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区域国别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钱乘旦关于区域国别史和区域国别学的问题,确确实实非常重要,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打算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问题所在近几年,国内学术界热议区域国别研究,经过一段时间讨论后,目前的共识是,区域国别研究是我国亟待发展的一个领域,需要大力推进。但对于如何推进区域国别研究,让其达到更高水平,甚至占据国际学术界的领先地位,讨论尚未达成共识。关于区域国别研究的性质,目前已无太大分歧,即对域外地区或国家做全方位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需要多学科参与。在中国,域外问题研究最早可追溯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当时中国正处在国
2、家危亡之际,了解一些外国的情况是情势所逼。新中国成立,尤其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的情况,因此外国问题研究取得更大进展,积累了不少成果。不过,各种研究都分散在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各院系、部门,研究人员也分散在各个学科里,彼此缺少了解,各做各的,无法整合成对域外地区或国家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由于分布在各个学科,学者根据本学科的要求和各自的兴趣做研究,因此在地理分布上只涉及少数国家,对世界上多数国家、地区缺少认识,在内容上受学科限制,很难对一国或一地区做全面完整的研究。因此很多人认为中国没有区域国别研究,只有“涉外研究”,如外国历史、外国哲学、外国文学等,而且对外国资源、水文、司法或经济的研究
3、少而又少。可见,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确实亟须改变。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二 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口头上承认它的重要性和心底里承认它的重要性是不同的,理论上承认它的重要性和感性地认识它的重要性更是不同的。从理论上说,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而且日益走到世界舞台中心,全面和真实地了解世界、了解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已是当务之急。然而能感性地认识到这一点并真正体会到它的急迫性的人其实并不多,尤其对书斋学者来说不是很容易。我接触过一些做实际工作的朋友,他们对问题的急迫性就有很深的感受。外经、外贸、外交、对外文化交流、国际体育、民间交往等各方面工作,经常碰到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认识问题,是认知隔阂,也就是相互不了解。
4、做具体工作的人往往解决不了这些问题,需要学术支持。这就突显了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且只有做到地理空间的全覆盖和认知范围的全覆盖,才能完成使命。而目前存在两个“未覆盖”:第一未能覆盖世界多数地区和国家,不仅据称是“不重要”的地区和国家未被覆盖,就连“重要”国家(比如欧美国家)也未被覆盖,事实上,所谓“重要”或“不重要”不在于它发达不发达、在不在欧美,而在于它对我们的工作是不是重要,以及它在世界问题中的位置是否重要;第二未能覆盖全部的知识领域,如气候、环境、地理、资源、水源、技术、人口、宗教、习俗、文化等。因此,大力推进区域国别研究不是理论上的需要,而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学术界应顺时而动、贡献力量。
5、三 区域国别学的重要性“区域国别研究”与“区域国别学”是两个概念,虽然它们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并不能画等号。在近两年的讨论中,人们对要不要推动区域国别研究基本取得共识,都认为区域国别研究非常重要,需要大力推进,但在如何推进区域国别研究方面至今仍有分歧。然而仔细想想,分歧并不在要不要发展区域国别研究,而在要不要设立“区域国别学”。区域国别研究是一个“领域”,区域国别学是一个“学科”。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需要大力推进,原因是它不尽如人意。为什么不尽如人意?原因是上文说到的两个“未覆盖”。可是为什么做不到两个“全覆盖”?根本原因是缺乏人才。没有人才,就无法对很多地区(或国家)进行研究,也8关于区域
6、国别研究的几个问题无法对很多知识领域予以认知。因此,发展和推动区域国别研究的关键是培养人,没有人,区域国别研究就不可能发展。但问题是:为什么没有人才?为什么不能培养?这就涉及我国的人才培养体制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之处在学科制,国外有学科,但没有学科制。学科制意味着一切人才培养都需要在特定的学科框架内进行,如果没有被官方认定的学科为依托,就不能培养学生,培养了也得不到承认。这意味着:没有学科就不能招生,招生了不能毕业,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所以,我国人才培养是按全国通用的学科目录进行的,而区域国别研究在学科目录中尚无一席之地,因而就不能培养相关人才。于是答案就很清楚了:发展我国区域国别研究的根本出
7、路是培养人,培养人的唯一途径是设学科。教育部近期公布的新版学科目录(征求意见稿)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设“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就是想从根本上解决发展我国区域国别研究的紧迫问题。所以,“区域国别学”是一个学科,它和我国现行学科目录上已有的其他学科一样,是培养某一方面特定人才的,正如“物理学”培养物理研究人才,“区域国别学”培养区域国别研究人才。总之,建设“区域国别学”是为了培养特定的人,培养特定人的目的是发展区域国别研究,发展区域国别研究以满足国家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满足社会的迫切需要。四 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根据学科的本质要求,区域国别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才+专才”。“通才”指对一个
8、国家或地区的所有知识都有基本的、常识的、广泛的了解,即所谓“某国通”。我们有没有英国通、美国通、法国通、德国通?有没有柬埔寨通、埃及通、委内瑞拉通、印度尼西亚通?如果没有,就需要培养。区域国别学把培养“通才”作为基本要求。但仅做“通才”还不够,在“通才”的基础上,必须是“专才”。区域国别学培养的人,应该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比如,一位经济学家,专门研究美国经济问题,其研究成果受经济学界广泛认可,但他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学家的区别在于:第一,研究对象集中于美国经济问题,所有研究都和美国经济相关,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经济学家;第二,他同时是“美国通”,对美国的知识了解不
9、9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限于经济学,因而对美国经济问题的研究有更广阔的视野,因而能得出更特殊的见解。可见,区域国别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非常高,一旦成为学科,必须把“通才+专才”的要求作为不可动摇的基本目标,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投入巨大力量,其中包括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理念投入和学术投入。总之,区域国别学的高要求意味着其不能靠自发的力量推进,必须由国家来推动,尽社会全力来推动。五 区域国别研究与世界历史研究的关系经过 20 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充分发展,历史学已成为跨学科、跨专业、交叉的学术领域了,世界历史当然也是这样,所以世界历史作为一个学科,早已脱离 19 世纪传统或更早传统的历史学理念了。现在的世界历史本身就是一个高度交叉的、高度融合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对于区域国别研究来说极为重要。作为多学科汇聚的知识体系,世界历史是区域国别研究的一个重要支撑,等同于区域国别研究的另一根支柱,即外语。这里说的外语绝不仅仅是英语,英语是通用外语,除此之外,区域国别研究还必须掌握对象国语言。世界史与外语是区域国别研究的两大支柱,把这两根支柱抓住了,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才具备基本条件,其“通才+专才”的培养目标才有实现的基础。01