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一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322319 上传时间:2024-12-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一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一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一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一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我是个喜欢历史的人,但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一直没有去看过,以为它写的是万历年间十五个年头的事。看过书后才知道只是写万历十五年那一年,即1587年。我不得不对黄仁宇先生感到由衷的敬佩,能将一年中发生的小事与大明帝国或者说整个中华封建制度走向崩溃联系起来。这种历史研究角度确实是令人耳目一新,比起一读就“中华上下五千年”来得更有意思。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至其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黄仁宇先生明确的指出了这本书的主要观点。从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申时行等人各自悲剧的人生来展现以儒家道

2、德为基础的文官封建体制腐朽,来充分说明以道德来代替法制是行不通的。这是个神奇的体制,就算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是为之感到无奈的。万历皇帝本来具有远大抱负,准备好好干一番事业,然而却在繁重的礼节与所谓道德中消磨了自己的意志,最终消极待命。不是没有绝对的权威,而是在这个体制中很多事你是没法做的,只能无奈叹息,无论你是皇帝。 作为臣子的张居正、海瑞他们更是无奈了。在儒家的道德里,什么都提倡“高尚”,表面上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做官可以做得很清廉、做皇帝可以做得很爱民、做人可以做得“忠、义、孝、悌、信。”但是在这的背后却是贪污腐败、背信弃义。张居正的命运与王安石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想改变现状,但是无奈既

3、得利益者根基太深,无法撼动。海瑞更是刚正不阿,为官清廉,但他所做的与这个体制格格不入,最终不免悲剧命运。 在这样一个以伪道德维系的体制中,很多人不知不觉的被卷入潜规则中去。因为这种体制所要求得道德近乎完美,但是这只有圣人所能做到,大部分人都是凡人。是凡人必有人类所固有的那种本性:利己。当“高尚”的道德要求与自己所能做的相差甚远时,那么大多数人只能选择放弃“道德”,或者明里做一套,暗里做一套,这是道德便成了伪道德。但在,文官封建体制中,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情况下,道德被高高挂起,那么人们的行为便变的更为“两面派”。 中国封建社会的那种循环怪圈也是由此而来的,一个朝代开始时,每个人都严守儒家的道德,君

4、主爱民,官员也不敢太过放肆,于是出现一时的所谓“盛世”,而然,当他继续延续下去时,道德变得越来越虚假,于是这个朝代倒下了,另一 个又吸取所谓经验,再次崛起。如此循环往复,走不出去。当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古老中国大门时,我们才慢慢意识到,用所谓儒家道德来代替法制是不行的,人的行为必须要有制度的约束,即使一个人再高尚。 在424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当初发生的事在今天的中国仍旧能找到影子,我们现在的体制也似乎近似神奇,我们国家总理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发言也曾被媒体“和谐”。当“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在深刻反思道德的缺失,当然道德的缺失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们会那么不信任彼此。“彭宇

5、案”给了我们答案,是法制的不完善,导致了不公正的判决,从加深了人们彼此的不信任。 我们的政府在反腐败的工作中反复提倡官员要提高道德,固然提高道德很重要,但是权力必须要有制度的制约,这是硬性的要求,不然,道德就变成了伪道德,那么这个神奇的体制就会不断的循环下去,中华民族就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们不妨吸取历史教训,建立以法律为基础,同时强调道德的制度,打破这个神奇的体制,让权力有制约、道德变成真道德,那就再好不过了。 第二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寒假的闲暇之时,看完了这本书,而后有些思索,写下来以成此文。 明帝国自他的第五任皇帝朱瞻基之后,就再没出现一个能担当、肯用事的领

6、导者,皇室的权威在皇帝好玩与怠政的流氓习性中耗尽,高级官僚掌握了国家的实权。这也是晚明陷入“停滞时代”的重要原因。 在这种局面之下,所有的振作都可能成为自讨苦吃的差事,所有的良知与道德都可能被认为不解现实的风情。于是出现了他们: 海瑞只能在不断抗争中履行自己作为帝国官员的职责。其一生的起起伏伏,很容易看出,在帝国的官场他是一个异类。“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这就是说,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这大概就是他的悲剧所在。在一片污浊的世道中,谁都想有一盏明灯,但自己却不愿意成为这盏明灯。因此,海瑞不仅是个异类,也是一个孤独的老者。他以他的方式对抗着既有的秩序,他很

