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回望与思考:古典档案学时期《档案管理手册》的诞生、传播与历史意义.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2139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望与思考:古典档案学时期《档案管理手册》的诞生、传播与历史意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回望与思考:古典档案学时期《档案管理手册》的诞生、传播与历史意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回望与思考:古典档案学时期《档案管理手册》的诞生、传播与历史意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档案管理手册专题ARCHIVAL MANAGEMENT MANUAL -95-回望与思考:古典档案学时期档案管理手册的诞生、传播与历史意义*加小双1,2 林妍歆1(1.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2.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2)摘 要:时值档案管理手册百年出版之际,以历史主义视角梳理其在古典档案学时期成书、发展与传播的历史轨迹,探寻其时代价值与历史进步意义。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其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背景,分析其在档案实践领域、档案理论领域和档案教育领域的传播及影响力,总结其具有的历史进步意义:转换著作写作方向、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档案理论共识。

2、关键词:档案管理手册;档案学;古典档案学时期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5-9652(2022)06-0095-0061 引言档案管理手册(A Manual of Archives Administration,下称手册)是世界上第一部被广泛出版和阅读的档案理论英文著作,自 1922 年出版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典档案学理论的扛鼎之作。时值手册出版百年之际,站在古典档案学时期的历史方位,研究其诞生的历史背景,有利于辩证地看待其时代价值,客观地肯定其历史进步意义,进而加深对于古典档案学时期的档案经典理论的理解,充实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相关研究。西方档案界将档案学的发展

3、划分为古典和现代两个阶段。1古典档案学时期(19221956 年)的档案学者普遍受到“编史实证主义”和以事实为依据的“经验主义”哲学思维的影响,将档案原则视作是对解决历史文件整理和编目问题的经验总结。2希拉里 詹金逊爵士(Sir Hilary Jenkinson)作为古典档案学的代表人物,在这样的背景下,将自己在实践工作中获取的经验经过系统性逻辑论证,结合前人的思想观点写就手册一书,创造性地回答了当时档案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系列问题。全书内容共分为四编。前两编主要阐述历史档案及档案管理的基础概念和工作规则,包括档案的定义、性质、起源、形成和发展,档案的分类、整理和保管规则和档案工作者的职责;后

4、两编侧重阐述现代档案的鉴定、销毁方法和档案的制成材料及其登记和处理办法。3此外,附录记载了档案分类法、档案专业图书分类法、手稿的保护、索引等内容。长久以来,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多数集中于手册中所反映的来源原则、档案的证据属性等詹金逊档案学思想内容45678,但很少有研究关注手册在古典档案学时期的产生与传播过程。因此,本文将从历史主义视角出发,通过广泛地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性论文、新闻文章及报道等历史资料,追*【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数字时代档案治理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22CTQ0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通讯作者:加小双(1989-),女,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

5、源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档案学基础理论、数字记忆/人文;林妍歆(2000-),女,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档案学基础理论。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266 期-96-SHANXI ARCHIVES溯手册的诞生及发展历程,重点考察其诞生背景与传播领域,从而全面地总结其所具有的时代价值与历史进步意义。2 诞生背景手册作为詹金逊的代表作,集中具体地阐述了他在档案理论和档案实践领域的系统性研究成果。任何一本著作的诞生背景都是复杂多元的,但理解诞生背景又是理解著作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要求。本文从时代背景和实践背景两个维度梳理其成书背景,将手册置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专业领域环境

6、当中,从而解析诞生背景对于手册中的内容组成与思想观点的影响之处,为后文进一步探讨其所具有的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奠定坚实的基础。2.1 时代背景:一战结束之后1922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久,手册在英国首次出版。它是詹金逊在英国公共文件办公室(Public Record Office)工作期间,受卡耐基国际和平委员会的委托,研究保存和开发战争记录方法的工作成果。9詹金逊是英国著名的档案学家、档案理论家、国际档案活动家。在 1916 年至 1920年期间,他先后于法国和比利时服役,接触到大量的一战时期档案的管理工作,这使得他开始关注和思考战争情况下档案文件的管理问题。10鉴于此,出于保护第一

