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育调研点面结合,师资建设要重学习
昨天阅读了王局的文章《嘉兴市减负工作推磨督查海盐之行》,对海盐教育的做法很是欣赏,王局文章中的一些内容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海盐县教育局普教科陆科长汇报中说到的海盐教育的基本情况和一些具体做法,我在前几年博客中也曾经这样反复提出过。
陆科长说海盐教育的基本情况是:轻负高质是海盐教育不懈的追求,也是构建均衡优质和谐的海盐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海盐县2008年确立有效教学年,2009年确立减负提质年,2010年确立教育深化年,2011年启动了课堂转型优化三年行动计划。
在说到具体做法的时候,陆科长说坚持开展“点面结合式”调研:每学期对初中、小学各2所学校实行蹲点调研。
【我的感受】这样的做法十分有效。我曾经在2011年7月17日写过一篇博客《教育教学调研要重过程讲实效》,对现在许多地方的教育调研提出批评。
我们一些地方的教育教学调研收效甚微,问题出在重形式,轻过程,没有深入了解,看不到真正的一面。他们往往是提早通知要调研或视导的学校,让他们有所准备。随后,一到那天,教育局组织相关人员去该校调研、视导,在学校领导的陪同下巡视校园,进办公室、教室,听汇报,看材料,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我想,这样的调研不要也罢,能有什么作用呢?不少学校的汇报已经进行了“艺术”加工,真实性大打折扣!看材料能真正了解学校的现状吗?师生座谈会有多少人在讲真话?一所学校的调研,一天(有时甚至不到半天)时间能解决问题吗?况且有的学校在调研前就已经连教室里的课程表都临时换了,并且要求学生和老师该怎么说都作了布置。
那个时候,我就提出教育调研要“点面结合”,每学期选择若干所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含职业类),长期蹲点调研,一定能够比现在的调研要有效得多。比如,我们有一所规模比较大的初中,这些年来,中考成绩非常显赫,但是许多学生一到高中就纷纷下滑,年年如此,这不是偶然,那一定是办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等方面出了问题。而我们这么长时间去该校好好调研了没有?调研出了什么结果,有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我们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把每年的教育管理先进荣誉要给以这样的学校呢?我们现在“督学”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我们到底有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呢?我觉得其实解决问题非常简单,教育局组织一班人马到这样的学校蹲点调研一个学期(可能不需要这么长时间)就能够真正掌握他们的日常教育教学情况,再进行必要的诊断和处理,那么效果一定会越来越好。
海盐三毛小学张校长在汇报中说到推进轻负高质,重点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他们学校教师每天下班后,留出一块时间主推教师校本研训。
【我的感受】海盐三毛小学的做法很好。学校的发展关键是教师队伍建设,而师资建设离不开学习和培训。我们现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学习做得不够,你不用奢望每年有多少教师能够用自己的钱去购买书籍,订阅教育杂志,就是学校发给他们的书籍,放在办公室里的教育报刊,他们也看不了多少,有的甚至根本不愿意看。而一个教师一旦停止了学习,那么其教育的生命活力也就结束了,他灯里的“油”会越来越少,最后教育的灯会慢慢地熄灭。让这样的教师在讲台上组织教学,其实对我们的学生和整个教育是一种伤害。所以,建设学习型学校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海盐三毛小学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和效法。
另外,海盐县教育局普教科陆科长汇报时说到的“积极开展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研究,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后续发展力,重心下移,小学搞活,初中抓实,高中发力。”和康副局长讲话中提到的“初中、小学抓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些具体措施:启动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开发《潮起海盐》的地方课程,在电视中开辟“菁菁校园”专栏,民间体育特色项目进校园,等等方面,我觉得也很有价值。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