7、伟大,同时也很渺小。 戚继光终其一生,即便成为海内名将,也不得皇帝的喜欢与信任。其在北方进行的事业和南方平寇上的顺利使他可以安心于军事建设,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张居正这位首辅无疑成了他事业的支持者和赞助人,然而,正是这样的关系在张居正死后却成了戚继光的致命黑洞,之前战绩的辉煌与其最后命运的“寂寞与凄凉”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黄先生指出“他在贫困交迫中死去。在少数几个没有遗弃他的朋友之中,有一位就是为他写作墓志铭的汪道昆。当他写到口鸡三号,将星陨矣,显然有无限凄怆的感触”。 虽说人生有拘束,事事有妨碍。但对于生活的呆板与自由的不可得,李贽有清醒的认识。他要跳出这样一个圈套,就必须与这个世界做一个彻

8、底的了断,寻找自己的终极快乐。无需言说,李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性格巨星”,他如同鱼游浅底,滋味惬意,冷暖自明,在不成体系却一语道破世间本相的文章里肆意展现自己的价值取向。他交到了许多真心的朋友,能和与自己趣味、性情、观念颇为不同的人彼此相投,真实而不迁就,继而生猛的活,极致的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然而,作为具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李贽,嬉笑怒骂间,也只能成全一个人的逍遥旷达罢了。 当然,不可忽略,这中间也有张居正的改革整顿驿站,清丈土地、整顿赋役、实施“一条鞭法”,在其十年首辅生涯之中,他以一人之力带领整个国家进行财政上的突围,改革成功固然令人振奋,然而这仅仅是是刚刚把帝国的问题看清楚,况且

9、强权人物总是人们乐于攻击的对象,观其死后的遭遇,已将帝国所有的弱点暴露无遗。 的确,如黄仁宇先生所说,1619年战败后,明朝的命运已被注定,此后四分之一世纪 只有令人感到颓丧。至此,晚明的不振作“成为一段十足道地的悲剧”。 公元1587年,万历十五年,四海成平,如黄先生所述“纵使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时疫流行,旱情延及山东,南直隶却又因降水过多而患水,入秋之后山西又有地震,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难免。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这一年,帝国的万历皇帝踏入了二十四岁的门槛,这一年,是这个年轻的皇帝御宇的第十五个年头。 在他继位的当初,这个庞大的帝国

10、还不是他一个人的玩物。帝国的实际权力中心是以张居正为首的内阁,皇帝本人唯一能(感谢访问)做的就是无条件、全方面的信任他的这位“张先生”。然而,就在张居正死后第二年的夏天,温顺的皇帝发动了对死人的讨伐,他终于洗去了身为皇帝的耻辱。至万历十五年,在帝国的朝堂上,已经没有人能真正的威胁到他的权威,他成了整个帝国惟一的发声筒。 崎岖山路父辈走,康庄大道后人来,万历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北方的“虏患”已不再发生,东南的倭患也已绝迹。帝国的皇帝享用着最美好的时光。而后的“万历三大征”,三战皆捷的战绩似乎也预示着帝国在这位年轻皇帝的手上将创造更多的辉煌。 然而,冷眼人已经看出,此时,实为“温水”中的万历十五年

11、,大明帝国和他的领导人,如同游弋在温水中的青蛙,那滋味肯定不错,但底下的火正在慢慢加热,如果谁再在上面加把火,青蛙的小命就将结束,但因为水温是逐渐加高,故而水中的青蛙并不认为危机就在眼前,加这把火的这是后来清朝的建立者“努尔哈赤”。 正如万历祖父和父亲承受风雨,而让他独享太平一样,万历的逍遥自在给他子孙留下了无底的痛苦深渊。 黄先生的话实已道破日后的真相。“我们的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