7、次世界大战期间档案的目的,卡耐基国际和平委员会决定委托詹金逊起草一份工作指南,重点解决战争档案的管理问题。这一点目的在手册的副标题中也有所体现(A manual of Archive Administration:Including the Problems of War Archives And Archive Making)。因此,这本手册是在一战结束后的背景下完成的,其内容不仅涉及到了战争档案的管理问题,而且其目的也是用于指导特殊时期的档案工作。2.2 实践背景:档案管理工作手册的创作一方面来源于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实践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詹金逊在英国档案实践工作期间积累的经验总

8、结。从 1905 年起,詹金逊一直在英国公共文件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整理中世纪文件,特别是财政署(Exchequer)的文件,由此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古代档案管理实践经验。11此外,詹金逊在吸收前人和同事,如穆勒(Muller)、费斯(Feith)和弗林(Fruin)等学者观点想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档案实践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以“手册”的形式固定下来。12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和深化,詹金逊对于一些观点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深化。1937 年,手册发行了修订版,这一版的内容在第一版的理论假设之外其他部分进行了一些扩充,比如重新调整了简介和参考书目。1965 年,手册由罗杰埃利斯(Roger Ellis)

9、着手重新组织编排并再次出版。与此同时,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档案管理理论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荷兰手册的英译本在 1940 年出版并迅速传播至西欧各国,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于 1956 年出版。手册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其他档案管理理论的思想冲击。尽管詹金逊意识到档案实践领域正在出现新特点、新挑战,但他坚信自己所信奉的一些原则,即来源原则和全宗原则,是普遍和持久的。而这些原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的确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作为手册经久不衰的理论内核,成为档案学的重要理论支柱。3 传播领域手册一共历经三次出版,时间跨度长达 43 年,其传播范围从英国本土遍及世界各地,传播影响力也多层次地体现在多个领域之中,不仅

10、成为了英国档案事业发展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而且奠定了詹金逊成为英国档案理论之父的崇高地位。本文重点从档案实践领域、档案理论领域和档案教育领域三个领域入手,全面总结手册对于同时代的国际档案事业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和引领作用,展现其独一无二的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档案管理手册专题ARCHIVAL MANAGEMENT MANUAL -97-3.1 档案实践领域:影响档案管理体制在档案实践领域,手册的突出贡献就在于为档案人员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贴合现实情况的实践指南,进而影响了英国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立进程,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建立起一套档案管理体制。20 世纪 20 年代前后,一战爆发,英国档案

11、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地方各级政府产生了大量无组织的文件记录。为了确保这些文件记录的质量并判断其价值,档案人员必须收集各个公共机构所积累的、缺乏登记信息的各种过往资料,加以整合之后进行分类。他们甚至需要从当地历史学家的一些笔记资料中筛选出被混淆进去的原始文件。过去的档案范式很难解决在战争档案的创建与整理过程中发现的、类似这样的具体问题,而手册的出现无疑为应对这场专业危机提供了一个新的档案范式。13与当时按照文件的产生时间进行积累、整理和分类的方式不同,手册提出需要由行政人员进行档案的鉴定与销毁,从而对确定拥有档案属性的文件记录加以整合和分类。此外,手册当中对于档案、记录、档案管理员的角色等内容

12、的精确定义与描述,促进了一个独立的档案职业角色在英国国家档案系统中得以确立。正如埃里克凯特拉尔(Eric Ketelaar)所评价的:(手册中确立的)一百个原则和解释,指导一个职业的开始。14不久,随着档案管理实践工作指南和档案专职人员身份的确立,英国逐步建立起地方一级的文件记录办公室的档案管理体制。在 1920 年至 1939 年间,英国各地一共建立起 9 个文件记录办公室,每个文件记录办公室均配有专职的档案管理员。15可见,手册在档案实践工作领域影响深远,不仅体现在为世界范围内的档案管理提供了业务层面的操作指南,而且表现为英国档案事业的宏观体制建立营造全方位的思想环境。3.2 档案理论领域

13、:促进理论交流碰撞在档案理论领域,手册作为詹金逊思想的代表性著作,集中体现了詹金逊思想的精华,不仅在英国档案学术界影响深远,而且也传播至欧洲、北美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各国学者所推崇和讨论,让档案学的理论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灿烂的火花。在荷兰手册出版英译本之前,手册在相当一段长时间内是用英语出版的、综合性介绍档案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唯一专著。手册的核心思想包括强调证据的神圣不可侵犯性,突出档案工作者就是证据的捍卫者;首创“档案组合”作为法语“全宗”的英语对应词,灵活运用来源原则;强调整理必须反映形成机关的原始组织结构和文件保管体系。16围绕着手册本身的内容,各国学者都对手册中的理论与

