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承认的课堂互动生成机制与互动媒介 (1).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3662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承认的课堂互动生成机制与互动媒介 (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承认的课堂互动生成机制与互动媒介 (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023 年 9 月 15 日投稿网址:基于承认的课堂互动是对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发展的承认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聚焦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的人首先是完整的人,课堂承认对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精神成长具有独特价值。教师通过学生的承认获得提升教学素养的动力,以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学生从教师的承认中获得自我认识和肯定的信心,从而建立自尊、自信和自强的品格,获得完整的发展。因此,基于承认的课堂互动值得关注与探讨。一、课堂承认的内涵与分析视角霍耐特的承认理论是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福柯的权利理论,以及米德的社会学基础上对黑格尔提出的

2、“承认学说”的重构2,包括三种形式:爱(情感维度)、权利尊重(权利维度)、社会重视(价值维度)。霍耐特承认理论的提出促进了“承认”含义的整合,它既包含了认可、接受,也融入了关爱与关怀的含义,同时还蕴含着对他人的尊重以及对某人或某物的特殊价值的认可与赏识,对当下凸显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有重要的启发。本文基于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参照教育承认的内涵,将课堂承认界定为对于课堂中教育行为或事实的肯定,是课堂交往过程中师生彼此接纳、认可的互动行为,承认需要在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主体互认中实现3。师生彼此的承认、接纳有益于生成良好的互动型课堂,推动学生在课堂中言说自己的观点,教师倾听、了解学生的需求并与之对话、交流

3、,承认关照下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收获成就感,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本文选择坚持学生立场、聚焦学生语文素养和核心价值观培养(也称“语文立人”)的窦桂梅老师的 皇帝的新装,关照学生整体发展的薛法根老师的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主张“低头找幸福、培养学生错误观”的俞正强老师的 “小数的意义、性质与加减法”复习课 和开创“诗意语文”,主张学养奠基、审美创造的王崧舟老师的 爸爸的花儿落了 等名师优质课为研究对象,基于霍耐特的承认理论框架,从情感维度、权利维度和价值维度对上述名师课堂的互动过程进行观察与分析,探究承认视角下的课堂互动特征。二、课堂承认的生成机制主体间性视野中的教育是主体间平等的交流、对基于

4、承认的课堂互动生成机制与互动媒介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杨拜拜张兴摘 要 课堂承认对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精神成长具有独特价值,是课堂师生对话、挖掘学生需求的重要着力点。基于承认的课堂互动表现为教师将“管理主义”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承认主义”的面向儿童本身的教育理念,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爱与关怀、相互尊重、相互承认、课堂规范作为生成机制,通过名师课例提取出以理解、平等以及共生为媒介的师生课堂互动的三种互动媒介,进而为课堂承认提供操作依据,提高承认在师生互动过程中的实现机率。关键词 课堂承认 生成机制 互动媒介引用格式 杨拜拜,张兴.基于承认的课堂互动生成机制与互动媒介 J.教学与管理,2023(

5、26):1-4.理论学习2杨拜拜张兴:基于承认的课堂互动生成机制与互动媒介话4。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说明,课堂承认是基于爱与关怀、相互尊重、相互承认、课堂规范而生成的。1.爱与关怀促成理解互动学生具有无限复杂性和发展的阶段性,单向度的知识灌输无法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师生间需要以爱与关怀促成理解型的课堂互动,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具有的不可完全被理解性决定了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爱与关怀来促进师生间的理解型互动5。窦桂梅老师在 皇帝的新装 一课中俯身倾听学生的声音,在课堂中用亲和力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在爱与关怀的氛围里,学生能通过直接的情境体验,密切联系自身情感体验和实际生活,进而体悟人物角

6、色,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学生通过自我认识和参与来理解老师期望传递的教育深意,师生之间逐渐增强理解和沟通,最终实现对课文要传达的真、善、美等价值意蕴的感悟。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关怀是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的延伸,倾听学生的言说、理解学生的疑惑,将学生作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与情感需求的主体,平等地与之进行理解互动,通过教师引导的逐步深入,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度会逐步提高,形成自主探究和体悟意识,从而实现师生双方相互理解和产生共鸣的互动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缺失爱与关怀的情感意蕴,很可能会直接导致师生关系的冷漠与疏远6。承认的课堂教学中正是因为教师建立了与学生的理解互动,学生才能在课堂学习过

7、程中将窦老师给予的认可、鼓励内化成学习动力,因此在 皇帝的新装 学习过程中,学生进入窦桂梅老师设置的情境积极参与问题讨论,在课堂中畅所欲言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这种对话式的学习贯穿整堂课,学生与教师的理解式互动也因此形成。窦教师基于爱与关怀倾听学生的言说,理解学生的内心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地关照学生个体的差异,积极地与每一位学生对话,回应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学生树立自信、培养主体意识,促使师生建构起相互理解的互动学习模式。2.相互尊重形成教师权威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具备课堂话语权。基于尊重,教师理应承认、接纳学生存在的主体差异,归还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究学习的自主权,以形成教师权威。学