12、发展。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做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以上的种种无疑是在黄先生“大历史观”指引下的个人思索,“大历史”的本质是以小见大,“生命的真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上不能看清,需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的出来”。以万历十五年为基,考察16世纪的中国传统社会,以此延伸,洞观历史的本末兴衰,这无疑是一个好的起始。 第三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千里之外的西欧大陆上西班牙舰队整装待发,将于第二年全部出动征英;而在中国,这块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的土地上,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

13、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正如作者所言,“这些事件,表面上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这些小事如同锈迹斑驳的齿轮,相互咬合着嵌在钟表的机芯,推动历史的指针缓缓转动。大幕徐徐拉开,命运框住的悲剧悄悄上演。“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得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

14、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是的,这是一部失败的总记录。当日的封建制度已至山穷水尽,每一个人都被命运那无形的丝线牵引着,一步步走向惨淡的深渊,当历史的洪流滚滚而来,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然而,正是有了这“无关紧要的一年”,正是有了这“历史的大失败”,才可以保证中国与世界潮流的冲突既开,恢复故态决无可能,因之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以古为鉴,这些事件的启示意义不言而喻。作者以各个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而形成的细密而交叠的网格,这样延展开来的大历史观的确让人感到震撼。 书中几乎处处都体现了阴阳的存在。烛焰跳动、日影反照。在堆叠的屋瓦和密层的树叶间,

15、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光影斑驳、阴阳并存的世界,而那一个又一个悲剧人物无不是穿梭于这错杂光影中,在阴阳交叠中挣扎。在这以道德代替法制的封建王朝中,一切都依照道德和“礼”的秩序运行,表面上看这样的“阳”推动着历史车轮的前进,然而这样的统治系统对人们的压抑和限制日益明显时,整个王朝已在缓缓倾斜,历史的轨迹也偏到一边。压抑在人们心中的“阴”,即私欲的枝叶便伸展开来。然而阴者中有阳,阳者中有阴,每一个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我们并不能明确地把王朝的覆灭归咎于任何一方。不过正是这二者的并存,才为后来的阴阳冲突埋下了伏笔。 万历皇帝朱翊钧具有典型的“阴阳二重性”性格。从幼年开始,他就被禁锢在皇宫大院之内诵读“儒家经

16、典”,接受封建礼教的正统教育,不能够稍有越轨。在登基之后,更是受到各种繁文缛节的束缚,但为了治国的理想,他也默然接受。他励精图治,热心参与各种典礼,策励臣工趋向勤俭笃实。为了巩固政权,他依靠张居正、冯保等人,清除了傲慢并轻视皇权的高拱。当张居正权势日益增强,他又顺应大部分臣僚的意图,削弱了张居正的势力。但随着年龄地增长,他也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僵化的行政事务中如同一具机械,属于“人”固有的那份个人情感也在日益膨胀,在立储这一事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封建礼教和个人情感的尖锐冲突下,他优柔寡断的性格让他在阴阳中不断挣扎,最终他选择了消极待政,一度消沉下去,于是历史上就多了一位慵懒无能的皇帝。 张居正更

17、是具有阴阳两重性的典型人物。张居正身居要职,是普遍认为的有眼光、有心计、有魄力、有谋略的出类拔萃的人物。一方面,他尽心尽力辅佐年幼的万历帝,采取断然措施解决轻视皇权居功自傲的高拱而登上“首揆”之位,在危难时刻保障了皇帝的安全;同时又监管万历的教育事务,以严师的身份督促小皇帝认真读书,并以礼教的要求,指导万历帝如何尽孝、如何关注苍生、如何厉行节约,俨然是一副鞠躬尽瘁的忠臣加严师的典范。另一方面,“张先生言行不一,他满口节俭,但事实证明他的私生活及其奢侈。他聚集了许多珠玉玩好和书画名迹,还蓄养了许多绝色佳人。但是,这位节俭的倡导者,以圣贤自居的张 居正,竟如此口是心非地占尽了实力”。这样一个清正廉