14、原则进行了重点分析与讨论。比如,被誉为加拿大公共档案馆档案整理之父的戴维帕克(David Parker)在 1923 年写下的推荐性文章中评论道:由于这本手册的这些基本原则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未来的讨论将围绕原则的灵活性应用展开,以适应本地区的档案实际情况。17为此,他还提醒本国的档案工作者应当注意从自身条件出发,既要坚持来源原则,但又不能完全照搬英国方法。曾任美国国家档案馆馆长的梭伦J巴克(Solon J.Buck)也从手册中关于档案的定义获得启发。他表示,詹金逊先生对于档案的定义是“在某一行政管理或行政事务(无论为公共的还是私人的)实施过程中所拟就或使用,成为该事务过程的组成部分,事后由该

15、事务过程之负责人或其合法继承者保管以备不时查考的各种文件”,在这个定义上可以增加一个推论,即档案并不是为了利益或信息而起草的。18因此,手册所具有的理论价值的丰富性充分地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方面,它认可和发展了来源原则和全宗原则;另一方面,它强调了档案的证据属性和证据价值,推动了档案学经典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和发扬。3.3 档案教育领域:成为课程经典教材在档案教育领域,手册作为一本介绍欧洲档案理论基本内容的经典书籍,一直被英国人视为档案科学基本原理知识的一个纲要。19在其传播过程中,先后被西欧、北美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引入职业教育课程中,成为标志性的档案学理论经典教材。起初,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16、前后档案数量的增加,大多数档案管理员和部分手稿、图书管理员需要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266 期-98-SHANXI ARCHIVES接受更广泛的专业培训以应对复杂情况。手册以其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内容,成为英国和爱尔兰地区档案工作者的第一本教科书。20之后,詹金逊在 1947 年作为主要负责人设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档案学文凭课程,并将手册纳入到课程教学中,从此该手册便成为英国档案研究生教学的特色之一。21与此同时,刚刚进入档案事业发展正轨的北美档案界的同仁,也同样选择将手册列为档案与文件管理培训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之一。很快,手册的影响范围扩展到了中国。1934 年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

17、校开设英文档案管理课程。美国图书馆学会向文华图书馆赠送了一批档案管理领域的专业外文书籍,其中就包括了手册。22我国档案学者从书中汲取先进的思想理论与技术方法,将其编写入讲稿或教辅资料当中。手册等书籍的输入无疑相当于为我国的档案职业教育事业提供了基础性、前沿性的档案理论知识库。总体来看,无论是直接列入教材之中,还是翻译转化成为教辅资料,各个国家纷纷利用手册将那个时代的档案知识进行组织化和系统化加工和呈现。这不仅为档案教育的萌芽期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教材范本,而且为档案职业教育的后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 历史意义手册诞生于古典档案学时期,与所处的战后社会现状与作者的实践经验总结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

18、,该手册的突出特色便是以档案实践工作者为视角,但又超越了纯粹的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层面提炼和升华,系统性的解决了当时的实践难题,也为学术研究工作提供了崭新的写作思路和写作目标。更为可贵的是,手册的广泛传播全方位地推动时代背景下的档案事业发展迈向更高的台阶,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空。4.1 实践行动: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手册的出版标志着档案实践工作领域的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与要求得到了规范化的确立。手册(Manual)在西方传统中的定义是“一种指令或信息”,它的价值在于规范思想与行为,从而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追求一致性和高效率。23在前人思想与实践的基础上,詹金逊在手册中对档案、档案管理工作等内容进行更为详

19、细的解释,进一步划定更为明确的边界,提出更为具体的建议,甚至于形成简化的标准。这使其成为许多英语国家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指南,在政府、行业和各类组织机构的运行和组织信息流动的管理中发挥规范化的作用。正如档案学者科利斯(Collis)评价的那样:“这本手册最有价值的特点,可能就在于详细说明了所述原则的实际应用。”24当然,手册对于规范化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并不全然体现在操作层面。随着档案领域材料与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詹金逊也意识到手册中提供关于实践的信息已经过时,但他对于正确的档案管理原则始终保持坚定的态度。这些原则不仅成为当时档案实践领域的长期指导原则,更是奠定了古典档案理论的两大支柱,即全宗原

