资源配置方法上要求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由商部依据全人类所需农副产品、工业品,考虑自然灾害因素及上年消费实际,订出计划,通报于工部、农部,工部、农部依据各地生产条件,下达年度生产计划。在政治制度上,康有为认为国家是导致战争和人类灾难的根源,因此要实现大同,必须经过三个步骤使国家消亡。第一,建立各国的平等联盟,使各国之

36、间势均力敌、相互制约、和平共处。第二,建立公议政府,公议政府制定国际公法以衡量是非曲直,拥有公共部队以制止越轨行为。第三,公议政府时期,各国逐步裁军,统一度量衡及语言文字,消除邦国称号,最终消除国家。在家庭制度上,康有为认为家庭是自私、狭隘等一切罪恶的根源,家族制度妨碍社会进步,因此要实现大同,必须经过两个步骤废除家庭。第一,实现女权彻底独立,实现男女平等。第二,改变婚姻制度,婚姻为合约,合约可长可短,一切自由;婴儿由社会公养,老人由社会公恤。在“大同世界”的实现方式上,康有为认为阶级斗争和革命会有流血和破坏,主张一些聪明的“仁人”广泛地宣传大同世界的好处,等到大家都赞成了,“大同世界”3 9

37、就会自然到来。康有为所在的时代,封建势力逐步衰落,资产主义正在萌芽。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 中所分析的那样:“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例如消灭城乡对立、消灭家庭、消灭私人营利、消灭雇佣劳动、提倡社会和谐、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 所有这些主张都只是表明要消灭阶级对立,而这种阶级对立在当时刚刚开始发展,它们所知道的只是这种对立的早期的、不明显的、不确定的形式。因此,这些主张本身还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4 0毛泽东对康有为的“大同世界”评价道:“康有为写了 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4 1孙中山的共同富裕思想形成于1 9世纪末,他在游历英国期间发现英国的物

38、质财富增长速度很快,4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熊 杰 共同富裕的思想史及其展开第2 1卷 第4期但英国也并非如宣传的那样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理想世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在于贫富悬殊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矛盾尖锐、社会革命不断爆发。孙中山认为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应该一方面借鉴欧美经济的经验,充分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另一方面吸取欧美社会的教训,防止资本主义垄断,实现共同富裕。基于以上考虑,孙中山提出了“民生主义”的对策。“民生主义”的对策大体上包括三方面。其一,“平均地权”。核定全国的土地价格,土地所有者照价纳税,社会改良进步后增加的地价归国家所有,国家如有需要可以按原价购买,这样人民可以通过税收平等

39、地享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其二,“耕者有其田”。在以平均地权的办法解决城市土地公有化的同时,孙中山并不反对农民的小私有经济。针对当时中国的农民绝大多数没有自己的土地而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并承受着过高盘剥而造成的农民与地主严重对立的现状,孙中山主张国家出面收买地主的土地,然后授田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或租给农民耕种4 2。其三,“节制资本”。第一,限制私人企业的经营范围。只允许私人资本经营规模较小、无独占性的企业,国有资本经营包括铁路、航运、邮电及大工业、大矿业、大商业等在内的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这样巨额资本创造的财富就被全国国民共享,而非成为少数垄断者的私有财产。第二,通过累进税率的方式

40、对资本家征收所得税和遗产税。国家用税收改善工人的教育、卫生和工厂的设备,提高社会生产力,从而让社会资本能够为多数人服务,实现社会财富的均衡分配。第三,出台保障劳工权益的法律,减轻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4 3。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对策是在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深入考察之后,结合中国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提出的,其中蕴含的共同富裕思想具有独创性和前瞻性,但由于没有民族独立这个政治基础,这些对策并没能充分付诸实践。三、西方社会的共同富裕思想西方社会的共同富裕思想主要体现在福利国家的理论与实践中。工业革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展开,一方面带来了生产力的快速进步,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和

41、劳动力的可持续再生产,1 6 0 1年英国颁布 伊丽莎白济贫法,它将对穷人的救济制度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使之成为国家的一项主要社会职能。此后英国国会先后通过了 新济贫法(1 8 3 4)、矿工法(1 8 4 2)、工厂法(1 8 4 4)、1 0小时工作法(1 8 4 7)以改善劳工待遇,缓解阶级冲突,初步形成了现代社会政策体系。4 4与英国以救济贫民和预防贫困为目的的社会政策体系不同,德国社会政策体系的阶级调和特征更为明显。4 5德国先后颁布 劳工疾病保险法(1 8 8 3)、工人赔偿法(1 8 8 4)、伤残和养老保险法(1 8 8 9),通过向工人提供制度化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

42、,赢得了工人阶级对政府的认同和支持,且为欧洲其他国家争相效仿4 6。1 9 2 91 9 3 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打碎了自由市场的神话,凯恩斯主义兴起,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等缺点,需要通过国家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成为社会共识。随着泰勒之科学管理和装配流水线在生产过程中的普及应用,福特主义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积累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工会的力量得以增强,工资采用集体谈判的方式决定,工人的利益得到较好保护。再加上冷战时期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外部竞争,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整套的福利国家制度。不同国家的福利制度有所不同。比如,英国为低福利、低市场、普救型福利国家;德国为高福利、高市场、普救型福