18、洁、忠于皇上的正面人物,除去仁义道德的光鲜外壳,私下竟倚仗万历皇帝的支持,利用制度的缺陷,玩弄权术,削除异己,安置亲信。最终身败名裂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申时行虽然行事风格与张居正截然相反,但也“是一个十足的两面派和卖友误君的小人”,“只不过老成练达的申时行善于洞察事情的阴和阳罢了”。张居正如此,申时行如此,而其前辈高拱、严嵩,甚至整个文官集团又何尝不是这样的“阴阳”人物。 即使公认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教诲将士为国捐躯,拼死疆场的同时,也难逃暗中纳妾、行贿贪污的牵嫌。甚至连最享盛名的礼仪典范海瑞,也“并不是完全不懂得阴阳之道的精微深奥”,“他阳求罢免,阴向管理人事的官员要挟;如果你们真的敢于罢

19、黜我这样一个有声望的,以诤谏而名著天下的忠臣,你们必然不容于舆论;如果不敢罢黜我,那就请你们分派给我能够实际负责的官职。”而名士李贽性格的两重性则更多地表现在思想道德上的迷茫和矛盾。李贽无疑是封建社会中具有叛逆性格的思想家,他虽然已经意识到“礼仪”的虚伪,但他在斥责“礼仪”的同时,却无法构建足以抗衡“礼仪”的理论体系,最后只能在迷茫和矛盾中了却一生。 可见,随着大幕的徐徐拉开,登场的人物无一不在阴阳两重性的挣扎中走向悲剧的结局,这样的巧合的确引人深思。大明王朝道德的扭曲、法律的缺失正是在这样的阴阳困惑中得以体现。正如作者在附录中所言,“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有说道

20、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要把道德的范畴放得远大,历史观点代表人生哲学,不能受短时间的政策所掩蔽,尤其不能闭户造车,不顾外情势的单独决定。”也许拥有这样的大历史观才能全面地剖析历史、感受历史。 第四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杨忠显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潜。历史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通过历史了解历代兴亡,明治得失,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可以通过历史人物的成败轨迹来对照分析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所以有哲人说历史不但使人了解史实,了解过去,了解历史人物,还使人了解现在,了解社

21、会,了解自己和未来,因为社会在时间和空间上连续发展的,从过去的发展规律之中我们能洞悉现在和未来,也能洞悉我们自己在社会之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者更为简扼的说,历史是一门使人睿智的科学。秉持着这样的观点,这段时间以来我仔细认真的阅读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读后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之前就闻之,黄仁宇以其大历史观而闻名于世,今日一读,果不其然。以前也读读过一些有关明史的书籍,但是不是以君王历史人物的得失为或是以阶级斗争为论述的主要内容的,就是富有的娱乐商业性质的,然其终不能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全方位的角度分析史实和人物的行为。读了万历十五年后,如获至宝,黄的大历史观,以某

22、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瞬间为切入点,纵观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乃至全人类的文明轨迹,将时间与人物放在绵延不绝的大历史中加以分析和评价。读了此书之后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感触:一是对明朝及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生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二是借古鉴今,对于当代的一些社会道德伦理有了新的观点看法。三是通过对孔儒之道和程朱理学、阳明心学的进一步了解,有了一些哲学和人生方面的思考。 说起明朝,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在中国古代各王朝之中,我最了解也最感兴趣的也许就是明清两代了吧。以以我的知识和见解,明朝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走向登峰造极的时代,明朝时一个充满矛盾的王朝,在他的政治生态圈

23、里面,君主、宦官、阁臣三者之间此消彼长,轮流掌握大权,它是宦官专权严重,却不足以起到主导作用,它的君主专制强势,却也不时的大权旁落,它的官员是史上薪给最低,生活最困难的官僚,但是它的阁臣也是史上最有权力的大臣。他是一个在君主专制和道德专制下又富有某些民主精神的朝代,因为他的言官可以毫无顾忌的批评任何人,包括九五至尊皇帝在内。从全社会的视野来看,它又是一个政治上专制,经济上自由的朝代,因为在它的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规模庞大的资本主义萌芽,总而言之,它是一个将中国古代的传统和趋势发展到了极致的王朝,但同时又是一个孕育着新时代曙光的王朝。而这一切的缘由,正如黄仁宇所说:中国两千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