8、生在学习活动中拥有话语权、自主学习探究权的同时对教师的尊重也会油然而生,教师的权威通过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得以确立。薛法根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一课时,先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然后抓住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闪光点,多次运用“真了不起”“真会学习”“祝贺你”一类鼓励性的互动语言回应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承认,将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看作是拥有学习权利的主体。学生与老师的立场不同,解读教材内容的思维也有差异,教师要想了解学生的需求便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话语权以及认知水平。获得老师尊重的学生更加愿意亲近老师,因此行为上也更加配合老师,教师权威自然得以树立。将尊重学生的理念落

9、实在教学行为中是薛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权威形象的关键。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教师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人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切实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相互尊重的师生互动关系加快了教师权威的形成,学生更容易从教师的权威性中建立对教师的信任和产生学习的动力,确立权威的教师更能激发提升教学素养的动力,走向承认的课堂互动的实现,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相互承认建成师生共同体教育中的交往关系实际上也是承认关系的构建过程7。“共同体”强调人与人之间构建起一致的精神追求8。师生关系由过去的“单主体”转向“双主体”,这种发展是基于平等、承认、交往以及互助的理念发生的变化。基于承认

10、构建的师生共同体有助于重构师生关系9。俞正强老师在 “小数的意义、性质与加减法”复习课 的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引导学生逐渐领悟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种对学生由“点”到“面”的关注与倾听基于教师对学生无限的期待、信任与认可。俞老师亲切的形象收获了学生的信任,学生也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俞老师的引导下探寻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与老师和同学共同分享和交流,这种逐步加深的课堂互动最终构建起共同探究小数意3杨拜拜张兴:基于承认的课堂互动生成机制与互动媒介义与性质的学习共同体。换言之,基于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教学理念,俞正强老师与学生通过相互承认的课堂互动建构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学习共同体。在基于承认而构建的师

11、生共同体当中,教师的教学对于学生具有无限的吸引力,他们将学生置于课堂学习主体的地位,学生也乐于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究、深入思考。俞老师倾听学生的声音,以平等、交往、互助的教学风格引领学生在课堂中共同探讨、挖掘,不仅有知识内容的学习,更有认知、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培育,实现了课堂学习互动共同体的整体建构。王崧舟老师在 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课的教学中设计抓住爸爸的故事和英子在爸爸的教育下踏上“闯练”之路这明暗两条线索,通过大量的师生对话与交流,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学生差异化的认识与困惑,再一一回应学生的困惑,构建出承认的课堂互动共同体。通过课堂互动使学生逐步理解爸爸对英子严慈相济的爱。文章围绕

12、“插叙”展开,王老师运用“多幕剧”形式的教学,通过学生所说的“回忆”一词引导学生发现文章写作最大的秘密,学生从整体视角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叙事方式“插叙”的作用与意义。学生自由言说自己对英子、“爸爸”的理解,王老师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声音并给予反馈,对话式的课堂互动学习模式类似于开放式的对话共同体,师生双方在交流共同体中互相肯定彼此对文章的理解,逐步领悟文中英子在经历父亲重病离世后忽然成长的故事,以及父亲对英子深沉而厚重的爱。王老师依托课堂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人物的思想,让学生去体验、想象文章所传达的情意,尤其是一声声越发坚定的“闯练,闯练,英子”,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这种对话式的课

13、堂互动让学生认识了文字背后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生活的情境,从而触摸到文本蕴含的真情。4.课堂规范保障课堂承认有效的课堂规范能够保障课堂承认的运行。教育中的承认分为正向承认与负向承认10。有效的课堂规范是教师基于对学生的关爱、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承认形式,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完整、全面发展。薛老师的课堂中,教师机智应对学生犯错的方式对于课堂承认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薛法根老师在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一课的教学中,面对学生将“贮存”错读成“储存”,他选择接纳学生的错误,并鼓励学生:“你能通过倾听别人的朗读发现自己的错误,真会学习!同学们,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也是一种学习啊!”此举不仅温和地纠正了学生的

14、错误,还启发、引导其他学生正确对待错误,以及用肯定和学习的目光看待他人。薛老师采取的规范方式与以往教师可能采取的否定式、批评式甚至是侮辱式的规范方法相比,更加有益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面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需要利用课堂中每一次可以实施规范的机会,以课堂规范更好地运转课堂承认,将尊重、承认以及肯定作为促进学生完整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三、课堂承认的互动媒介师生之间通过不同的媒介使承认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实现的可能11。分析四位名师的课例可以发现,基于承认的课堂互动有爱与关怀、相互尊重、相互承认以及课堂规范四个核心要素,将理解、平等以及共生作为课堂承认的互动媒介,可以促进师