43、利国家;瑞典为高福利、低市场、普救型福利国家;美国、新加坡和日本为低福利、高市场、补救型福利国家4 7。以二战后的美国为例,社会保险、公共帮助和社会服务构成其福利制度的三大政策支柱。社会保障包括老年保险、幸存者保险、伤残保险、健康保险等,用以保护其国民免遭共同生活风险的伤害。社会公益事业是指为其国民提供最为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和相关的服务,包括教育、卫生保健、住房、幼儿日托和法律服务等。最低物质供应也被称为反贫困政策,旨在通过提供现金、物品、服务和培5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熊 杰 共同富裕的思想史及其展开第2 1卷 第4期训等多种方式为最贫困、最易遭受损失的居民提供最低物质生活保障,以确保他们能

44、维持在最低生活水平之上4 8。西方福利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无疑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具有进步意义。它们所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能够为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中所采用。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具有片面性和不可持续性,无法使国民实现共同富裕。第一,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只管解决眼前问题,不顾发展的长远基础。第二,主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忽视人对美好生活的其他需要。第三,福利承诺成为政党竞争的手段,物质福利供给远超国民经济承受能力,这就导致了过高的工资与税负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金融化、经济空心化,这种福利制度如不及时做出改变将会导致政府破产等一系列问题

45、4 9。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西方空想社会主义应运而生,在对资产阶级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中,构建出蕴含共同富裕思想的理想社会。托马斯莫尔(S t.T h o m a sM o r e)在 乌托邦 中描述了一个虚构的航海家到一个奇异王国 乌托邦的旅行见闻。乌托邦在财产所有制上,实行公有制,公民个人没有任何私有财产,住房每十年调换一次;在劳动安排上,居民每天劳动六个小时就能满足社会需要,其余时间从事科学、艺术等活动;在分配关系上,实行按需分配,穿统一的工作服和公民装,在公共餐厅就餐;在城乡、工农关系上,每个公民需要轮流到农村劳动两年;在社会管理上,官吏由秘密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职位不得世袭。5 0

46、托马斯康帕内拉(T o mm a sC a m p a n e l l a)在 太阳城 中也借航海家之口描绘了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统一生产、共同劳动、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弗朗斯瓦沙利傅立叶(F r a n c a i sC h a r l e sF o u r i e r)认为充斥野蛮和兽性的资本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社会,在经过过渡性的保障制度和协作制度两个阶段后,最终会进入和谐制度与和谐社会。协作社是和谐社会的基层组织,也被称为法朗吉。法朗吉在保留私有制和利润的前提下,实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生产、生活活动;按劳动、资金、知识进行分配,成员间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被控制在一定范围

47、,不会导致矛盾和冲突5 1。傅立叶试图通过法朗吉这种社会组织来调和资本与劳动间的矛盾,以达到人人幸福的和谐社会。1 8 3 2年他按照自己设计的和谐社会蓝图进行小规模试验,然而不到一年就不得不宣告失败。罗伯特欧文(R o b e r tOw e n)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批判要比傅立叶更深刻。傅立叶的和谐社会还保留私有制和阶级。欧文则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一切罪恶的根源,提出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公社是欧文理想社会的基层组织。合作公社取消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消灭城乡对立,消除工人和农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人人参加劳动,按需分配5 2。1 8 2 4年欧文开始按

48、照合作公社的蓝图进行试验,前后历经几十年,最后也归于失败。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在对资本主义现实民生状况的批判上产生的,对马克思、恩格斯产生了重要影响。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的现实,同情工人阶级的遭遇,企图建立一个消除阶级对立与冲突,实现共同富裕的新社会。不可否认,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共同富裕思想对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他们反对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只是出于对工人阶级的同情,而没有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寻找根源,无法揭露这种剥削是如何进行的。他们关于未来新社会的种种构想是从理性原则出发设计的,没有建立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之上。对

49、此恩格斯指出:“以往的社会主义固然批判了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但是,它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因而也就制服不了这个生产方式;它只能简单地把它当作坏东西抛弃掉。”5 3他们6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熊 杰 共同富裕的思想史及其展开第2 1卷 第4期对资产阶级抱有幻想,主张通过“和平的途径”以及“不会成功的试验”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忽略了无产阶级自我解放的力量。由于没有建立在科学的分析方法上,他们对资本主义民生问题的认识仅仅诉诸道德批判,无法达到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理论构建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与之相比,马克思和恩格斯则找到了这些关键问题的答案,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学

50、说,为人类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应该说,马克思、恩格斯终其一生都关心社会底层贫困者的生存境遇,希望超越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内在矛盾,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过,理解现代社会内在矛盾的逻辑本质,找到超越现代社会历史局限的现实路径并不容易。马克思恩格斯经历了复杂的思想探索与实践斗争才逐步实现了这一理论飞跃。结语马克思曾经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包括政治经济学,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5 4。因而,把握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的重要前提在于,要具体考察共同富裕出现的时代,特别要放在历史发展和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