24、明代而极,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造就明代畸形怪状局面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两千年来儒学的发展至程朱理学提出后进入了一个极端,与之相伴随的在政治上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不断深化,再加上外部的因素,游牧民族和西方殖民者的不断入侵使得统治者不得不依靠强权来加强内部的稳定和巩固小农经济的主体地位,以保持其政权的绵延不绝。二是洪武帝朱元璋开国时的建制和所作所为对整个明朝的发展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洪武朝的官僚模式和社会形态基本上奠定了本朝的基调并因此而贯穿于本朝的始终。由于第一个因素涉及面太广,纵穿整个中国历史,再 加上我阅历尚浅,知识储备不足,盖不能论述。所以我想分析一下第二个方面的具体过程和

25、形成意义。 朱元璋建明之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改制对终明一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1)杀勋臣,建宗藩。追随其建立江山的功勋大将和谋士文臣到其晚年时期基本被枉杀殆尽,这其中包括徐达、蓝玉、傅友德的大将,李善长、胡惟庸等谋士,包括他的亲侄子朱文正也在枉杀之列,而把他的皇子们分封到各地就蕃,朱的目的很明确,意在加强皇权,削弱臣下,使朱家天下万世一系。但此举对明朝历史的影响远不止这一点,而且其弊端在朱元璋死后的靖难之役中便已暴露出来,忠良殆尽,朝中无人,无人能匡扶建文帝的皇位稳固。由此而造成了以后重文轻武的极端现象,自永乐起大力削藩,皇室宗亲遂丧权,这位以后宦臣专权和文官专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2)废相

26、制,取八股。朱元璋假借胡惟庸案杀文吏两万余人,并且历史性的废除了丞相制度,其目的一是出于贫农对官僚集团的痛恨,二在于总揽大权于上,以六部代之。这样使以后的文官集团处于混乱之中,群龙无主,拉帮结党,内斗不断自在意料之中。八股取士使儒家思想成为道德的极端,抑制士人思想的健全和创新的能力的发掘且不说,它也使文官以同年同乡之谊结而成党,以道德作为掩饰,为一己之利,一小集团之利而不断斗争内耗而内销了国力和政治生机,使整个社会陷入一潭死水之中。 (3)设置特务机构,这一点使明朝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点,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而最为可恶的是这种机构往往为邪恶的宦官掌控,成为其攫取利益,迫害异己的工具,当然这也是文

27、官集团最为恐惧的东西,但是越到明后期,其作用就越来越来削弱了,因为强大的文官集团已不再害怕这一皇帝的私人工具,因为他们连皇帝本人也不放在眼里了。不可否认,锦衣卫和东厂在巩固皇权和促使文官以道德名义把持扰乱朝政两方面都起到过不可或缺的作用。 (4)军事制度。统调分离,兵部与五军都督府的分治使得军事体系几近陷入瘫痪,将无调兵权使得战争不能随机应变,而掌握调兵权的皇帝文官或宦臣又难于知悉战争的真实情况,致使将帅之间,兵将之间无法统一协调行动,还有信息滞后,后勤不足等一系列无法逾越的问题,所以总体而言明军的战斗力是不强的,所以明后期无法有效地镇压流民起义和抵挡八旗铁蹄自在情理之中。 这些设置基本上确立

28、了大明王朝的模式和基本运作方向,所以明史上产生的各种奇怪的现象其实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的感悟的第二个部分是对于道德和法制在当代社会中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的一些想法。由万历十五年我们知道,明代正是以道德代替法制而使法律不完善,人治代替法治,从而纲纪败坏,社会混乱,文官集团在道德的名义下,行人治之实,急功近利,忽视普通老百姓的基本人权和利益,致使贪官污吏横行,民不聊生。所以我们今天断不能再以道德来作为评价事物是非标准的依据,那样只会重蹈覆辙,进入人治的循环恶圈里使社会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但是另一个方面,道德伦理作为几千年的传统约束既有它保守之处,但其宗旨还是在于教诲民心,纯洁社会,并且作为大多数人的价值