20、则和来源原则的统治地位,为之后的档案管理事业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4.2 学术研究:转换著作写作方向手册的出版象征着英国档案学界在写作领域的关注对象以及写作方向出现了重要的转折点。在詹金逊的手册出版之前,他的前人和同事们绝大多数著作内容都停留在对于高度技术性问题的关注上,或是传达自身对于公共文件记录办公室档案的理解,英国档案学界甚至根本没有一本专门研究档案学科理论的学术期刊。“他们缺乏以一种反思的角度进行写作。”25在档案实践经验的反思与理论总结上,手册无疑开创了先河。詹金逊对文件记录及其鉴定、整理和描述的概括,对于档案工作者的使命的探讨,很大程度上是对公共记录办公室的档案管理实践进行一种从未

21、有过的知识性思考与总结。手册中所提出的大量关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对当时的英国乃至更大范围的欧洲档案学术领域而言都具有特殊的首创意义。因此,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上看,手册所具有的伟大进步意义就在于提出了一种创造性的档案著作写作方向,将档案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提升到了学界视野的中心地带,推动档案著档案管理手册专题ARCHIVAL MANAGEMENT MANUAL -99-作的关注重点从具体的个人经验阐释向宏观的档案理论建构转移。4.3 思想传播:促进档案理论共识手册的传播意味着从英国档案工作中积累发展而来的理论思想与实践经验总结在世界范围受到认同和发扬。詹金逊一生致力于档案事业的发展,其

22、档案学术思想集中性地体现在著作之中,也代表了当时英国档案学术研究的特点和水平。手册中提出的诸多观点,如档案“证据的神圣性”、档案工作者的使命等内容都与詹金逊身处的英国档案管理体系及其日常工作对象息息相关。手册的每个部分,几乎都反映了詹金逊在中世纪档案馆、公共权力机构及其与社会环境的联系和合作中的发现和经验。26罗杰埃利斯(Roger Ellis)也在 1965 年再版的序言中写道:在今天,手册中提及的档案原则仍然是有效的;手册中关于档案的定义,以及关于档案管理员职责概念的阐述,也仍然是英语国家档案思想的基础。27学者罗斯科R希尔(Roscoe R.Hill)也曾评价这本手册是理解英国的档案方法

23、和想法的最佳范本。28因此,从手册的产生背景与深远影响来看,它在很大意义上直接代表了英国传统档案学观念和思想,它所具有的深刻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为英国档案领域思想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空间与条件,促进当时学界的思想理论共识,也为古典档案学理论思想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 结语回望手册在古典档案学时期的诞生与传播历程,可以发现,该手册既是一本时代产物,又是一本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理论之作。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它的传播范围无疑是广泛的,在档案实践领域、理论研究和教育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今,档案学的发展走到了 21 世纪,档案学的理论研究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

24、当成熟的高度,手册中的一些思想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新时代新挑战的冲击和检验。后代学者在继承其思想的过程中也对其思想局限性进行了批判和发展。最为典型的代表是西方档案学界面对当代文件数量激增、机构变化频繁、文件不稳定性增加等实践问题,重新认识并发展詹金逊的档案证据观所形成的新詹金逊主义。29尽管如今詹金逊的某些理论观点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受到了一些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本形成于独特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背景下的档案学理论论著,这恰恰是时代进步性的鲜明体现,无法磨灭其自身的深远影响与历史进步意义。可以肯定的是,手册中关于档案真实性及对证据价值判断的严谨标准,关于档案职业法则的提炼与总结,对于现代档案基础管

25、理工作仍然葆有永久的指导价值。历经百年变迁,不改经典本色,手册将永远在档案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注释与参考文献1 黄霄羽.立魂守魂西方档案学的发展轨迹 J.档案管理,2008(04):40-43.2 张盼.浅析外国档案学术共同体的沿革 J.档案,2014(04):55-57.3Hilary Jenkinson.A Manual of Archive Administration.London:P.Lund,Humphries&Co,1922.4 谭必勇.“证据的神圣性”:希拉里詹金逊古典档案思想成因探析 J.档案学通讯,2017(02):19-22.516 吴肖肖.詹金逊档案学思想研究 D