15、生互相承认、教学相长,进而助力学生获得完整发展。1.以理解为媒介的课堂承认学生的完整性发展与教师关爱式的理解紧密相关,学生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能主动解读学习内容的主体。通过观察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往发现,有效、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的建立是以理解作为课堂承认的媒介。窦桂梅老师关怀式地倾听学生的言说,从学生的认知层面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亲切的语言、关怀的动作给予学生情感理解,提高师生间的情感亲密度,帮助学生树立了言说的信心,从而建立自信,产生自主学习的自我效能感。随着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育要想摆脱以往虚假承认的表象,就必须打破单向度的管理式教育给学生带来的逆反情绪和抵触心理,以促进学生

16、自主投入学习。教师通过“理解”媒介加强与学生认知、行为以及情感层面的互动,增进师生间的相互理解,以建立和谐的课堂互动氛围,在实现师生情感共鸣的同时也为师生建立起理解共同体做4杨拜拜张兴:基于承认的课堂互动生成机制与互动媒介了铺垫。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作为学习者的学生应将被动的价值接受转为自觉、自主的价值认同,通过在价值承认和理解过程中达成“共同追求”来形成教育中师生的情感共鸣。以关爱式的理解作为媒介的课堂承认是转化学生被动式学习心理、实现师生情感共鸣的有效途径。2.以平等为媒介的课堂承认以平等为媒介的承认在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权利主体,课堂中的学习权利平等地归属于每一位学生

17、。平等的承认的重要内涵是将学生看做是学习的责任人,师生之间具有平等的人格、话语权以及学习权。平等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承认形式,它是教育的正义性得以实现的承认形式,既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存在于同辈群体的互动之中。薛老师在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的教学中鼓励、倾听学生发言,运用鼓励式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观点,将言说的权利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树立自尊与自信。在以尊重学生权利为主、以平等为媒介的承认中,教师将学生言说的权利归还给学生,仔细倾听他者的言说。在课堂中,学生之间也通过互相倾听、探讨,以及教师的引导,内化学习内容并建立起积极互动的关系。这样的自由“言说”过程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自

18、尊和自信品质,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后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投入到与教师和同学的课堂互动中,以促进承认的课堂教学的实现。3.以共生为媒介的课堂承认教育中也存在以共生关系为媒介的承认形式。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彼此尊重、平等相待,相互学习和发展,以重构师生关系,形成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共同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论是俞正强老师对学生“点面”关注形成的学习共同体,还是王崧舟老师运用多幕剧的形式建构的师生平等对话、交流的探讨共同体,师生、生生之间本着培养数学逻辑思维以及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共同体悟对父爱如山的理解,学生自由言说,教师以理解为前提,负责任地针对性回应、鼓励,以建立师生共生

19、关系为媒介的课堂承认,实现师生“共生共学,相互促进”。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师生共生关系中,学生获得教师的承认,进而实现完整发展,教师通过承认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中。师生间相互平等的承认有益于驱动教师自主进行教学反思,更新知识结构与教育教学理念,建构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发展路径,形成提升教学素养的动力,以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从教师的承认中获得自我认识和肯定的信心,建立自尊、自信和自强的品格,获得完整发展。因此,走向承认的课堂互动的实现对于师生双方都有重要意义,关注与探讨基于承认的课堂互动的生成机制与互动媒介,有助于使教育成为完

20、整的教育,使学生发展成为完整的人。参 考 文 献1金生鈜.承认的形式以及教育意义J.教育研究,2007(09):9-15.2王凤才.“为承认而斗争”:霍耐特对黑格尔承认学说的重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03):101-112.3刘忠伟.解读课堂中的教育承认J.教学与管理,2011(05):3-5.4冯建军.他者性教育:超越教育的同一性J.教育研究,2021,42(09):14-23.5赵南.理解儿童的前提:承认儿童的不可完全被理解J.学前教育研究,2019(08):3-11.6吕梦醒,刘魁.承认理论视域下教育交往关系反思与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5(05):13-16+36.7赵华,冯建军.“非对称性承认”:建构一种新的教育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61(04):165-173.8黄步军,汤涛.师生共同体:良好师生关系新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17):49-51.9任欢欢.主体间性:师生共同体发展的内在逻辑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10-13.10苗双双.教育惩戒的可能羞辱及其超越J.教学与管理,2020(25):10-13.11郑作彧.承认的社会构成J.社会,2018,38(04):180-211.责任编辑:白文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