29、观而存诸于世,简单说就是有它积极地方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法律与道德关系呢。 道德在缺乏法治的时代里确实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今天,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单靠道德的制约作用显然不能使社会正常运转,也不能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更不能保证民主、自由的实行及基本人权的保障。 不但是明朝历史,就是我们建国几十年来的历史也在深刻的说明着这一看似简单实行之则不易的道理。那么具体来说嘛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建立起以依法治国为主,以以德治国为辅的社会体系,从道德和意识形态第一,法制第二转变为法制第一,道德和意识形态第二。我觉

30、得我们今天就处在这样一个转折时期内,由原来的道德意识形态主体社会转向法治社会。但也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危机,即在这两者之间缺乏一个信仰主体来代替暂时的真空状态,这个问题在今天已显得格外严重了,具体来说就是我们的社会成员产生信仰危机,价值观取向的歪曲化,以物质利益为主要追求对象,急功近利,不考虑他人和公众的利益,导致许多不和谐现象的出现。而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道德约束力的逐渐减弱,而法治意识还没有完全普及到公众的价值观之中,导致出现了一些既无道德观念,又无法律意识的极端分子不断地以身试法,公然挑战公众利益和法律底线,从而引发出了一连串的社会管理危机。比如砍杀幼童案、黄宜自焚案、李刚事件等等不一而言,面

31、对这些公共管理的危机,我们不得不从深度去思考事件背后的社会机制的缺失。在当前的社会条件和发展背景下,我们如何能够保证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秩序呢。毋庸置疑,一是要继续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立法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我们的党政司法机构更是要做到国民表率,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司法公正。另外我们还要培养大量的优秀的法律人才,以高校为主,以司法系统和社会培训为辅。而最为主要的便是普及普通民众的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依法治国依然要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主,这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工作,需要我们法律界人士和公务人员付出巨大的努力。 还一个问题必须阐明的是,在法治社会里道德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什么

32、地方。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是难于捉摸的,再完善的法律也无法触及人类某些隐私的关系,而这个时候就依然得靠道德来完善人的行为,举个最为常见的例子,一男一女陷入热恋了,然后一不小心怀孕了,男的或是物质条件不充足,或是不想结婚因而推卸责任,弃女友而去,那么这个时候依靠法律的力量最多只能让这男的担负起供养孩子和做其监护人的责任,至于让这男的回心转意,重新回到其女友的身边并娶她为妻这是公正的法律所做不到的,而这个时候我们只能期盼他的良知使他悔过自新,而良知却来源于道德约束,同理假如在他悔过之后其女友却不肯原谅他并不再接纳他,那么它所受到的并不是法律的惩罚而是道德的惩罚。这是道德的第一个辅助作用,第二个辅助作

33、用体现在对新事物的处理环节上,一般出现新事物和新问题的时候,都还没有健全法律法规来做细致的规定,这时候也得依靠道德的约束力来暂时处理问题使其与社会相协调而不致向极端发展,等到有针对性的法律出来之后便能将其纳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建设法治社会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读这本书最大的意义之所在,确立法治的主体地位,完善道德的辅助作用正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题中之意。诚挚的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我们的人民以史为鉴,着眼现实,面向未来。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社会和谐,艰苦创业团结一致,为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为民主、富强

34、、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前进。同时也启示我们当代大学生和有识青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俭宽厚,德才兼备,遵守法纪,维护法律尊严,树立健全的人格和公民意识,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安康以及党的事业奉献终身。 第五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读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评价很高,作者是黄仁宇。本书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

35、经典之作。它的重要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谈到这本书先说说黄仁宇先生其人。黄仁宇,湖南长沙人,曾经学过工科,在报社工作过,当过兵,后来又在美国攻读历史。丰