26、.山东:山东大学,2016.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266 期-100-SHANXI ARCHIVES6 黄霄羽.詹金逊与谢伦伯格鉴定观的比较及其对当前鉴定理论的影响 J.档案学通讯,2004(05):23-27.7 吴晓威,牛二丽.詹金逊与谢伦伯格档案思想之比较研究 J.北京档案,2018(01):18-21.8Reto Tschan,蔡娜,吴开平.詹金逊与谢伦伯格时代之后的新鉴定观争论 J.山西档案,2005(04):17-19.913John Ridener.From Polders To Postmodernism: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Archi

27、val TheoryD.State of California: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2007.1011Terry Eastwood.Jenkinsons Writings on Some Enduring Archival ThemesJ.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2004,67(1):31-44.12Luciana Duranti.The Concept of Appraisal And Archival TheoryJ.The American Archivist,1994(2):328-344.14Eric Ketela

28、ar.Archival Theory And the Dutch ManualJ.Archivaria,1996:31-40.151925Robert Stpie.Sir Charles Hilary Jenkinson:The Academic Profile of the Father of British Archival ScienceJ.Res Historica,2019:275-292.17Collis,I P.Jenkinson,Manual of archive administration(Book Review)J.Archives,1966,7(36):248.18Le

29、omar Jos Montilla Pea,Mayra M.Mena Mujica.Estado de desarrollo de la archivstica clsica hasta los aos 30 del siglo XX:Tres manuales archivsticosde trascendencia universalJ.Biblios,2013,122(58):43-58.20Phil Winterbottom.What to seek,and how to find and use itStudents,Archives and the IHREB/OL.2022-09

30、-16.https:/blog.history.ac.uk/2022/05/what-to-seek-and-how-to-find-and-use-it-students-archives-and-the-ihr/.21Documenting genomics:Applying archival theory to preserving the records of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J.Stud Hist Philos Biol Biomed Sci,2015,2(55):61-69.22 刘国能.辛亥革命影响下的民国档案工作 N.中国档案报,2011-09-

31、29(3).23Lowry James,Kinsey Riah Lee,Lusty Aimee,Hyman Ezra,Heitjan Phyllis,RettieAlexander,Goetz Kylie.No Manuals:Archives Administration 100 Years After Jenkinsons No Manuals:Archives Administration 100 Years After Jenkinsons ManualJ.Contemporary Archival Studies,2021,8:1-17.24David Parker.Review o

32、f A Manual of Archive Administration,by Hilary Jenkinson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23,17(4):673-674.26Solon J.Buck.Review of A Manual of Archive Administration,by Hilary Jenkins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1938,33(202):500-501.27Margaret Procter.Life Before Jenk

33、insonthe Development of British Archival theory And Thought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J.Archives,2008,33(119):126-157.28Roscoe R.Hill.Review of A Manual of Archive Administration,by Hilary JenkinsonJ.The Library Quarterly,1938,8(1):129-131.29 李福君.新詹金逊主义初探 J.档案与建设,2017(08):7-10.(下转 49 页)档案学

34、基础理论ARCHIVAL BASIC THEORY-49-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Archive Us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rchive TurningSHAO Hua1,ZHANG Yuan-yuan2(1.School of Sociology,Suzhou University,Suzhou 215123;2.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rchives,Hefei 230036)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archival shift in

35、multidisciplinary fields,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national legal system,the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archives among the public,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recording technology and network media,archive users actively write,manage,and even construct archives with the help of new m

36、edia and technologies.Their roles as archive producers and manager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with their identities shifting from single archive users to archive generators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nufacturers and even managers has show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ncreased subject awareness a

37、nd diversified subject roles.This brings about issues such as changes in management objects,management permissions,management positions,and occupational crises,which require comprehensive responses from political,legal,management strategies,management systems,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models.Keywor

38、ds:archive users;Archive users;Archive diversion(上接 99 页)Reviews and Reflections:Creation,Dissemination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A Manual of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In the Period of Classical Archives ScienceJIA Xiao-shuang1,2,LIN Yan-xin1(1.School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Renmin Uni

39、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2.Archival Undertaking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Abstract:At the time of the publication of A Manual of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the historical track of its writing,development and dissemination in t

40、he period of classical archives science is comb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ism,and the value of the time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historical progress are explored.The Content analysis is used to study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practical backgroud of its birth,and to analyze its disseminat

41、ion and influence in the fields of archival practice,archival theory and archival education.This paper sums up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changing the direction of writing,standardizing the management of archives and promoting the consensus of archives theory.Keywords:A Manual of Archives Administration;archival science;the period of classical archiv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