36、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历史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他在自序中提到他与明史的联系,博士论文做的就是明代的漕运。为了写书、做论文,他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读完了明实录133册,再加上写书的时间,一本不厚的书竟用了7年的时间。如此严谨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而正因为他的治学作风才有可能写出如此精彩,有影响力的巨著。 看完万历十五年之后的感觉就是佩服作者对历史的所用观察视角。通常一般的作家,不管是哪类作家写历史总要从整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找这个朝代的衰落过程,然后再从这些研究 结果来证明这个朝代的各式人物或成或败的原因。但是黄仁宇老先生却不同,他是反着来。他是从各式的人物命运的起落中梳理出

37、当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是以是一种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并且以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各式人物(如张居正、戚继光、海瑞等)的悲剧结局来推导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且里面引经据典,用的都是在史料中有真实记载的文献资料作为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这就保证了它的可靠性和学术性和来源。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独到所在,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写道:“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位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时间。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虽似末段小节,但实质上确实从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本书也正是紧

38、紧围绕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对从前和将来的发展展开详细,独到的诉述。一般来说,记载,研究历史的书籍都大凡枯燥乏味,但此书却不同,黄仁宇老先生的妙笔,读起来既又不枯燥也不乏味,反而读起来像侦探小说一样一气呵成,让人深入其中。我在读万历十五年时经常会因为看到某个句子或是某个例子会心一笑。本书中最有趣的莫过于那些例子,这些例子不但闻所未闻,而且完全颠覆了我们一般在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当中所见到的历史。在这里历史总是很有趣甚至是幽默甚至是不可能,根本不像是真的历史,倒像是作者杜撰的小说。比如戚继光也会向张居正行贿,首辅申时行因为一时的妥协放过了剿灭皇太极的机会导致后来的明朝被皇太极所灭,万历皇帝

39、和当时的朝臣是对立的两派,最惊讶的莫过于当时倭寇的入侵并非单纯的外敌入侵,而是由于万历皇帝关闭了当时的海关大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致使原来沿海经贸比较发达的对外贸 易关系受到重创,农民不堪其苦便纷纷联合海盗里应外合反抗朝廷,万历皇帝的这一举措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本来已经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又被消灭了。这些都跟一般历史书上的记载和坊间流传的完全相反,但从作者对这些看似小说里才会出现的例子的中又可以让我们找到史料上的出处,这些例子的确都是有文献记载的真实史料,而非作者杜撰或者臆造的。 作者认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为了

40、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本书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共分七章,每章的标题分别为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宗、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戚继光孤独的将领、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作者在文末总结,“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

41、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其中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作者自序) 此书重点描述了几个的人物。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申时行,模范官僚海瑞,将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

42、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但他应该知道,实际上文官集团的力量是一个皇帝难以约束的。我终于知道,一个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从作者对文人集团的深刻,犀利的理解中有了一些理解。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在书中我看到了世态炎凉,做一个好官特别是做好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是多么的困难。由于万历皇帝继位时非常年幼,张居正又当老师

43、,教育培养小皇帝,又为了国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但由于居官高位,独揽大权,有时候也难免有一些错误和问题。但这些个人的私欲,缺点引起的问题在张居正死后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种证据使皇帝无法容忍,张居正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换来的竟是家族子孙的大难。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开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 的弃市。

44、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复以前弊端丛生的旧观。致使刚刚中兴的明朝,又走开下坡路。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然而国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明熹宗为激励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张居正,予以复官复荫。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间已无张居正。 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作者一语点出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王朝的症结所在,这也是我们大明王朝乃至我们所有的封建王朝的晚期所需要改革的地方。 以史为鉴,中国政治不能成为数字化的工具,以道德代替法律,去造成中国政治一系列的弊端。我们要做到真正的依法治国,任人唯贤,切莫让这段历史仅仅成为遗憾,这篇精悍粹美的文字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一段消遣,我们要让他透过黄先生的笔触奏成一段振聋发聩的警钟。第25页 共25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